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2)
- 2023(5005)
- 2022(4078)
- 2021(4118)
- 2020(3621)
- 2019(8528)
- 2018(8926)
- 2017(17194)
- 2016(9338)
- 2015(10994)
- 2014(10803)
- 2013(10601)
- 2012(9829)
- 2011(9093)
- 2010(9248)
- 2009(8206)
- 2008(7871)
- 2007(7107)
- 2006(6473)
- 2005(6081)
- 学科
- 济(36503)
- 经济(36470)
- 管理(24330)
- 业(21061)
- 方法(20213)
- 数学(18443)
- 数学方法(17936)
- 企(17664)
- 企业(17664)
- 中国(10741)
- 图书(10325)
- 学(10060)
- 书馆(9817)
- 图书馆(9817)
- 农(8589)
- 财(7550)
- 理论(7352)
- 工作(7031)
- 业经(6883)
- 制(6351)
- 和(6294)
- 地方(6117)
- 贸(6070)
- 贸易(6063)
- 易(5893)
- 农业(5572)
- 技术(5103)
- 银(5052)
- 银行(5036)
- 教学(4956)
- 机构
- 大学(131670)
- 学院(126831)
- 管理(50091)
- 济(47095)
- 经济(45897)
- 理学(42285)
- 理学院(41719)
- 研究(41542)
- 管理学(40517)
- 管理学院(40233)
- 中国(32818)
- 京(29184)
- 科学(27164)
- 财(21608)
- 所(21579)
- 图书(21339)
- 书馆(20792)
- 图书馆(20789)
- 江(20462)
- 研究所(19647)
- 农(19545)
- 中心(19180)
- 范(18945)
- 师范(18783)
- 业大(18708)
- 北京(18655)
- 州(17201)
- 财经(16621)
- 农业(15216)
- 经(15038)
- 基金
- 项目(84159)
- 科学(65489)
- 研究(60606)
- 基金(60352)
- 家(53040)
- 国家(52679)
- 科学基金(45061)
- 社会(36577)
- 社会科(34714)
- 社会科学(34703)
- 省(32143)
- 基金项目(31317)
- 自然(30155)
- 自然科(29519)
- 自然科学(29516)
- 自然科学基金(28956)
- 教育(28704)
- 划(27890)
- 编号(27002)
- 资助(25801)
- 成果(22669)
- 重点(18876)
- 部(18065)
- 项目编号(17351)
- 发(17264)
- 创(17061)
- 课题(16959)
- 科研(16286)
- 创新(15954)
- 大学(15600)
共检索到205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建中 韦伯
吴:我曾经和一位大学图书馆的馆长聊天,就印刷型出版物是否会被电子出版物取代,无纸化社会到底离我们多远等问题交换了看法。我记得他说了一句给我印象很深的话,他说,“图书馆员最大的困惑,是在这个印刷品和电子品抗衡、信息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如何有效地去管理和配置各种信息资源”。韦伯博士,你的几篇大作,在这方面有不少独到的见解,能不能请你给我们谈一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倪波
《对话》之七,特利·道格拉斯·韦伯先生关于图书馆未来的看法颇有见地。“纸”作为一种文献载体,与其他文献载体犹如多媒体等,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将会有一个漫长的“共生期”。当然,“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但又是可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源
拜读了吴建中博士和韦伯博士之面向未来的“冻结模式”的对话,强烈共鸣,颇多启示。对话积极而冷静地看待图书馆的未来发展,客观地反思了欧美发达国家在图书馆现代化发展方面值得吸取的教训。提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图书馆员深思。首先是对于是否真正会出现无纸化社会和无纸图书馆的怀疑,这是很有道理的。从表面上看,技术的发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闫伟东
图书馆的传统角色正面临着各种挑战,未来的图书馆需要进一步重塑自我,支持及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新需求。文章以"未来图书馆"的典范——丹麦Dokk1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对其面向未来的图书馆建设实践及特点展开分析,Dokk1在面向未来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用户参与共建、融入设计思维以及具有高度发达合作伙伴关系。国内图书馆在面向未来的建设及发展中,应融入设计思维,坚持开放、灵活及绿色的理念,注重合作、伙伴及开放式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智慧化发展理念。
关键词:
未来图书馆 Dokk1 丹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世伟
文章论述了面向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如何问学和问道。文章从"学"字的字形、终身学习、思辨、学习场所、学习与实践的关系等维度对问学命题进行探讨;从"道"字的字形、引导、方法等维度对问道命题进行分析;从学道并举、增强脚力脑力眼力笔力、睿智开新等维度对如何进行问学问道的创新进行阐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乌特·克劳思-莱西特
在德国,图书馆员是具有适应图书馆工作多方面技能和知识的人。德国的图书馆员职业教育,是三年制双轨式教育。其图书馆员高等教育分布于9所高等专科学校和1所综合性大学里,学制一般为7-8学期,以培养硕士为主。
关键词:
图书馆员培养 图书馆学教育 德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世伟
从国际大都市图书馆的角度,论述大都市图书馆互联网发展新理念和新实践,分别从图书馆自身和网络空间层面阐述大都市图书馆互联网的内容,分析自助选择服务、立体互动服务、个性推送服务等大都市图书馆互联网新兴服务业态,论述大都市图书馆互联网所体现的图书馆智能互联的转型升级和智慧融合的服务共同体,并从大都市图书馆与城市的互动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世伟
本文提出了面向未来的公共图书馆包容性发展命题,分析了包容性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概念,论述了后全面小康时期公共图书馆实施包容性发展战略需要秉持的优质均衡、全程智能和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包容性发展的路径图,提出了进一步将国家文化制度优势转化为文化治理效能、进一步发挥国家图书馆和省市公共图书馆的统筹协调功能、进一步把握新科技革命群体迭代的发展机遇等具体举措。参考文献16。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崔志正
学习《纲要》面向未来建设好大学图书馆崔志正(西安交通大学)《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集中力量重点办好100所左右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祝红艺 黄冬霞
国内外大学图书馆在资源整合建设上的差距要求各图书馆对其未来发展态势展开积极思考。未来的资源整合建设将更加突出元数据著录的规范性、技术需求的多元化、特色库建设与揭示的"标杆"作用以及知识服务的终极整合目标等特点。资源整合建设的未来发展方针和原则、元数据组织与采集、资源整合模式选择、学科服务平台及特色库建设等将成为大学图书馆重点考虑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静 郑雅婷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元宇宙的核心技术,为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治理范式。通过深入研究数字孪生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数据治理中的应用,以数字孪生五维模型为参考,构建面向未来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孪生数据治理架构。结合LSCP-我的书房案例,对相关数字孪生数据治理架构进行应用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孪生技术为面向未来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治理途径,通过构建面向未来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孪生数据治理架构,高校图书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助推高等教育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建中 G.E.戈曼
吴:1994年5月,在西安举行的“现代图书馆藏书建设与资源共享”国际研讨会上,戈曼博士介绍了澳大利亚在资源共享方面的经验和模式,给中国同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戈曼博士长期以来一直从事藏书发展的研究,撰写了大量有关这方面的论著,并多次来我国讲学。请问戈曼博士,为什么你会对这个问题如此感兴趣的呢?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强 别立谦
图书馆对自身组织的各个组成要素进行调整,是图书馆作为组织而持续生存、发展的必然举措。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组织机构变革的实践经验,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在全面的背景分析基础上,介绍了所实施的图书馆业务与机构重组。这是一次变革性的重组,是图书馆从以"文献流"为核心转向以"信息流"为核心组织业务和设置部门,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一次重要尝试。
关键词: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业务重组 组织机构变革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惠澜 殷环环 顾烨青
2019年3月29~31日,"面向未来的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发展研究"高端论坛暨《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年编委会在江南大学召开。与会专家从高校图书馆质量评价与人才培养、"以本为本"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图书馆学相关领域前沿动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在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作为知识服务中心的图书馆应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提升馆员素养,发展新型服务,满足新需求,谋求新进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建中 倪波
吴:美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兰开斯特曾经说过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图书馆员对图书馆的依赖性远比医生对医院的依赖性要大得多。但是,当图书馆实现电子化以后,图书馆的建筑作为其物质外形,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作为情报学与图书馆学专家,倪波教授,你认为图书馆在这种情形下应如何适应变化的形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