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4)
- 2023(7270)
- 2022(5850)
- 2021(5348)
- 2020(4476)
- 2019(9929)
- 2018(9193)
- 2017(18578)
- 2016(9621)
- 2015(10406)
- 2014(10362)
- 2013(10384)
- 2012(9623)
- 2011(8563)
- 2010(8839)
- 2009(8496)
- 2008(7402)
- 2007(6699)
- 2006(5744)
- 2005(5331)
- 学科
- 济(43753)
- 经济(43721)
- 业(30836)
- 管理(26070)
- 企(25920)
- 企业(25920)
- 融(25400)
- 金融(25400)
- 银(22566)
- 银行(22555)
- 行(21921)
- 方法(17960)
- 中国(17778)
- 数学(15835)
- 数学方法(15722)
- 财(13429)
- 制(12607)
- 地方(12281)
- 业经(11585)
- 中国金融(11137)
- 产业(10811)
- 农(10726)
- 务(9851)
- 财务(9835)
- 财务管理(9819)
- 企业财务(9576)
- 体(8618)
- 学(8102)
- 体制(7650)
- 贸(7608)
- 机构
- 学院(136495)
- 大学(134308)
- 济(62935)
- 经济(61803)
- 管理(50737)
- 研究(46670)
- 理学(43969)
- 理学院(43506)
- 管理学(42865)
- 管理学院(42619)
- 中国(41386)
- 财(29572)
- 京(27018)
- 科学(26885)
- 财经(24009)
- 中心(23335)
- 所(23034)
- 农(22610)
- 经(21780)
- 经济学(21465)
- 研究所(21056)
- 江(19822)
- 经济学院(19607)
- 业大(19148)
- 融(18860)
- 金融(18525)
- 财经大学(18232)
- 农业(17749)
- 银(17468)
- 银行(16825)
- 基金
- 项目(92895)
- 科学(74069)
- 基金(68896)
- 研究(66892)
- 家(60009)
- 国家(59549)
- 科学基金(51454)
- 社会(44843)
- 社会科(43064)
- 社会科学(43055)
- 省(37111)
- 基金项目(36391)
- 自然(32283)
- 自然科(31585)
- 自然科学(31577)
- 自然科学基金(31085)
- 划(30321)
- 教育(29161)
- 资助(28383)
- 编号(24845)
- 发(21791)
- 重点(21412)
- 创(20554)
- 部(20481)
- 成果(19451)
- 国家社会(19362)
- 创新(19276)
- 性(18939)
- 发展(17845)
- 科研(17757)
共检索到203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德珠 黄允爵 曾繁清 叶显
产业发展政策和战略对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保持领先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地区产业发展战略下的技术选择往往会偏离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最优要素禀赋结构,此时就需要与技术选择相匹配的金融结构来缓解偏离造成的要素禀赋结构扭曲,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演进。利用2001-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升级、技术选择与金融结构三者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中,地区最优要素禀赋结构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动;地区技术选择的要素投入如果偏离了这一最优结构,将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且要素禀赋结构的扭曲程度越严重,这一负作用也越大。适宜性金融结构能够减少要素禀赋结构扭曲给产业结构升级造成的负效应。金融结构越偏向于市场主导型,越能适应要素禀赋结构扭曲程度高的技术选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邱静
产业结构的升级依托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发展依托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在我国利用金融资源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大都将金融配置资源的功能定位在银行的信贷活动上,这样的金融体系不仅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有可能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如何大力发展适合新兴产业柔性生产的资本市场,构建金融与科技相结合的融资机制,是扶植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
关键词:
新兴产业 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支持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天天 滕子丰
本文利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编制的创新创业指数,探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表现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中的数字保险业务通过劳动要素跨部门的合理分配,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数字支付业务通过服务业产业技术要素的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货币基金业务通过加快小微服务业企业间资本要素流动,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推动升级。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运良 李富有
对外直接投资(OFDI)在提高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新常态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文章梳理了区域金融生态运行效率对OFDI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影响机制,并以2003-2015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区域金融生态运行效率为门槛变量,实证考察了OFDI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基础上,O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方向与大小受金融生态运行效率影响,且存在显著的单门槛效应,但此效应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具体而言,全国范围和西部地区OFDI产业结构优化效应仅在金融生态运行效率高于门槛值时显著;东部地区OFDI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显著为正,中部地区显著为负,但效应水平均随着金融生态运行效率跨越门槛值时而有所降低。为此,提出了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实行金融体系改革和实施区域差异化对外投资策略的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家智 王文涛 李尚真
包容性金融模式是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包容性金融指标集中评价"金融发展的普惠性"。但是,经济金融化加剧金融投机行为,助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并且金融发展不应排斥金融创新性。因此,包容性金融发展应涵盖"金融发展的普惠性"、"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的创新性"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并随包容性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强,但该效应的发挥主要通过金融发展的普惠性来实现。政府应重点加强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并加快中西部市场化建设,探索"政府诱导、市场参与"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克勇 孟维福
采用2006-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从影响机制、非线性特性和空间溢出特性视角探讨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了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显示,消费升级是包容性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机制。门槛模型显示,包容性金融发展指数及其子维度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存在非线性关系,但与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非线性关系。空间模型显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本地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于提升邻近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的作用要大于提升本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据此,要加快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体系,并发挥包容性金融发展对消费升级的正向作用,通过消费升级这一传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包容性金融发展 消费升级 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谢家智 王文涛 李尚真
包容性金融模式是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包容性金融指标集中评价"金融发展的普惠性"。但是,经济金融化加剧金融投机行为,助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并且金融发展不应排斥金融创新性。因此,包容性金融发展应涵盖"金融发展的普惠性"、"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的创新性"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包容性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并随包容性发展水平提高而增强,但该效应的发挥主要通过金融发展的普惠性来实现。政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西江
金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实现机制,金融结构不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也会不同,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也会存在差异。本文以金融空间结构为视角,从基础性核心金融资源和实体性中间金融资源两个维度,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资源的区域配置差异,并对金融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表明,我国的金融空间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影响,而由东部地区主导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剧了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异。
关键词:
金融空间结构 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资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先锋 李莹 卢丹
本文从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技术进步两个角度分析了官员任期稳定性、产业结构适宜性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并利用1996-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官员任期的不稳定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非适宜性增加。(2)产业结构的非适宜性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产业结构非适宜性低于某一最优点时,产业结构非适宜性的提高会促进经济增长,超过该点则会抑制经济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官员任期通过产业结构非适宜性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随着产业结构非适宜性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会逐步弱化。(3)产业结构的非适宜性对技术进步产生负面影响。官员任期的稳定性增强,有助于产业结构适宜性的提升,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溢桓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引入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1995-2011年省级层面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我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指出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通过地区比较发现,我国不同地区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存在差异。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越匹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越强,反之亦然。因此,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必须有效调整各地区金融结构,使之与当地产业结构发展需求相匹配。本文对现有最新研究做了实证方面的补充,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产业结构 实证分析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德珠 王佰芳 黄允爵
硅谷和班加罗尔高新产业园区的经验表明,风险性资本符合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稳健性贷款符合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金融与劳动力在结构上相互匹配能够很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金融与要素禀赋相匹配原则,运用社会学的排序匹配法,将2005-2018年间我国各省各年的金融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排序相减来构建匹配度指标,进而对匹配度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匹配度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正相关,即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与高技能劳动力、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匹配均能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形态演变以及减小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间的偏离;(2)金融—劳动力结构差距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间成"倒U型"关系,即存在最优匹配状态使产业结构升级效率达到最大;(3)作用机制方面,匹配度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与劳动力结构匹配问题的探讨,拓展了产业结构的研究边界,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经验证据和思路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范方志 张立军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部门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联机制,然后具体实证分析了1978~2000年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结构转变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金融结构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强 孙佃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现有金融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本文从金融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对中国较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基于全国的数据进行面板回归。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得出金融结构调整对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简单线性关系的结论,金融结构调整应有合理的范围,当金融结构在其范围内变化时,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当金融结构的调整超过合理范围时,金融功能的负作用会逐渐增强,当负作用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我国各省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自然禀赋,选择合适的金融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钱水土 金娇
一、问题的提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但由于产业结构演进的路径不一致,其调整的重点和难点也各不相同,因而必须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继续保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扩展空间。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伴随着社会经济资源在各产业、各部门间的流动,其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