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13)
2023(17876)
2022(14931)
2021(14001)
2020(11429)
2019(26219)
2018(25819)
2017(49032)
2016(26512)
2015(29524)
2014(29364)
2013(28744)
2012(26094)
2011(23365)
2010(23578)
2009(22238)
2008(21140)
2007(18905)
2006(16717)
2005(14842)
作者
(75621)
(62564)
(62162)
(59115)
(39665)
(29832)
(28391)
(24257)
(23855)
(22401)
(21476)
(21042)
(20079)
(19808)
(19270)
(19180)
(18540)
(18384)
(18079)
(17743)
(15554)
(15411)
(15114)
(14278)
(14025)
(14018)
(13996)
(13792)
(12565)
(12499)
学科
(102056)
经济(101925)
(93682)
管理(91544)
(89712)
企业(89712)
方法(44776)
数学(34879)
数学方法(34460)
(33154)
中国(32054)
业经(31649)
(27733)
金融(27725)
(26444)
银行(26401)
(25653)
(25463)
(24811)
(24249)
财务(24174)
财务管理(24146)
企业财务(22969)
理论(22860)
技术(22116)
地方(21614)
(20737)
(20400)
(18151)
(17796)
机构
学院(369619)
大学(366551)
管理(149381)
(143452)
经济(140111)
理学(128104)
理学院(126731)
管理学(124691)
管理学院(123997)
研究(118779)
中国(95546)
(78312)
科学(73236)
(69587)
(58833)
(55955)
中心(55573)
(55207)
财经(55097)
研究所(53403)
业大(52478)
(49889)
北京(49459)
(47396)
师范(46915)
(45732)
(43827)
农业(43058)
经济学(42270)
财经大学(40874)
基金
项目(249675)
科学(196915)
研究(185953)
基金(179526)
(155557)
国家(154118)
科学基金(133647)
社会(116279)
社会科(110174)
社会科学(110145)
(99806)
基金项目(95038)
自然(86201)
教育(85290)
自然科(84159)
自然科学(84139)
(82767)
自然科学基金(82648)
编号(76758)
资助(72744)
成果(62227)
(55839)
重点(55516)
(53857)
(53323)
课题(53164)
创新(51371)
项目编号(48407)
国家社会(47293)
科研(47057)
期刊
(161390)
经济(161390)
研究(107827)
中国(76259)
管理(60617)
(56505)
学报(56173)
科学(52195)
(49259)
教育(44986)
大学(42393)
(42228)
金融(42228)
学学(39722)
技术(34494)
农业(33344)
业经(27497)
财经(27196)
经济研究(24605)
(23305)
问题(19862)
图书(19638)
技术经济(18934)
科技(18858)
(18847)
理论(17851)
现代(17438)
财会(16750)
(16325)
商业(16227)
共检索到555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迟景明  何声升  张旭雯  
校企协同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是实现资源融合的重要途径,资源融合重构和深化了校企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基于适应性行为视角分析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内在逻辑,即资源融合的过程就是适应性行为的作用过程。而适应性行为建构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规则体系,同时适应性行为要嵌入到资源融合的规则体系中,并受规则体系所制约。然后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案例分析在适应性行为的作用下,创新资源需经历纳新、适应与再造3种状态,校企创新主体资源融合的过程就是在吸收、重构与再造的作用下螺旋式前进的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旭雯  迟景明  何声升  刘永刚  
聚焦校企深度融合问题,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沈鼓集团与大连理工大学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生的过程。研究发现:(1)深度融合是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双方不断适应彼此,建立共生关系并完善共生模式,形成互利共生状态;(2)互利共生状态形成需要校企双方经过“搜寻—选择—变异”三阶段适应性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调整自身规则,而且要吸纳对方规则,也即规则迭代是双方实现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3)上述规则既包括显性的规章制度流程,也包括隐性的认知模式、价值观念等。总而言之,校企深度融合的核心在于规则与适应,只提供创新资源而不改变自身规则以适应彼此,则难以实现真正的深度融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双海军  谭建伟  刘乔乔  
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是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文章分析了军民融合技术协同创新的主体构成要素及其发挥的作用。同时,还从配套机制、资金筹措、文化背景、关注重点等方面着重分析了影响各主体协同创新的因素并提出军方和政府搞好顶层设计、科学选择适合产业、搭建创新平台和强化激励机制等解决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声升   迟景明   张旭雯  
产学研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是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式。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分析产学研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内在逻辑,即产学研创新主体的适应性行为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产学研创新主体相互适应,生成复杂适应系统的复杂动态模式,推动着产学研创新生态系统的不断演化。本文围绕D大学和S集团的探索性案例,采用扎根理论凝练出产学研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需经历创造性搜寻、适应性选择、自觉性变异3个阶段的演进路径。因而产学研创新主体适应性行为过程,就是在创造性搜寻、适应性选择、自觉性变异的共同作用下螺旋式前进的过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云朋  乔瑞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历史新方位,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创新主体创新的内涵、理念、方式、环境、特征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系统分析了创新主体面临的时代背景,深入阐释了新时代创新的内涵和特征,围绕推进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探寻系统构建符合新时代创新主体创新的实现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哲  
大学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组织层面的准备性因素、渗透性因素和基础性因素,以及组织间层面的制度性因素、非制度性因素和协同运筹性因素。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异质性组织之间的运行机制、协同模式、政策结构体系和管理体制等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校企协同创新的深化途径在于增加制度供给密度,提高文化氛围浓度和提升动力机制效度。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震  张卫国  
经济领域的全球体制趋同方兴未艾,英美模式金融系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金融制度正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本文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演绎了中国金融制度转型的逻辑,提出民营资本在市场自发形成的财团可能成为中国金融制度转型的最终创新主体,最后还通过简单的国际经验比较揭示了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培英  
对强化技术创新主体可以从其本身和技术创新行为2个方面强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查道林  
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三大主体力量,它们目前与已达到创新性国家水平的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何差距、多大差距?本文将主要从投入和功能活动两个方面,通过"十五"期间的大量数据展开比较研究,客观反映国内外的差距和主体功能的差异,提出挖掘创新潜能和增强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树功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在认识技术创新基础之上改革原有的科技体制,打破惯有的发展制约,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并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冬霞  白君礼  罗红彬  
图书馆服务创新主体,是主导服务创新规划、实施和发展进程的力量。馆长、馆员作为图书馆服务创新内部主体,承担服务创新规划组织实施、创意收集提供职责,读者和社会文化信息服务机构作为图书馆服务创新外部主体,在服务创新过程中,提供服务创新创意、参与创新过程。服务创新中,四个主体间可以建立新型上下级信任关系、平等的主客体关系和合作关系,助力服务创新。图书馆应认识到服务创新相关认知、制度和人才资源存在的障碍因素,找寻解决对策,推动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桂芳  
近年来广东省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福全  陈宝明  
目前,对技术创新主体的内涵,我国企业是否已经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等问题认识并不一致。本文提出,应从制度特征、统计特征、功能特征等角度考察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现状,认为我国企业从制度特征和统计特征的角度考察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从功能特征角度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政策的重点应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励企业充分发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雪原   李家先  
本文基于多主体协同视角,确定产业链与创新链“链际融合”路径。依据基础态、衔接态与产品态的环节主体态势、创新链与产业链相关指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糊集定性分析,以干细胞产业为研究对象,确定链际融合路径与全链路融合路径。研究表明:基础态与衔接态链际融合路径有3类,即科研反哺型、企业延展型、政府协筑型;衔接态与产品态链际融合路径有3类,即组织发轫型、知识破茧型与功能涌现型;根据两阶段链际融合路径结果,获得干细胞产业两链融合的全链路必要路径“企业-企业-医院”;围绕产业必要路径,依次佐以首要、进阶、补充路径所需的协同主体,可实现地区链际融合水平不断攀升。研究结论在丰富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研究视角的同时,可为地区两链融合发展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与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忠华  
校企深度融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校企双主体深度融合的概念,指出了当前校企合作的形式及深度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双主体"模式下校企深度融合的运行及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