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6)
2023(15419)
2022(13238)
2021(12127)
2020(10137)
2019(22905)
2018(22358)
2017(42929)
2016(23827)
2015(26168)
2014(25783)
2013(25122)
2012(23199)
2011(21106)
2010(21110)
2009(19586)
2008(19396)
2007(17418)
2006(15073)
2005(13324)
作者
(70284)
(58791)
(58721)
(55800)
(37320)
(28454)
(26752)
(22981)
(21977)
(21084)
(19942)
(19511)
(18760)
(18539)
(18471)
(18334)
(18151)
(17436)
(17152)
(16932)
(14991)
(14353)
(14317)
(13486)
(13243)
(13220)
(13066)
(13004)
(11878)
(11811)
学科
(89606)
经济(89514)
管理(65976)
(63848)
(51341)
企业(51341)
方法(42266)
数学(37500)
数学方法(37016)
(26848)
(25711)
中国(23372)
(20959)
贸易(20953)
(20434)
(20372)
业经(19926)
(17618)
农业(17573)
地方(16690)
(16042)
财务(16006)
财务管理(15971)
企业财务(15140)
(15100)
银行(15035)
理论(14431)
(14287)
(14135)
金融(14133)
机构
学院(336064)
大学(334442)
(135091)
经济(132247)
管理(124750)
研究(115347)
理学(108106)
理学院(106834)
管理学(104732)
管理学院(104134)
中国(85705)
科学(73819)
(68959)
(66374)
(62867)
(60355)
业大(55384)
研究所(55162)
中心(53193)
农业(53064)
(50727)
财经(50023)
(45421)
(43929)
师范(43353)
北京(42546)
经济学(41604)
(41032)
(40263)
经济学院(37834)
基金
项目(227830)
科学(177878)
基金(164769)
研究(160513)
(146681)
国家(145459)
科学基金(122677)
社会(101025)
社会科(95799)
社会科学(95770)
(90212)
基金项目(86653)
自然(81538)
自然科(79720)
自然科学(79692)
自然科学基金(78302)
(77003)
教育(75211)
资助(67688)
编号(64707)
成果(52331)
重点(52265)
(49989)
(49038)
(47718)
课题(45391)
科研(44884)
创新(44672)
计划(43736)
教育部(42257)
期刊
(143520)
经济(143520)
研究(93897)
中国(63303)
学报(60765)
(59823)
科学(52612)
(48836)
大学(44315)
管理(43208)
学学(42230)
农业(40317)
教育(36497)
(32750)
金融(32750)
技术(26676)
业经(24799)
经济研究(24657)
财经(24388)
(21285)
(20944)
问题(18839)
(17902)
(17319)
技术经济(15885)
商业(15773)
科技(15704)
业大(15607)
统计(15250)
理论(14872)
共检索到4870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天宇  张屹山  
适应性学习过程是从有限理性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的过程,其收敛性和收敛速度是制约货币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文章先夯实了多种货币政策规则的收敛区域,而后通过在区域内综合比较不同规则的福利损失状况,得到公众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最快的货币政策规则形式,最后探索了影响适应性学习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速度的原因,结果显示:承诺下预期型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较其他规则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而公众的数据搜集能力和利用效率,对货币政策目的和预期效果的了解程度以及适应性学习方法等因素是制约适应性学习收敛速度的关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天宇  张屹山  
适应性学习过程是从有限理性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的过程,其收敛性和收敛速度是制约货币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文章先夯实了多种货币政策规则的收敛区域,而后通过在区域内综合比较不同规则的福利损失状况,得到公众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最快的货币政策规则形式,最后探索了影响适应性学习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速度的原因,结果显示:承诺下预期型最优货币政策规则较其他规则有更快的收敛速度;而公众的数据搜集能力和利用效率,对货币政策目的和预期效果的了解程度以及适应性学习方法等因素是制约适应性学习收敛速度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谭旭东  
预期在宏观经济学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研究中通常是采用理性预期假定,该假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准,但它对于某些应用研究来说是太强了。预期形成的适应性学习假定能够更好地反映现实。对适应性学习的最初研究是注重如何设计货币政策规则以使得经济在长期中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后来的研究主要关注把适应性学习用于分析经济在短期和中期中的行为。本文就是对适应性学习及其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进行一个综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超峰  范从来  
货币流通速度和名义货币供给量一起决定了全社会的有效货币供应量,因而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一方面与央行资产负债表所决定的名义货币供应量有关,另一方面由货币流通速度决定。本文基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以及已有研究,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是分析货币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一般利润率、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以及财富总量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关键变量。据此讨论了货币政策在分配结构、产业结构和一般利润率作用下的有效性及非对称性,并认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应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定向调控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小芬  
本文介绍泰勒规则的基本模型及其理论扩展,对泰勒规则的理论与操作进行评述,并结合中国实际,展望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应用前景。文章认为,泰勒规则反映了近年来西方国家货币政策实践的本质,能够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理论依据和参考基准。就中国而言,由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滞后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低效性,泰勒规则的实施还有一定困难。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机制的形成与利率弹性的增大,利率有可能比货币供应量更适宜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豫媚  周璇  
沟通已成为发达国家央行引导市场预期的主要方式,那么央行究竟是否应该进行沟通,央行沟通是否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适应性学习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央行公共信息和公众私人信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央行沟通影响公众学习和预期的传导机制。这不仅弥补了已有文献中对公众预期形成机制刻画的不足,而且从适应性学习角度为解释央行沟通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一条新机制。研究发现,由于信息噪声和学习偏差的存在,公众预期会偏离理性预期。此时,央行通过提供准确度较高的公共信息不仅能够降低公众可获得信息的噪声,而且能够促进公众的学习过程,降低公众预期偏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央行沟通能够加快适应性学习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的速度,降低福利损失,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央行沟通存在边界。当央行的公共信息不如私人信息准确时,央行沟通反而会增加福利损失。因此,对于目前仍不够重视沟通的中国央行而言,应在提高信息准确度的基础上重视并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从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娟  周子元  
2011年10月,银监会公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版流动性规则"),标志着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下流动性监管规则的中国版本推出。新版流动性监管规则中多处涉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而在货币政策操作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同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也将对货币政策操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探讨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新动向对货币政策操作产生的影响,以期找到应对之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卞志村  高洁超  
传统货币政策框架所定义的最优货币政策是围绕中央银行二次型损失函数展开的。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货币政策是否最优的重要标准是能否使经济趋于理性预期均衡水平。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进一步探讨中央银行与公众间不同策略互动如何导致实际经济偏离理性预期均衡水平。首先,在新凯恩斯模型框架内,对理性预期假设进行适当放松,通过引入适应性学习刻画宏观经济预期形成过程。其次,通过动态数值模拟,计算不同货币政策目标制下实际经济对均衡水平的偏离程度以及相应的均值和波动水平。最后,分析并甄选我国最优货币政策框架。本文发现,灵活通货膨胀目标制和混合名义收入目标制均可成为我国最优货币政策的有效实现形式,可促进经济平稳、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素芳  陈靖  
文章采用我国1993-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收敛模型对中国省际消费水平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消费水平存在σ收敛趋势,但绝对β收敛不显著,在控制相关变量后存在条件β收敛。最后,文章通过步进法得出了影响消费水平收敛速度的显著因素,并指出加大中西部地区开放力度、提高地方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能够进一步挖掘我国的消费潜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理  何梦泽  刘艺  
适应性预期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存准率调整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构建了一个多维变量自治系统,通过高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极限解的技术方法,研究了基于适应性预期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理,并对其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以存准率调整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在直接冲击货币供给曲线的同时,可以通过改变市场参与者的适应性预期,来引导市场变化与宏观经济发展;货币当局恰当地选择存准率调整的时机与力度,能够强化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的相关性,低成本地实现预期目标,并为将来的货币政策调整提供更宽松的运作空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艾洪德  武志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成为一种趋势,西方发达国家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之后在促进经济增长及抵制通货膨胀方面取得了良好绩效;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适应性却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对大量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财政的主导地位及金融基础设施不良严重妨碍着独立货币政策的实行范围,因此目前尚不具备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条件;因此,发展中国家需要进行综合的公共部门改革,扩大税基,减少对铸币税及来自金融压制的其他收入的依赖,从而使金融系统恢复活力,这样,通货膨胀目标制也许会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琦  王文龙  
文章围绕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特征,系统地对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进行模型分析和数据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强,货币供给的可控性降低;短期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不稳定,货币供给的可测性较差。但是,货币供给量与GDP和物价之间的相关性较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春  
提高政策性银行效率是实现其市场化改革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选择。文章利用DEA超效率模型测算我国2000—2014年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效率值,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对我国政策性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除了成本管控能力外,资产质量、银行规模、稳定性、资产配置能力和人力资本质量等因素都对政策性银行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收敛性模型进行检验,发现我国政策性银行效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最后,根据相关实证结论提出可行性政策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海波  
高职学生学习适应性是衡量高职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调查显示,在学习环境方面,影响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有家庭环境、学校与课堂环境等;影响学生学习感知适应性的因素有学习认知、学习态度等;影响学生学习行为适应性的因素有学习习惯、专业等。总的来说,对学生学习适应性整体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其次是师生关系与课堂环境。对此,建议通过建设校园人文环境、改善师生关系、进行入学专业认可度辅导、提升学生信息化水平等措施,从环境、感知与行为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以达到让学生快速适应高职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目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卞志村  管征  
本文采用一个简单的前瞻性(Forward-looking)模型分析了中央银行确定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混合名义收入目标和严格通胀水平目标,我们发现这两种目标都是中央银行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实现形式,从损失函数的角度来看这两种目标应该是无差异的。因此,我国中央银行并不一定必须执行通货膨胀定标的货币政策框架,可以考虑执行既重视产出因素也重视通货膨胀因素的混合名义收入目标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