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8)
2023(10629)
2022(8889)
2021(8077)
2020(6627)
2019(15034)
2018(14795)
2017(27647)
2016(15064)
2015(16607)
2014(16182)
2013(16077)
2012(14549)
2011(13082)
2010(12911)
2009(11527)
2008(10873)
2007(9393)
2006(8167)
2005(6945)
作者
(45332)
(37894)
(37428)
(35498)
(23863)
(18286)
(16860)
(14781)
(14457)
(13333)
(13011)
(12738)
(12285)
(11645)
(11590)
(11503)
(11471)
(10977)
(10968)
(10564)
(9679)
(9028)
(9004)
(8511)
(8494)
(8369)
(8290)
(8197)
(7755)
(7670)
学科
(53757)
经济(53708)
管理(42568)
(39725)
(28394)
企业(28394)
方法(21505)
数学(18640)
数学方法(18451)
(17815)
地方(16359)
中国(14634)
环境(14487)
(14386)
(13647)
业经(13032)
农业(12503)
(12329)
贸易(12318)
(11951)
(10005)
(9371)
资源(9115)
(9021)
技术(8760)
生态(8731)
(8318)
财务(8297)
财务管理(8287)
(8035)
机构
大学(202433)
学院(202402)
管理(77620)
(76225)
经济(74389)
研究(70957)
理学(67113)
理学院(66252)
管理学(65058)
管理学院(64697)
中国(53210)
科学(48839)
(44193)
(43979)
业大(38607)
(36436)
农业(34615)
研究所(33793)
中心(33171)
(32192)
(30851)
北京(27383)
(27304)
(26922)
师范(26521)
财经(25871)
(25370)
(24515)
农业大学(23696)
(23552)
基金
项目(150557)
科学(116191)
基金(107983)
研究(103125)
(98520)
国家(97720)
科学基金(81836)
社会(65166)
社会科(61567)
社会科学(61551)
(60145)
基金项目(58981)
自然(55661)
自然科(54183)
自然科学(54165)
自然科学基金(53186)
(50836)
教育(44819)
资助(41849)
编号(40208)
重点(34405)
(33241)
(31153)
(30676)
成果(30255)
计划(30229)
科研(29445)
创新(29159)
课题(27490)
科技(27274)
期刊
(84342)
经济(84342)
研究(51128)
学报(41543)
中国(40678)
(38017)
科学(35700)
大学(30169)
学学(28506)
农业(25578)
管理(24857)
(24699)
教育(16649)
技术(15613)
业经(15544)
(15538)
金融(15538)
(14804)
图书(13923)
资源(13433)
经济研究(12532)
林业(11931)
(11885)
业大(11669)
科技(11644)
财经(11417)
问题(11273)
书馆(10141)
图书馆(10141)
(9864)
共检索到296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赖元长  李贤伟  冯帅  王鹏  唐骄萍  赵安玖  赖家明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实施的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以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示范县洪雅县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结合研究区粮食平均产量和收购价格,分析了退耕还林前(1994—1999年)、后(1999—2007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利用程度呈减弱趋势,土地利用处于衰退阶段;退耕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不明显;退耕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显著变化,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2.90×108元,可能是由于退耕还林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林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元杰  姚顺波  侯孟阳  张童越  鲁亚楠  龚直文  王怡菲  
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是表征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的重要指标,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并对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能简单快速的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所带来的影响,以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子长县为例,运用InVEST模型评估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进一步耦合InVEST模型和FLUS模型,并设置四种不同的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情景,预测子长县2037年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变化和碳汇产生的经济价值。研究发现:(1)子长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效果显著,17年间共有31627.98 hm~2耕地退耕为林地和草地,境内的林草覆盖率由2000年的53.26%增长至2017年的64.20%;(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子长县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碳储量由2000年的39.19×10~6t增长至2017年42.34×10~6t,增加量集中在工程实施主要阶段(2000—2008年);(3)未来子长县若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其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会得到进一步提升,且会获得一定的碳汇经济价值。预计到2037年子长县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A、B、C、D四种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将分别达到:43.78×10~6t、44.10×106~t、44.32×10~6t和44.54×10~6t,并将由此获得碳汇经济价值净收益分别为1627.88万美元、1979.89万美元、2231.39万美元和2471.67万美元。耦合InVEST-FLUS模型,不但能利用InVEST模型简单快速的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进行评估,而且还能基于FLUS模型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下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经济价值做出测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英  杨改河  刘志超  
【目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效益可以由农田生态系统转变为林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量来体现。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可以为验证退耕还林还草效果、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前后生态系统特征的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选取土壤保持、涵养水源、维持营养物质循环、固碳释氧、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运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替代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研究了安塞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的时空变化,并对退耕后生态系统中各植被类型的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安塞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成六三  吴普特  赵西宁  
为了评估黄土丘陵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对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选取研究区典型四县——米脂、清涧、子洲和吴堡,假设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粮食补贴全部以粮食实物兑现和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退耕的坡耕地提供粮食生产为前提,运用修订的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来对比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对米脂县和子洲县粮食安全影响较明显,对清涧县和吴堡县影响甚微。不同退耕规模对不同人口密度县域粮食安全的影响程度不同。研究结果对国家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粮食补偿机制有一定参考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菲  张宏  
本文以四川川中地区的广安市广安区代市镇为研究区域,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该镇农业生态系统各变量进行分析,在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前提下得出种植业内部各类作物的种植比例。结果表明,在满足粮食基本需求的条件下,在四川丘陵区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以双业齐动为发展模式,是现阶段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玮  郑子成  李廷轩  王永东  
【目的】土壤有机碳库能够有效地表征土壤的固碳容量,研究川西低山丘陵典型退耕植茶区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对认识退耕植茶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的演变及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雅安市名山区中峰乡不同退耕年限的茶园(2—3年、9—10年、16—17年)为研究对象,选取邻近耕地为对照,分析退耕植茶对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和非活性有机碳质量分数、密度的影响,并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土壤有机碳库、碳库管理指数与退耕年限的关系。【结果】退耕植茶地土壤总有机碳质量分数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对照相比,退耕植茶16年后,0—10 cm、1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碳质量分数分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超  袁德义  邹锋  
根据目前林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问题,探讨了发展油茶产业及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以湖南省为例,分析当前油茶产业发展和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提出在南方丘陵区将发展油茶产业同退耕还林工程有机结合。针对丘陵地区的退耕还林地,简述了油茶的造林技术措施,指出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此达到资源合理配置、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走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的,兼顾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涛  党小虎  刘国彬  刘宝军  邵传可  
【目的】比较宁夏隆德县3种灌木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便选择和发展固碳能力较强的灌木种。【方法】在宁夏隆德县退耕还林实施区,选择7年生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山毛桃(Prunus davidiana)灌木林,设置样地,测算灌木层、草本层的生物量,并取0~100cm土层土样,测定不同土层土壤体积质量,计算灌木层、草本层和土壤层的碳密度,分析3种灌木林各组分及土壤碳密度的变化。【结果】沙棘、柠条、山毛桃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别为63.29,52.82和77.78t/hm2,其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即土壤层碳密度所占...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霍金炜  文倩  何丽  代艳丽  
本文应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公式,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对1990~2007年醴陵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相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结果表明:①1990~2007年间,醴陵市生态用地的减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1990年的50.81亿元下降到2007年的50.59亿元,下降了0.43%;②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偏重其生产功能而忽视了生态功能,使生态功能负荷过重;③1990~2007年间,醴陵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1倍,但人均生态福利却下降了16.8%,生态福利减少过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骄萍  李贤伟  赖元长  冯帅  王鹏  黄从德  
建立退耕还林重点示范县洪雅县竹林碳储量多元线性回归遥感模型,基于碳储量遥感模型估算出四川省洪雅县退耕还林以前(1994年)、退耕还林后第4年(2004年)和退耕还林后第7年(2007年)的竹林碳储量,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竹林碳储量的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3年间(1994—2007年)洪雅县竹林碳储量和面积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前期(1994—2004年)增速大于后期(2004—2007年);竹林碳储量和面积分布规律相似,都呈现出向低海拔、平缓坡和各坡向发展的趋势,其中2004年>25°坡度区域竹林碳储量和面积变化最明显,2004年>25°坡度区域竹林碳储量增加量占总增加量的79...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乃平  王磊  刘艳华  陶燕格  马忠玉  
为了检验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对案例区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有关政府部门和典型村的农户进行了调查。考察了退耕还林草实施的目标、过程、方式、进度安排,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各部门的政策建议,收集了面上资料;座谈访问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退耕还林草工程参与情况、农地地块退耕前后的利用和投入产出状况、家庭各业生产情况等。将调查得到的各种数据输入到Excel软件中,利用统计功能和函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原州区退耕对象的瞄准精度不高,退耕的陡坡地尚不及退耕地总面积的50%;退耕还林提高了林地在土地利用结构中的比重,而草地比重却变化不大;退耕还林草后农户减少了低价值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怀良  陈国阶  
以四川省洪雅县 3 3年实测气象资料和 7种作物生产实际为基础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作物光、热、水隶属函数。以平均资源适宜指数、平均效能适宜指数和平均利用指数作为农业气候适宜度评价的指标 ,分别计算其值。并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农业生产优化管理与气候资源利用的相应措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骆宗诗  章路  向成华  谢大军  陈俊华  罗晓华  
运用Hood IL-2700自动采集土壤入渗仪测定了四川盆地丘陵区农林复合系统3种林地(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纯林、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柏木混交林和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柏木混交林)土壤的稳渗速率。结果表明:同一林地的土壤稳渗速率随土层加深而下降;不同林地的各层土壤中,混交林土壤稳渗速率显著高于纯林(P0.05)。0~10cm土层稳渗速率的大小为:栎柏混交林(13.269mm·min-1)>桤柏混交林(10.438mm·min-1)>柏木纯林(4.513mm·min-1);10~20cm土层稳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良  
分析了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等级分布 ,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指出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 ,阐明小流域水土流失的规律性 ,以及根据小流域 3个地貌单元类型按“三条带”模式进行综合治理 :山顶林草防治、山腰经济林带整治、山脚坡改梯治理的技术措施 ,着重论述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效应 :明显地保水保土保肥 ,在降雨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种植、坡改梯、封山育林雨强明显小于坡耕地 ,起始产流时间延迟 ,径流量减少近 2 / 3,土壤侵蚀量明显比坡耕地少得多。土壤侵蚀携带养分 ,坡耕地损失量最大 ,等高种植全氮、全磷的损失量最小 ;坡改梯有机质、有效氮、速效钾流失量较少 ,说明坡改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文俊  王兵  牛香  宋庆丰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北方地区土地沙化尤为严重,该区自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量化该区植被恢复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该区内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基于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专项监测站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所属森林生态站等的数据资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估规范》(LY/T 2573-2016),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评估了北方沙化土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得到北方沙化土地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263.07×108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