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2)
2023(8856)
2022(7140)
2021(6625)
2020(5471)
2019(12875)
2018(13295)
2017(24737)
2016(14141)
2015(16139)
2014(16541)
2013(15550)
2012(13694)
2011(12219)
2010(12609)
2009(11365)
2008(11481)
2007(10447)
2006(9111)
2005(8417)
作者
(40014)
(32944)
(32867)
(31439)
(20916)
(15851)
(15096)
(13041)
(12488)
(12140)
(11264)
(11171)
(10765)
(10501)
(10155)
(10150)
(10040)
(9806)
(9494)
(9353)
(8316)
(8197)
(8183)
(7608)
(7550)
(7396)
(7352)
(7315)
(6772)
(6521)
学科
(55725)
经济(55673)
管理(38495)
(36569)
(30008)
企业(30008)
方法(23498)
数学(20736)
数学方法(20144)
(16412)
中国(16216)
(14165)
地方(13533)
业经(13173)
理论(11835)
农业(10877)
(10662)
(10282)
(9860)
财务(9811)
财务管理(9781)
教学(9501)
企业财务(9208)
(8291)
银行(8272)
(8251)
教育(8241)
贸易(8241)
(7884)
(7793)
机构
学院(191373)
大学(187681)
(69333)
管理(68657)
经济(67554)
研究(62123)
理学(58417)
理学院(57649)
管理学(55947)
管理学院(55636)
中国(48037)
(44218)
科学(39987)
(33142)
(32897)
(32317)
(30470)
业大(29677)
中心(29181)
研究所(28994)
北京(28599)
(26556)
师范(26267)
农业(25804)
财经(25593)
(25165)
技术(24169)
(23035)
(22325)
经济学(20610)
基金
项目(124119)
科学(95720)
研究(91440)
基金(85798)
(75068)
国家(74442)
科学基金(63492)
社会(54376)
社会科(51330)
社会科学(51312)
(50576)
基金项目(44850)
教育(44579)
(42452)
自然(41632)
自然科(40708)
自然科学(40703)
自然科学基金(39899)
编号(39727)
资助(36086)
成果(32805)
重点(28880)
课题(28605)
(27081)
(25843)
(25710)
创新(23985)
项目编号(23586)
科研(23487)
(23480)
期刊
(81238)
经济(81238)
研究(56161)
中国(43829)
(31410)
学报(31113)
教育(30908)
(28303)
科学(27241)
管理(26817)
大学(23756)
学学(21877)
农业(21201)
技术(20392)
(16813)
金融(16813)
业经(14472)
经济研究(12753)
财经(12314)
(11886)
图书(10980)
(10629)
问题(10619)
统计(10125)
职业(10023)
(10020)
(9189)
财会(9101)
技术经济(8966)
现代(8820)
共检索到292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鑫  杨培岭  任树梅  廖人宽  王材源  
使用不同组合的化控技术进行大田玉米种植试验,研究不同化控模式对土壤水分、玉米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浓度75kg/hm2保水剂+喷施黄腐酸+撒施改良剂的化控使用模式下整体效果最好,土壤含水率基本保持稳定,各生长指标和品质指标增长幅度整体最大;与对照组相比,籽产量增加17.62%,粗蛋白增加9.94%,拔节期叶面积增大41.95%,总干物质增加37.3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居辉  钟兆站  郁小川  
1997~ 1998年研究了春玉米在不同降水年型的耗水特征 ,并就肥力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及不同降水年型的水分生产潜力开发程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无论是正常降水年型 ,还是干旱年型 ,春玉米在不同的生育时期耗水规律基本是一致的 ,即拔节至抽雄期是玉米的耗水高峰期。在降水正常年份 ,降水量基本能满足玉米生长的水分需求 ,提高自然降水的水分利用率是本区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科学施肥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玉米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的生产潜力还有约50 %的开发程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超  侯琼  郭瑞清  
为了利用新数据、新方法提高温度适宜度指标在河套地区空间化精度,该研究利用区域站数据开展玉米温度适宜度动态空间化方法研究。首先对区域站逐小时气温数据进行质量控制,计算日平均气温并采用全局多项式插值法进行空间分布拟合;绘制河套地区玉米播种普期空间分布图,根据播种后日尺度的温度适宜度模型,利用GIS栅格计算功能获得最适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建立空间分析计算流程,利用GIS条件函数构造日尺度空间温度适宜度分段函数,实现逐日温度适宜度指标的空间化计算;采用常规气象站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1)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超  侯琼  郭瑞清  
为了利用新数据、新方法提高温度适宜度指标在河套地区空间化精度,该研究利用区域站数据开展玉米温度适宜度动态空间化方法研究。首先对区域站逐小时气温数据进行质量控制,计算日平均气温并采用全局多项式插值法进行空间分布拟合;绘制河套地区玉米播种普期空间分布图,根据播种后日尺度的温度适宜度模型,利用GIS栅格计算功能获得最适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等指标的空间分布;建立空间分析计算流程,利用GIS条件函数构造日尺度空间温度适宜度分段函数,实现逐日温度适宜度指标的空间化计算;采用常规气象站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1)日平均气温拟合结果与站点观测值温差0.69℃,平均相对误差3.91%,区域站点密集,日平均气温的全局多项式插值效果较好;(2)温度适宜度平均绝对误差0.08,平均相对误差0.41%;(3)利用Model Builder工具建立的播种后第i日温度适宜度指标自动处理流程,实现了复杂模型与数据的综合快速应用。综上,区域站数据在实现玉米温度适宜度动态空间化方面具有较高的业务应用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程延年  
研究了北京地区小麦和玉米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根据未来气候变化的研究设计了气候情景,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气候变化对小麦玉米一年二熟种植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对小麦和玉米生产有利,玉米产量的提高大于小麦,降水减少首先对小麦生产不利,当降水进一步减少时,对玉米生产也不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坤  张黎霞  赵天禄  张明庆  
采用形态测量法,利用2009年3月北京中山公园‘丰后’和‘中山杏’梅花芽的物候观测数据,建立了12个梅花花期预报模型,经回报检验,效果良好,可用于北京地区梅花的花期预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小平  唐海明  汤文光  汪柯  郭立君  张帆  杨光立  
以当地常规施肥模式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和常规施肥加钾肥)对南方红壤旱地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春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大小顺序为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钾肥>常规施肥;单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大小顺序均为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常规施肥加钾肥>常规施肥;各个主要生育时期,常规施肥加有机肥全层施用和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处理植株根系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拔节期、抽雄期和成熟期,常规施肥加有机肥穴施处理植株茎和叶干重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国伟  李阳  王嘉欣  
[目的]本文探究了施肥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状况。[方法]通过野外大田试验,连续3年研究施肥模式对春玉米生长特性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随生长期的变化,施肥和CK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同时期均表现为FP>OTP>CK;成熟期春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百粒重、穂粒数和穗粒重均表现为FP>OTP>CK。随着生长期的变化,施肥和CK处理下春玉米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施肥降低了春玉米叶片丙二醛含量,施肥与CK之间的差异随生长期的进行而逐渐拉大,也即施肥模式促进了春玉米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合成,其中在成熟期的促进作用表现的最为明显。施能处理下土壤硝态氮的累积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层,各处理0~10 cm土层中硝态氮的含量占土壤硝态氮含量(0~30 cm土层)的15.32%~35.64%,这说明土壤硝态氮具有表聚性;施肥处理下总氮吸入量表现为FP>OTP>CK,不同处理间差异均显著(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芹  杨恒山  张瑞富  高聚林  刘志雄  
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农户(NH)、高产高效(GCGX)、再高产(ZGC)和再高产高效(ZGCGX)4种栽培模式下春玉米根系的时空分布及生理特性。研究表明,不同土层春玉米根重生育期内均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吐丝期达到最大值,各生育时期均为ZGCGX>ZGC>GCGX>NH;不同土层春玉米根重占总根重的比例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0~20 cm表现为NH>GCGX>ZGC>ZGCGC,20~40 cm和40~60 cm表现为ZGCGX>ZGC>GCGX>NH;不同栽培模式吐丝期根系活力最大,乳熟期最小,均为ZGCGX>NH>GCGX>ZGC;SOD和POD活性在吐丝...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开媛   梁昆   张彦军   王兴荣   邱法展  
为鉴定和发掘玉米渍水胁迫抗性基因,克隆玉米ERF家族成员ZmEREB46(Zm00001d015759)基因,同时对该基因进行重测序分析、功能变异位点鉴定以及表达模式分析,并进一步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初步探究ZmEREB46参与耐渍的功能。结果显示,ZmEREB46编码1个AP2/EREBP类转录因子;相较于耐渍自交系A3237,ZmEREB46基因编码区及启动子区在渍水敏感自交系A3239中分别存在1个G/A的转换以及1个911bp片段插入,911 bp片段的插入显著抑制了渍水敏感自交系A3239中ZmEREB46基因的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ZmEREB46定位在细胞核中;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ZmEREB46受渍水胁迫诱导上调表达,渍水处理8 h后ZmEREB46在耐渍自交系A3237中的表达量是渍水敏感自交系A3239中的2倍。结果表明,ZmEREB46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提高了拟南芥苗期的耐渍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彩华  栾庆祖  胡宝昆  宋慧欣  
分析1960—2008年北京山区和平原的春玉米、平原夏玉米不同生育期的热量、水、光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研究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对玉米可能产生的影响。利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在关键生育期内主要农业气候资源历史时间序列特征,同时以突变理论中的Mann-Kendall方法和Pettitt方法分析主要气候资源的趋势变化特征并检测其突变特征;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和国际相关研究成果讨论北京市气候资源变化对玉米生长的可能性影响并给出相应对策。结果显示:近50 a来北京地区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和玉米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变化过程中无明显的突变特征;玉米播种—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凯熙  张利平  宋晓猛  佘敦先  夏军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大城市汛期极端降雨事件频发,洪涝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分析中国首都北京各城市化阶段汛期降雨变化显得非常有必要。论文基于30个雨量站1963—2012年汛期降雨资料,运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以及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北京汛期降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城区和近郊区汛期降雨之间的差异来研究城市化对汛期降雨特征的影响,同时利用北京不同城市化阶段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城市下垫面变化对降雨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北京各区域汛期降雨时间上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空间上整体表现为由东向西呈逐渐减小的趋势。②北京山区最容易发生小雨和中雨;城区则更容易发生中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特别是暴雨和大暴雨;近郊区发生小雨和中雨概率与城区接近,但大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发生可能性小于城区;远郊发生各等级降雨事件的可能性均较大。③相对于北部近郊而言,在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城区降雨比南部近郊更大,但城市化增雨效应在城区与北部近郊之间也有所体现。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北京城区和郊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长,原有下垫面条件被改变;由于城区城市化进程比近郊区更快,下垫面条件的改变使得城区汛期降雨量大于近郊区,且更易发生大雨以上等级降雨事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边少锋  赵洪祥  徐克章  孟祥盟  王晓慧  
【目的】对雨养条件下影响春玉米"吨粮田"产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明确"吨粮田"的增产因素。【方法】选用先玉335,采用增加种植密度、二次追肥和化学调控3项"吨粮田"栽培技术,在吉林省东部湿润冷凉区,连续3年进行"吨粮田"和常规田栽培玉米大田试验,通过栽培技术的改进研究"吨粮田"的光合生产能力,探讨"吨粮田"的增产因素。【结果】在雨养条件下,当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时,"吨粮田"春玉米的平均产量由12 535.5 kg/hm2提高到16 876.5 kg/hm2,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33.37%。分析其增产因素,认为通过增加密度提高了叶面积指数(LAI)、单位面积的光合能力及干物质积累量,使最大L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彩霞  王永亮  郭军玲  张建杰  王琦  杨治平  
在高肥力(文水)、中肥力(祁县)、低肥力(东阳)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管理模式(无氮肥对照、农户习惯、优化处理、高产高效处理)对春玉米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累积与氮素平衡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3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春玉米收获后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在2011,2012年3个试验点都表现为:农户习惯>高产高效>优化处理>无氮对照。文水试验点硝态氮累积量最高,三季平均为287.7 kg/hm2,比东阳和祁县土壤硝态氮累积量分别高18.4%和11.6%。氮素表观损失在3个肥力水平都均表现为农户习惯>高产高效>优化处理>无氮对照。作物携出量在3个肥力水平均表现为:高产高效>优化处理>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琳  刘毅  徐洪敏  陈新平  李世清  
【目的】基于春玉米生长季土壤温度动态观测资料,研究黄土高原南部旱作区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春玉米(Zeamays)农田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和玉米生育期土壤积温(>10℃)的影响,其结果对理解不同水分管理模式对玉米生长影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方法】以沈单10为供试作物品种,水分管理模式2007年采用补充灌溉、雨养和地膜覆盖3种处理。在2007年基础上,2008年增加秸秆覆盖,试验采用完全方案,于2007年和2008年连续进行2年田间试验。【结果】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温效应,而秸秆覆盖具有明显降温效应;玉米不同生育阶段>10℃土壤积温,以出苗阶段(PT-VE)最低,生殖生长阶段(R1-R6)次之,营养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