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2)
2023(13771)
2022(11122)
2021(10351)
2020(8520)
2019(19510)
2018(19424)
2017(36477)
2016(19887)
2015(22242)
2014(22057)
2013(21293)
2012(19217)
2011(17000)
2010(17741)
2009(16410)
2008(16410)
2007(15076)
2006(13213)
2005(11948)
作者
(54235)
(45741)
(45383)
(42752)
(28721)
(21794)
(20343)
(17814)
(17169)
(16451)
(15398)
(15313)
(14626)
(14464)
(13795)
(13724)
(13509)
(13504)
(13202)
(12947)
(11336)
(11311)
(11095)
(10605)
(10506)
(10232)
(10186)
(10105)
(9255)
(9230)
学科
(94623)
(82307)
经济(82212)
(78346)
企业(78346)
管理(69725)
(46080)
方法(36196)
业经(31794)
农业(30786)
数学(28177)
数学方法(27615)
(24747)
技术(22048)
中国(21837)
理论(19333)
(18715)
财务(18679)
财务管理(18664)
(17722)
企业财务(17586)
(16876)
(15086)
(14040)
(14010)
(13978)
贸易(13964)
技术管理(13816)
(13620)
地方(13153)
机构
学院(281422)
大学(268370)
管理(116084)
(115452)
经济(113132)
理学(99892)
理学院(99025)
管理学(97281)
管理学院(96785)
研究(83389)
中国(66937)
(56391)
(55399)
(51187)
科学(48402)
(45377)
业大(43921)
农业(42860)
(40277)
财经(40164)
中心(40088)
(36360)
研究所(36005)
(35612)
北京(34292)
(34153)
师范(33842)
经济管理(33066)
经济学(32860)
技术(32656)
基金
项目(182945)
科学(146181)
研究(141167)
基金(130136)
(110933)
国家(109751)
科学基金(97295)
社会(89183)
社会科(84179)
社会科学(84155)
(77464)
基金项目(68523)
教育(67023)
(61478)
自然(61308)
编号(60182)
自然科(60049)
自然科学(60040)
自然科学基金(59028)
资助(52235)
成果(46453)
(44384)
课题(41556)
重点(40722)
(40686)
(40483)
创新(40408)
(39954)
(36821)
国家社会(35905)
期刊
(136776)
经济(136776)
研究(78793)
中国(63690)
(59385)
管理(48164)
(42548)
农业(40103)
教育(39345)
科学(36825)
学报(35933)
技术(33528)
业经(30201)
大学(29765)
学学(28076)
(26081)
金融(26081)
(22082)
财经(19740)
经济研究(19462)
技术经济(17624)
问题(17614)
(17120)
科技(14736)
农村(14481)
(14481)
职业(14478)
农业经济(14003)
(13971)
(13924)
共检索到426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俊  王立地  许童羽  孙国凯  纪建伟  田有文  周启龙  朴在林  连芳  王继勇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国家建设农村智能电网、电力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急剧的背景下,沈阳农业大学积极开展农电专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以适应电力企业需求、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为目标,以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等为基础,构建了"教、学、做、研"一体化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莹  吴娟  金轶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电力企业已进入高度需要人才、高度依赖人才的发展阶段,一线技能工人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现状,本文以情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将经验丰富但缺乏系统理论的在职技能人员与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经验的青年员工结成团队共同培养的"互师互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SN供电公司的实践,进一步阐释了"互师互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和优越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孟磊  
本文分析了电力企业的特点,介绍了在电力企业中开展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情况,结合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管理的实践和成效,进行了探讨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为加快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红文  
技术创新对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是,目前高技能型创新人才的严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以制造业中小企业需求为背景,分析中小制造企业立足岗位的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并以"数控高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例,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开勤  
作为一所由电网企业主办的电力类高职院校,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肩负着为电网企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学院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紧跟电力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捕捉电网企业需求,依托开放的"校企一体"办学平台,努力创新"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桂群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多有创新,为人才培养和高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理解与处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还有些不足之处。结合高技能人才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深挖不足、探索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工业企业高技能型人才出现了严重的短缺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及企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培养大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与高级技工人才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应针对高技能型人才的目前状况,确定相应的培养途径和措施。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爱军  张茂清  
实施背景在以往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与预期目标相偏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调配、激励措施,人员流动配置机制不健全。二是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技能专家、内训师的授课水平良莠不齐。三是薪酬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文芝  刘昭斌  张欣  
针对高职院校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苏州市职业大学构建了"专业+企业+服务"的高技能培养模式,实施了专业定位能力化,课程体系科学化;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方式即时化;实训条件生产化,教学过程工程化;教师团队双师化,教学资源网络化;双证制与创新竞赛同步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秋黎  
以探讨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以及企业参与协同培养的相应保障途径为目的,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成长的"打开门"、"领进门"等"五门"原理,揭示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不同阶段和特性,明确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入职立人、企业培训和磨练、创新激励等环节的教育培养任务。强调学校、企业单位和学生三方共同参与,政府、社会等各方协同发挥作用,促进技术的发展进步,促进高技能型人才的成长成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新斌  孙力  章爱萍  郑金  
"工学结合,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使学生毕业时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模具专业人才的高效模式。构建这种模式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好校企合作、人才质量标准、课程结构体系、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考核评价体系八个关键环节的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江英  王利明  
本文论述了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技能型人才需要"升级换代",高职教育需要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提升,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并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了"以创新为灵魂"的新一代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路径、成效和经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宏毅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煤炭企业,在建立煤炭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基于不同专业实施"产学研结合"、"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重组煤矿主体专业课程体系,并重新构建质量标准和考核评价方法,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常青  张立  
随着国内产业不断升级和调整,国家要求把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就是一个重要切入点。在分析当前大背景的情况下,结合江西现代技师学院基于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以及对已取得成果的分析研究,总结出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海翔  
当前,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不仅需要掌握理论及管理知识的高级运营管理人才,同时也需要大批熟练一线技术操作,具备很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教结合,增强在校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