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3)
- 2023(3999)
- 2022(3294)
- 2021(3160)
- 2020(2657)
- 2019(5844)
- 2018(6034)
- 2017(10011)
- 2016(6051)
- 2015(6841)
- 2014(6663)
- 2013(6025)
- 2012(5246)
- 2011(4881)
- 2010(5098)
- 2009(4496)
- 2008(4498)
- 2007(3627)
- 2006(3647)
- 2005(3263)
- 学科
- 济(18155)
- 经济(18130)
- 管理(12539)
- 业(11855)
- 企(8573)
- 企业(8573)
- 制(8008)
- 中国(7501)
- 农(7355)
- 教学(6785)
- 教育(6080)
- 理论(6078)
- 体(5923)
- 业经(5792)
- 方法(5004)
- 体制(4924)
- 财(4624)
- 学法(4554)
- 教学法(4554)
- 农业(4464)
- 数学(4313)
- 数学方法(4221)
- 学理(4020)
- 学理论(4020)
- 银(3972)
- 银行(3963)
- 行(3876)
- 融(3782)
- 金融(3782)
- 发(3598)
- 机构
- 学院(73757)
- 大学(71898)
- 研究(30540)
- 济(29439)
- 经济(28653)
- 管理(23492)
- 中国(21929)
- 理学(19276)
- 理学院(19010)
- 管理学(18575)
- 管理学院(18423)
- 科学(17217)
- 京(16436)
- 所(15684)
- 财(14859)
- 农(14520)
- 研究所(14039)
- 江(12970)
- 中心(12749)
- 范(12213)
- 师范(12106)
- 技术(11281)
- 院(11212)
- 农业(11031)
- 教育(10995)
- 北京(10845)
- 业大(10685)
- 财经(10397)
- 职业(9920)
- 省(9865)
- 基金
- 项目(46091)
- 研究(38421)
- 科学(35270)
- 基金(29784)
- 家(26377)
- 国家(26077)
- 社会(22042)
- 科学基金(21192)
- 社会科(20680)
- 社会科学(20675)
- 教育(20308)
- 省(19573)
- 编号(17139)
- 划(16368)
- 基金项目(14776)
- 成果(14655)
- 课题(13655)
- 资助(11918)
- 自然(11868)
- 自然科(11582)
- 自然科学(11579)
- 年(11477)
- 自然科学基金(11380)
- 重点(11276)
- 发(10966)
- 创(10403)
- 性(10297)
- 部(10254)
- 制(9914)
- 规划(9759)
共检索到129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桂德怀
数字经济时代,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数据成为主要生产要素,智能制造、柔性生产成为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智能化生产需要更多“高度复合、协同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现代企业需要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岗位人才数量、结构和素能三大变化,面临着服务智能化生产的专业教师队伍能力水平不适应、匹配智能化生产的课程教材及优质资源不充分、对接智能化生产的综合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不到位等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产业规划引领,完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专业规划牵引,构建智能制造专产对接新格局;打造“专业特区”,创新智造人才培养模式;探寻技能形成规律,实施新型技能培养重点工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殷文杰
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组织模式和岗位能力要求,技术技能创新面临系统协调性、任务高端性、技术集成性、实践过程复杂性等因素的挑战。为满足智能化生产条件下技术技能创新对广大劳动者研究开发、技术组合、灵活应对复杂问题情境等创新能力的需要,高职教育需改变精英化创新教育理念以及知识地位弱化、知识组织学科化、实践教学程式化等倾向,进一步拓宽技术技能创新的群众基础,强化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遵循知识的行动逻辑,整体设计实践教学,从而推动大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涌现。
关键词:
智能化变革 技术技能创新 创新型人才培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昭良 韩凯辉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变革的机遇包括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升,因材施教、精准教育将成为可能,有助于打破壁垒形成人才培养的新形态;变革的挑战包括无业可就的挑战,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挑战、人才培养内容调整的挑战;为此,可采取的路径包括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内容和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李资成
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变革。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将引发劳动力市场变化,必须大力培养绿色技能人才。针对绿色技能人才绿色培养目标模糊、绿色专业不完善、绿色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绿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职业教育亟需通过确立绿色技能培养框架、开设绿色专业、完善绿色课程体系、加强绿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协同培养绿色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轶锋 高珂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的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将会对人力资源禀赋和劳动力结构带来显著的需求变迁,为技术技能人才能力培养带来新的挑战。新质生产力不仅要求劳动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对劳动者的学习能力、统筹能力、创新能力、人机协同能力等综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为更好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诉求,职业教育需要在更新人才培养理念、重构教学内容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等关键环节推进改革,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杰
加入WTO,将给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也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应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综合意识与综合能力、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才能从容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人才 培养模式 WTO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杜建立
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Sun(中国)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及科研计算机应用与网络研讨大会于2003年11月在北京召开。 本次大会的主题集中研讨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来自教育界和信息产业界的官员、学者和企业家们就软件人才培养、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网络计算现状及趋势、中国教育信息化展望、21世纪的校园信息化、Cernet发展方向和Calis的未来计划等话题广泛地进行交流和探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熊正非 薛熠
ChatGPT为人工智能技术按下加速键,科技领域不断迎来技术突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催生出新财经,引发了高等财经教育的深层次变革。从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来看,科技革命纵深发展,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社会治理迭代升级,新财经迎来新趋势,面临新需求,肩负新使命,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波发展浪潮为新财经赋予了新的内涵。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载体等教育内部因素直接产生影响,为人才培养的实践带来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高等财经院校应当通过优化培养过程,更新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机制,明确培养目标,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财经 人才培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熊正非 薛熠
ChatGPT为人工智能技术按下加速键,科技领域不断迎来技术突破。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催生出新财经,引发了高等财经教育的深层次变革。从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来看,科技革命纵深发展,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社会治理迭代升级,新财经迎来新趋势,面临新需求,肩负新使命,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波发展浪潮为新财经赋予了新的内涵。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来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载体等教育内部因素直接产生影响,为人才培养的实践带来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高等财经院校应当通过优化培养过程,更新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机制,明确培养目标,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财经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广祥
知识生产方式正由学科模式向跨学科、重应用的模式转变,这一转变将影响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和传授知识的选择。反观当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却面临着培养理念与实践过程错位、学科中心导向的知识逻辑与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逻辑相悖、发展愿景与评价体系脱节等问题。因此,要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适用性,就需要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职业发展所需专业能力统摄培养计划,以应用逻辑重构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发展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知识生产方式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旦 陈颖芳
随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对高等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高职教育因此备受关注和重视。同时,在社会高速发展与信息大爆炸的双重作用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容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重视度的提升以及受到的广泛关注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教学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明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新建本科院校正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本文以"挑战杯"竞赛为载体,从学生、教师、方法、课程、环境、评价等要素入手,探索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方式改革,必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挑战杯 新建本科院校 应用型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艳
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各行各业亟待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助力。随着财经商贸行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所需人才数字技能的界定范围不断上移,岗位对数字技能的要求大大提高。财经商贸行业从业者不但要拥有基本的数字技能,还需掌握复合数字技能和高端数字技能,具备可持续学习能力、衍生技能提升能力。针对目前从业者职业综合素质要求高、师资综合素养亟待提升、数字技能培养实训效果不佳的问题,财经商贸类专业数字技能人才培养应重塑多元主体协同系统,并构建数字技能课程、实训虚实融合和评价支撑系统,通过数字技能人才培养的革命性教学变革,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惠敏 俞克新
"统筹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十七大将"高技能人才"培养列为一个重点,既说明重视,又说明重要。中国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聪明和智慧,刻苦学习的精神,在世界上富有盛名。但为什么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呢?大家普遍认同,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不足,实践能力不强,这些影响国家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的人的潜质差距,可能是关键因素。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理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主要特征。但现实是高职院校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因此培养的人才仍然实践能力不强,适应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工作技能不足,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冬 王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事关职业教育发展全局,堪称核心要务。在英美两国,职业教育"大升级"进程方兴未艾,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也渐呈蓬勃之势。从背景因素、驱动力量、实施路径等方面入手进行比较分析,对两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进程的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加以梳理和总结,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所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技能危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