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88)
- 2023(3613)
- 2022(2867)
- 2021(2620)
- 2020(1885)
- 2019(4493)
- 2018(4447)
- 2017(7525)
- 2016(3809)
- 2015(3920)
- 2014(4026)
- 2013(3724)
- 2012(3276)
- 2011(2956)
- 2010(3169)
- 2009(2900)
- 2008(2798)
- 2007(2553)
- 2006(2269)
- 2005(1989)
- 学科
- 管理(15628)
- 业(15194)
- 济(14868)
- 经济(14859)
- 企(14040)
- 企业(14040)
- 技术(10989)
- 技术管理(8856)
- 中国(7335)
- 教育(5050)
- 制(4325)
- 业经(4230)
- 地方(3857)
- 体(3648)
- 理论(3493)
- 方法(3389)
- 农(3363)
- 银(3307)
- 银行(3304)
- 行(3244)
- 融(3152)
- 金融(3152)
- 财(2975)
- 学(2634)
- 体制(2568)
- 数学(2536)
- 数学方法(2518)
- 发(2508)
- 产业(2489)
- 教学(2378)
- 机构
- 学院(51345)
- 大学(50466)
- 济(22104)
- 经济(21646)
- 管理(19936)
- 研究(18362)
- 理学(16915)
- 理学院(16723)
- 管理学(16539)
- 管理学院(16410)
- 中国(12807)
- 京(10659)
- 科学(9845)
- 财(9698)
- 江(8472)
- 所(8333)
- 范(8299)
- 师范(8251)
- 教育(8066)
- 中心(7980)
- 研究所(7526)
- 财经(7296)
- 院(6985)
- 北京(6955)
- 技术(6912)
- 经济学(6801)
- 州(6699)
- 经(6594)
- 师范大学(6573)
- 职业(6069)
共检索到84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傅惠民
经济新常态和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要树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建立"互联网+"思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邬杨 邬海明
通过比较中西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梳理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团队教学论,要基于"学生为本"、终身学习、培养综合素质的理念,创新适合职教人才培养发展的团队教学法,做到"四个结合",为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适应生活",提供实践的素材。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生为本 团队教学 适应生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涵
本文主要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职业教育实践中形成并逐步完善起来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期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阐释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萌 蒋旋新
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一项核心工程,探索其规律与创新模式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循此思路,以反思历史演化为逻辑起点,以展望未来趋势为理性参照,探索其改革发展创新之道,主张"科学定位、构建体系,创新驱动、优化机制,推进质量、提升品质"策略,旨在为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助力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景翔 南旭光
作为时代特征和国家战略,"互联网+"不仅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新引擎,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生了倒逼机制。文章基于对"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规律,即培养理念应开放融合、培养路径应多维联合、培养目标应能力复合、培养方向应专业整合、培养过程应多元混合等的剖析,指出"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具体实现路径,即确立基于共享共建的办学理念、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推进基于素质培育的"双创"教育、重构基于工作场景的课程体系、实行基于个性发展的混合学习、实施基于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伟民
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对2016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更重要的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了重点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供给侧改革的思想,从形势的判断、问题的诊断、工作的思路,到重点任务、改革举措、重大原则,提出了逻辑严谨、系统完整、方向明确、操作性强的一揽子方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作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树山
一、2014年成协工作的简要回顾2014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一年来,中国成协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团结带领各分支机构、各地成教协会和全体会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进取,扎实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绩,一些重点工作和重要活动受到政府部门、社会有关方面的肯定与好评。主要表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希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清华大学通过全校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在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上取得了共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清华大学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为达此目标,清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创新 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文章梳理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必然相关性,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适合不同专业类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或"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经济类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技术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2+1"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服务类专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术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战略部署,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是中央领导对职教战线同志们的嘱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没有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是不完整的体系,滞后发展的职业教育绝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实现职业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璐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而职业教育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战略导向,二者是一对高度相关的共同体。广西作为西部多民族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随着广西"两区一带"经济区的发展,对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对此,职业院校必须根据广西区域产业的特点和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办学方向,重塑办学观念,突出区域办学特色,以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丽娟
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技术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职扩招百万、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创新改革背景下,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意义和作用,厘清人才培养规程中的逻辑,明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方法和路径,对指导职业院校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实施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文件的出台体现了深化职业教育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各职业院校应加强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领导,坚持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科学制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育人规划方案,做好职业教育特色育人的施工图。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方案 指导意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国庆 伏梦瑶
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它不是以往所实施的一些模式的再表达,其意义也不仅仅是让学生多取得几张技能等级证书,而是智能化时代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当与学分互认体系相结合时,1+X会发挥出更加巨大的制度优势。要实施好1+X证书制度,需要完善技能等级证书体系,重构学历职业教育的内容,创新职业教育办学形态,构建专业水平的X选择指导体系,以及构建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
关键词:
1+X 智能化时代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婧
在传统农业向都市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发展对农村高素质技能人才提出了数量上的需求和质量上的要求。随着高等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9所农业类高职示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促使办学理念由封闭转向开放,遵循农作物生长规律,强调岗位实践职业特色,将多种教法引入教学环节等方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成林 李慧婷
智能制造对本科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机遇。智能制造产业人才需求、国家政策驱动、全球发展趋势是创新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依据。面向智能制造的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体现能力培养的高层次,培养内容在知识选择与课程设计上寻求新突破,培养过程实现教育的技术与生产的技术同频共振,培养评价强化以人为本的过程与结果并重。建议在三方面推动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宏观层面推进政策衔接,形成各级政策上下一体合力;中观层面实施组织变革,集聚产教协同育人资源;微观层面转变公众认知,强化"成才"与"成人"兼顾的育人观。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本科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