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08)
2023(14947)
2022(12664)
2021(11634)
2020(9830)
2019(22382)
2018(21913)
2017(43010)
2016(23476)
2015(26345)
2014(26334)
2013(26517)
2012(25280)
2011(23256)
2010(23790)
2009(22323)
2008(22186)
2007(20546)
2006(18489)
2005(16593)
作者
(71082)
(60196)
(59794)
(57026)
(38140)
(29008)
(26787)
(23519)
(22604)
(21539)
(20892)
(19953)
(19326)
(19194)
(19072)
(18628)
(17980)
(17442)
(17291)
(17285)
(15241)
(15127)
(14911)
(13873)
(13718)
(13521)
(13178)
(13170)
(12349)
(12112)
学科
(121173)
经济(121079)
(68562)
管理(61687)
(51978)
方法(45932)
(45925)
企业(45925)
数学(41483)
数学方法(41122)
农业(34382)
中国(28113)
地方(27645)
业经(26805)
(26341)
(24298)
(21701)
(19695)
贸易(19688)
(19066)
(16765)
银行(16712)
(16434)
金融(16432)
(16426)
(15983)
(15853)
环境(15406)
(15295)
(15102)
机构
学院(351624)
大学(347169)
(157703)
经济(154593)
管理(130577)
研究(127116)
理学(111589)
理学院(110333)
管理学(108585)
管理学院(107932)
中国(97880)
(78170)
科学(77076)
(72824)
(70285)
(66707)
研究所(60304)
农业(60271)
中心(58289)
业大(57673)
(55460)
财经(55073)
(49903)
经济学(49060)
北京(46166)
(44791)
(44679)
师范(44367)
经济学院(44121)
(42850)
基金
项目(226637)
科学(177448)
研究(164310)
基金(164194)
(144345)
国家(143106)
科学基金(120591)
社会(105357)
社会科(99638)
社会科学(99608)
(88760)
基金项目(86129)
自然(76859)
自然科(74971)
自然科学(74945)
(74361)
自然科学基金(73643)
教育(73453)
资助(68123)
编号(65942)
成果(53703)
重点(51689)
(51569)
(50886)
课题(46234)
(45745)
国家社会(43731)
科研(43411)
创新(43014)
教育部(42777)
期刊
(186999)
经济(186999)
研究(105702)
(78091)
中国(69063)
学报(58275)
科学(54077)
(53401)
农业(52382)
管理(44317)
大学(44219)
学学(42520)
(38910)
金融(38910)
业经(33468)
教育(29008)
经济研究(28951)
技术(28555)
财经(28287)
(26267)
问题(25551)
(24433)
世界(19577)
技术经济(19054)
(18789)
(18743)
统计(17395)
经济问题(17209)
资源(16580)
农村(16510)
共检索到540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胡霞  
新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不仅取决于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而且,最终还取决于以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为特点的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宁夏南部贫困山区的事例的分析表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后农业土地使用在向集约化和商业化转变,农村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该地区正在逐渐摆脱单纯依赖种植业收入的格局。但是,这种变化尚在初级阶段,缺少稳定性,今后仍需国家政策性补贴的支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明骏  郑少峰  李桦  
退耕还林(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退耕还林(草)作为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不仅对生态恢复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良好作用。论文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吴起县为例,实证分析了退耕还林(草)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不仅取决于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而且还取决于以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为特点的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吴起的实证分析表明: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后农业土地经营在向集约化和产业化转变,农村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该地区正在逐渐摆脱单纯依赖种植业收入的格局。但是,这种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桑敏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会萍  
由于宁夏处在我国三大自然区域结合部,东、南、北三面被沙漠包围,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植被稀疏,风沙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土流失更是突出的生存问题。宁夏南部山区8个县总土地面积为3.0万平方公里,年水土流失面积达8234平方公里,所以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蕾  刘黎明  唐伟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为改善西部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且对农民生活、农村社会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根据宁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的一些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 ,以期更快实现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平  石涵予  
已有研究表明,退耕区农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但农民对补偿水平、收入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普遍偏低。这严重挫伤了农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热情,导致复耕、后续产业参与度不高和工程进展缓慢等问题,不利于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为此,在比较视角下构建退耕农村地区的经济福利函数,用影响农户经济福利的比较因素造成的效用变化率度量福利损失,分析这种收入与满意度背离的内在机制,并以陕西省为例,采用二步聚类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方法,实证测算退耕农村地区的福利损失。文中考虑的比较因素包括退耕区农村当前收入水平与过去的比较(习惯性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国平  石涵予  
已有研究表明,退耕区农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但农民对补偿水平、收入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满意度普遍偏低。这严重挫伤了农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热情,导致复耕、后续产业参与度不高和工程进展缓慢等问题,不利于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为此,在比较视角下构建退耕农村地区的经济福利函数,用影响农户经济福利的比较因素造成的效用变化率度量福利损失,分析这种收入与满意度背离的内在机制,并以陕西省为例,采用二步聚类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等方法,实证测算退耕农村地区的福利损失。文中考虑的比较因素包括退耕区农村当前收入水平与过去的比较(习惯性比较)、退耕区农村与城市收入水平的比较(城乡比较)和退耕区农村与非退耕区农村收入水平的比较(乡乡比较)。结果表明,和非退耕区相比,退耕区农村收入水平普遍更低,城乡收入差距更大;习惯性比较促进福利改进,城乡比较和乡乡比较阻碍福利改进,并据此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国英  陈亮  
退耕还林政策规定对退耕农户补贴8年。由于补贴8年的承诺即将到期,政府下一步如何行动直接决定了广大退耕农户的行为选择。在过去的几年中,退耕补贴对农户收入、生活的影响如何,这成为下一期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通过对山西临县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到退耕补贴在退耕户的家庭收入中占到很大的比重。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有必要延续以前的补贴措施,但补贴的方式应该发生一些变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若凝  
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农民收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都产生重要影响。以洛阳市为例,从不同方面分析了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的阶段性影响,提出了针对性完善措施;认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发展后续产业和多途径转移剩余劳动力是退耕还林持续经营的关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翟文侠  黄贤金  
退耕还林政策实施面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等多项目标,其实施过程是政府和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共同作用的过程。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关系到退耕还林的水土治理效果的实现程度。通过建立退耕还林政策和农户水土保持行为指标体系,以及应用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江西省丰城市的梅林镇、湖塘乡和尚庄镇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区域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农户水土保持行为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和同一区域的不同农户具有不同的特点。个体差别:梅林镇15户农户、湖塘乡14户农户、尚庄镇14户农户的水土保持行为属于积极响应型,农户兼业化水平和家庭核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安周  张安兵  刘海新  刘焱序  王贺封  王冬利  
基于GIMMS NDVI3g(the third generation of 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辅以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Hurst指数等方法,识别了1982—2013年及1982—1999、2000—2013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1982—2013年及1982—1999、2000—2013年期间黄土高原生长季NDVI分别以0.019/10 a(P<0.001)的速率增加;2)除1999年以前林地外,所有植被类型的生长季NDVI均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2000—2013年尤为明显;3)黄土高原生长季NDVI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1982—2013年及1982—1999、2000—2013年NDVI显著上升的面积分别占74.94%、24.26%和53.34%,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和中部地区;4)研究区未来生长季NDVI呈持续性和反持续的比重分别为33.32%和66.68%,其中持续改善和由改善变为退化的面积分别占31.08%和61.88%;5)2000年以后降水增多与生长季NDVI上升相对应,大规模的生态工程建设对2000—2013年生长季NDVI增加有重要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安周  张安兵  刘海新  刘焱序  王贺封  王冬利  
基于GIMMS NDVI3g(the third generation of 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辅以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Hurst指数等方法,识别了1982—2013年及1982—1999、2000—2013年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1982—2013年及1982—1999、2000—2013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茂英  沈桂龙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珂  杨小军  徐晋涛  
以陕西省为例,利用2005年和2003年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对陕西省退耕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样本农户的家庭基本特征及其收入情况等进行了定量分析;阐明了补贴政策存在缺陷、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生态工程为政府主导型、科技投入不足等工程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经济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从建立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完善后续产业发展政策、建立科技支撑机制、完善林权制度、积极构建监督机制等方面对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进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