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6)
- 2023(14268)
- 2022(12135)
- 2021(11064)
- 2020(9394)
- 2019(21433)
- 2018(20986)
- 2017(40381)
- 2016(22015)
- 2015(24635)
- 2014(24373)
- 2013(24390)
- 2012(22988)
- 2011(21033)
- 2010(21155)
- 2009(19738)
- 2008(19265)
- 2007(17669)
- 2006(15834)
- 2005(13915)
- 学科
- 济(109976)
- 经济(109879)
- 业(61022)
- 管理(55362)
- 农(48885)
- 方法(39163)
- 企(38673)
- 企业(38673)
- 数学(35095)
- 数学方法(34828)
- 农业(32372)
- 地方(27561)
- 中国(24613)
- 业经(24383)
- 学(22813)
- 财(21431)
- 制(18718)
- 贸(17918)
- 贸易(17911)
- 易(17314)
- 环境(15253)
- 地方经济(14639)
- 发(14256)
- 银(13987)
- 银行(13933)
- 融(13631)
- 金融(13628)
- 体(13447)
- 行(13282)
- 和(13023)
- 机构
- 学院(322913)
- 大学(319024)
- 济(140692)
- 经济(137921)
- 管理(119461)
- 研究(115649)
- 理学(103095)
- 理学院(101858)
- 管理学(100201)
- 管理学院(99605)
- 中国(87786)
- 农(79941)
- 科学(74028)
- 京(66965)
- 农业(62074)
- 所(61082)
- 财(58942)
- 业大(58770)
- 研究所(55772)
- 中心(53915)
- 江(50729)
- 财经(46913)
- 经济学(43055)
- 经(42481)
- 北京(41527)
- 范(41437)
- 省(41152)
- 师范(40956)
- 院(40490)
- 农业大学(39281)
- 基金
- 项目(217015)
- 科学(168178)
- 基金(155798)
- 研究(153401)
- 家(138679)
- 国家(137439)
- 科学基金(115099)
- 社会(98163)
- 社会科(92559)
- 社会科学(92530)
- 省(87900)
- 基金项目(83999)
- 自然(74753)
- 自然科(72890)
- 自然科学(72863)
- 划(72285)
- 自然科学基金(71549)
- 教育(67173)
- 资助(61812)
- 编号(61625)
- 发(49382)
- 重点(48990)
- 成果(48475)
- 部(46829)
- 创(44504)
- 农(42061)
- 课题(42023)
- 科研(42022)
- 创新(41726)
- 计划(41308)
- 期刊
- 济(165661)
- 经济(165661)
- 研究(92062)
- 农(79496)
- 中国(62571)
- 学报(59565)
- 农业(53146)
- 科学(52369)
- 财(44484)
- 大学(44075)
- 学学(42368)
- 管理(37833)
- 业经(31511)
- 融(31360)
- 金融(31360)
- 业(26462)
- 技术(25585)
- 经济研究(25231)
- 教育(23687)
- 问题(23281)
- 财经(23031)
- 经(19866)
- 版(18496)
- 世界(17362)
- 技术经济(17210)
- 资源(16617)
- 业大(16404)
- 经济问题(15807)
- 农村(15535)
- 村(15535)
共检索到485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卫忠 吴付英 吴宗凯 雷明军 刘广亮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吴起县1619户农户的调查,了解农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态度,系统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行为方式、种植业、畜牧业以及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论是,退耕还林不仅使当地农民受惠,而且也促进了该县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村经济 影响 吴起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宗飞 姚顺波
运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从供给的角度测算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陕西吴起县农户户均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测算结果表明:退耕还林之前吴起县户均生态承载力为2.57 hm2,退耕之后户均生态承载力为3.62 hm2,上升了1.05 hm2;由耕地、林地、草地组成的户均生态承载力供给结构发生了变化,由退耕还林前的27.01∶1.01∶1变为退耕还林后的4.82∶13.93∶1,说明退耕还林工程对吴起生态经济的容纳能力有所增加,生态供给结构趋于优化。对耕地、林地、草地因子进行生态承载力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因子是影响退耕还林之后户均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因子。最后,对进一步提升吴起县户均生态承载力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生态承载力 吴起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桦 姚顺波 郭亚军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吴起县退耕农户的种植业生产、种植业农用物资投入、畜牧业饲养和生活消费支出等经济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种植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选择单产高、经济优势明显的农作物品种,同时,对单位面积耕地的农用物资和劳动力投入加大了;在畜牧业方面,退耕农户倾向于规模饲养羊,饲养生猪和鸡则主要满足自己消费;在农业收入增加的前提下,退耕农户的消费支出由以食品支出为主向食品教育、医疗支出并重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经济行为 吴起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金娜 姚顺波
运用DEA模型对陕西省吴起县196个农户退耕前后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农户的总体效率变化不大;农户生产的纯规模效率比退耕前下降了许多,退耕前大部分农户的规模效率在0.9~1.0之间,而退耕后则集中在0.3~0.4之间;退耕后纯技术效率却明显的提高了,由退耕前的0.40提高到了退耕后的0.51。投影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农户的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产值的增值空间远远大于退耕之前,这主要是由于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农户的精耕细作、政府在林业方面提供的技术培训以及圈养畜牧业发展的缘故。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农户 生产效率 退耕还林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文 姚顺波 李桦 刘广全
运用DEA分析方法,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测算了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表明该地区在退耕还林(草)后,农业规模收益处于递增阶段,规模效率呈波动性变化,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变化一致,呈提高趋势,但综合效率有效性仍不足。为了确保退耕还林(草)工程已取得的绩效,可以通过调整土地资源配置、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和充分合理利用投入的农用物资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明骏 郑少峰 李桦
退耕还林(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的生态恢复的重要内容。退耕还林(草)作为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不仅对生态恢复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良好作用。论文以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吴起县为例,实证分析了退耕还林(草)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不仅取决于农业内部种植结构调整,而且还取决于以农业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为特点的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吴起的实证分析表明: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后农业土地经营在向集约化和产业化转变,农村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该地区正在逐渐摆脱单纯依赖种植业收入的格局。但是,这种变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 李桦
基于吴起农户调查面板数据,采用统计描述法和结构方程分别对退耕农户复耕的可能性进行甄别,并分析了农户退耕还林持续性传导路径。结果表明:不同复耕意愿农户非农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农户非农化程度与退耕还林可持性之间显著相关,即农户非农化程度越高,农户复耕可能性越低;且以补助作为激励手段作用依然存在,但影响不如非农化程度对退耕还林可持续性影响大。因此,为保证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性,一方面应为农户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消除农户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障碍;另一方面应实行有差别的补助标准,提高大规模退耕且主要从事农地经营农户的退耕还林补助标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伟 朱清科 赖亚飞
该文选取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典型地区陕西省吴起县为研究区,采用替代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直接市场法评估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的理论生态价值。其中,涵养水源价值9140.4万元、保育土壤价值96378.8万元、净化环境价值427.1万元、固碳制氧价值100689.9万元、改善小气候价值272.23万元。通过引入市场逼近系数和支付意愿系数,确定在目前具有市场操作性的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实际生态补偿价值为5633万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1118.8万元、保育土壤价值2360.6万元、净化环境价值6.4万元、固碳制氧价值2114.5万元、改善小气候价值32.7万元。同时,根据不同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特点和受益对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桦 郭亚军 刘广全
本文依据陕西省吴起县农户面板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描述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退耕规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表明:无论是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之初还是在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之时,退耕农户的收入都在提高;退耕还林工程补贴政策对中低收入层次农户收入具有长期的提升作用,对高收入层次农户收入的影响具有阶段性;耕地面积、农业劳动时间对中低收入层次农户收入的正向影响效应在减弱,甚至对高收入层次农户的收入有负向影响;农林牧业投入、外出务工劳动力比例、非农劳动时间对所有农户的收入在退耕还林工程两个时期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应对中低收入层次农户继续进行退耕还林补贴,继而增强低收入农户农地经营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小燕 刘震 蓝菁 于金娜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8年陕西省吴起县193个退耕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进行了排除环境因素与随机误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剔除随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退耕户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有所下降,其中农户的平均纯技术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农户的平均规模效率有所下降。由此说明,退耕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之所以较低是因其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低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管理的无效率,而随机因素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提高退耕户的农业生产效率,需要从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上着手,优化现有的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格局,推广科学的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艳红 康慕谊
为促进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保护的机会成本应包括人们因参与生态保护不得不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各种投入和潜在损失。根据机会成本法,以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对吴起县的退耕还林补偿标准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如果退耕后以舍饲养羊为主导产业,吴起县退耕还林补贴低标准为729元/亩,高标准为1014元/亩,标准定为900元/亩较为合适。提出建议在以后的生态补偿项目中补偿金在补偿期限内逐年递减发放,在起始阶段发放较高的补贴数额。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顺波 张晓蕾
首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从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渔业等几方面对退耕还林前后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然后借助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别计算了吴起县退耕还林前后的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指数,得出退耕还林后吴起县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综合指数有所提高(由0.8270提高到0.8596),但仍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特别是退耕还林前后劳动力合理化指数都偏低(分别仅为0.7426和0.7762),说明吴起县劳动力结构调整力度还有待加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亚军 姚顺波
基于C—D生产函数模型思路,运用索洛增长方程式,对陕西吴起县退耕还林后农民收入的增长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退耕还林政策对吴起县农业生产各要素收入弹性的影响,结论是吴起县的退耕还林政策有效的改善了各生产要素的收入弹性,从而显著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吴起县 农民收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秀华
退耕还林工程能否取得持续性效果,关键取决于农户收入在退耕还林之后的收入是否提高。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文章利用陕西安康1006份农户生计调查问卷,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是否参与退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比较显著。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收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郭志勤 姚顺波
探讨了退耕还林给陕西省吴起县粮食产量、农村生活、能源、农民经济收入、思想观念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对吴起县退耕还林的可持续性、粮食安全、能量需求、经济收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惩戒毁林复耕宣传等。
关键词:
吴起县 退耕还林 成果 可持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