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44)
- 2023(11243)
- 2022(9865)
- 2021(9247)
- 2020(7660)
- 2019(17655)
- 2018(17640)
- 2017(34087)
- 2016(18486)
- 2015(20656)
- 2014(20384)
- 2013(20171)
- 2012(18289)
- 2011(16529)
- 2010(16421)
- 2009(14759)
- 2008(14111)
- 2007(12079)
- 2006(10441)
- 2005(8886)
- 学科
- 济(71445)
- 经济(71370)
- 管理(54981)
- 业(49097)
- 企(40756)
- 企业(40756)
- 方法(34692)
- 数学(29904)
- 数学方法(29588)
- 农(19493)
- 学(19405)
- 环境(19065)
- 财(17104)
- 中国(16955)
- 业经(15844)
- 地方(14974)
- 和(13305)
- 农业(13233)
- 划(13167)
- 贸(12205)
- 贸易(12200)
- 理论(12029)
- 易(11824)
- 技术(11704)
- 务(11145)
- 财务(11088)
- 财务管理(11073)
- 制(10704)
- 资源(10647)
- 企业财务(10504)
- 机构
- 大学(261386)
- 学院(260074)
- 管理(106971)
- 济(98840)
- 经济(96655)
- 理学(94015)
- 理学院(92969)
- 管理学(91390)
- 管理学院(90955)
- 研究(85827)
- 中国(61158)
- 科学(57106)
- 京(55718)
- 农(44560)
- 业大(43030)
- 财(42982)
- 所(42925)
- 研究所(39887)
- 中心(38570)
- 江(35933)
- 财经(35772)
- 农业(34968)
- 北京(34967)
- 范(34597)
- 师范(34285)
- 经(32644)
- 院(31744)
- 州(29517)
- 经济学(28827)
- 师范大学(27943)
- 基金
- 项目(190760)
- 科学(149552)
- 基金(138868)
- 研究(136404)
- 家(122229)
- 国家(121270)
- 科学基金(104008)
- 社会(85297)
- 社会科(80812)
- 社会科学(80789)
- 基金项目(75319)
- 省(74289)
- 自然(69743)
- 自然科(67970)
- 自然科学(67954)
- 自然科学基金(66701)
- 划(63011)
- 教育(61236)
- 资助(56313)
- 编号(55151)
- 成果(42732)
- 重点(42612)
- 部(41346)
- 发(40343)
- 创(39333)
- 课题(37018)
- 科研(36732)
- 创新(36659)
- 计划(35177)
- 教育部(34977)
共检索到356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艳 李鹏 赵忠 张良恩 孙楠
通过对植被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揭示了植被恢复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阐明了植被重建的水土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植被恢复重建的自然因素及其时间效应,提出了植被恢复的可能途径,同时对植被恢复的基础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万雪琴 胡庭兴 张健 李贤伟 宫渊波
Public welfare forest is the most important model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the Conversion of farmland to forests in Sichuan Province. It can well represent and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hillside fields. Therefore an Alnus cremastogyne forest community dev...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沛义 妥德宝 段玉 李焕春 徐晓曼
文章对建立在内蒙古阴山北麓武川县境内的一个不同退耕植被群落长期定位试验田进行了介绍,对此长期定位试验近年来进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初报,并结合近期研究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合理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阴山北麓 植被恢复 定位试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文娟 焦菊英 张振国
为了探讨土壤种子库对植被恢复的影响,该文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典范变量分析,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土壤种子库密度、土壤水分和养分、地形因子以及退耕年限对植物群落变化的影响,量化了土壤种子库对植被恢复的贡献。结果表明:影响植物群落变化的因子有土壤水分、速效磷、土壤种子库和坡向;仅用土壤种子库只可解释植物群落变化的32.1%;由于退耕地土壤种子库的优势种主要为猪毛蒿,其植被恢复潜力与速度比较小。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需要适度的人为干预,有必要适当引进一些演替后期物种,如白羊草、铁杆蒿、长芒草等物种,以缩短演替时间,加速退耕地植被恢复进程,促进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的防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正礼
本文在试验研究、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基于中国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背景、现状及研究基础 ,通过对国外相关实践进行借鉴性分析 ,提出了西北地区退耕地植被恢复的思路和“以封山育林为主 ,辅之以人工措施”的基本途径 ,并提出了不同景观立地条件下的 5 6种植被恢复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蔺雪芹 方创琳
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的建设和城市群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目前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从产业部门发展、结构变动、布局调整、产业集群建设等多个角度对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影响机理和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在研究方法上,以能值、生态足迹、系统动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投入产出法、灰色系统分析和多目标规划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开始应用于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模拟及情景预测之中。当前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理论研究欠缺,方法应用有限。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基于城市群空间特性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入,多学科融合、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及与实践的结合将得到加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永忠 吴次芳 王庆日 周炼清 严栋
土地政策是影响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论文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对中国的耕地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对中国耕地的数量变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势头总体上得到遏制,全国及各省(市、区)基本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促进了农地整理工作的开展。但是,该政策对中国耕地的质量变化的影响却相反,在全国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情况下,耕地的总体生产能力呈下降趋势,同时,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重新审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可行性,以“保护和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替代“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及根据土地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贺金红 廖允成 胡兵辉 程天矫
退耕还林(草)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粮食安全问题作为实施退耕还林(草)的基础背景,成为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增长能否产生正效应的拐点。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的生态经济效应,认为该区实施退耕还林(草)过程中存在生态与经济效益的不协调,不仅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给黄河中下游地区造成了一系列隐患。针对如何实施好退耕还林(草)这项工程,提出了从当地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区情出发,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中生态与经济效益协调化的运行策略。
关键词:
黄土高原区 粮食安全 生态环境 坡耕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正才 傅懋毅 谢锦忠 周本智 肖体全 吴明
对四川省沐川县几种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生态系统的植被碳储量、凋落物的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植被覆盖类型下的植被碳储量、凋落物的碳储量和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以人工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植被的碳储量最大。植被碳储量由高到低依次是人工水杉林、天然次生林、慈竹Neosinocalamusaffinic林、农耕地、茶Camelliasinensis园;天然次生林凋落物的碳储量比其他的几种类型要高,分解后更利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增加;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的碳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由高到低的依次为次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长生 严金明
[目的]分析生态退耕背景下黄河流域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黄河流域不同区域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旨在为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和耕地利用政策提供借鉴。[方法]基于2000—2020年黄河流域连续土地利用数据,利用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量化耕地变化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之间的动态因果及空间交互关系。[结果](1)黄河流域2000—2020年年均减少耕地69.53万hm~(2),还林还草是耕地主要减少去向,2020年和2004年是退耕还林还草高峰年,中上游是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区;(2)从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看,下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没有显著影响,上游地区长期退耕还林还草对农业产值增加有利,中游粮食产量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低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更多,中上游生态退耕对生态环境有显著促进作用;(3)从空间自相关结果来看,下游地区退耕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空间分布不具有一致性,黄土高原南部和太行山附近退耕还林还草与生态环境指标呈高—高集聚,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退耕与农业产值呈小范围高—高集聚。[结论]退耕还林还草是黄河流域耕地变化的重要原因,退耕还林还草规模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异质性明显,且在部分区域存在因果关系,不同区域应当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不同用地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谷振宾 王立群
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核心目标,工程建设的生态影响与可持续性备受关注,对工程进行全面、客观的生态影响评估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退耕还林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总结了已有研究中退耕还林生态影响评估的角度、定性与定量评估方法,以及对小范围内治理效果的评述。本文在肯定已有研究对退耕还林生态影响评估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认为应进一步研究如何解决好评估角度的选取、评估方法的完善和评估结果的可比性等问题。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影响 恢复生态学 生态恢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影像,根据QuickBird影像自身特点,改进已有像元二分模型2个参数的估算方法,建立用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退耕地中。结果表明利用QuickBird影像监测退耕地的植被覆盖度受到退耕苗木树冠大小的限制,树龄小于1年的树木监测效果不佳;树龄大于2·5年的树木监测效果较好,精度可达83%以上,表明用此改进模型对2·5年以上退耕地进行植被覆盖度监测是可行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风亭,刘纪远,庄大方,胡云锋
近几十年来,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利用方式多样,且变化强烈,研究该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不仅对该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助于认识该区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成果和发展,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1)由于长期对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利用,整个地区生态与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土壤退化问题极其严重:2)研究重点从土地退化及其恢复转向土地利用对碳循环及全球变化的影响,但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有待深化。3)选择合理的生态农业开发模式,采用持续性的土地利用管理措施,是减少土地利用负面环境效应的有效措施。4)今后应加强退化土壤环境定量遥感技术和信息系统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变化定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红壤丘陵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鹏 徐昊 陈康 单祎德 凌宁 任丽轩 瞿红叶 徐国华
城镇化快速发展和资源短缺背景下,高湿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水热炭化技术因其处理高湿固体废弃物的独特优势和下游产物巨大的资源化利用潜力备受关注。过去几十年间,世界各国学者们围绕水热炭化理论和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着重从水热炭化技术本身(特点和优势、反应过程、物质转化和技术参数等)以及水热炭化产物资源化利用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土壤理化环境、植物生长、固碳减排和生物响应等)两方面综述前人的研究进展,展望未来需重点关注和突破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水热炭化技术处理高湿固体废弃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新思路。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郑钧 吴仁武 史琰 杨凡 晏海 吴一波 任伟涛 包志毅
随着人居环境的恶化,人类更加关注环境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影响。竹类植物不仅能够保护、美化以及改善环境,它的生态环境功能还能促进人类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针对目前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从改善小气候环境、净化空气、释放空气负离子、固碳释氧等方面对近年来竹类植物的主要环境效应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扩大竹类植物环境效应定量实验研究对象的范围;改进竹类植物环境效应定量实验的研究方法;建立竹类植物生态环境服务的评价体系等是将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