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3)
2023(12374)
2022(10558)
2021(10094)
2020(8234)
2019(18552)
2018(18307)
2017(35771)
2016(19538)
2015(21669)
2014(21503)
2013(20977)
2012(19626)
2011(17821)
2010(18013)
2009(17135)
2008(16681)
2007(14786)
2006(13605)
2005(12535)
作者
(53287)
(44283)
(44021)
(42270)
(28411)
(21277)
(20253)
(17020)
(16962)
(16201)
(15202)
(15038)
(14240)
(14058)
(13927)
(13829)
(13136)
(13075)
(13030)
(12925)
(11359)
(10703)
(10642)
(10266)
(10011)
(9946)
(9876)
(9862)
(9008)
(8759)
学科
(75243)
经济(75154)
管理(55773)
(49090)
(39089)
企业(39089)
方法(26194)
(24449)
数学(22558)
数学方法(22157)
地方(22069)
中国(21746)
(20211)
业经(17219)
(16996)
农业(16082)
(15398)
贸易(15385)
(14878)
(14466)
(13649)
银行(13645)
(13021)
(12801)
金融(12799)
(12617)
环境(12572)
理论(12372)
(11805)
(11467)
机构
学院(264782)
大学(261159)
(107121)
经济(104484)
管理(99693)
研究(90710)
理学(83334)
理学院(82359)
管理学(80933)
管理学院(80417)
中国(75534)
(56593)
(54406)
科学(53514)
(45374)
(44262)
中心(44257)
财经(41183)
研究所(40141)
(39974)
(37972)
师范(37745)
(37111)
北京(36294)
(35907)
业大(34878)
(33488)
经济学(32073)
农业(30549)
(30431)
基金
项目(168944)
科学(133339)
研究(129888)
基金(120250)
(103170)
国家(102251)
科学基金(87907)
社会(81284)
社会科(76935)
社会科学(76919)
(66695)
基金项目(62803)
教育(59739)
(56080)
编号(55547)
自然(55068)
自然科(53632)
自然科学(53621)
自然科学基金(52622)
资助(49303)
成果(46413)
课题(38915)
重点(38257)
(38033)
(36966)
(34728)
(33275)
项目编号(32795)
国家社会(32722)
(32369)
期刊
(129945)
经济(129945)
研究(86452)
中国(58153)
(42304)
(37956)
金融(37956)
(37133)
管理(36808)
学报(34317)
科学(34249)
教育(34133)
大学(26282)
农业(23997)
学学(23973)
技术(22781)
业经(22644)
财经(19917)
经济研究(19770)
(17270)
问题(17029)
图书(16576)
资源(14628)
(14237)
理论(13478)
(13181)
(12525)
论坛(12525)
国际(12374)
书馆(12317)
共检索到427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沛光  詹德泉  
在国家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总量上得到贯彻落实。但从结构来看,区域信贷资源配置出现失衡,主要表现为地区间、机构间、行业间不平衡以及信贷期限不平衡。本文分析了信贷资源配置失衡的原因及危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行"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的金融政策,增加自下而上配置信贷资源的主动性、提高产业规划引导区域产业发展的作用、打造优良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霞  连军  夏鑫  
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宽松期信贷资源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货币政策宽松期,国有企业能以较低的贷款利率获得较多的银行贷款,同时也更容易进行过度投资;而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银行关联度能有效降低民营企业融资约束水平,但也加剧了民营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兴韵  施华强  
本文分析了中国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的信贷膨胀及其原因、贷款的结构变动,本文对不同贷款主体行为差异的分析表明,中国国有银行虽然有了股份制的外衣,但离真正市场化的主体还有较大的距离;同时,文章分析了贷款实际加权利率的变动及中国贷款"利率期限结构之谜",文章最后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信贷膨胀的宏观影响。文章强调,在信贷膨胀之后,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当尽快地从危机管理的激进货币政策转向平滑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操作上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饶品贵  姜国华  
货币政策是各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微观企业面临的重要宏观经济事件,它的波动对微观企业行为会产生显著的影响。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紧缩,资金变得稀缺,而负债融资边际效用这时可能最大,因此更能观察到负债与业绩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8年数据为样本,研究货币政策紧缩期信贷资源配置及其经济后果,发现货币政策紧缩期信贷资金的边际增加将导致企业业绩下一年度有更好的表现和更高的增长。同时,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上,表明非国有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更好却没有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说明我国银行体系的信贷资金配置没有达到最优。本文的研究为负债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维全  蒋仁开  
本文根据央行确定的2009年广义货币供应M2增长目标的设定,分析了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并从我国货币改革实践、2009各影响因子不确定性方面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2009年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务必密切跟踪经济发展形势,以便采取灵活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晶  
进入21世纪还不到10年,日本和美国就先后采取了区别于传统调控机制的新型货币政策——定量宽松政策和信贷宽松政策,以解决自己国家内部的持续通货紧缩问题或全面金融危机问题。本文分别就这两种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结合具体国家的实际执行情况展开研究,并从实施目的、运作机理及衡量与监测状态三方面分析了两种政策的不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爱俭  武常命  
面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冲击,中国应加强外汇流入流出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流入中国热钱冲击目标、渠道和方式的分析及评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燕  
本轮全球性大危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长期持续。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作为生产型经济体的中国将产生长期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两个层面的不利冲击,得出了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的压力将长期伴随中国经济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中央银行应谨慎论证和抉择货币政策"币值稳定"目标值:在生产要素价格低估下人民币不宜过快升值,传统的通胀预警指标需要修正和提高;提出了未来货币政策总趋势应该是中性的、应注重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并重等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浙江考察时,再次指明了宏观经济政策的大方向--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对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继续实施更具体的阐述是,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着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铭利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货币信贷快速增长,信贷结构继续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对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趋势、提振市场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我国货币政策取向根据形势需要适时调整,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进一步提高。2008年11月份,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中国人民银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森昌  
近年来,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政策的手段、能力日渐成熟。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抑制通缩预期,提振市场信心,防止陷入通货紧缩与经济下行相互加强的恶性循环,促使经济回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经济总体回暖、货币条件较为宽松的大背景下,国内外通胀预期也有所增强。因此,正确把握新形势下我国货币供应量与价格总水平波动之间的关系,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苗文龙  
本文通过构建包括财富异质性的家庭部门和创新异质性的企业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得出:宽松货币政策冲击房产资本及金融资本的价格和收益率上升,冲击生产资本的收益率降低,资金多流向传统企业用于房产和金融资产投资,对生产性投资和创新投资形成一定的挤出效应。高收入家庭的资产配置需求为宽松货币政策下的房产和金融资产提供了有力的需求支撑。在此过程中,部分应当被市场淘汰的传统企业未能被市场及时清算、创新企业未能得到宽松的资金支持,从而延缓了创新企业的发展速度、延长了经济低迷时间。货币政策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型,这一效应仍不会改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付发理  
在今年贯彻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高速增长,在防止经济过快下滑、支持经济回暖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特殊的风险。本文分析了在当前信贷高增长背景下需要重点关注的七大信贷风险,以及可能影响信贷资产质量变化的因素,提出从加强宏观经济分析、实现信贷结构优化、加强信贷精细化管理、控制集团客户中的关联贷款、防止银行资金对投机性活动的支持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保持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