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1)
2023(10738)
2022(9050)
2021(8308)
2020(7117)
2019(16207)
2018(15899)
2017(30790)
2016(17229)
2015(19162)
2014(19054)
2013(18983)
2012(17554)
2011(16025)
2010(16216)
2009(15221)
2008(15232)
2007(14179)
2006(12312)
2005(10683)
作者
(53584)
(45640)
(45130)
(42825)
(28244)
(22126)
(20292)
(18094)
(16841)
(15920)
(15632)
(14950)
(14483)
(14281)
(14117)
(14100)
(13876)
(13160)
(13113)
(12819)
(11758)
(11139)
(10994)
(10484)
(10278)
(10181)
(10101)
(9856)
(9298)
(9280)
学科
(72818)
经济(72742)
(52751)
(46555)
管理(41940)
方法(31541)
(31279)
企业(31279)
农业(30613)
数学(28566)
数学方法(28349)
业经(19355)
中国(18547)
(17027)
(16127)
(15100)
贸易(15098)
(14735)
地方(14400)
(14104)
(10878)
技术(10482)
(10469)
环境(10415)
银行(10415)
农业经济(10255)
(9965)
(9874)
(9856)
(9824)
机构
学院(253691)
大学(249639)
(104800)
经济(102809)
管理(95151)
研究(87659)
理学(83119)
理学院(82189)
管理学(80777)
管理学院(80336)
(73417)
中国(66472)
科学(58609)
农业(57271)
(52097)
业大(52010)
(47255)
(43791)
研究所(43501)
中心(41407)
(38452)
农业大学(36206)
财经(35457)
(32328)
北京(32093)
经济学(31456)
(31375)
(31066)
师范(30936)
(30334)
基金
项目(174643)
科学(134938)
基金(125715)
研究(120931)
(113285)
国家(112254)
科学基金(93345)
社会(76542)
社会科(72116)
社会科学(72088)
(70639)
基金项目(68058)
自然(62149)
自然科(60633)
自然科学(60608)
自然科学基金(59546)
(58787)
教育(53469)
资助(49853)
编号(48847)
(39510)
重点(39497)
(38820)
(38096)
成果(37598)
(36204)
计划(34778)
科研(34522)
创新(33845)
(33813)
期刊
(116267)
经济(116267)
(74381)
研究(65118)
学报(51026)
农业(49923)
中国(47426)
科学(43942)
大学(37519)
学学(36341)
(32352)
管理(27072)
业经(26701)
(24515)
(23682)
金融(23682)
技术(18840)
教育(18695)
问题(17727)
财经(16761)
经济研究(16740)
(16091)
业大(15205)
(14304)
农村(14228)
(14228)
农业经济(13943)
世界(13189)
科技(12990)
农业大学(12867)
共检索到362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福金  陈志颖  
本文利用2003年调查和2005年跟踪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在陕西、甘肃和四川三省促进非农就业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退耕还林对每户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人数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该工程对非农就业的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效果与工程增加了已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时间有关。总体上看,退耕还林工程促进非农就业的效果并不乐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庶  岳希明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最初目的在于遏制水土流失,但因同时影响农户收入和就业方式而具有经济效应。本文利用2006—2010年间国家统计局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旨在评估退耕还林在农民增收、非农就业和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首先,退耕还林后,包括退耕还林补贴在内的农民收入与退耕还林前相比有所增长,但如果不计退耕还林补贴,农户退耕后非农收入的增长刚好弥补因耕地减少而导致的收入损失,增收效果暂不明显;其次,从整体来看,退耕还林补贴主要集中于低收入农户,因此明显降低了农村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再次,在退耕后农户的就业取向上,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农户倾向于从事林牧渔业经营活动,而中等收入农户倾向于外出务工,差异的产生与人群组间的内在特征有关;此外,工程暂且无法吸引退耕村非退耕户从事非农就业,带动效应不显著;最后,项目的脱贫效果随贫困标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总体而言,脱贫效果显著。尽管农户增收主要来源于退耕补贴,但考虑其生态保护效应、非农就业促进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扶贫效应,退耕还林工程应当予以持续。在此过程中,如何促使退耕户实现稳定的非农就业,避免退耕户复垦是制度完善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庶  岳希明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最初目的在于遏制水土流失,但因同时影响农户收入和就业方式而具有经济效应。本文利用2006—2010年间国家统计局贫困监测调查数据,旨在评估退耕还林在农民增收、非农就业和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首先,退耕还林后,包括退耕还林补贴在内的农民收入与退耕还林前相比有所增长,但如果不计退耕还林补贴,农户退耕后非农收入的增长刚好弥补因耕地减少而导致的收入损失,增收效果暂不明显;其次,从整体来看,退耕还林补贴主要集中于低收入农户,因此明显降低了农村居民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再次,在退耕后农户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国英  陈亮  
退耕还林政策规定对退耕农户补贴8年。由于补贴8年的承诺即将到期,政府下一步如何行动直接决定了广大退耕农户的行为选择。在过去的几年中,退耕补贴对农户收入、生活的影响如何,这成为下一期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通过对山西临县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到退耕补贴在退耕户的家庭收入中占到很大的比重。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有必要延续以前的补贴措施,但补贴的方式应该发生一些变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长宁  王树进  
本文基于陕南地区291个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定量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当地农户收入的影响,以期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评估提供重要依据。研究认为户主身体健康水平越好、受教育程度越高、参加过农技培训、农户家庭所在位置离城镇越近等能够显著提升农户家庭收入。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推进及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非农就业和改善农民生计都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正效应。最后提出了退耕还林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农户家庭收入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强  
通过建立演化博弈模型,证明了退耕还林工程还林结构演化稳定的结果。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退耕还林市场将演化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其中一定比例的农户还经济林,而其余的农户还生态林。调整补贴政策对退耕还林结构进行引导、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可以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绩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转利  罗剑朝  张海鹏  王勇胜  
退耕还林(草)工程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博弈的存在:它包括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农户与中央政府的博弈以及农户之间的博弈。这三种博弈均陷入困境,而改变博弈结果的方法是制定新规则,以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卢悦  田相辉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就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的收入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的财产性收入存在显著正效应,但总体增收效果不明显,甚至存在负效应,而非农就业能有效提高各种类型收入进而提高其总收入。这为下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更好地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庞淼  
从四川省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出发,按实施年度的不同特点,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四阶段论,对工程带来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延引性评价。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工程带给社区农户的经济、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认为生态服务补偿、产权界定等政策难点将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性形成挑战。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秀华  
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取得持续性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户收入在退耕还林之后的收入是否提高。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文章利用陕西安康1006份农户生计调查问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参与退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比较显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柯水发  赵铁珍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决策机理。研究方法:利用二项式Logisitic回归法,应用SPSS软件分析。研究结果:农户是否愿意参与退耕还林最主要的考虑因素是:农户是否有退耕还林资源,以便有资格参与;农户参与退耕还林是否能获得收益,即是否值得参与;农户是否有能力承担退耕还林后的风险,是否可以放心地参与。研究结论:农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变得越来越理性,持续保障农户收益是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陶文娣  张世秋  艾春艳  岳鹏  朱山涛  谢旭轩  
费用有效性评价是工程评价的重要方面,从政策制定和执行角度对退耕还林的费用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从退耕地选择和造林入手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费用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尝试对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由于缺乏长期的和有效的退耕还林规划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缺失,使得退耕还林费用有效性的损失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广泛存在,而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不相容性是影响工程有效实施的基本矛盾。有必要在退耕还林中确立明确的规划、清晰的退耕地选择标准,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和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控制机制,构建协调多方利益的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从而改进退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退耕还林工程对我国粮食产量产生了什么影响一直争论不休,直接影响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其规模。利用国家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经验性结果显示:(1)退耕地对粮食产量所产生的负面效果甚小;(2)若考虑到匹配荒山造林所带来的生态服务,退耕还林工程对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正向,但效果依然较小;(3)对东部粮食产量的影响较大,对中部粮食产量影响甚小,对西部地区没有什么影响。因此,认为应当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相应地调节区域结构,向西部地区倾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易福金  徐晋涛  徐志刚  
本文利用2003年调查和2005年跟踪调查数据,对退耕还林工程在陕西、甘肃和四川三省的实施过程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与早期的评估结果进行了对比。结论是,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方面有一定改善,但工程的经济效果与早期的评估结论相近,即在就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方面没有显著效果。因此,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可持续性不容乐观。今后政策改进的方向是,降低退耕还林工程的规模和速度,改善工程的质量,及早出台有利于延续工程寿命的后续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桦  姚顺波  郭亚军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吴起县退耕农户的种植业生产、种植业农用物资投入、畜牧业饲养和生活消费支出等经济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种植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选择单产高、经济优势明显的农作物品种,同时,对单位面积耕地的农用物资和劳动力投入加大了;在畜牧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规模饲养羊,饲养生猪和鸡则主要满足自己消费;在农业收入增加的前提下,退耕农户的消费支出由以食品支出为主向食品教育、医疗支出并重的方向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