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34)
- 2023(4702)
- 2022(3963)
- 2021(3675)
- 2020(3150)
- 2019(7438)
- 2018(7060)
- 2017(14351)
- 2016(7699)
- 2015(8933)
- 2014(8526)
- 2013(8971)
- 2012(8466)
- 2011(7715)
- 2010(7646)
- 2009(7148)
- 2008(6853)
- 2007(5944)
- 2006(5171)
- 2005(4426)
- 学科
- 济(42691)
- 经济(42658)
- 方法(23872)
- 业(22907)
- 数学(22346)
- 数学方法(22266)
- 管理(20978)
- 企(16885)
- 企业(16885)
- 农(10533)
- 土地(9716)
- 财(9142)
- 学(8983)
- 中国(8501)
- 地方(8234)
- 农业(7469)
- 业经(6927)
- 贸(6886)
- 贸易(6881)
- 易(6630)
- 务(5427)
- 制(5425)
- 财务(5425)
- 财务管理(5413)
- 环境(5320)
- 企业财务(5241)
- 融(4893)
- 金融(4892)
- 经济学(4834)
- 技术(4713)
- 机构
- 大学(115539)
- 学院(114334)
- 济(52512)
- 经济(51785)
- 管理(47224)
- 理学(41410)
- 理学院(41007)
- 管理学(40508)
- 管理学院(40314)
- 研究(38198)
- 中国(29746)
- 京(24175)
- 财(22831)
- 科学(22725)
- 农(22141)
- 业大(19709)
- 财经(19015)
- 所(18526)
- 中心(18171)
- 经济学(17592)
- 经(17544)
- 江(17170)
- 农业(17024)
- 研究所(16999)
- 经济学院(16200)
- 州(16082)
- 北京(14900)
- 院(14850)
- 财经大学(14417)
- 经济管理(13714)
- 基金
- 项目(82262)
- 科学(65581)
- 基金(62278)
- 研究(57183)
- 家(55580)
- 国家(55198)
- 科学基金(47208)
- 社会(39072)
- 社会科(37289)
- 社会科学(37283)
- 基金项目(33047)
- 自然(30940)
- 省(30428)
- 自然科(30193)
- 自然科学(30185)
- 自然科学基金(29695)
- 资助(26512)
- 划(26267)
- 教育(25932)
- 编号(20876)
- 部(19438)
- 重点(18500)
- 发(17264)
- 国家社会(17198)
- 教育部(16691)
- 创(16497)
- 科研(16239)
- 人文(16186)
- 成果(15588)
- 创新(15539)
共检索到162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洪云 喻永红
作为农户受益的一部分,退耕还林通过其生态功能对土地生产力的改善效果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通过合理的研究设计和样本选择,本文基于重庆万州的农户调查数据和土地生产函数及其索洛余值估计,定量分析并解释这一效果。结果表明,在没有重大农业技术进步和除退耕还林政策以外的制度创新,以及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退耕还林使耕地的玉米和小麦单产分别提高了12.7%和20.9%,折合成收益分别为1 452.98元/hm2和1 170.02元/hm2;并且,除退耕还林以外,土地的生产力还显著地受到地块面积、资本投入、土地质量、农技培训等因素影响。结论认为,土地生产力的改善明显得益于退耕还林;除增加物质投入以外,配合...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土地生产力 索洛余值 重庆万州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洪云 喻永红
本文采用陈述偏好法中的选择实验法,基于重庆万州的调查数据,首次从包括农民和城市居民在内的受益者角度评估了退耕还林的环境改善价值,并基于环境评价的研究结果评估了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受益者对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支付意愿。结果发现,退耕还林给项目区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价值;退耕还林政策具有很好的绩效和可持续性;样本区绝大多数家庭对退耕还林具有较强支付意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喻永红
如何在项目结束停止补贴后长期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重庆万州退耕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方法首次就补贴期后的农户退耕还林态度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显示,有相当大一部分农户在补贴结束不会再继续为退耕还林做出努力,项目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对补贴期后农户退耕还林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文化程度较高、非党员和非农就业的户主在补贴期后保持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较低;劳动力较多、年人均收入较低、退耕面积较大和还生态林的农户保持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较低。结论建议在现有的直接经济补偿结束后,尽快建立与生态服务提供紧密相连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通过多种非货币性补偿方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康宁 李世荣 史常青 周心澄
为明确青海大通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发展方向,2002年至2003年,通过对青海省大通县20世纪80年代退耕还林后,现存人工林群落标准地调查和解析木分析,研究了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云杉混交林、落叶松纯林、紫果云杉纯林、白桦纯林等5种类型的林木生产力和林木水分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地区的植物气候生产潜力约为8462kg(hm2·a),2100~3333株hm2密度的青杨灌木混交林、白桦纯林、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云杉混交林的生产力指标可作为该地区常规造林技术条件下乔木成林的现实生物量生产潜力标准.其中,紫果云杉纯林和白桦纯林成林的现实潜在水分生产率分别为17.22和22.14kg(hm2·mm·a),青...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林木生产力 水分生产潜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蔡丽莎 陈先刚 郭颖 殷瑶
收集贵州省2000-2007年退耕还林的面积和树种数据,并对2008-2010年期间的年度造林面积设置6种可能情景。然后根据贵州省森林资源清查中人工林生长的历史数据,拟合出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树种的生长曲线,再结合各树种的生物量扩展系数、木材密度和碳含量等参数,利用"人工林生长曲线法"估算出贵州省未来50a不同情景下的退耕还林工程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在2010,2020,2030,2040,2050年,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碳储量分别达到15.013~15.585,33.421~41.296,40.755~56.224,41.640~66.111和47.314~71.252Tg,有着相当大的碳汇潜力。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退耕还林 碳储量 潜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宏 刘定祥
农村土地承包制实施30年来也显露出地块细碎、规模狭小、市场竞争乏力等问题,阻碍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让农村土地进入市场合理流转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选择。农村土地流转是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必然。但是,在具体的土地流转过程中,面临着认识、方法、策略、途径等许多问题,要使农村土地流转能够顺利进行,真正使土地资源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就要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
土地流转 问题 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袁绪亚
土地生产力的基质是土地资源自然力,具有原生态性、生态性、时序性等特征。土地生产力的结构表征是土地的多维功能,土地功能生产力是"非流动"性的,是级差生产力。土地生产力的第三形态是社会生产力与土地环境协调刀,社会生产力与土地环境的协调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生产能力的改变、生产力的多样性运动要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相协调;二是生产力布局要与自然环境的区域特点、影响相协调;三是社会生产力要与自然环境的自净力相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国英 陈亮
退耕还林政策规定对退耕农户补贴8年。由于补贴8年的承诺即将到期,政府下一步如何行动直接决定了广大退耕农户的行为选择。在过去的几年中,退耕补贴对农户收入、生活的影响如何,这成为下一期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通过对山西临县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到退耕补贴在退耕户的家庭收入中占到很大的比重。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有必要延续以前的补贴措施,但补贴的方式应该发生一些变化。
关键词:
退耕还林 补贴 t检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彧挥 高晓屹 郑风田
从1999年开始试点的退耕还林工程是目前国内涉及面最广、政府投入最多的公共管理项目。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工程的可持续性,其中工程的目标瞄准性是制约工程可持续的主要原因。本文使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2005年对西南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 logistic 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目标瞄准性问题-即退耕地块是否符合现行的国家退耕还林标准;在评价目前我国退耕还林地块选择标准的基础上,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退耕还林地块选择指标体系、评估方法。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目标 瞄准性指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敏娟 姚顺波
本文的目的在于从农户层面上,以技术效率为标准,对退耕还林政策加以评价。以黄土高原区的陕西省吴起县、定边县和甘肃省华池县为实证案例,论文通过同时估计农户的投入导向的随机距离前沿和技术效率影响模型两个等式,分别测算了2009年吴起县159户、定边县152户和华池县125户农户退耕还林政策与技术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退耕还林与吴起县农户技术效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定边县和华池县的样本农户技术效率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退耕还林政策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执行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对定边和华池农户给予额外补贴或者实质性扶持,才可以实现该公共政策均衡私人森林供给和社会森林需求。研究还显示:3县农户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顺波 张晓蕾
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渔业等几方面对退耕还林前后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借助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别计算了吴起县退耕还林前后的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指数,得出退耕还林后吴起县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综合指数有所提高(由0.8270提高到0.8596),但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特别是退耕还林前后劳动力合理化指数都偏低(分别仅为0.7426和0.7762),说明吴起县劳动力结构调整力度还有待加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静璇 周洪文
为探讨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服务价值及其补偿标准,文章以黔江区耕地产出为依据,运用最小数据方法,利用单位面积退耕还林水源涵养量的机会成本的空间分布模拟出水源涵养供给曲线。结果表明:实施生态补偿可以激励农户自愿退耕,随补偿价格的提高,退耕比例以及所能提供的水源涵养量均可显著提高。政策规定的补偿水平下仅能使2.50%的退耕土地得到的补偿不低于其机会成本,相应的退耕还林地提供的水源涵养量仅为4.087 3×106 m3。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春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均华 刘璨 李桦
研究目标: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精准扶贫效果。研究方法: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双重差分法和回归分解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退耕还林贫困瞄准效率较低,瞄准率为44%和有效覆盖率为8%;工程贫困户瞄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工程显著地降低了农户贫困发生概率,脱贫效果明显,但存在显著地脱贫年份和区域差异,区域脱贫效果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脱贫不显著;退耕还林脱贫贡献小,且存在区域性差异。研究创新:基于生态文明和精准扶贫视角,在分析了工程精准扶贫机制基础上,利用17年农户追踪数据系统地评估了工程瞄准效果、扶贫效果及贡献率。研究价值:为退耕还林精准扶贫政策提供量化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