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7)
- 2023(11713)
- 2022(10322)
- 2021(9764)
- 2020(8182)
- 2019(18680)
- 2018(18778)
- 2017(35810)
- 2016(19677)
- 2015(21865)
- 2014(21922)
- 2013(21631)
- 2012(19814)
- 2011(17634)
- 2010(17454)
- 2009(15626)
- 2008(15294)
- 2007(13270)
- 2006(11225)
- 2005(9701)
- 学科
- 济(74064)
- 经济(73987)
- 管理(57619)
- 业(56165)
- 企(47542)
- 企业(47542)
- 方法(37621)
- 数学(32596)
- 数学方法(32142)
- 学(18844)
- 农(18824)
- 财(18304)
- 中国(17886)
- 技术(17847)
- 业经(16290)
- 理论(13850)
- 地方(13798)
- 农业(12918)
- 贸(12664)
- 贸易(12660)
- 务(12514)
- 财务(12445)
- 财务管理(12424)
- 易(12308)
- 制(12152)
- 和(12108)
- 企业财务(11799)
- 环境(11595)
- 划(10606)
- 银(10606)
- 机构
- 大学(277564)
- 学院(276311)
- 管理(110674)
- 济(102416)
- 经济(100022)
- 理学(96959)
- 理学院(95843)
- 管理学(93971)
- 管理学院(93473)
- 研究(91545)
- 中国(64548)
- 科学(61495)
- 京(59337)
- 农(49476)
- 所(47002)
- 业大(46177)
- 财(45094)
- 研究所(43456)
- 中心(41207)
- 农业(39344)
- 江(38907)
- 财经(37178)
- 北京(36953)
- 范(36057)
- 师范(35632)
- 经(33920)
- 院(33260)
- 技术(32449)
- 州(32039)
- 经济学(29728)
- 基金
- 项目(198057)
- 科学(154390)
- 基金(142832)
- 研究(140434)
- 家(126232)
- 国家(125229)
- 科学基金(106932)
- 社会(85703)
- 社会科(81241)
- 社会科学(81219)
- 省(78689)
- 基金项目(76552)
- 自然(72457)
- 自然科(70802)
- 自然科学(70781)
- 自然科学基金(69494)
- 划(66335)
- 教育(64615)
- 资助(59020)
- 编号(56636)
- 成果(45057)
- 重点(44240)
- 部(42787)
- 创(41929)
- 发(41456)
- 创新(39147)
- 课题(38983)
- 科研(38529)
- 计划(37757)
- 大学(36456)
- 期刊
- 济(105934)
- 经济(105934)
- 研究(75563)
- 学报(50324)
- 中国(49783)
- 科学(44696)
- 农(44039)
- 管理(39546)
- 大学(36808)
- 学学(34863)
- 财(33543)
- 教育(31539)
- 农业(31389)
- 技术(26627)
- 融(18791)
- 金融(18791)
- 财经(17281)
- 业经(17143)
- 经济研究(16767)
- 业(16385)
- 科技(15937)
- 图书(15515)
- 技术经济(14785)
- 经(14602)
- 版(13787)
- 业大(13780)
- 理论(13575)
- 问题(13420)
- 实践(12711)
- 践(12711)
共检索到384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冬莲 任天佑 刘学义 张小虎
在山西和甘肃敦煌进行大豆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抗旱性评定方法的可靠度。结果表明,应用隶属函数或抗旱系数综合指标评定法评定大豆抗旱性,可靠度高于以叶片萎蔫度或以子粒产量为依据的两种单项指标评定法。综合评定大豆抗旱性的关键在于性状的选择,应选择与抗旱性密切相关的主要性状:子粒产量、株粒数、株荚数、叶片萎蔫度、植株高度、分枝数等6项作为综合评定大豆抗旱性的指标性状
关键词:
大豆,育种,抗旱性,鉴定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中校 张连学 王明海 徐宁 包淑英 王桂芳 徐仲伟
【目的】探讨早期鉴定绿豆品种抗旱性的简易方法,为绿豆抗旱育种提供借鉴。【方法】依据种子吸水后24h的发芽率对25个绿豆种质材料进行抗旱性分级,从中筛选出4个抗旱品种和4个普通品种,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水分胁迫处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9%~11%)对绿豆生长指标及生物量的影响,根据绿豆植株的抗旱性表现来验证依据种子24h发芽率划分的抗旱等级。【结果】不同绿豆品种间种子24h发芽率存在明显差异。种子吸水量与抗旱等级不相关,幼苗侧根数、主根长度和根系干质量与抗旱等级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对萌发后幼苗正常供水24h后,随即停水24h,重复5次,抗旱品种的存活率显著高...
关键词:
绿豆 抗旱性 水分胁迫 发芽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雪英 张泽燕 朱慧珺 闫虎斌 张春明
为了在田间育种和生产过程中,为绿豆抗旱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可借鉴的形态,快速、便捷的筛选出具有抗旱特点的绿豆资源,通过模拟干旱条件进行全生育期抗旱性研究,分析不同绿豆品种的形态性状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变化,采用相关、偏相关、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这些形态指标与抗旱指数(DRI)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株高、相对单株荚数、相对单荚粒数、相对荚长,相对百粒质量均可作为鉴定绿豆抗旱性的指标。共鉴定出强抗旱性种质9份,较强抗旱性种质10份,中等抗旱性种质9份,较弱抗旱性种质32份,不抗旱性种质213份。
关键词:
绿豆 干旱胁迫 鉴定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盛有 王昌陵 闫春娟 张立军 孙旭刚 曹永强 王文斌 宋书宏
【目的】综合运用不同抗旱评价指标,筛选大豆优异抗旱种质,发掘重要抗旱基因,为大豆抗旱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188份大豆种质资源,于2018、2019、2020和2021年测定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下的单株荚数、单株生物量和单株产量,利用抗旱指数、改进抗旱指数、加权抗旱系数和加权抗旱指数等参数鉴定大豆种质的抗旱性,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检测与大豆抗旱参数显著相关的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标记,并结合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基因表达谱分析,筛选抗旱候选基因。【结果】188份大豆种质资源的抗旱指数、改进抗旱指数、加权抗旱系数和加权抗旱指数存在广泛变异,分别利用逐级分类法将供试材料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辽豆15、辽豆69、辽豆14、金杖子黄豆、中黄606、科新3号、Koreane 4等7份种质在不同评价方法中均被鉴定为一级抗旱。对抗旱指数、改进抗旱指数、加权抗旱系数和加权抗旱指数进行GWAS分析,共定位到15个显著关联的SNP位点能够在多环境下稳定表达,这些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12.46%—25.60%。在显著SNP位点上、下游各200 kb区间内共有注释基因226个。通过对抗旱品种辽豆14和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在干旱胁迫下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鉴定出32个注释基因受干旱胁迫诱导显著差异表达。其中,Glyma.02G182900、Glyma.04G012400、Glyma.06G258900、Glyma.15G100900、Glyma.01G172600、Glyma.04G012300、Glyma.01G172200和Glyma.04G010300等8个候选基因分别编码钙依赖性蛋白激酶、通用应激蛋白A、G型凝集素S受体样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2C、异黄酮还原酶、异黄酮还原酶同源物、生长素蛋白和b ZIP转录因子。【结论】综合运用不同抗旱参数,在188份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出7份抗旱种质资源,鉴定了15个与抗旱参数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并鉴定出抗旱候选基因8个。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栗雨勤 张文英 谢俊良 彭海成 李建兵 卜俊周
针对我国北方干旱缺水,水资源日趋匮乏的特点,研究了农作物高产品种抗旱性鉴定方法、评价指标,编制了我国第一个有关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的地方标准,完善了农作物品种的育种程序。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在参加区域试验的同时进行抗旱性鉴定试验。抗旱指数成为我国小麦和旱稻等作物的抗旱性鉴定指标和标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胜 刘怀攀 陈龙 刘友良
对亚精胺(spermidine,Spd)在抗旱性不同的大豆品种幼苗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旱品种豫豆24号在渗透胁迫处理时,其叶片中的Spd含量明显大于不抗旱的豫豆6号。用Spd合成的抑制剂MGBG处理豫豆24号,则导致Spd含量下降和抗性的降低,外源Spd又可逆转MGBG对豫豆24号在渗透胁迫下的伤害。外源Spd可以明显提高豫豆6号的叶片内Spd含量,并相应提高其抗性。以上结果表明,Spd可以提高大豆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关键词:
大豆 渗透胁迫 亚精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继颖 高聚林 薛春雷 李曼 翟丽健
多年生产实践表明,在众多影响内蒙古大豆生产发展的因素中,干旱是极为重要的障碍因子,大豆品种的抗旱性也成为大豆高产的重要性状。本试验着眼于内蒙古大豆旱作生产实际,选用21个大豆品种(系),对开花结荚期不同品种大豆的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相对含水量及质膜透性等与抗旱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抗旱隶属函数法对供试大豆品种的抗旱性能进行分析,判断抗旱性强弱,为大豆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供试品种根据抗旱性能可分为4类,强抗旱品种为半野生大豆、秣食豆、吉育39号及晋豆15,抗旱类型为吉育30、吉育70、九农20、兴抗线1号、兴00-5091、吉育55、吉育35、吉育47、王中...
关键词:
大豆 抗旱性能 生理指标 隶属函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彬 张琳琳 于明含 丁国栋 高广磊
【目的】探究不同干旱程度下油莎豆的生理响应、揭示其抗旱机制,可为油莎豆在北方沙区的引种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沙区引种的热点油料作物油莎豆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置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4个处理,其土壤含水率分别为> 12%、8%~12%、5%~8%和<5%,探究干旱胁迫对油莎豆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隶属函数计算评价其抗旱能力。【结果】(1)随着干旱程度加重,油莎豆的冠幅、果实数等生长性状显著降低,根冠比升高;适度的干旱胁迫可以增强油莎豆光合速率。(2)在不同干旱程度胁迫下,油莎豆的渗透调节、激素调节和提升抗氧化酶活性等多种抗逆生化机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差异,且根系和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不同。(3)随胁迫加剧,根系中APX酶活性呈单峰变化,叶片中APX酶活性在重度胁迫下达到最大值;根系中甜菜碱含量持续升高,而叶片中甜菜碱含量呈单峰变化。(4)油莎豆抗旱性度量值为0.468,属于中等抗旱植物。【结论】油莎豆具有一定抗旱能力,沙土土壤水分质量分数8%~12%是油莎豆表型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维持光合生理活性的最优土壤水分环境,故在半干旱沙区引种需配备一定灌溉条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丹丹 万勇善 刘风珍 张昆
以12个抗旱性差异的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于苗期进行正常供水和重度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对苗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分析品种抗旱性与各叶部性状的关系,探讨抗旱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参试品种的单株生物量明显降低。根据各品种单株生物量的抗旱系数得出,山花11号、如皋西洋生和A596抗旱性强,山花9号、农大818、海花1号、花育20、79266和花17抗旱性中等,蓬莱一窝猴、白沙1016和ICG6848抗旱性弱。花生品种叶部性状与抗旱机制密切相关,根据干旱条件下各叶部性状的变化规律可探讨品种的抗旱机制,山花11号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和御旱、耐旱性;如皋西洋生具有较好的御旱和避旱性...
关键词:
花生 干旱 抗旱性 抗旱机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改萍 岑显超 彭方仁 杨红宁
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了7个楸树Catalpa bungei品种和梓树C.ovata的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旨在研究楸树抗旱特性。供试材料为各品种的1年生扦插苗,分别在4种不同聚乙二醇(PEG)6000质量浓度0(ck),40,80和120g·L-1下进行处理,研究与抗旱性相关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差异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楸树进行了抗旱性的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强的为光叶楸、梓树和金丝楸,其次为周楸2号和南阳楸,而楸树原种、圆基长果楸和豫楸1号的抗旱性最弱。且发现抗旱能力中等的周楸2号和南阳楸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其抗旱能力逐渐降低,但其他树种的抗旱性在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芙荣 曹哲群 徐荣 尹以龙 王先宏 陈疏影 刘鲁峰 何丽莲 李富生
【目的】筛选出抗旱性优良的育种材料,为甘蔗的抗旱育种以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8个不同无性系斑茅野生种为试验材料,正常浇水为对照(CK),在甘蔗伸长期初期需水量最大时进行干旱胁迫,测定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等抗旱生理指标,并对各指标变幅进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8个不同无性系材料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斑茅90-14>斑茅83-180>斑茅Ⅱ91-125>斑茅Ⅰ91-39>斑茅92-37>斑茅89-8>斑茅93-77>斑茅82-53。【结论】在伸长期干旱胁迫下,斑茅90-14在渗透调节、抗氧化系统、物质代谢等方面都表现出了积极的生理响应。
关键词:
斑茅 生理指标 抗旱性 鉴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洪兵 黄亚群
在人工设置的土壤干旱条件下,对4个推广玉米杂交种的抗旱性以及与抗旱性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和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与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的4个杂交种中奥玉3101的抗旱性最强。游离脯氨酸的累积含量、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可以作为鉴定玉米抗旱性的指标。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性 抗旱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文英 柳斌辉 彭海城 李爱国 栗雨勤
依据Griffing方法I配制种植不同类型的复合双列杂交组合,在人工模拟干旱棚和田间自然干旱条件下,分别设水、旱2种水分条件。在不同生育时期测定株高、株穗数、株粒重、穗粒数、黄叶片数、SOD、POD、MDA等农艺、生理生化性状,研究不同组合类型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力影响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及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可采用抗旱指数(DRI)作为评价小麦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指标。旱地株粒重、旱地穗下节长、旱地黄叶片、籽粒饱满度、落黄、旱地成穗数、旱地株高等7个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与抗旱性关系密切且遗传力较强,可作为高产种质杂种后代的早期抗旱性鉴定指标。SOD活性和MDA含量由于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可以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瑾 李玉荣 张嘉楠 程增书 陈四龙 宋亚辉 孔海彦 王利媛 张朋娟
为了筛选花生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利用177个株系组成的花生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对象,连续2年在充分灌溉和干旱胁迫条件下种植,收获考种后分析了22个表型性状、2个生理指标与抗旱系数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总分枝数、结果枝数、结果节数、单株果数、百仁质量这5个表型性状的干旱胁迫指数以及叶绿素含量、冠层温度2个生理指标的抗旱性综合评价值均与抗旱系数有显著相关关系,这7个性状可作为判定花生抗旱性的评价指标。以抗旱系数≥1.1为标准,筛选到3个抗旱株系,即L19、L121和L14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桂茹 张荣芝 卢建祥 谷俊涛 尹长城
研究了小麦抗旱性鉴定的部分产量指标、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通过对4个产量指标分析,确认抗旱指数优于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和产量因素降低指数,抗旱指数既能反映品种的抗旱性能,又能体现品种在旱地条件下的产量水平,可作为小麦杂种稳定世代鉴定抗旱性的可靠指标。对于大量品种资源和杂种分离世代材料的抗旱性鉴定,可用胚芽鞘长度和拔节期叶面积指数为指标。该指标简便易行、快速经济。小麦灌浆期叶片脯氨酸含量与品种的抗旱性无明显相关,不宜作为抗旱性鉴定指标
关键词:
冬小麦,抗旱性,鉴定指标,抗旱指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