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4)
- 2023(13261)
- 2022(11405)
- 2021(10280)
- 2020(8892)
- 2019(20289)
- 2018(19908)
- 2017(39305)
- 2016(21125)
- 2015(24033)
- 2014(24065)
- 2013(24257)
- 2012(23180)
- 2011(21121)
- 2010(21398)
- 2009(19744)
- 2008(19531)
- 2007(17772)
- 2006(15522)
- 2005(13974)
- 学科
- 济(113643)
- 经济(113546)
- 管理(57719)
- 业(56623)
- 方法(46271)
- 企(44947)
- 企业(44947)
- 数学(41165)
- 数学方法(40857)
- 地方(26613)
- 农(26551)
- 中国(24118)
- 财(23453)
- 学(22362)
- 业经(21859)
- 农业(18063)
- 制(17786)
- 贸(16924)
- 贸易(16918)
- 易(16275)
- 地方经济(16044)
- 融(14737)
- 环境(14735)
- 金融(14734)
- 务(14448)
- 财务(14418)
- 财务管理(14378)
- 和(14264)
- 银(14178)
- 银行(14150)
- 机构
- 大学(316941)
- 学院(315840)
- 济(141630)
- 经济(138804)
- 管理(119011)
- 研究(111277)
- 理学(101945)
- 理学院(100756)
- 管理学(99227)
- 管理学院(98620)
- 中国(83549)
- 科学(67163)
- 京(67107)
- 财(62394)
- 所(57154)
- 农(54849)
- 研究所(51778)
- 中心(50612)
- 财经(50129)
- 江(48167)
- 业大(47641)
- 经(45400)
- 经济学(45146)
- 农业(42766)
- 北京(42455)
- 经济学院(40646)
- 范(40462)
- 院(40244)
- 师范(40088)
- 州(38024)
- 基金
- 项目(207008)
- 科学(162685)
- 基金(150824)
- 研究(149277)
- 家(132017)
- 国家(130970)
- 科学基金(111295)
- 社会(96171)
- 社会科(91276)
- 社会科学(91250)
- 省(80841)
- 基金项目(80103)
- 自然(71553)
- 自然科(69840)
- 自然科学(69818)
- 自然科学基金(68628)
- 划(67643)
- 教育(67572)
- 资助(62362)
- 编号(58328)
- 成果(47050)
- 重点(46887)
- 发(46324)
- 部(46271)
- 创(42326)
- 课题(41113)
- 国家社会(40147)
- 创新(39688)
- 科研(39628)
- 教育部(39568)
共检索到474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珂 王秋兵 杨小军
以辽宁省为例,利用2006年对彰武、北票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描述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在当地的发展情况,及其对农民收入结构产生的影响。阐述了产业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支撑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策依赖性强等问题,对后续产业的经济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加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科技支撑机制,完善后续产业政策,完善后续保障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小军 陈珂 徐晋涛 王均喜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为解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作为国家的一项规模浩大的生态工程,其实施后的经济可持续性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利用2005年和2003年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对陕西省退耕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工程实施后对农户的收入结构产生的影响,论证了工程的经济可持续性,并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杨小军 陈珂 徐晋涛 王均喜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为解决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作为国家的一项规模浩大的生态工程,其实施后的经济可持续性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利用2005年和2003年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对陕西省退耕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工程实施后对农户的收入结构产生的影响,论证了工程的经济可持续性,并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珂 杨小军 徐晋涛
以陕西省为例,利用2005年和2003年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对陕西省退耕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样本农户的家庭基本特征及其收入情况等进行了定量分析;阐明了补贴政策存在缺陷、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生态工程为政府主导型、科技投入不足等工程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经济可持续性进行了分析;从建立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完善后续产业发展政策、建立科技支撑机制、完善林权制度、积极构建监督机制等方面对退耕还林后续政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经济可持续性 后续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洪云 史中美
本文基于陕西眉县237个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对项目期末的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可持续性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本文首先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农户地块退耕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地块坡度、土壤质地和离水源的距离,是决定地块是否被退耕的主要因素。其次,运用非观测效应的一阶差分模型,定量评价了退耕还林工程的收入效果。结果表明:在陕西眉县,退耕户总收入低于非退耕户总收入,其原因主要在于尽管退耕还林工程增加了农户的畜牧业收入,但由于退耕户的种植收入和非农就业收入都低于非退耕户,而且农户没能及时足够地获得退耕还林补贴,因此,总收入较低。退耕还林工程并没实现调整农户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目标,项目期末,如果没有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珂 张丽娜 周荣伟
以辽宁省为例,利用对彰武、北票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参与后续产业的预期,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表明,农户参与后续产业预期不高;农户参与后续产业既受到地块特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户主受教育程度等家庭因素的影响,农户的决策行为表现为有限理性。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后续产业 参与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彧挥 孙娟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工程的可持续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补偿问题。通过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构建退耕还林动态模型,从补偿的角度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工程可持续性建议,即:①对生态林和经济林实行差别补偿;②对不同地区实行差别补偿标准;③延长补偿期限,实行分年度对农户进行不同数量的补偿;④对工程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户技能培训。
关键词:
退耕还林 补偿 博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 李桦
基于吴起农户调查面板数据,采用统计描述法和结构方程分别对退耕农户复耕的可能性进行甄别,并分析了农户退耕还林持续性传导路径。结果表明:不同复耕意愿农户非农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农户非农化程度与退耕还林可持性之间显著相关,即农户非农化程度越高,农户复耕可能性越低;且以补助作为激励手段作用依然存在,但影响不如非农化程度对退耕还林可持续性影响大。因此,为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一方面应为农户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消除农户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障碍;另一方面应实行有差别的补助标准,提高大规模退耕且主要从事农地经营农户的退耕还林补助标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绍强 陈珂 王成巍 刘军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解决与改善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举措。为确保这一重大工程顺利进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补偿政策,积极鼓励并引导农民自觉参与。然而我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自然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慧敏 乔颖丽
本文采取规范分析方法系统地构建出农户发展后续产业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并将农户调查数据引入二项Logisi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意愿进行了较深入的计量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农户发展后续产业的影响机理。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后续产业 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徐晋涛 陶然 徐志刚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其经济效率、预期效果和可持续性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使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对西部三省(陕西、甘肃和四川)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本有效性和工程在经济上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瞄准效率和较低的成本有效性(存在较大的成本节约空间)。计量分析发现工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方面作用甚微,因此其经济可持续性存在很大的疑问。另外,本文还就退耕还林工程的操作程序、政策改善的方向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成本有效性 经济可持续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玲 翟印礼
利用朝阳市和彰武县154份农户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采用正向纳入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模型在5%的显著水平上做变量剔除,研究表明:显著影响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影响因素主要有6个,分别是农户年龄、家庭经营林地面积、林龄结构、是否有林业收入、是否有林权证和机械化程度。农户年龄越大,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逐渐降低;林地面积越大,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越大;合理的林龄结构有利于增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保障并增加农户林业收入,利于扭转林业收入的负作用;农户拥有林权证,可以扩大农户参与退耕还林的概率;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可以更好地使农户参与到退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韩洪云 喻永红
本文采用陈述偏好法中的选择实验法,基于重庆万州的调查数据,首次从包括农民和城市居民在内的受益者角度评估了退耕还林的环境改善价值,并基于环境评价的研究结果评估了退耕还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和受益者对保护退耕还林成果的支付意愿。结果发现,退耕还林给项目区带来了巨大的环境价值;退耕还林政策具有很好的绩效和可持续性;样本区绝大多数家庭对退耕还林具有较强支付意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若凝
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农民收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都产生重要影响。以洛阳市为例,从不同方面分析了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的阶段性影响,提出了针对性完善措施;认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发展后续产业和多途径转移剩余劳动力是退耕还林持续经营的关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村经济 后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秀华
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取得持续性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户收入在退耕还林之后的收入是否提高。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文章利用陕西安康1006份农户生计调查问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参与退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比较显著。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