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4)
2023(13070)
2022(10304)
2021(9413)
2020(8083)
2019(17611)
2018(17670)
2017(34102)
2016(18998)
2015(21115)
2014(21234)
2013(20777)
2012(18911)
2011(16699)
2010(17148)
2009(16237)
2008(16582)
2007(15416)
2006(13827)
2005(13021)
作者
(54221)
(45794)
(45352)
(43131)
(29252)
(21919)
(20557)
(17635)
(17324)
(16653)
(15696)
(15338)
(14841)
(14625)
(14328)
(13856)
(13648)
(13393)
(13330)
(13093)
(11525)
(11491)
(11109)
(10630)
(10535)
(10339)
(10248)
(10115)
(9392)
(9390)
学科
(91661)
(79732)
经济(79619)
(75275)
企业(75275)
管理(66009)
(46287)
业经(31726)
农业(30772)
方法(30628)
(27811)
中国(22709)
数学(22374)
数学方法(22163)
(20677)
财务(20651)
财务管理(20625)
(20478)
企业财务(19600)
技术(17933)
(16828)
(15730)
理论(14542)
(14457)
地方(14433)
(13769)
(13454)
贸易(13445)
(13225)
银行(13209)
机构
学院(273344)
大学(264483)
(115108)
经济(112817)
管理(108260)
理学(92181)
理学院(91326)
管理学(90010)
管理学院(89506)
研究(88642)
中国(72098)
(61402)
(55375)
(55246)
科学(51948)
农业(46875)
(45740)
(45110)
业大(43974)
财经(42958)
中心(42572)
研究所(40249)
(38931)
(35686)
北京(34270)
经济学(33801)
(32821)
师范(32500)
(31763)
经济管理(31117)
基金
项目(174339)
科学(138891)
研究(131188)
基金(126862)
(109459)
国家(108253)
科学基金(94226)
社会(85354)
社会科(80499)
社会科学(80481)
(70761)
基金项目(66895)
自然(59223)
教育(59133)
自然科(57934)
自然科学(57919)
(57029)
自然科学基金(56980)
编号(54285)
资助(50488)
成果(43782)
(40422)
(39005)
(38973)
(38731)
重点(38611)
课题(36862)
(36065)
创新(35587)
国家社会(35190)
期刊
(140943)
经济(140943)
研究(80206)
(64118)
中国(59428)
(46270)
农业(42858)
管理(42746)
学报(41021)
科学(39275)
大学(32300)
(31430)
金融(31430)
学学(30664)
业经(29942)
教育(27765)
技术(24848)
(22782)
财经(21759)
经济研究(20172)
问题(19080)
(18811)
技术经济(15260)
农村(15192)
(15192)
世界(15012)
(14914)
农业经济(14354)
现代(13462)
财会(13304)
共检索到425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小年  
农民工市民化到底该走激进的制度变迁之路,还是渐进的有条件进城方式,学术界存在争论。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农民工具备的生存中发展的需求、半封闭自助的资源、选择性激励的环境,在市民化进程中需要走出一条渐进与激进相结合的中间道路——适应性市民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云蕾  
当前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其中核心工作就是要解决好大量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做好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有助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和基本表现有个充分的认知,为进一步做好今后农民工市民化工作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实践上的指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慧  
农民工市民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工市民化经过两个步骤:农民转化为农民工,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农民工在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多情况下国家政策的导向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文章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不完全的市民化,他们依然面临着经济权利没有保障、政治权利边缘化、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缺乏等问题。实现真正的农民工市民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慧  阮文彪  孙博睿  
农民工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是无稳定就业、无城市户籍、无法公平享受公共服务的生活在城市边缘的最大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新生两代农民工的规模持续扩大,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研究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就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焦点。为此,综合国内学者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效,从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市民化意愿、障碍因素、实现路径、市民化成本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多角度评述及预测,以期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深入开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延辉  龚紫钰  
文章基于"社会质量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问卷数据,从社会质量视角审视我国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数据分析发现,厦门、深圳、苏州、东莞四城市农民工总体市民化进程指数为0.563,达到"半市民化"水平,而包含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社会增能四个维度的社会质量是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具体影响方式上,社会经济保障水平越高,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就越高;社会越是团结,即农民工社会信任水平越高、越是具有利他主义倾向,其市民化水平就越高;社会包容程度越高,即农民工感知到的社会歧视越少,社团参与越积极,其市民化进程就越快;社会增能水平越高,即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和相信依靠后天努力能够改善生活的预期越积极,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就越高。文章据此提出了推动农民工有序实现市民化的路径构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杰成  
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已经高度分化。不同阶层、代际、行业、城市农民工面临的市民化问题存在一些特性,应通过科学的分类治理,提升对不同类别农民工的服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推进效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2014年9月12日,对于中国2亿多的农民工来说,一个利好的消息让他们振奋。这一天,《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正式出台。其中,"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一个基本论调。国家为进城务工的农民"量身打造"了就业创业、劳动权益保障、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在城镇落户、房屋租住、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为亿万期盼融入城市的农民工带来了"福音"。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大问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褚琳  
农民工作为介乎于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一个层次,客观上包括四元结构。同时,农民工与农村居民、城镇居民、流动人口、失地农民存在着一定联系,但也有着很大区别。由四元走向一元,面对不同的群体,因为市民化的内容不尽相同,因而制度的供给也应该有所差别。当前,倡导城镇内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有违于"城乡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极有可能使得改革又回到城镇偏向政策的老路,因此应从宏观上设计"农民市民化"的路径,而不是站在城镇这个中观层次上仅仅强调"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农民市民化",既要从生产方式方面着手,更要从生活方式方面着手,但是最为关键的则是实现农民的知识化,进而稳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丽明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紧抓3个关键,即始终坚持农民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肯花时间、下成本、想办法,从而解决好农民工市民化"为了谁","谁来做","怎么做"等问题,促使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市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英强  
从农民工市民化的"作用力"的视角分析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以此构建分析框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对数回归分析方法对各因素进行定量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创新户籍制度改革、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是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主要着力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竹  
随着改革的深化,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逐渐松动,农民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城市就业,成为农民工。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中长期处于"半城市化"状态,既不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又为社会安定埋下隐患。农民工市民化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其中,深层市民化是核心、中层市民化是过程、表层市民化是目的和结果,这三个层次的市民化同时受到制度、政策以及市民态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要积极寻求制度创新,实现农民工与市民平等的就业权,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实现农民工的公平待遇,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消除农民工与市民的心理隔阂,并增加对农民工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淑桃  王晓  赵晓霞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文章以城市社区作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载体,分析了当前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现状及原因,探讨了在构建和谐城市社区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启臻  马腾宇  
城市农民工中不同群体,其面临的问题和市民化的诉求是不同的。本文认为跨省市流动的全职农民工是市民化需求最强烈的群体,他们中有些是已经在城市扎根的第一代农民工,不仅有稳定的工作,也有稳定的住所,所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希望子女接受与当地市民平等的教育,他们是最具备转变为城市居民条件的群体;新一代农民工正在努力寻求城市的生存空间,与农村的联系弱化,其市民化动机十分强烈,应该是市民化的主要对象。本文认为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本质不在于户籍的转变,而在于使公共服务覆盖于全体农民工,使之获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权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智雷  朱明宝  
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地生根"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命题。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构建了社会保护理论分析框架,然后利用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专项调查数据检验了农民工所拥有的社会保护对其在城市中市民化水平的影响。在克服了异方差、多重共线性和内生性等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结果显示,和其他因素相比,社会保护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因素;城市社会保护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社会保护对农民工市民化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保护对弱势群体的市民化作用更为明显;在农民工群体内部,文化程度或者职业地位越低,社会保护对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