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7)
- 2023(10062)
- 2022(9079)
- 2021(8780)
- 2020(7361)
- 2019(17412)
- 2018(17569)
- 2017(34681)
- 2016(18718)
- 2015(21224)
- 2014(21329)
- 2013(20901)
- 2012(18829)
- 2011(16805)
- 2010(16820)
- 2009(15116)
- 2008(14506)
- 2007(12429)
- 2006(10609)
- 2005(9115)
- 学科
- 济(73801)
- 经济(73725)
- 管理(53931)
- 业(51074)
- 企(43844)
- 企业(43844)
- 方法(39534)
- 数学(34994)
- 数学方法(34346)
- 农(18048)
- 财(17924)
- 中国(17127)
- 学(15765)
- 业经(15656)
- 地方(13944)
- 理论(13770)
- 贸(12298)
- 贸易(12292)
- 务(12208)
- 财务(12135)
- 财务管理(12112)
- 和(12038)
- 农业(11975)
- 易(11931)
- 技术(11488)
- 企业财务(11482)
- 制(11436)
- 环境(11047)
- 划(10164)
- 银(9830)
- 机构
- 大学(260197)
- 学院(259463)
- 管理(109079)
- 济(98462)
- 经济(96235)
- 理学(95752)
- 理学院(94759)
- 管理学(92813)
- 管理学院(92363)
- 研究(80544)
- 中国(59391)
- 京(55122)
- 科学(52004)
- 财(44060)
- 所(39720)
- 业大(39292)
- 农(38251)
- 中心(36619)
- 研究所(36510)
- 财经(36058)
- 江(35412)
- 北京(34854)
- 范(33655)
- 师范(33369)
- 经(32806)
- 农业(29955)
- 州(29668)
- 院(29536)
- 经济学(28250)
- 技术(27734)
- 基金
- 项目(183894)
- 科学(144486)
- 研究(133868)
- 基金(133192)
- 家(115331)
- 国家(114400)
- 科学基金(99373)
- 社会(82068)
- 社会科(77803)
- 社会科学(77780)
- 省(72242)
- 基金项目(71110)
- 自然(66830)
- 自然科(65291)
- 自然科学(65279)
- 自然科学基金(64062)
- 教育(62320)
- 划(60680)
- 资助(56491)
- 编号(55635)
- 成果(43987)
- 重点(40499)
- 部(40106)
- 创(38171)
- 发(37842)
- 课题(37594)
- 创新(35475)
- 科研(35379)
- 项目编号(34578)
- 教育部(34555)
- 期刊
- 济(101320)
- 经济(101320)
- 研究(72841)
- 中国(44096)
- 学报(39507)
- 管理(38839)
- 科学(37071)
- 农(33793)
- 财(32261)
- 大学(29970)
- 教育(29761)
- 学学(28147)
- 技术(24115)
- 农业(24104)
- 融(19476)
- 金融(19476)
- 业经(17240)
- 财经(16451)
- 经济研究(16302)
- 图书(14651)
- 经(13821)
- 理论(13384)
- 技术经济(13064)
- 科技(13046)
- 问题(12833)
- 实践(12540)
- 践(12540)
- 统计(12259)
- 业(12248)
- 现代(11503)
共检索到358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京焕
传统国债规模量度指标并不能真实反映既定国债规模的实际国债负担;既定国债规模对政府和相关主体产生的实际国债负担决定于国债收益;适度国债规模,是能够保证国债收益高于国债成本并与政府预算结构相适应的国债面值总额;在保证国债收益高于国债成本的前提下,国债规模的扩大不会产生国债负担,从而不会对未来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戴敬明 雷赤钧
国债规模适度性研究戴敬明雷赤钧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对于国债的作用和意义研究得较多,也比较深入,既有纵向比较,也有横向比较,这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对于国债规模亦即“度”的研究却有待深入。回顾一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实质上是一部“四大平衡”的历史,而“四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玉栋 吴哲方
近20年来,我国国债的发行规模呈现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为了避免过高债务规模的产生及其蕴含的潜在风险,将国债发行规模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至关重要。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证明对当前国债规模的适度性作出判断,从而对未来我国国债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通过对历年国债各相关指标的理论分析,以及时间指数模型、ARMA模式、KMV模型的实证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国债规模已经超出安全范围,并存在较大的偿债风险。为了扭转不良趋势,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势在必行。积极预防未来国债发行和偿还可能引发的风险,不仅可以促使国债市场健康有序运行,更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关于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认识贾康虽然有时可以听到对于“国债适度规模”这一命题激烈的反对意见,认为“国债不是债”,其余额可越滚越大,借新还旧,不存在规模限制,但我一向认为,从理论上说,在一国每一特定时期的特定条件下,必然客观地存在着某种适度债务规模的数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亚静 于淑艳 吴涛
市场经济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而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国债规模管理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本文以市场经济作为研究背景,对国债适度规模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实证角度研究了近十年国债的发行规模,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债 市场经济 国债适度规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贾康
国债适度规模债种结构与利率匹配贾康我国自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国债的发行以来,国债发挥了政府筹资和调节经济的重大作用,有关国债管理的种种问题,也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探讨。这里对我认为需要加深认识的三个问题提出自己的初步看法,就教于大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文奇 郑德权
在国债发行过程中,由于衡量标准不一致,对国债规模的判断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现象。运用灰色关联度的方法,对影响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影响国债规模主要指标判断,认为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仍有一定的空间。
关键词:
国债规模 灰色关联 实证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保持我国适度国债规模的中长期政策措施《关于我国国债规模适度问题的研究》课题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九五”时期要控制债务规模的关键是要积极探讨国债规模的数量界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持适度的国债规模,而不是要取消国债发行。国债规模能否适度,说到底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晖
本文从促使国债适度规模扩大和制约国债适度规模的两个角度来讨论影响我国国债适度规模的因素。并利用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做出实证研究。
关键词:
国债适度规模 影响因素 计量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代欣
各国政府债务风险频发及预警措施匮乏,令国债规模理论的再研究显得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利用经济内生增长理论下的微观解释框架,遵循财政风险预警的思路,获得了国债适度负债规模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考虑资本形成、财政转移支付效应、财政可持续性约束的模型中,存在决定国债适度负债规模的稳定均衡路径。为了进一步获悉理论模型的政策意涵,本文采用系统仿真模拟的方法,验证了理论模型呈现出的非线性"鱼鳍"状态特征。这意味着,满足政府融资需要的国债规模可以随经济波动收敛。同时,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将扩充适度负债规模的容纳能力。换言之,本文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解决世界各国国债规模过大的长效机制,依然是立足于经济增长的带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