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43)
2023(8632)
2022(7653)
2021(7287)
2020(6150)
2019(14439)
2018(14298)
2017(27784)
2016(15684)
2015(17849)
2014(18364)
2013(18000)
2012(17120)
2011(15624)
2010(16091)
2009(15045)
2008(15324)
2007(14343)
2006(12549)
2005(11249)
作者
(46743)
(39103)
(38994)
(37444)
(25051)
(18812)
(17925)
(15313)
(14615)
(14552)
(13368)
(13109)
(12719)
(12436)
(12423)
(12349)
(12224)
(11452)
(11448)
(11413)
(9883)
(9795)
(9603)
(9024)
(8960)
(8953)
(8828)
(8655)
(7988)
(7987)
学科
(61467)
经济(61403)
管理(43307)
(42043)
(32805)
企业(32805)
方法(27781)
数学(24530)
数学方法(24212)
(20324)
(17949)
中国(16690)
(14411)
(13307)
贸易(13301)
地方(13277)
农业(13158)
(13116)
(12930)
业经(12572)
(10791)
(10694)
财务(10662)
财务管理(10625)
(10526)
银行(10501)
理论(10245)
(9974)
企业财务(9958)
(9723)
机构
学院(228000)
大学(225454)
(92297)
经济(90064)
管理(84752)
研究(77902)
理学(71366)
理学院(70551)
管理学(69243)
管理学院(68810)
中国(60460)
(48578)
科学(48551)
(45007)
(42036)
(41128)
(37922)
研究所(36943)
中心(36725)
业大(35360)
财经(34442)
农业(32665)
北京(31235)
(30925)
(30312)
师范(30039)
(29780)
(28334)
经济学(27846)
(26236)
基金
项目(141781)
科学(109201)
研究(105637)
基金(99148)
(86361)
国家(85587)
科学基金(71522)
社会(62900)
社会科(59395)
社会科学(59373)
(56713)
基金项目(51853)
教育(49431)
(47530)
自然(46244)
编号(45581)
自然科(45020)
自然科学(45005)
自然科学基金(44188)
资助(42031)
成果(38273)
重点(32184)
课题(32166)
(31283)
(31189)
(28525)
(27595)
科研(27324)
创新(26671)
大学(26652)
期刊
(107287)
经济(107287)
研究(68566)
中国(46790)
(37575)
(36300)
学报(35628)
科学(32428)
管理(28928)
教育(27675)
大学(26740)
学学(25003)
农业(24636)
(23362)
金融(23362)
技术(20909)
业经(19039)
财经(16803)
经济研究(16660)
问题(14521)
(14440)
(13222)
(12146)
图书(11812)
技术经济(11565)
(11314)
理论(11209)
商业(10806)
统计(10617)
实践(10209)
共检索到350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治海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农户、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各自的理性特征及各利益主体对理性的不同理解给退耕还林政策效果带来的一些影响。在各利益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三方利益主体在动态博弈过程中对退耕还林政策变迁产生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若干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学松  陆迁  贾蕊  
退耕还林对生态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政策本身缺陷和执行偏差所造成的可持续发展风险、道德风险、技术与生态风险以及干群关系不和谐风险严重制约着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应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竞争、质量监督等长效机制、研究退耕还林的最佳规模、加强科技支撑等方面来切实防范和化解上述风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凡斌  
林权是现代林业经济制度的核心,稳定的林权是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退耕还林工程具有生态、产业和社会发展的多重目标,工程区域的广泛性和区域综合条件的异质性,要求林权安排的多样性。工程目标的复合性与林权政策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是影响产权激励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林权政策及其经营管理形式的基本特征,从林权的初始安排、工程实施过程中林权组合以及林权安排的时空差异等角度,研究退耕还林工程林权的长期有效性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工程林权制度安排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飞  李锐  温仲明  周民良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对黄土高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退耕还林 (草 )是国家和政府治理黄土高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 ,为此 ,国家和地方开展退耕试点工作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退耕工程的开展及其生态、社会效益的发挥。在对陕西省安塞县退耕还林 (草 )调查的基础上 ,通过对比国家、陕西省和安塞县相关政策 ,就其适宜性作以探讨 ,并对若干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国英  陈亮  
退耕还林政策规定对退耕农户补贴8年。由于补贴8年的承诺即将到期,政府下一步如何行动直接决定了广大退耕农户的行为选择。在过去的几年中,退耕补贴对农户收入、生活的影响如何,这成为下一期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通过对山西临县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到退耕补贴在退耕户的家庭收入中占到很大的比重。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有必要延续以前的补贴措施,但补贴的方式应该发生一些变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万山  廖卫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孟全省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6年来,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自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年走低,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同时,退耕还林政策本身也突显出许多问题,退耕还林工程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也没有得到保障。因此,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退耕还林工程的运作模式、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方式等方面要进行调整,还要充分完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退耕还林 (草 )工程是 2 0世纪末我国政府实施的重大生态恢复工程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项生态恢复工程 ,应当遵循生态优先、经济效益次要的原则 ,这是工程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然而 ,在中西部贫困地区 ,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面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 ,如何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长远生态利益和短期经济利益、全局利益与部门利益之间的关系 ,是关乎工程建设质量和系统维护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生态优先的原则和本质出发 ,探讨工程实施过程的政策冲突及其原因 ,并提出调和利益关系的政策管理措施和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本文认为,西部退耕还林应该走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交替结合的制度变迁路径。目前,西部退耕还林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的进程。问题的症结在于西部地方政府的利益缺乏合理的保障机制。因此,推进西部退耕还林工作,必须推拉并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海云  杨蔚  
在分析土地征用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退耕还林政策是国家为了恢复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一项土地征用政策,并从权力的转移与约束、对农民的补偿、合同的可逆性、对政府的影响和政策实施效果等五个方面对退耕还林政策和土地征用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实施可持续性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杨时民  
截至2005年底,国家累计安排退耕还林900万hm2,荒山荒地造林1400万hm2,中央财政已投入1030亿元。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全国1870个县、3200万农户、1.23亿农民。调研表明,退耕还林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为进一步发挥工程已逐渐显现的生态功能,切实解决退耕农户生计,应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调整政策,区别对待,分别实行继续补助、延长年限、不再补助、产业扶持等政策,建立促进区域发展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力小  何英  
退耕还林 (草 )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 ,它直接涉及到粮食产量、技术、资金、劳动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 (草 )的必要性和矛盾性的基础上 ,对退耕还林 (草 )政策从外部经济性、效益的阶段性、退耕还林 (草 )后农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评析。指出目前我国西部退耕还林 (草 )试点工程出现了经济林比例过大、行政手段干预为主、退耕还林树种单一等一系列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 ,本文认为尽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保证退耕还林 (草 )政策能够持续实施的关键之所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左停  齐顾波  徐秀丽  
政策执行差距是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以退耕还林政策为例,从县林业局在执行该政策过程中所具有的动力、协调权力、问责机制和能力四个方面剖析了产生政策执行差距的诱因。在此基础上,认为建构和谐的中央和地方分权结构,鼓励社区和民众的参与是缓解政策执行差距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甄鸣涛  左停  鲁静芳  靳乐山  
从生态补偿的角度,在对拉市海退耕还林项目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博弈工具分析了政府、上下游社区在退耕还林中的收益变化,在参与退耕还林项目后农户的产业选择及政府的政策选择,揭示了退耕还林在保护流域环境方面的局限性,提出在生态补偿思路下进行流域环境保护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