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10)
- 2023(9925)
- 2022(8265)
- 2021(7545)
- 2020(6290)
- 2019(13795)
- 2018(13882)
- 2017(25160)
- 2016(13698)
- 2015(15234)
- 2014(15453)
- 2013(14700)
- 2012(13473)
- 2011(12133)
- 2010(12330)
- 2009(11496)
- 2008(11145)
- 2007(10443)
- 2006(9139)
- 2005(8317)
- 学科
- 管理(50846)
- 业(47939)
- 济(45862)
- 经济(45779)
- 企(42457)
- 企业(42457)
- 技术(20417)
- 方法(16500)
- 制(15718)
- 财(15627)
- 中国(14794)
- 农(13431)
- 技术管理(13356)
- 数学(13159)
- 业经(13087)
- 数学方法(13004)
- 体(11861)
- 学(11710)
- 银(10211)
- 银行(10170)
- 理论(10033)
- 行(9757)
- 务(9615)
- 财务(9576)
- 财务管理(9555)
- 融(9412)
- 金融(9405)
- 划(9120)
- 企业财务(9080)
- 体制(8941)
- 机构
- 学院(193941)
- 大学(192665)
- 济(75424)
- 经济(73650)
- 管理(73424)
- 研究(67530)
- 理学(62537)
- 理学院(61810)
- 管理学(60809)
- 管理学院(60419)
- 中国(51181)
- 科学(41716)
- 京(41589)
- 财(37966)
- 所(34619)
- 农(32648)
- 江(31813)
- 研究所(31244)
- 中心(30740)
- 业大(28935)
- 财经(28870)
- 经(26031)
- 北京(25952)
- 农业(25539)
- 院(25293)
- 技术(24626)
- 范(24588)
- 州(24501)
- 师范(24259)
- 省(22679)
- 基金
- 项目(131681)
- 科学(104436)
- 研究(97834)
- 基金(93931)
- 家(83188)
- 国家(82488)
- 科学基金(70487)
- 社会(61401)
- 社会科(58127)
- 社会科学(58118)
- 省(53434)
- 基金项目(49629)
- 教育(45400)
- 自然(45080)
- 划(44924)
- 自然科(44064)
- 自然科学(44051)
- 自然科学基金(43309)
- 编号(39096)
- 资助(36412)
- 创(33634)
- 成果(32145)
- 重点(30587)
- 创新(30547)
- 制(29693)
- 课题(28891)
- 部(28830)
- 发(28298)
- 业(25568)
- 国家社会(25507)
共检索到302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韬 刘玉洁 张九天 王文涛
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之一,适应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是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关键内容。在不同层面建立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构建不同部门或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体系是我国实现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途径。本文解析了"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的内涵,即不同适应主体和部门对各种适应技术进行选择、优化、配置,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优势互补的、匹配的有机体系,从而使适应技术体系的整体功能发生质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集成创新可以使适应气候变化不同主体或部门的资源、技术、能力等实现重新组合并且优化,进而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效果。提出了我国适应气...
关键词:
集成创新 适应气候变化 技术体系 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荣青 潘韬 刘玉洁 张九天 王文涛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途径。以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华北平原为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农业的影响,提出华北平原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集成创新体系,包括:单一目标的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多目标综合的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多部门综合的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和因地制宜的分区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等;讨论了适应的不确定性、适应需求的差异性以及适应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最后指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亟需开展不同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研究,构建不同部门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体系,使各种单项和分散的技术成果得到集成,从而建立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机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欢
气候变化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走低碳发展之路已成为全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流共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实施政策中,强调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行动,2011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单位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新钢
高校党建工作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政治和组织保证,而且是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要与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相结合,要以育人为中心,建立长效的党建育人机制,这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党建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唐敏 程漠大 马英杰
通过对农村金融体系的文献研读和现实调查,将模块化理论引入对农村金融体系创新机制的研究,认为通过引入模块化竞争机制,可以使农村金融体系改变传统的"财政—市场"模式,进而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整合效应、结构优化效应和风险管理效应,最终完成农村金融体系的全面创新。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婷婷
本文基于对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对所构建的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进而分析了不同研发投入方式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原因以及不同创新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于省际面板数据,技术流向指标比专利指标更加能够合理反应个体的技术创新水平。企业自主研发指标对专利指标影响不显著,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政府对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对专利指标影响显著,但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而唯一对专利和经济增长均影响显著的指标是技术开发指标。第二,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的指标是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其对经济增长在1%,显著水平上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49,5和0.068,1,技术转移和政府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本文基于上述结论对我国技术创新机制的构建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婷婷
本文基于对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对所构建的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进而分析了不同研发投入方式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原因以及不同创新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于省际面板数据,技术流向指标比专利指标更加能够合理反应个体的技术创新水平。企业自主研发指标对专利指标影响不显著,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政府对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对专利指标影响显著,但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而唯一对专利和经济增长均影响显著的指标是技术开发指标。第二,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影响显著的指标是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其对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宇航 潘忠志
高技术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力取决于集群内企业的不断创新,创新对于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高技术企业集群的发展演进过程中,集群与创新是相互影响的。本文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范式和交易成本理论的研究方法,研究高技术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机理和创新治理问题。
关键词:
高技术企业集群 创新 治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纪海 周雪亮 樊伟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能力是国家科技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深入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系统性设计。基于集成动员理论的核心思想,借鉴其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理论,针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不明晰等问题,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进行系统性设计,提出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管理机构的引导下,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各种资源要素和功能集成于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流程和成果转化流程两大板块提供相关服务,并构建相关运行保障机制,进而实现军民科技协同创新集成化、敏捷化、模块化、高效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管理体系。
关键词: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 集成动员理论 成果转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石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科技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有关产学研研究、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四大 荆玉兰 傅崇伦 李长虹
论我国技术创新机制的模式选择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科委刘四大,荆玉兰,傅崇伦,李长虹一、引言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践表明:技术创新;之路,是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时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涛 郑斯彦
一、高新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南京高新区是我省第一家也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几年建设,它不仅为企业生产创造了一个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硬环境,同时也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了一个较好的软环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从云飞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已成为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瓶颈。构建我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机制:一要加强政府主导,营造气氛,优化环境,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视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战略意识;加强职业教育立法与执行监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统筹资源,牵线搭桥,支持校企深度融合;改革管理体制,搭建职业教育产业技术转化与推广平台。二要深化职业院校自身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强化校企合作,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教学实践。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 机制构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立辉 孙文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