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4)
- 2023(7525)
- 2022(6162)
- 2021(5848)
- 2020(4459)
- 2019(9777)
- 2018(9488)
- 2017(18042)
- 2016(9800)
- 2015(10723)
- 2014(10336)
- 2013(9985)
- 2012(9444)
- 2011(8504)
- 2010(8890)
- 2009(8233)
- 2008(7896)
- 2007(7375)
- 2006(6716)
- 2005(6146)
- 学科
- 济(35259)
- 经济(35228)
- 业(28000)
- 管理(27930)
- 企(22572)
- 企业(22572)
- 农(14014)
- 中国(11959)
- 策(10413)
- 业经(9950)
- 财(9820)
- 方法(9639)
- 农业(9242)
- 地方(9156)
- 制(8384)
- 贸(8343)
- 贸易(8338)
- 易(8150)
- 数学(7740)
- 学(7564)
- 数学方法(7540)
- 银(6796)
- 及其(6787)
- 银行(6782)
- 行(6554)
- 划(6490)
- 环境(6429)
- 政策(6148)
- 理论(6038)
- 技术(6004)
- 机构
- 学院(137185)
- 大学(131588)
- 济(55055)
- 经济(53698)
- 研究(51151)
- 管理(49598)
- 理学(41695)
- 理学院(41149)
- 管理学(40450)
- 管理学院(40146)
- 中国(39261)
- 科学(30219)
- 京(28745)
- 财(27087)
- 所(25954)
- 研究所(23327)
- 中心(22738)
- 江(22481)
- 农(21428)
- 财经(20279)
- 范(19849)
- 师范(19723)
- 院(19382)
- 北京(18582)
- 经(18294)
- 业大(17905)
- 州(17803)
- 农业(16502)
- 省(15514)
- 师范大学(15467)
- 基金
- 项目(86650)
- 科学(68345)
- 研究(67741)
- 基金(60554)
- 家(52549)
- 国家(52045)
- 科学基金(43925)
- 社会(41125)
- 社会科(38810)
- 社会科学(38802)
- 省(34373)
- 教育(30972)
- 基金项目(30705)
- 编号(29412)
- 划(29267)
- 自然(27392)
- 自然科(26695)
- 自然科学(26689)
- 自然科学基金(26185)
- 成果(24545)
- 资助(24273)
- 课题(21501)
- 发(20744)
- 重点(20143)
- 部(18514)
- 性(18202)
- 年(18150)
- 创(18096)
- 项目编号(17357)
- 发展(17111)
共检索到219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贞 万敏
健康的人居环境是人类社会一切发展的重要基石,但全球气候变化却使之深陷危机,“人类世”概念的提出为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风景园林作为连接人、场地和环境的一门学科,对激励和领导人居环境相关学科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为应对人类世时代风景园林的挑战,本文梳理了人类世风景园林的特征,指出作为人类世首要表征的气候变化给风景园林学带来的广泛影响,通过在气候变化、人类世和风景园林三者之间建立逻辑联系,深入归纳应对气候变化风景园林需要明确的主要目标,并总结出一些可行的解决路径和策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睿山 陈丹 王云
当前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增加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风景园林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但风景园林在我国气候变化应对中的话语权仍显不足。为提升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学科地位,厘清风景园林在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责任和担当,探索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本研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气候变化应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的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考察了风景园林能够做出重要贡献的领域。结果显示,风景园林应该面向气候变化适应、灾害治理、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需求,加强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一方面通过气候积极性设计在城乡人居环境中固碳增汇、降低碳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景观规划设计适应气候变化,降低灾害风险,增强城乡韧性。风景园林气候设计的创新路径包括:标准化定向、空间化定量转向、生态完整性取向、多尺度面向以及教学改革创新。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风景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大有可为,气候设计的创新探索可推动风景园林学科范式转型和创新发展,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中国方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佳鸣 刘怡宁 李倞
为提升风景园林促进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关键作用效果,基于公众参与的“认知-情感-行为”3个过程维度和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风景园林促进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干预途径框架,涵盖提升意愿-激发行动-长期投入3个层面的7项关键干预举措:在提升意愿层面,将气候变化信息融入多感官的公共空间设计和活动体系,利用空间要素模拟本土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影响,提升公众的气候变化认知和情感链接;在激发行动层面,营造快闪的低碳生活体验,开展参与式低碳营造;在长期投入层面,推动公众参与气候变化应对的政策保障,搭建社区自组织平台并拓展资金来源,完善应对行动的反馈机制,促进可持续的公众参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中国在促进公众参与气候应对方面未来需要重点开展的具体工作建议,主要包括3个方面:提升意愿阶段转变传统标语宣传方法,在规划设计中融入更多气候变化信息;激发行动阶段优先开展低成本的参与式低碳活动,促进公众参与度;长期投入阶段,在政府的引导下拓展资金和自组织平台搭建,并发展可持续的评估反馈。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雨 付彦荣 邵继中 白宛容 吕欣蓓
风景园林通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为构建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体系,提升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进一步发挥风景园林在减少碳排放、提升生物多样性、缓解极端高温天气、培育具有复原力的社区等功能。本文在梳理国内外风景园林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和实践基础上,归纳出当前存在的三点不足:对气候变化复杂性认知不足、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实施保障机制欠缺。研究系统阐述了风景园林气候积极性设计的概念、特点、流程和方法及实施机制等,并构建风景园林气候积极性设计方法和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针对气候变化的复杂影响,风景园林气候积极性设计应采取多策略组合应对和多目标协同的方法,构建相应的价值取向和实施机制,通过多方案比选和优中选优,以取得最为理想的实施效果,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功能,进而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媛媛 姚恩建 徐洪磊 黄全胜 吴睿 王人洁
交通运输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行业之一。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础能力等还存在一些不足。该文从减缓和适应2个角度出发,梳理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开展的政策与行动,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基础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交通运输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总体策略和路径,以及提升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思路和建议,以支撑交通运输领域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继中 张晓思 郭文娟 陈嫣蕊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提出“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应充分发挥风景园林的积极作用。通过对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气候变化工作组的专访,了解亚太地区各国风景园林应对“双碳”目标的切实行动,将弹性设计与低碳设计作为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目标,并对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碳达峰 碳中和 气候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辉 杨桂英
在"十一五"规划中,中央提出单位GDP能源消耗要比"十五"末期降低20%。风景园林行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门,完成国家环保、节能、降耗的强制性目标,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本文结合风景园林行业的特点,建设部门的实际,国家及全球的发展目标,研究、探讨、提出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建设的意义、策略与方向。
关键词:
城乡建设 风景园林 节能环保 策略与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晓冉 杨茜 程炳岩 张天宇
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提供的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的模拟结果(IPCC-AR4),通过多模式集合方法预估分析了3种排放情景(高排放SRES A2、中等排放SRES A1B和低排放SRES B1)下三峡库区21世纪气候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挑选模拟性能较好的模式进行的多模式集合对库区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21世纪库区气候总体有显著变暖、变湿的趋势,年平均气温变暖趋势为2.1~4.2℃/100 a,年降水增加趋势为6.1%~9.7%/100 a。就季节变化而言,冬季的变暖幅度最大,降水增加幅度最大。库区年平均气温在21世纪将持续呈上升趋势,而年降水在21世纪前期有减少趋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邵继中 张晓思 张雨 谭嫣然
2021年8月12日,"碳达峰碳中和——气候适应性设计下的风景园林"2021风景园林国际学术论坛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国际风景园林学会亚太气候工作组和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承办。国内外1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1000多位师生参会,《中国园林》《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北风景园林》等学术期刊予以媒体支持。会议开幕式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院长徐强主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高翅教授致辞。高翅教授基于中国古代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目标和古代营城规划
关键词:
气候适应性设计 国际学术会议 碳中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邵继中 张晓思 张雨 谭嫣然
2021年8月12日,"碳达峰碳中和——气候适应性设计下的风景园林"2021风景园林国际学术论坛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国际风景园林学会亚太气候工作组和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联合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承办。国内外1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1000多位师生参会,《中国园林》《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湖北风景园林》等学术期刊予以媒体支持。会议开幕式由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副院长徐强主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高翅教授致辞。高翅教授基于中国古代生态哲学中人与自然和谐目标和古代营城规划
关键词:
气候适应性设计 国际学术会议 碳中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钦池
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从自然科学角度无法真正认识气候变化的本质。人口和气候变化具有密切关系,除了人口规模之外,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规模、性别结构、人口城市化等对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深刻认识人口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有助于重视和发挥人口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人口应该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一个重要视角,应该把人口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框架,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策略,发挥城市化在减排中的积极作用,制定针对小型家庭能源节约引导政策,重视年龄结构和发展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人口 气候变化 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陶西平
在全球扁平化的时代浪潮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各国教育的重要使命。2015年是世界教育目标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发布了《处于争论和教育改革中的课程问题——为21世纪的课程议题做准备》等重要报告,从国际视野、国家利益层面厘清当前世界教育改革中所存在的诸如课程定位、课程概念界定、课程发展趋势等课程问题,明确21世纪课程改革要认清国家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促进教与学的齐头并进,构建整体综合的课程框架,正确处理教育的卓越度、公平度和包容度,以及注重推进教育信息化等新的发展趋势。在认识和借鉴国际课程教学改革及其经验的基础上,推动我国课程改革的积极稳步进行,提高学生在国际社会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林 吴素霞 朱西德 常国刚 李凤霞
利用2001~2006年逐年汛前期和汛后期两个时相黄河源区湖泊群EOS-MODIS卫星遥感资料和气候、冻土监测数据,分析了21世纪以来黄河源区高寒湖泊群的最新动态变化,描述了器测时期以来该区域气候的演变背景,揭示了湖泊面积和数量对气候、冻土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2年来源区出现了气温显著升高、降水量增加和蒸发量增大的气候变化大背景,但2001年以来气候以暖湿为主要特征的同时,蒸发量明显减少,且受气候变暖的影响冻土环境表现出冻土厚度减小、冻结时间缩短等退化趋势;2001~2006年黄河源区湖泊群的最新波动表现为湖泊面积增大、数量增多的一致性变化迹象,这种波动趋势在汛前期表现得较汛后期更为显...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气候变化 冻土环境 黄河源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睿音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西部,是澜沧江、黄河、长江的发源地,也是全国生态系统的天然屏障,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利用1960~2013年三江源境内13个气象站点的月气温、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样条函数插值法等气候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三江源地区气温突变前后三个源区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并针对气候变化分别为三个源区提出可持续发展适应对策,结论如下:(1)三江源及其三个源区年及四季气候均呈暖湿化趋势。(2)三江源年气温发生突变后长江源北部降水明显增多;春季气温突变后,澜沧江源、黄河源冬南部降水明显增多;夏季气温突变后,长江源北部降水明显增多;秋季降水空间分布在气温突前变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汪婷
即将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贸易创造效应,文章对21世纪拓展中越贸易的比较优势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集群化、市场行情分析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中越贸易 比较优势 应对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