- 年份
- 2024(6934)
- 2023(10395)
- 2022(9105)
- 2021(8461)
- 2020(7075)
- 2019(16320)
- 2018(16214)
- 2017(31889)
- 2016(17623)
- 2015(19712)
- 2014(19645)
- 2013(19322)
- 2012(18033)
- 2011(16427)
- 2010(16529)
- 2009(15702)
- 2008(15564)
- 2007(14203)
- 2006(12352)
- 2005(11095)
- 学科
- 济(70129)
- 经济(70064)
- 管理(48227)
- 业(45425)
- 企(35929)
- 企业(35929)
- 方法(32708)
- 数学(29337)
- 数学方法(29000)
- 农(22346)
- 财(18987)
- 中国(18108)
- 贸(16465)
- 贸易(16458)
- 易(16022)
- 业经(14564)
- 地方(14011)
- 农业(13730)
- 制(13622)
- 学(13513)
- 银(11498)
- 银行(11476)
- 策(11390)
- 务(11314)
- 财务(11282)
- 财务管理(11254)
- 行(10968)
- 融(10795)
- 金融(10793)
- 企业财务(10559)
- 机构
- 学院(247898)
- 大学(244718)
- 济(104159)
- 经济(101858)
- 管理(93835)
- 研究(83711)
- 理学(79922)
- 理学院(79097)
- 管理学(77683)
- 管理学院(77227)
- 中国(65195)
- 京(50805)
- 科学(50361)
- 财(49498)
- 所(43136)
- 农(42803)
- 中心(39487)
- 江(38943)
- 研究所(38839)
- 财经(38552)
- 业大(37008)
- 经(34821)
- 农业(33844)
- 北京(32079)
- 经济学(31987)
- 范(31949)
- 师范(31666)
- 州(30630)
- 院(30081)
- 经济学院(29031)
- 基金
- 项目(159000)
- 科学(123960)
- 研究(118192)
- 基金(113399)
- 家(98042)
- 国家(97232)
- 科学基金(82375)
- 社会(73056)
- 社会科(69220)
- 社会科学(69202)
- 省(63216)
- 基金项目(59160)
- 教育(55031)
- 划(52954)
- 自然(52519)
- 自然科(51258)
- 自然科学(51241)
- 编号(50413)
- 自然科学基金(50315)
- 资助(47670)
- 成果(41369)
- 重点(36019)
- 部(35261)
- 发(34987)
- 课题(34885)
- 创(32852)
- 科研(31003)
- 创新(30734)
- 性(30514)
- 教育部(30159)
- 期刊
- 济(115545)
- 经济(115545)
- 研究(73504)
- 中国(46318)
- 农(38924)
- 财(38286)
- 学报(36244)
- 科学(33694)
- 管理(32160)
- 融(27617)
- 金融(27617)
- 大学(27270)
- 教育(26438)
- 农业(26088)
- 学学(25789)
- 技术(21339)
- 业经(20236)
- 经济研究(19472)
- 财经(18510)
- 经(15900)
- 问题(15126)
- 理论(14140)
- 贸(13975)
- 业(13543)
- 实践(12950)
- 践(12950)
- 统计(12530)
- 技术经济(12329)
- 商业(12247)
- 国际(11821)
共检索到372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森昌
近年来,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手段、能力日渐成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缩预期,提振市场信心,防止陷入通货紧缩与经济下行相互加强的恶性循环,促使经济回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经济总体回暖、货币条件较为宽松的大背景下,国内外通胀预期也有所增强。因此,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总水平波动之间的关系,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量 价格总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铭利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兴韵 施华强
本文分析了中国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的信贷膨胀及其原因、贷款的结构变动,本文对不同贷款主体行为差异的分析表明,中国国有银行虽然有了股份制的外衣,但离真正市场化的主体还有较大的距离;同时,文章分析了贷款实际加权利率的变动及中国贷款"利率期限结构之谜",文章最后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信贷膨胀的宏观影响。文章强调,在信贷膨胀之后,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当尽快地从危机管理的激进货币政策转向平滑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操作上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本文以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逻辑起点,研究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和运行机制;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阐述了政策的两种类型——"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的实施阶段及其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
政策利率 量化宽松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翟会颖 刘婧
金融危机时期,鉴于传统货币政策面临"流动性陷阱"的无效性,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系统分析了其运行效果。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流动性陷阱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丹丹 孟潇
本文根据2006年第1季度—2009年第3季度的时间序列资料,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与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以及物价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GDP增速在2009年第2季度已开始上升,并预计我国经济将在2010年第1季度走出通货紧缩。但根据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美国在两次石油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操作的国内国际经验,综合考虑国际环境和国内情况,本文得出了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点和退出力度选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危机 时滞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少波
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由出口、消费和投资构成,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在金融危机蔓延、出口下降不可避免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方向,实施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刺激内需。时至今日,本阶段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已近一年。其实际效果究竟如何?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取向又将何去何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奥百宁
在当前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文章采用改进的连续Cagan模型,针对全球各国普遍采用的适度的宽松货币政策所导致的物价变化的过程进行了动态分析。着重分析了我国自全球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方式、影响路径、影响结果。同时对消费者在该政策下所面临的境和对策进行了逐步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Cagan模型 适度宽松 货币政策 价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浙江考察时,再次指明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大方向--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继续实施更具体的阐述是,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着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对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我国货币政策取向根据形势需要适时调整,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2008年11月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耿群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终止实行了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朝最终升息跨出了第一步,原因是日本经济从2005年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如果再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通胀。日本央行这次顶住了政府压力做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 凸现其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状况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影响,对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将提高日本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日本银行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众敏
美国主要通过增加存款机构在美联储的存款,扩大货币基础,启动了数量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却起到了紧缩的效果,对依靠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但依托数量宽松注入的流动性,增强了金融市场的信心,赢得了调整的时间。在考虑此政策的退出机制时,美联储必须考虑美国国债的需求,和它自己最终被迫购买美国国债的可能性。一旦美联储被动买入国债,美国短期国债将面临较大通胀风险。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上升、短期国债通胀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减短持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芍芳 黄洁文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缩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效果微弱。因此,本文认为,美联储应谨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效果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本文阐述了"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政策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的实施阶段及所呈现的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认为在肯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并高度关注其所面临的政策措施防卫性特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合理引导社会公众预期;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所创造的广义流动性的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