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0)
2023(14431)
2022(12316)
2021(11241)
2020(9252)
2019(21245)
2018(21203)
2017(38692)
2016(22028)
2015(25154)
2014(25891)
2013(25155)
2012(24177)
2011(22323)
2010(23082)
2009(21102)
2008(21111)
2007(19435)
2006(17478)
2005(16391)
作者
(64773)
(54130)
(53984)
(51725)
(34730)
(26032)
(24928)
(21035)
(20749)
(19795)
(18535)
(18204)
(17617)
(17379)
(16994)
(16946)
(16422)
(16085)
(15770)
(15580)
(14031)
(13619)
(13212)
(12594)
(12407)
(12232)
(12222)
(12098)
(11084)
(10937)
学科
(106361)
经济(106271)
管理(54531)
(50042)
(37847)
企业(37847)
方法(36549)
中国(33237)
数学(31741)
数学方法(31406)
地方(29561)
(26876)
(22959)
教育(22105)
业经(21389)
(20549)
农业(18308)
(17708)
地方经济(17378)
理论(17283)
(16939)
贸易(16927)
(16239)
(16148)
(16046)
金融(16044)
(15996)
银行(15964)
(15427)
环境(15286)
机构
大学(320944)
学院(319918)
(133416)
经济(130279)
研究(120406)
管理(110170)
理学(92240)
理学院(90936)
管理学(89202)
管理学院(88553)
中国(87756)
科学(72492)
(71221)
(63085)
(60530)
研究所(56605)
中心(53434)
(53297)
(53080)
(52443)
师范(52029)
财经(46656)
北京(46646)
业大(43763)
(42675)
(42189)
师范大学(42035)
(41903)
经济学(41523)
农业(41260)
基金
项目(195630)
科学(152948)
研究(150667)
基金(135146)
(116654)
国家(115507)
科学基金(96653)
社会(92516)
社会科(87361)
社会科学(87336)
(79522)
教育(74528)
基金项目(70049)
(67755)
编号(64418)
自然(58459)
自然科(56970)
自然科学(56954)
自然科学基金(55893)
资助(55781)
成果(55486)
(49016)
课题(48469)
重点(46105)
(43737)
(40253)
发展(39948)
(39274)
(39269)
(38543)
期刊
(163623)
经济(163623)
研究(109997)
中国(79379)
教育(63620)
(49059)
(47269)
学报(46992)
科学(43148)
管理(41006)
大学(35743)
农业(33039)
技术(32972)
学学(32038)
(31583)
金融(31583)
经济研究(26279)
业经(25698)
财经(23701)
问题(21049)
(20642)
(17866)
技术经济(17101)
(16871)
职业(16785)
图书(16579)
(15955)
论坛(15955)
统计(15508)
商业(15073)
共检索到520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麦玲  
由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成人教育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成人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总结成人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及成因,提出加快区域成人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对促进成人教育健康发展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克松  朱德全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联,两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双赢互惠的发展战略模式。我国长期积累着的诸多体制机制上的沉疴构成了阻碍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桎梏和顽疾。从办学体制、人才培养体制、管理体制及其机制入手构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体制与机制的框架,将为采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推动两者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浩  
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有一个由非均衡发展逐步到均衡发展的过程,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是山东省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为推动山东经济在非均衡条件下协调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一要科学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二要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三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跨区域合作;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浩  
本文主要分析美国、英国及德国等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历程及政策措施等。并从发展战略、政策措施以及产业体系等方面分析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经验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华  曹志梅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图书馆长期的条块分割状态使图书馆行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消除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既符合全新的发展观和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也是图书馆众所期望的美好前景。缩小区域差异,提高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程度,是全社会尤其是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旨在探讨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内涵、意义及其采取的策略,以求为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抛砖引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竹莘  
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曲振涛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张红霞教授撰写的《对外贸易差异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一书,从对外贸易差异视角,对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为判断我国不同地区外贸发展的差异、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发展走向和今后外贸发展的着力点提供决策参考。该书研究视角独特、研究内容详实、研究方法全面且细致,是一部探索外贸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佳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茂松  
随着区域经济飞速发展,浙江省内高职院校布局、课程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不协调现象越来越严重。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来实施高职教育非均衡发展战略是解决协调发展问题的关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  王威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其知识、技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地方高职教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楼飞燕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要想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树立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找准办学定位,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校企合作等多元化模式,更新高职教育人才培育观念。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玉梅  杨俊生  
区域行政是地方政府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进行的职能创新,其目的是为地方政府间的有效沟通与经济合作提供制度保障。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区域行政运行与之相适应。文章通过对区域行政运行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区域行政运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区域行政应在现行行政基础上,实行"双轨运行、双轮驱动"的模式。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宋璇涛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与非协调现状已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整体进步的重要因素 ,这种现状的根源在于建国后采取的均衡和非均衡战略的实施。改变这种现状 ,推进中国经济在 2 1世纪的快速发展 ,必须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即使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发展的非均衡与利益的协调一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文耀  
本文利用1998~2010年的统计资料,首先,对13年来西部12个省市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纵向演进分析,并与东、中部和东北地区做了横向对比;其次,选择了极差测度法、标准差测度法和标准差系数测度法等方法,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极值、极差、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作为指标,度量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区域经济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最后,对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做了分析并得出简单的结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冯秀清  
区域经济发展思想和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制度供给问题,分析了制度供给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结合转型期的时代背景,阐释了我国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制度供给的基本思路,并就构建有利于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提供了系统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思路的创新有所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