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3)
2023(7417)
2022(6307)
2021(5712)
2020(4793)
2019(10624)
2018(10296)
2017(19381)
2016(10861)
2015(11709)
2014(11427)
2013(11174)
2012(10205)
2011(9015)
2010(8867)
2009(8220)
2008(8145)
2007(7474)
2006(6490)
2005(5208)
作者
(33902)
(28286)
(28228)
(26542)
(17795)
(14036)
(12697)
(11337)
(10809)
(9905)
(9856)
(9628)
(9128)
(8931)
(8790)
(8694)
(8610)
(8313)
(8223)
(8005)
(7281)
(6886)
(6800)
(6507)
(6419)
(6253)
(6182)
(6141)
(5836)
(5819)
学科
(41618)
经济(41457)
管理(28558)
(28066)
(23217)
企业(23217)
方法(21150)
数学(17372)
数学方法(17168)
(12347)
(11092)
(10843)
中国(10628)
业经(10478)
(8735)
贸易(8734)
(8515)
农业(8275)
(7902)
地方(7519)
理论(7464)
环境(7052)
技术(6703)
(6592)
(6458)
财务(6446)
财务管理(6436)
企业财务(6101)
(5788)
资源(5154)
机构
大学(155877)
学院(152867)
(60515)
管理(60485)
经济(59385)
研究(54236)
理学(52995)
理学院(52378)
管理学(51446)
管理学院(51197)
中国(38559)
科学(37111)
(35458)
(33303)
业大(31027)
(28592)
农业(28014)
研究所(26677)
(25577)
中心(24197)
(22078)
财经(21118)
北京(20782)
(20326)
农业大学(19344)
(19266)
(19245)
师范(18930)
经济学(17880)
(17763)
基金
项目(113452)
科学(87931)
基金(82330)
(75725)
国家(75089)
研究(75053)
科学基金(62636)
社会(49858)
社会科(46119)
社会科学(46098)
(44820)
基金项目(44428)
自然(42771)
自然科(41774)
自然科学(41758)
自然科学基金(41015)
(38399)
教育(33682)
资助(32909)
编号(27745)
重点(25889)
(24389)
计划(23643)
(23606)
(23313)
科研(22823)
创新(21853)
科技(21479)
成果(20590)
国家社会(20408)
期刊
(62878)
经济(62878)
研究(38753)
学报(33485)
(29990)
科学(28705)
中国(27732)
大学(24627)
学学(23601)
农业(20316)
(19237)
管理(18557)
教育(12731)
(11390)
技术(10983)
业经(10954)
财经(9884)
经济研究(9876)
业大(9787)
林业(9763)
科技(9412)
(9341)
金融(9341)
(9178)
问题(8606)
资源(8444)
(8425)
农业大学(7787)
统计(7757)
技术经济(7639)
共检索到213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海兴  王立群  郑风田  
本文以河北省沽源县、北京市昌平区和河南省中牟县为例,利用已构建的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比较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影响比较评价模型合成了社会影响指数,从社会结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进步和社会综合影响等六个方面比较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支玲  李怒云  田治威  王娟  林德荣  
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是对单纯追求物质文明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否定 ,符合社会发展方向 ,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给工程实施区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工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受到各种因素的挑战 ,全面评价工程实施所产生的现实影响是提高决策科学性的必要前提。论文根据工程的特点建立西部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取得评价的基础材料 ,以会泽县和清镇市为例 ,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3方面对退耕还林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 ,在探明实施中制约工程有效性和持续性的社会变量的基础上 ,提出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浩  
利用抽样调查和收集资料得到的数据,对张掖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影响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张掖市退耕还林(草)社会可持续性的评价结果为“较好”;2002-2004年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三年内给农户带来了17 229.62万元的纯收入;通过三年的退耕还林(草),能增加植物碳量累积(NPP)170 658.11 t,NEP总量增加44 544.94 t。同时,还针对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希望继续增加退耕还林(草)面积,在今后的退耕还林(草)工程中安排合理的还草面积,增加退耕还林(草)工程的配套费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切实解决退耕农户关心的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涛  彭道黎  谢晨  黄东  袁梅  彭伟  
前言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生态恶化现状,改善中华民族的生存条件,党中央、国务院于20世纪末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六大重点林业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六大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实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玉涛  余新晓  鲁少波  鲁绍伟  
本文深入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绩效管理中绩效管理目标分散、绩效管理手段和措施不到位、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条建议:一是科学规划,为工程绩效管理明确目标和任务;二是完善政策,为工程绩效管理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工程绩效管理评价反馈体系,为工程绩效管理及时总结经验、纠正不足提供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敏  姚顺波  
自1999年退耕还林实施以来,在生态恢复以及社会经济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成效,探讨退耕还林工程具体实施效益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通过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框架及指标体系,并采用客观的Meta分析方法,对220篇关于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评价。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在固土保肥方面的效益得到广泛认可(30.4%),工程实施区土地植被覆盖度得到迅速提高(17.7%),同时在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效;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洁  杨江澜  谷建才  陆贵巧  肖永青  
要: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河北省11个地市级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11个地市级区域中,仅有廊坊市全技术效率值为1,表明其退耕还林工程资源配置合理;其他10个地市级区域的全技术效率均低于1,表明其资源利用不充分,存在冗余。投入冗余率较高的植被恢复类型是封山育林,表明在现有产出的生态效率水平下,封山育林的投入面积过多;产出不足率较高的指标是涵养水源,表明在现有投入水平下,涵养水源的产出有待提高。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文娣  张世秋  艾春艳  岳鹏  朱山涛  谢旭轩  
费用有效性评价是工程评价的重要方面,从政策制定和执行角度对退耕还林的费用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从退耕地选择和造林入手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费用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尝试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由于缺乏长期的和有效的退耕还林规划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缺失,使得退耕还林费用有效性的损失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广泛存在,而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不相容性是影响工程有效实施的基本矛盾。有必要在退耕还林中确立明确的规划、清晰的退耕地选择标准,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和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控制机制,构建协调多方利益的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而改进退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粮食产量产生了什么影响一直争论不休,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其规模。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经验性结果显示:(1)退耕地对粮食产量所产生的负面效果甚小;(2)若考虑到匹配荒山造林所带来的生态服务,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正向,但效果依然较小;(3)对东部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对中部粮食产量影响甚小,对西部地区没有什么影响。因此,认为应当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相应地调节区域结构,向西部地区倾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欢欢  李波  于海跃  郝丽霞  
研究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户的关系对于退耕还林后续问题解决,完善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准格尔旗多年农户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旗退耕还林工程初期(2002年)和后期(2010年)农户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家庭结构、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影响,以及农户对退耕还林态度、禁牧圈养态度变化和对退耕还林工程评价,最后分析了农户返耕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受访农户平均年龄由2002年的35.02岁上升为2010年的45.32岁,年轻农户比重明显下降;户均人口从2002年的3.75人下降到2010年的2.8人。农户人均毛收入由2002年的1 332.03元增长为2010年的5 447.77元...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世雄  陈军  陈莉  高旺盛  
【方法】应用试验监测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和报告中国退耕还林项目对区域生态景观系统快速变化的影响。【目的】为生态修复政策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提供可借鉴的研究案例。【结果】中国陕北地区实施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地表植被覆盖度由1998年的34.6%增至2005年的49.2%;但是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大规模的人工造林可诱发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导致人工林地植被覆盖度减小、以及对植物种类多样性的负面影响,相对而言,封山禁牧对生态脆弱区的植被修复效果最好;生态政策与项目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公众的大力支持,不幸的是88.8%的居民希望获得政府对农业生产项目的支持而不是开展植树种草。【结论】调查结果表明,退耕还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沈茂英  陈光凤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寒  常兴  姚顺波  
在"可持续生计框架"下,利用宁夏中卫、盐池、平罗3个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倍差法,厘清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净效应。研究发现,总量上,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净效应为正,反映出退耕提高了农户发展能力。从不同类型生计资本来看,除了自然资本的净效应为负外,其余各项的净效应均为正,其中较大的有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耕地被退耕成林地,是自然资本为负的主要原因,而政府对退耕地的补贴对于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增加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立安  钟方雷  
随着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家近些年施行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重大类似生态补偿的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即是其中之一。本文从农户的自身意愿出发,结合生态效益,建立了适合该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经分析,武都区被调查各乡镇的退耕还林绩效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玉皇乡退耕还林绩效综合得分为0.604,排序第一,而天池乡得分为-1.577,绩效较差,并据此提出了今后在该类区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中亟须改善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