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
- 2023(159)
- 2022(123)
- 2021(104)
- 2020(76)
- 2019(168)
- 2018(166)
- 2017(340)
- 2016(183)
- 2015(219)
- 2014(197)
- 2013(179)
- 2012(192)
- 2011(140)
- 2010(130)
- 2009(102)
- 2008(113)
- 2007(88)
- 2006(94)
- 2005(59)
- 学科
- 济(774)
- 经济(774)
- 地方(379)
- 管理(342)
- 业经(292)
- 业(291)
- 农(283)
- 中国(267)
- 产业(258)
- 农业(215)
- 企(207)
- 企业(207)
- 地方经济(187)
- 教育(181)
- 方法(159)
- 技术(158)
- 制(155)
- 理论(154)
- 农业经济(151)
- 数学(139)
- 教学(138)
- 数学方法(138)
- 发(127)
- 行(125)
- 银(124)
- 银行(124)
- 结构(117)
- 发展(107)
- 展(107)
- 信息(103)
- 机构
- 学院(2118)
- 大学(1977)
- 济(827)
- 经济(810)
- 研究(712)
- 管理(689)
- 理学(561)
- 理学院(552)
- 管理学(531)
- 管理学院(526)
- 中国(501)
- 京(418)
- 科学(411)
- 江(362)
- 财(353)
- 范(325)
- 师范(323)
- 技术(315)
- 教育(305)
- 中心(303)
- 院(300)
- 州(299)
- 所(297)
- 农(281)
- 研究所(272)
- 经济学(271)
- 职业(265)
- 北京(261)
- 财经(259)
- 业大(255)
共检索到3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高校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在国内外地位的主要标志。高校的学科建设,是以学科点与研究基地为依托,以学术队伍建设为基础和保障,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尤其是研究生培养为重心的系统性工程。行业特色大学要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瞄准行业需求前沿,做到"有特色、入主流",发挥和强化学校的学科优势与特色,科学规划学科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殷朝晖 郑雅匀
学科是系统化、逻辑化的知识集合体,学科建设的本质是促进知识的发展。知识发展的逻辑是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知识可以被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者的相互作用和转化是知识创新的关键。而隐性知识由于具有高度个性化而难以格式化的特点,其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存在着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这将会影响隐性知识的转化效率,阻碍知识创新。美国哈佛大学在重视显性知识发展的同时,兼顾隐性知识的生产和转化,成功地抓住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机遇发展学科,为我国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因此,在我国"双一流"建设进程中,我们应关注知识生产模式2和3对于学科建设的影响,从关注促进学科隐性知识的转化、加强学科回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提高学科组织知识管理的能力等方面加强学科建设,以实现学科跨越式发展,进而推动"双一流"的建设步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萍
"学科范式"是一个集合概念,包含有多个构成要素,即特定时期内的学科共同体成员所具备的共同的信念、技术、知识以及能力等的集合,具有共同性、规范性以及历史发展性的特点。伴随着人类知识形态的变化,由知识理论体系所构成的学科也必然经历这种不断变化,因此,学科范式转型的开展势在必行。在新的学科范式尚未完全成型之前,教育研究者须牢牢坚持学科的理念和学科的内部承认,高等教育研究须着眼于教育实践和问题的解决,须坚持多学科研究,取众学之所长,实现高等教育学科发展。
关键词:
学科范式转型 高等教育 学科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平 高东锋 王森
工程教育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直接影响了制造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分析了当前我国工程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厘清了工程教育发展历史、发展脉络与发展特征,对我国工程训练改革发展进行了整体性思考。
关键词:
产业 转型升级 大学生 综合工程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成华 张维佳
在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部署的背景下,校地共建研发实体逐渐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机制的重要运行载体。本文围绕我国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关系、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选取浙江大学衢州“两院”作为校地共建研发实体典型案例,从渠道机制、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四方面分析浙江大学衢州“两院”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的互动模式并总结其建设经验,即国家需求导向下的产学强强合作、基于产学双元需求的科教分工、依托产学声誉的引资引智平台。针对现有产学互动的供需脱节、消极合作以及人才流失等问题,本文提出需进一步从决策端和行动端角度完善制度规范、依托科研生产一体化链条重塑组织定位、遵循“中心-外围”规律打造有序生态、面向地方需求创新运行模式,以构建研究型大学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的良性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专家学者论流通产业改革发展与贸易经济学学科建设编者按:由国内贸易部教育和发起的流通产业改革发展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研讨会于1996年10月16—19日在南京经济学院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与政府部门20余位专家学者就面向21世纪我国流通产业改革发展的基本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关义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也步入了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新时期。北京印刷学院在办学实践中,注重科学定位、强化特色,形成优势特色学科群,坚持内涵式发展,完善学科体系,推动了"出版传媒类学科树"向"出版传媒类学科丛林"转变。
关键词:
出版传媒 特色鲜明 学科丛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靖宇 冯骁毅 张茜 李永武 杨志华 云昕 乔晗 胡毅 汪寿阳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出现,电视传媒行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革,研究其商业模式及商业模式创新对于把握电视传媒行业的深刻变革以及进一步分析、创新现有的商业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国内外电视传媒行业商业模式的研究进展,评述现有文献中关于电视传媒行业商业模式的研究及其研究方法,提出未来电视传媒行业商业模式研究的三个方向。
关键词:
电视传媒 商业模式 模式创新 文献计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南玉霞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新馆舍于2008年动工修建,2012年竣工并交付使用,2012年10月22日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46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北京市中轴线以东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
中国传媒大学 副楼 主入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申小蓉 李怀杰
在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新闻传媒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并且具有新的特点与功能,已成为大学德育环境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德育环境建构中,高校新闻传媒成为良好的信息传播与沟通平台,对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文明向上的德育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建构大学德育环境的新路径,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校 新闻传媒 德育环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英泽
现代传媒是信用意识的培育者,信用道德的规范者,信用文化的传播者,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倡导者、引领者、记录者、监督者,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引导作用和监督作用。首先,要确立传媒信用观念,建立传媒业诚信机制,打造信用传媒,构建传媒公信力,真正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其次,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全社会树立诚信观念,增强信用意识,引导市场主体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信用,引导社会舆论,培育和传播信用文化,营造信用环境;再次,要充分发挥好新闻舆论监督的纠偏作用。
关键词:
现代传媒 社会信用 示范 引导 监督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宝君
现代传媒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实现了信息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覆盖,给大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学习模式和价值观念。同时又给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开拓了新的思路,提供了新的载体与表现形式。因此,加强校园传媒环境建设,是进一步深化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共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关键词:
德育 传媒环境 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伟军
政府的善治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我国政府在学科建设中依然遵循一种简单主义的行政逻辑,表现为形式化的指标导向、离散式的要素投入和一刀切的目标定位,这显然不符合学科发展内在的逻辑。因此,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实现政府善治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必须。
关键词:
一流学科 政府职能 善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