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
2023(683)
2022(485)
2021(471)
2020(331)
2019(658)
2018(661)
2017(1205)
2016(695)
2015(798)
2014(542)
2013(487)
2012(367)
2011(341)
2010(369)
2009(330)
2008(305)
2007(320)
2006(281)
2005(226)
作者
(1457)
(1249)
(1221)
(1088)
(747)
(588)
(494)
(461)
(423)
(419)
(412)
(400)
(394)
(376)
(361)
(356)
(347)
(342)
(342)
(338)
(292)
(282)
(280)
(276)
(275)
(272)
(250)
(239)
(238)
(238)
学科
(2277)
经济(2275)
管理(2134)
(1896)
(1705)
企业(1705)
技术(1396)
技术管理(1114)
中国(1074)
地方(907)
业经(788)
(583)
银行(583)
(579)
产业(571)
地方经济(560)
(534)
金融(534)
(507)
教育(493)
总论(489)
(488)
信息(466)
信息产业(460)
(460)
工作(459)
(438)
理论(405)
(393)
贸易(392)
机构
学院(7359)
大学(7106)
(3274)
经济(3227)
管理(2789)
研究(2575)
理学(2349)
理学院(2323)
管理学(2292)
管理学院(2274)
中国(2042)
(1482)
(1462)
科学(1436)
中心(1175)
(1146)
(1107)
经济学(1077)
财经(1043)
(1038)
(1013)
师范(1010)
研究所(984)
(981)
(944)
经济学院(933)
(928)
北京(900)
技术(900)
(886)
基金
项目(4855)
研究(4115)
科学(4033)
基金(3270)
社会(2787)
(2753)
国家(2721)
社会科(2653)
社会科学(2651)
科学基金(2466)
(2174)
教育(1765)
(1722)
(1711)
创新(1642)
基金项目(1636)
编号(1571)
(1515)
(1343)
发展(1329)
(1306)
成果(1297)
课题(1229)
国家社会(1224)
自然(1200)
自然科(1178)
自然科学(1178)
(1169)
自然科学基金(1153)
重点(1146)
期刊
(4008)
经济(4008)
研究(2756)
中国(2304)
教育(1581)
管理(1545)
(1066)
(827)
金融(827)
科技(814)
经济研究(811)
科学(786)
技术(766)
业经(744)
(720)
学报(673)
大学(607)
学学(537)
财经(522)
农业(488)
(461)
图书(457)
(455)
论坛(455)
技术经济(452)
商业(434)
职业(415)
问题(408)
现代(400)
经济管理(391)
共检索到12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绍森  张阳  
地方高校应大力推进在发展理念、学校定位、学科建设、育人模式、办学思想上的转变。大力鼓励支持处于较低层次的高校,办出水平,办出优势,错位发展。重点发展能高效服务于地方发展的重点学科专业群体。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日益凸显。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蔡文龙  匡贤明  
在形成结构新常态和体制新常态过程中,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尤其要加快改革,形成新的金融结构、新的金融体制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新常态,这将深刻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增速正在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正在从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增长动力正在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资源环境的约束不断强化,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导向。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客观上要求在结构上形成新常态,在转型改革上形成新常态。否则,旧结构、旧体制不仅难以支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贾玉梅  
阐述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基础,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基本保障;发挥林业的牵动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重点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支撑体系。国有林区应主动适应新常态,更好地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殷兴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提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作为人民银行分支行,要在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区域经济金融运行的阶段性特征,找准贯彻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引领金融部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实体经济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一、当前金融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正恒  
广泛组织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是国务院最近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质量管理小组(以下简称QC小组)是实施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多年来在各级政府、企业经营者和QC小组活动推进者的关心和支持下,QC小组在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是经济战线上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兴华  邢伟  李璐  顾严  万海远  
2015年以来,社会突发事件仍然较多,就业形势出现"景气悖论",经济下行对居民收入带来的影响逐步显现,社会保障形势总体平稳但改革任务较重。建议改进对社会事件处置的态度和方式,适应就业新常态,推动就业战略、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转型;改善收入分配关系,缓解经济下行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稳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保障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素梅  
2014年,按照中央、自治区的部署要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财政局大胆实践,先行先试,紧密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下好改革、创新、服务三招先手棋,在经济环境严峻复杂、财政收支困难叠加的情况下,顶住压力,突出重围,取得了新成绩。推进重点改革增活力立足于简政放权,激发活力,破除审批多、收费多、罚款多的体制机制障碍,包头市财政局率先在全自治区开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林飞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新常态"阶段,总体经济形势是下行压力较大,但出现企稳迹象。从我国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虽然形势严峻,但没有持续恶化。为促进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扩大新兴领域投资,大力促进消费,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金融创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建立"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先行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纪芬叶  高宏存  
在经济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一些新特征:文化消费潜力有待挖掘,消费形式更具个性化;创新型新兴产业逐渐取代实体型传统产业成为投资重点;文化资本输出与文化资本引进同时突破;小微文化企业更具活力;竞争方式逐步实现从量到质的转换等。针对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存在实力有待增强等突出问题,应采取措施增强大型文化企业实力,提高小微文化企业活力,增强产业组织化和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和提升文化产业国际化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做好社会发展工作,既要保持定力、有所坚持,又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制度安排、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工作中应把握好"保、改、促、治"四个方面:保障基本、兜住底线,更加关注基层群众生活;改革公共服务体制,完善社会事业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改善民生与增强经济动力、社会活力的结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推动院校治理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和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职业院校应树立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理念。建立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协调好决策权与执行权、监督权的关系,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针对治理对象的特殊性和利益相关者组织属性,建立多元共治的治理结构。提升现代职业院校治理能力,包括实施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制度,促进管理队伍专业化;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院校治理的国际化;深化治理结构改革,促进治理模式的开放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碧珠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概念。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仅要关注就业增加和居民收入增长,还要关注结构优化与调整。现阶段我国经济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同步进行。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将从依赖于劳动力数量、土地规模供应等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元竹  江汛清  
一个社会仅仅有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不够的,必须塑造全社会的共同价值、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心态,以及大多数社会成员可以接受并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适应新常态,社会建设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软件配置。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新常态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自身改革和公务员队伍的建设。要不断加强与人民的沟通,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努力改善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一宏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当前,四川省经济发展已进入到惯性下滑压力大、结构调整任务重、风险矛盾隐患多的时期,但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体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长期积蓄的发展势能和改革红利可望进一步释放。四川各级财政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形势判断和决策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做出了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正确认识、科学分析新常态下财政领域的趋势性变化,按照习总书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把握经济财政发展大逻辑,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努力在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引领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