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6)
- 2023(11746)
- 2022(9596)
- 2021(8743)
- 2020(7410)
- 2019(16369)
- 2018(16139)
- 2017(31037)
- 2016(16843)
- 2015(18205)
- 2014(17595)
- 2013(17679)
- 2012(16057)
- 2011(14246)
- 2010(14530)
- 2009(13786)
- 2008(13957)
- 2007(12729)
- 2006(11433)
- 2005(9997)
- 学科
- 业(87444)
- 济(71631)
- 经济(71532)
- 企(70201)
- 企业(70201)
- 管理(60653)
- 农(45870)
- 方法(31036)
- 农业(30513)
- 业经(29142)
- 财(24222)
- 数学(23509)
- 数学方法(23388)
- 务(18217)
- 财务(18212)
- 财务管理(18197)
- 企业财务(17247)
- 技术(16482)
- 制(16012)
- 中国(15750)
- 策(14569)
- 贸(14138)
- 贸易(14131)
- 易(13822)
- 划(13305)
- 学(12899)
- 体(12607)
- 和(12399)
- 理论(11027)
- 经营(10921)
- 机构
- 学院(251019)
- 大学(241297)
- 济(106985)
- 经济(105325)
- 管理(103649)
- 理学(90311)
- 理学院(89504)
- 管理学(88360)
- 管理学院(87949)
- 研究(79289)
- 农(68620)
- 中国(64344)
- 农业(52908)
- 科学(51324)
- 京(49821)
- 业大(49585)
- 财(45713)
- 所(41352)
- 江(38548)
- 研究所(37808)
- 中心(37391)
- 财经(37027)
- 经(33771)
- 农业大学(33507)
- 经济管理(31323)
- 经济学(30986)
- 北京(30269)
- 州(29620)
- 省(29264)
- 业(28564)
- 基金
- 项目(172342)
- 科学(136173)
- 基金(127728)
- 研究(119440)
- 家(114270)
- 国家(113152)
- 科学基金(97217)
- 社会(79243)
- 社会科(74804)
- 社会科学(74782)
- 省(69098)
- 基金项目(69044)
- 自然(65100)
- 自然科(63646)
- 自然科学(63622)
- 自然科学基金(62605)
- 划(56183)
- 教育(50822)
- 资助(50124)
- 编号(46594)
- 业(42091)
- 创(38709)
- 重点(37744)
- 发(37479)
- 部(37203)
- 农(36573)
- 创新(35392)
- 成果(33761)
- 科研(33382)
- 国家社会(33171)
- 期刊
- 济(124073)
- 经济(124073)
- 农(69892)
- 研究(62157)
- 农业(46894)
- 学报(45818)
- 中国(44140)
- 科学(42533)
- 管理(37978)
- 财(36694)
- 大学(34864)
- 学学(34364)
- 业经(29848)
- 业(25384)
- 融(23728)
- 金融(23728)
- 技术(19730)
- 财经(18147)
- 问题(17552)
- 经济研究(17498)
- 经(15627)
- 版(14798)
- 技术经济(14731)
- 农村(14324)
- 村(14324)
- 业大(14019)
- 农业经济(13903)
- 世界(13874)
- 科技(13176)
- 商业(12976)
共检索到361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阳洁 姜志德 王晓兵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中国生态治理产生了重要作用,其实施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退耕补贴对参与退耕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影响缺乏研究。本文首先构建"农户比较收益差距"指标,从农户决策视角分析了退耕补贴、非农就业与农户种植业生产投入积极性的关系,进而使用2008和2009年陕西省米脂、安塞和吴起3县的农户调查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退耕补贴显著降低了参与退耕农户的种植业生产投入积极性,这意味着退耕补贴政策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另外,非农就业、退耕规模则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投入积极性有显著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成定平
利用因果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法分析了我国林草地的增减变动对种植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前,林草地的减少所引致的环境退化对种植业造成了负面影响;工程实施后,中部、东部地区林草地的增加促进了种植业单产的提高,而西部地区尚未建立起这种关系;通过退耕还林工程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对种植业具有经济功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喻永红
如何在项目结束停止补贴后长期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重庆万州退耕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方法首次就补贴期后的农户退耕还林态度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显示,有相当大一部分农户在补贴结束不会再继续为退耕还林做出努力,项目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对补贴期后农户退耕还林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男性、文化程度较高、非党员和非农就业的户主在补贴期后保持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较低;劳动力较多、年人均收入较低、退耕面积较大和还生态林的农户保持退耕还林的积极性较低。结论建议在现有的直接经济补偿结束后,尽快建立与生态服务提供紧密相连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通过多种非货币性补偿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欢欢 李波 于海跃 郝丽霞
研究退耕还林工程与农户的关系对于退耕还林后续问题解决,完善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准格尔旗多年农户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旗退耕还林工程初期(2002年)和后期(2010年)农户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家庭结构、收入水平和结构的影响,以及农户对退耕还林态度、禁牧圈养态度变化和对退耕还林工程评价,最后分析了农户返耕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受访农户平均年龄由2002年的35.02岁上升为2010年的45.32岁,年轻农户比重明显下降;户均人口从2002年的3.75人下降到2010年的2.8人。农户人均毛收入由2002年的1 332.03元增长为2010年的5 447.77元...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农户 对比研究 准格尔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颜露 陈琛 王立群
基于甘肃、宁夏和湖南三地首轮退耕农户的调研数据,采用A-F双界限方法测度退耕农户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在此基础上借助精确断点回归设计,实证检验退耕还林补贴到期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补贴到期农户各维度及其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均高于未到期农户;第二,补贴到期对相对收入、充分就业、生活水平、主观感知维度及多维相对贫困的局部平均处理效应均显著为正;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补贴到期对老年和低收入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正向影响效应相对更强。鉴于此,从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建立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以及完善退耕还林后续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婧怡 陈琛 王立群
【目的】探讨首轮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能够为完善后续退耕还林政策以及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19年和2021年河北、四川、甘肃、宁夏以及湖南5省(自治区)1 733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借助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内部收入及收入结构不平等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退耕补贴到期对不同受教育程度和退耕规模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异质性影响。【结果】1)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2)分别选用不同度量指标替换基尼系数,由不同度量指标所构建的RIF模型均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说明研究结果是可靠的。3)从收入结构上看,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内部工资性和生产经营性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对农户内部转移性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对农户内部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不显著。4)对于不同受教育程度农户而言,退耕补贴到期对小学及以下和初中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而对高中及以上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对于不同退耕规模农户而言,退耕补贴到期对中等规模及以上退耕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但对小规模退耕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的估计结果并不显著。【结论】首轮退耕补贴到期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退耕补贴到期对退耕农户内部工资性和生产经营性收入不平等具有加剧作用,而对内部转移性收入不平等则具有缩小作用。不同类型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受退耕补贴到期影响的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退耕补贴到期会加剧中低学历和中等退耕规模及以上农户内部的收入不平等,缓解高学历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而对小退耕规模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无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从拓宽农户就业渠道、促进后续相关产业发展以及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帮扶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长宁 王树进
利用陕南地区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基于退耕还林工程造成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约束趋紧的前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陕南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非农就业收入取代农业收入成为农户最大的收入来源,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明显快于种植业,种植结构更加多元,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粮食单位产量也较退耕前有了明显的增长,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和消费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总体而言,退耕还林与农户经济行为的和谐共生关系已基本形成。最后提出长期有效推进陕南地区退耕还林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农户经济行为 陕南地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长宁 王树进
基于陕南3市5县8镇291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在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采用二元logit模型对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参与农技培训,政府是否实行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以及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采用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农户的非农就业程度对其则有负向显著影响。因此,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生态农业并实现退耕还林背景下环境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双重目标,政府要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地区农村教育等公共产品的供给规模、结构和水平,为提升农户人力资本和多元化技能水平提供支撑,同时要普及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引导其他...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农业 采用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金娜 姚顺波
运用DEA模型对陕西省吴起县196个农户退耕前后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农户的总体效率变化不大;农户生产的纯规模效率比退耕前下降了许多,退耕前大部分农户的规模效率在0.9~1.0之间,而退耕后则集中在0.3~0.4之间;退耕后纯技术效率却明显的提高了,由退耕前的0.40提高到了退耕后的0.51。投影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农户的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产值的增值空间远远大于退耕之前,这主要是由于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农户的精耕细作、政府在林业方面提供的技术培训以及圈养畜牧业发展的缘故。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农户 生产效率 退耕还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燕 董耀
基于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采用2012年农户调查数据,运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政府强制推动的背景下,参与方式与参与程度、政策认知及政策执行力度是影响农户退耕还林意愿的主导因素,退耕还林净效用、家庭禀赋的作用弱化。其中:①政府强制参与将导致农户抵制;被征求过意见、了解补偿政策、知道退耕还林目的和按时收到补偿款的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强。②土地机会成本对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几乎没有影响,但土地机会成本上升、造林营林成本高,削弱了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同时劳动力机会成本上升的负向作用不容忽视。③林木及林地产权收益的正向作用显著,经济补偿、林业收益、结构调整收益的影响未能得到证实。④以种植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弱。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芳 章杏杏 孟凡艳
通过对处于农牧交错带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3县农户的实地调查,应用农户2006年的家庭生产经营与其他行为的实际数据,分析政府退耕补贴政策行为对农牧交错带农户收入的影响。结论为:无论在退耕补贴期内政府执行原退耕直接补贴标准,还是在补贴期限届满后执行新的补贴标准,农户因退耕而获得的直接补贴与种植牧草收入之和大于在退耕地种植传统农作物的收入。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农户 退耕补贴 农牧业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边玉花 李文红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以来,我国政府已投入大量的资金,并决定还要继续追加投资。单纯的政府"直补"力量有些不足,也不能从根本上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应该利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的商业机会、经济政策、土地使用权等,吸引广大的社会力量参与投资,将退耕区或沙区建设成为他们的原材料生产基地,带动农牧民致富,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从而实现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双赢。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 直接补贴 经济杠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国英 陈亮
退耕还林政策规定对退耕农户补贴8年。由于补贴8年的承诺即将到期,政府下一步如何行动直接决定了广大退耕农户的行为选择。在过去的几年中,退耕补贴对农户收入、生活的影响如何,这成为下一期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通过对山西临县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到退耕补贴在退耕户的家庭收入中占到很大的比重。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有必要延续以前的补贴措施,但补贴的方式应该发生一些变化。
关键词:
退耕还林 补贴 t检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韩秀华 梁义成 李树茁
退耕还林对农户生计有着重要影响,其主要途径是改变农户生计资本组合及其配置;非木材林产品是山区农户的生计资本之一,目前鲜有针对这类活动影响的具体研究。本文遵循可持续生计分析思路,利用来自陕西秦岭山区农户的调查数据,关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政策对不同农户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对不受非农市场约束的农户,这一政策能够减少非木材林产品采集的依赖度和发生率;而对于受约束农户,这种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炜 薛建宏 张兴
退耕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是理论研究的焦点,也是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实施的关键。本文利用CHIP2013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值匹配方法检验退耕还林的收入效应及其空间异质性,并进一步剖析退耕政策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总体而言,退耕政策对农户收入产生了显著负影响,但地区间存在空间异质性;同时,农户劳动供给和人力资本在退耕对收入的影响中分别起到部分抑制作用和部分中介作用。建议政府提高与优化退耕补偿标准,出台与区域发展相联系的差异化补偿政策;同时,发展退耕区服务业,增强对退耕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