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2)
2023(2251)
2022(1763)
2021(1757)
2020(1470)
2019(3194)
2018(3084)
2017(5330)
2016(2832)
2015(3148)
2014(3157)
2013(3121)
2012(2823)
2011(2493)
2010(2746)
2009(2516)
2008(2497)
2007(2441)
2006(2103)
2005(1924)
作者
(9716)
(8226)
(7824)
(7565)
(4999)
(3917)
(3492)
(3343)
(3021)
(3002)
(2988)
(2843)
(2733)
(2631)
(2557)
(2480)
(2339)
(2300)
(2295)
(2219)
(2071)
(1970)
(1963)
(1941)
(1824)
(1774)
(1766)
(1756)
(1726)
(1705)
学科
(8633)
经济(8624)
(7407)
管理(6625)
(5427)
企业(5427)
(4470)
技术(4101)
中国(3659)
(3361)
方法(2842)
农业(2767)
土地(2683)
(2569)
(2565)
森林(2565)
资源(2549)
(2430)
(2316)
银行(2312)
数学(2265)
(2222)
数学方法(2213)
(2211)
金融(2211)
地方(1947)
(1875)
业经(1815)
(1760)
理论(1720)
机构
大学(40599)
学院(39647)
研究(16929)
管理(15739)
中国(13873)
(13545)
经济(13132)
理学(12704)
科学(12616)
理学院(12514)
管理学(12283)
管理学院(12221)
(10775)
(9690)
(9356)
业大(8734)
研究所(8611)
中心(7907)
北京(7578)
(7216)
农业(7051)
(6766)
(6757)
(6151)
(5883)
师范(5816)
科技(5755)
林业(5614)
技术(5514)
研究院(5377)
基金
项目(28489)
科学(21942)
研究(19623)
基金(19397)
(18673)
国家(18564)
科学基金(14830)
(11029)
自然(10486)
社会(10436)
基金项目(10271)
自然科(10208)
自然科学(10205)
自然科学基金(10033)
(9931)
社会科(9843)
社会科学(9838)
资助(7729)
教育(7697)
科技(7673)
编号(7275)
重点(6599)
计划(6515)
(6107)
(6100)
创新(5792)
成果(5682)
科研(5525)
(5464)
课题(5418)
期刊
(17664)
经济(17664)
中国(12234)
研究(10784)
科学(9239)
学报(8711)
(7368)
大学(6686)
学学(6326)
林业(5957)
科技(5817)
管理(5636)
(5087)
农业(4926)
教育(4720)
(3979)
金融(3979)
技术(3908)
业经(3278)
(3192)
论坛(3192)
(3092)
资源(2809)
业大(2595)
图书(2481)
技术经济(2461)
(2369)
问题(2173)
财经(1898)
科技大(1809)
共检索到67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  李桦  
基于吴起农户调查面板数据,采用统计描述法和结构方程分别对退耕农户复耕的可能性进行甄别,并分析了农户退耕还林持续性传导路径。结果表明:不同复耕意愿农户非农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农户非农化程度与退耕还林可持性之间显著相关,即农户非农化程度越高,农户复耕可能性越低;且以补助作为激励手段作用依然存在,但影响不如非农化程度对退耕还林可持续性影响大。因此,为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一方面应为农户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消除农户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障碍;另一方面应实行有差别的补助标准,提高大规模退耕且主要从事农地经营农户的退耕还林补助标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桦  姚顺波  郭亚军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吴起县退耕农户的种植业生产、种植业农用物资投入、畜牧业饲养和生活消费支出等经济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种植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选择单产高、经济优势明显的农作物品种,同时,对单位面积耕地的农用物资和劳动力投入加大了;在畜牧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规模饲养羊,饲养生猪和鸡则主要满足自己消费;在农业收入增加的前提下,退耕农户的消费支出由以食品支出为主向食品教育、医疗支出并重的方向转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文  姚顺波  李桦  刘广全  
运用DEA分析方法,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测算了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表明该地区在退耕还林(草)后,农业规模收益处于递增阶段,规模效率呈波动性变化,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变化一致,呈提高趋势,但综合效率有效性仍不足。为了确保退耕还林(草)工程已取得的绩效,可以通过调整土地资源配置、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和充分合理利用投入的农用物资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茂英  陈光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国建  
文章在分析延安生态建设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和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引入退耕指数、退耕影响系数等指标研究退耕还林草对示范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示范区已退耕坡耕地36.07%,平均每年退耕12.02%,全区的退耕影响系数高达4.76,该结果表明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草活动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很大,它推动了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分乡镇的研究显示,退耕对示范区各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除2个乡镇的退耕影响系数远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外,其他7个乡镇都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谷振宾  王立群  
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核心目标,工程建设的生态影响与可持续性备受关注,对工程进行全面、客观的生态影响评估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退耕还林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总结了已有研究中退耕还林生态影响评估的角度、定性与定量评估方法,以及对小范围内治理效果的评述。本文在肯定已有研究对退耕还林生态影响评估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认为应进一步研究如何解决好评估角度的选取、评估方法的完善和评估结果的可比性等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正礼  
回顾了我国退耕还林实施现状,从思路与方略、封山育林、模式与技术、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进展综述,对国外退耕还林实践进行了借鉴性分析,并在试验研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的思路和"以封山育林为主,辅之以人工措施"的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世雄  陈军  陈莉  高旺盛  
【方法】应用试验监测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报告中国退耕还林项目对区域生态景观系统快速变化的影响。【目的】为生态修复政策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案例。【结果】中国陕北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地表植被覆盖度由1998年的34.6%增至2005年的49.2%;但是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大规模的人工造林可诱发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导致人工林地植被覆盖度减小、以及对植物种类多样性的负面影响,相对而言,封山禁牧对生态脆弱区的植被修复效果最好;生态政策与项目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公众的大力支持,不幸的是88.8%的居民希望获得政府对农业生产项目的支持而不是开展植树种草。【结论】调查结果表明,退耕还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玉涛  余新晓  鲁少波  鲁绍伟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效管理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工程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为工程绩效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提供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强  
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了退耕还林工程还林结构演化稳定的结果。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市场将演化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其中一定比例的农户还经济林,而其余的农户还生态林。调整补贴政策对退耕还林结构进行引导、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可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伟根  方丽青  
“退耕还林”的本质是把一度为了生产粮食而毁林开垦的土地,停止耕种,重新造林,恢复森林。目前不少译文把“退耕还林”译为grain for green(绿化),或returning farmland toforestland(把农地转为林地)等,使人易误认为是荒山造林绿化(荒山→森林)或把现有农业用地转变为林业用地(农地→林地)。文章认为,要把“退耕还林”译得科学规范,必须抓住其本质。通过分析比较,给出了conversion of farmland back to forests,transfer of farmland back toforests和forest rehabilitation f...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育材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作出的成绩。政绩观是对政绩所持的态度,包括对为谁创造成绩、如何创造成绩、怎样才算成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新形势下的退耕还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婷  郑宇梅  
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了解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发展历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主要内容: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区域集中,研究层次较低;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较为科学,但实施起来比较困难;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对象单一,影响因素不够全面;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对农户影响结果存在差异性;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研究内容与尺度不够全面。未来中国退耕还林生态补偿可以在4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差异化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结合各地实际合理制定补偿机制;丰富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意愿研究,注意影响补偿客体意愿因素的多样性;注重研究方法的多学科交叉和创新;进一步在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效应分析中拓宽研究内容与尺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云峰  王永莲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政府实施的重大生态恢复工程,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在目前政府主导型的退耕还林治理体制下,农民是退耕还林的具体执行者。政府和农民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因此契约的安排决定了退耕还林的绩效。总的来看,目前的退耕还林契约具有组合型特点,因为只有这样的契约安排能够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为了确保退耕还林的绩效,国家应该坚持契约安排并维护政府承诺的可信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