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20)
- 2023(4536)
- 2022(3627)
- 2021(3549)
- 2020(3032)
- 2019(7238)
- 2018(7317)
- 2017(13740)
- 2016(7845)
- 2015(9247)
- 2014(9263)
- 2013(8479)
- 2012(7474)
- 2011(6810)
- 2010(7190)
- 2009(6205)
- 2008(5977)
- 2007(5317)
- 2006(4629)
- 2005(4102)
- 学科
- 济(28137)
- 经济(28120)
- 管理(19034)
- 业(17579)
- 方法(16832)
- 数学(15685)
- 数学方法(15118)
- 企(14816)
- 企业(14816)
- 理论(9231)
- 教学(8887)
- 中国(7651)
- 农(7092)
- 教育(6464)
- 学法(5818)
- 教学法(5818)
- 业经(5427)
- 学理(5059)
- 学理论(5059)
- 学(4974)
- 财(4789)
- 技术(4652)
- 农业(4480)
- 制(4334)
- 贸(4146)
- 贸易(4143)
- 易(4035)
- 地方(3854)
- 和(3732)
- 银(3620)
- 机构
- 学院(105397)
- 大学(102883)
- 管理(39644)
- 济(36105)
- 经济(35110)
- 理学(34495)
- 理学院(34130)
- 管理学(32954)
- 管理学院(32786)
- 研究(31516)
- 中国(21983)
- 京(21859)
- 科学(19952)
- 江(16186)
- 范(16090)
- 技术(15965)
- 师范(15942)
- 财(15653)
- 所(15643)
- 业大(15615)
- 农(15281)
- 中心(14498)
- 研究所(14349)
- 北京(13856)
- 职业(13643)
- 州(13178)
- 财经(12668)
- 师范大学(12476)
- 教育(12230)
- 农业(11940)
- 基金
- 项目(71223)
- 科学(55265)
- 研究(53631)
- 基金(48153)
- 家(41738)
- 国家(41394)
- 科学基金(35828)
- 社会(30465)
- 省(30276)
- 教育(29635)
- 社会科(28828)
- 社会科学(28817)
- 划(25416)
- 基金项目(24564)
- 自然(23993)
- 编号(23921)
- 自然科(23536)
- 自然科学(23533)
- 自然科学基金(23073)
- 资助(21647)
- 成果(19065)
- 课题(18107)
- 重点(16672)
- 部(15427)
- 创(15211)
- 年(15051)
- 发(14489)
- 项目编号(14108)
- 创新(14079)
- 大学(14071)
共检索到152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丽颖 曾茂林
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和工业智能化特征,提出了规模化培养"大国工匠"需求;从职业教育供给侧缺乏技术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看,需要新增拔尖技术硕士教育。它既不同于专业硕士教育,更是对以就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的超越。根据技术精英培养需要选拔技术能手,由技术硕士培养单位牵头,联合技术研发中心、骨干企业、专业镇等组成职教集团,实施硕士层次技术拔尖和研发实训。最终形成学校主导理论课,企业负责技术拔尖实训课,技术研发中心专家引领技术创新的三维课程体系。由三维导师小组分段结合,开设出"理-实"一体化双线课程,逐级提升学生拔尖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为我国技术强国梦的早日实现,提供富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工匠"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欣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工作者质疑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向。诚然,工匠精神是企业与院校都推崇的目标,但是如何在培养过程中贯彻落实工匠精神却困扰着许多高职教育者。文章以高职院校普通教育者的视角出发,基于一些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得出三条解决方案,也期盼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冠元 刘宝云
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能够适应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课程开发模式。文章分析了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模式在动画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并以二维动画课程为例,对能力本位教育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索,开发出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课程设置,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能力本位课程开发模式 课程设置 二维动画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重霄
本文根据中国经贸发展现状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办学宗旨,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贸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力分析、课程设置及实习环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经贸英语 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实习环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贤明
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要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而且还需适应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生态价值观的继承和拓展。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体包含高职院校教育的定位、"人"的全面终极发展和生态文明价值观。而生态文明价值观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理念之一,具有普遍性、特殊性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般功能与特殊功能。而工匠精神的传承与拓新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生态价值观的深化和丰富,有助于培育德艺并举的师道美德、严谨认真的职业风尚;有助于产品精益求精、赢得知名品牌,打造诚信机制;有助于培养创新型高端应用型技术人才;有助于博得职业盛赞,强化国格、树立人格和互利双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河 王靖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育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是孵化制造业急需的大国工匠的重要渠道。基于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工匠人才培养,主要可依凭三条路径:内发型实践进路、外发型实践进路及综合型实践进路。
关键词:
工匠精神 工匠人才 职业素质 培养进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承先 刘乃民 刘臣 张淑英
本文从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认识出发,以工商管理开放教育试点本科专业的统设必修课———《组织行为学》的课程建设为例,系统地分析了课程建设如何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和需要,进而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开放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林昆 许振立
本文根据1999年教育部批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要求,通过对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的“定位”,确定发展方向,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途径、教与学的模式上进行探讨,使广播电视大学办出区别于其他高等学校的特色来,从而加快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卢小青 徐小强
企业竞争,人才为本。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围绕企业战略开展工作,如何为业务发展生产和经营"人才产品",保障快速发展中的企业不断开辟新的"蓝海"。江中集团党委副书记兼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卢小青与同行一起分享该公司基于业务快速发展下的人才快速培养和复制的有效做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少华 赫焕丽
文章分析了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梳理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问题,提出应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模式,构建"一体化"的培养结构模式,实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模式,以此促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中职 高职 衔接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琴
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会计国际化的期待与呼唤,是会计教育国际化观念形成的客观环境,会计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下会计作为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会计人才培养国际化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为了推进会计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会计教育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会计教育观念必须创新。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会计 教育 改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被互联网改变的生活时代变得这么快,由互联网所引发的变革速度是不可思议的。十年前,上网还是个新鲜事,手机还是个稀罕物,人们还在用3.5英寸软盘;但十年之后,许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什么叫软盘了,打开手机随时都能上网。这仅仅是十年,我们的十年。即便是互联网内部,也出现了Generation Gap,所谓"代沟"。曾经的三大门户网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徐娘半老、风华难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振华 余敦巧
本文提出了导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论述了导师带徒的必要性、目标、导师和徒弟的条件、师徒协议的内容、考核和使用。阐述了深化这项工作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导师,徒弟,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余胜泉 汤筱玙
智能时代社会生活形态的重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诉求,迫切呼唤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本文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机制和治理体制五个层面阐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转型。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以前沿的认知科学规律为引领,以释放人机结合的分布式智能为目标,以多态多境跨域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以面向成长的发展性评估为导向,以开放弹性适应性的治理为保障,从而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有机衔接、培养理念和过程的一体贯通、教育环节和要素的协同配合、育才价值和育人旨归的内在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