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3)
- 2023(3268)
- 2022(2764)
- 2021(2487)
- 2020(2174)
- 2019(5139)
- 2018(4938)
- 2017(8962)
- 2016(5049)
- 2015(5598)
- 2014(5619)
- 2013(5544)
- 2012(5072)
- 2011(4561)
- 2010(4593)
- 2009(4192)
- 2008(4273)
- 2007(3977)
- 2006(3531)
- 2005(2995)
- 学科
- 济(19515)
- 经济(19484)
- 管理(12721)
- 业(12042)
- 企(10650)
- 企业(10650)
- 方法(8849)
- 数学(7555)
- 数学方法(7391)
- 学(5760)
- 农(5166)
- 业经(4774)
- 中国(4758)
- 地方(4517)
- 财(4495)
- 理论(4154)
- 资源(3859)
- 农业(3694)
- 土地(3580)
- 环境(3487)
- 和(3470)
- 制(3252)
- 务(3219)
- 财务(3191)
- 财务管理(3183)
- 生态(3050)
- 企业财务(3016)
- 发(2771)
- 划(2748)
- 林(2688)
- 机构
- 大学(71301)
- 学院(70311)
- 管理(28665)
- 研究(25588)
- 济(25360)
- 经济(24662)
- 理学(24136)
- 理学院(23868)
- 管理学(23374)
- 管理学院(23258)
- 中国(19619)
- 科学(17833)
- 京(16875)
- 农(14295)
- 业大(13834)
- 所(13574)
- 研究所(12493)
- 中心(11456)
- 北京(11181)
- 财(11151)
- 江(11065)
- 农业(10630)
- 院(10622)
- 省(9418)
- 范(9378)
- 师范(9286)
- 财经(8543)
- 工程(8475)
- 州(8392)
- 技术(8198)
- 基金
- 项目(49660)
- 科学(37972)
- 研究(34538)
- 基金(34185)
- 家(31262)
- 国家(31022)
- 科学基金(25760)
- 省(20617)
- 社会(19929)
- 社会科(18834)
- 社会科学(18823)
- 基金项目(18278)
- 自然(17878)
- 自然科(17367)
- 自然科学(17363)
- 划(17338)
- 自然科学基金(17025)
- 教育(15691)
- 资助(14256)
- 编号(13598)
- 重点(11521)
- 发(10477)
- 计划(10375)
- 课题(10281)
- 成果(10191)
- 部(10131)
- 科技(9828)
- 科研(9814)
- 创(9672)
- 创新(9092)
共检索到107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敏 姚顺波
自1999年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在生态恢复以及社会经济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成效,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具体实施效益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通过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并采用客观的Meta分析方法,对220篇关于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在固土保肥方面的效益得到广泛认可(30.4%),工程实施区土地植被覆盖度得到迅速提高(17.7%),同时在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效;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在
关键词:
退耕还林 Meta分析方法 综合效益评价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次发布我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3个已明确实施特殊扶持政策地区的《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监测国家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17年底,上述14个地区退耕还林工程面积1256.94万公顷,年产生的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5601.21亿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浩
利用抽样调查和收集资料得到的数据,对张掖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影响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张掖市退耕还林(草)社会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为“较好”;2002-2004年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三年内给农户带来了17 229.62万元的纯收入;通过三年的退耕还林(草),能增加植物碳量累积(NPP)170 658.11 t,NEP总量增加44 544.94 t。同时,还针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希望继续增加退耕还林(草)面积,在今后的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安排合理的还草面积,增加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配套费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切实解决退耕农户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综合评价 张掖市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杞银凤
以2000~2005年云南省会泽县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为据,分析评价了该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成效。结果表明:陡坡耕作减少,生态效益初步显现;退耕补助期内,农户收入普遍增加;但因工程"造血"功能不完善及缺乏规划,农户生计仍受到较大影响。有序规划、稳步推进工程实施,扶持与拓展相关产业,改革与完善林权制度,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与技能培训等将促使退耕还林的效益得到更大程度地体现。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效益 分析 会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涛 彭道黎 谢晨 黄东 袁梅 彭伟
前言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生态恶化现状,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党中央、国务院于20世纪末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重点林业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六大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实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明 梅莹 牛栋瑜
以安徽省合肥市郊区三县退耕还林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调查与统计数据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合肥市郊区三县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与分析。研究发现:合肥市退耕还林工程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但退耕农户以农为主的收入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农户增收的不稳定性也增大。并就合肥市退耕还林的后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效益 评价 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宏胜 黄毓骁
文章运用贵州省2002~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并结合对退耕还林农户的深入调查,分析了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当前工程实施现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贵州省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发展成效 对策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晨 王佳男 彭伟 张坤 刘建杰 于百川 姜喜麟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标志着我国的林业生态补偿制度进入新阶段。为第一时间掌握工程初始阶段的进展,我们利用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平台,多方位、多角度研判工程趋势和焦点、难点。研究发现,由于借鉴了前一轮退耕还林经验,新一轮退耕在增进公平、提高效率和政策可持续性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工程实施途径,初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智慧;农户自愿参与原则得到较好体现,在是否参与退耕、退耕地块确定和树种选择等方面,农户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新一轮退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大量25o以上坡耕地被划为基本农田,退耕地块落实难、零星分散,生态效果难体现。同时,退耕补助标准低,直接或间接挫伤了部分群众对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谢晨 张坤 彭伟 王佳男 刘建杰 姜喜麟 李保玉
2014年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结果显示:在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前,超过80%的原退耕面积已进入延长期;在城镇化和农业直补政策的推动下,退耕区土地利用产生剧烈变化,复耕现象略有扩大,退耕地经营比较利益已显著低于耕地,退耕户平均损失约6000元。必须千方百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杜绝生态林复耕。现有退耕区域仍有一定的退耕潜力,可退耕地约占当前耕地的10%左右;新一轮退耕应避开粮食主产区和人地资源紧张地区。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启动之际,应从国家长期生态战略需求和农户变化了的土地收益期望出发,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的作用,加快建立新退耕还林长效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庶 邓泽林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最初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但因其作用于农民的生产领域,转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因而又具备经济效益。以往文献虽曾试图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但无论是在实证方法的选择上,还是在微观数据的覆盖范围上,都存在不同缺陷。本文旨在评估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以农民收入变化作为分析问题的切入点,试图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退耕还林工程没能改善农民收入水平,但通过引导农户从事非农就业,改变了农户的收入结构,其中经营收入增加尤其明显。而且,退耕户内部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表现为低收入农户退耕后收入大幅下降,高收入农户增收效果明显。鉴于此,建议政府在工程实施中实行...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民增收 倾向得分匹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柯水发 赵铁珍
首先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确定了政府、林管部门和农户为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而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剖析了退耕还林工程期满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机理,最后通过博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和相关启示。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利益相关者 行为 博弈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退耕还林课题组 梁与延 沈茂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玉涛 余新晓 鲁少波 鲁绍伟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效管理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工程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为工程绩效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提供依据。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绩效管理 思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海兴 王立群 郑风田
本文以河北省沽源县、北京市昌平区和河南省中牟县为例,利用已构建的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比较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影响比较评价模型合成了社会影响指数,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进步和社会综合影响等六个方面比较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社会影响 比较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