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7)
2023(8521)
2022(7194)
2021(6624)
2020(5686)
2019(12616)
2018(12556)
2017(23469)
2016(13445)
2015(14766)
2014(15157)
2013(14651)
2012(13958)
2011(12630)
2010(12694)
2009(11606)
2008(11661)
2007(10424)
2006(9197)
2005(8224)
作者
(43531)
(36949)
(36271)
(34743)
(23276)
(17883)
(16353)
(14336)
(14044)
(13309)
(12857)
(12671)
(12343)
(11993)
(11888)
(11139)
(10997)
(10742)
(10708)
(10545)
(9433)
(9308)
(9175)
(8495)
(8271)
(8231)
(8002)
(7955)
(7737)
(7685)
学科
(48809)
经济(48735)
管理(33482)
(31677)
(25510)
企业(25510)
方法(21743)
数学(18563)
数学方法(18289)
(17404)
(13562)
中国(13558)
(12813)
(11491)
地方(10746)
业经(9799)
理论(9368)
(9366)
金融(9358)
(9270)
银行(9211)
(9101)
(8897)
农业(8801)
(7842)
贸易(7837)
(7553)
财务(7523)
(7514)
财务管理(7501)
机构
大学(194305)
学院(192832)
研究(75817)
(68470)
经济(66774)
管理(65136)
理学(56141)
理学院(55264)
中国(54863)
管理学(53744)
科学(53406)
管理学院(53403)
(47614)
(42994)
(42051)
研究所(39140)
农业(37996)
业大(37300)
(33361)
中心(32745)
(31080)
(27682)
(26949)
北京(26487)
师范(26486)
财经(26248)
(26226)
农业大学(24404)
(24117)
(23880)
基金
项目(136066)
科学(104937)
基金(98323)
(91734)
国家(91049)
研究(89484)
科学基金(74248)
社会(54320)
(53528)
自然(52176)
基金项目(51964)
社会科(51269)
社会科学(51255)
自然科(50979)
自然科学(50956)
自然科学基金(50052)
(47075)
教育(41477)
资助(40540)
编号(33493)
重点(32603)
计划(29458)
(29297)
(28776)
成果(28076)
(27843)
科研(26998)
科技(26600)
创新(26257)
课题(25575)
期刊
(75756)
经济(75756)
研究(52780)
学报(46872)
(43066)
中国(42683)
科学(38842)
大学(33160)
学学(31872)
农业(28758)
(25808)
管理(24043)
教育(21413)
(16817)
金融(16817)
(15868)
技术(14305)
业大(13897)
财经(13167)
(12782)
经济研究(12202)
业经(12113)
(11394)
农业大学(11255)
林业(11125)
资源(10629)
科技(10591)
问题(9982)
统计(8617)
自然(8070)
共检索到289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慧霞  李贤伟  张健  范冰  范川  
以未退耕的陡坡耕地作对比,对退耕还林(草)4年后2种草本层模式的三倍体毛白杨林地进行≤1mm细根生物量及土壤水稳性团聚体(WSA)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林地的林木细根生物量均为上层>中层>下层,比值均约为50∶30∶20,黑麦草林地林木细根年平均生物量约为自然草林地的2倍;但就总细根量来说,自然单根系大于黑麦草根系,是黑麦草的4.4倍;林地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未退耕地在总量上差别不大,但林地上层和中层大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明显高于未退耕地;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mm细根能提高大粒级及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水稳性团聚体总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范冰  李贤伟  张健  董慧霞  范川  
在天全县的退耕还林地中,对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模式细根和草根的分解及其N、P、K、Ca、Mg养分释放动态进行研究。细根Φ0~1mm、Φ1~2mm、Φ0~2mm及草根的第1年干质量损失率分别为73.97%、69.80%、73.44%和79.53%,应用对数方程模拟细根和草根的分解过程,拟合程度较好(R2>0.9,P<0.01),分解5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10、252、243和185d。细根分解过程中,P、K、Mg的含量下降,N、Ca的含量增加。草根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的含量都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变化,整体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细根分解过程中,P、K、Mg的养分释放率与其干质量损失率的变化趋势相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峰  席本野  戴腾飞  于景麟  李广德  陈雨姗  王杰  贾黎明  
【目的】杨树速生丰产林是我国主要的纸浆兼用材林,较低的水肥利用效率容易造成土壤退化、环境污染甚至林分产量下降。因此,迫切需要探究适宜的水肥耦合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水肥耦合处理对根区土壤氮分布、根系分布以及林木产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毛白杨人工林的最佳水肥耦合措施。【方法】以三倍体毛白杨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灌溉水平:-20 kPa(I_(20))、-33 kPa(I_(33))、-45 kPa(I_(45))和4个施N水平:0(F_0)、120 kg/(hm~2·a)(F120)、190 kg/(hm~2·a)(F190)、260 kg/(hm~2·a)(F_(260)),并设置CK对照(不灌溉不施肥)。测定其全年的土壤NO_3~--N动态、细根分布以及生物量产量。【结果】(1)施N量和灌溉量显著增加NO_3~--N运移、分布和深层累积量,其中I_(20)F_(260)处理NO_3~--N深层浸出现象严重,而I_(20)F_(120)处理浸出量最小。(2)水肥耦合管理可使根系分布浅层化;其中N肥供应可改变根系分布规律,灌溉促使根系分布表层化;而根系生长对N的响应取决于灌溉水平,其中I_(20)F_(260)处理根长密度(RL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莉丽  陈益娥  李晓华  
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在土壤质量和抗蚀性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张治伟等,2009)。土壤退化首先表现出团粒结构的破坏与消失(王晓娟等,2012),在黄土高原常将大于0.2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质量百分含量作为土壤抗蚀性指标。Barthès等(2002)认为在模拟降雨条件下,30 min后径流深度和土壤流失量与表层土壤稳定大团聚体(>0.2 mm)含量负相关(P<0.01);在径流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雪梅  王海燕  孙向阳  邹妍  康向阳  
Split-plot field experiment with 2-year-old 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 clone S1,S6,S8 and S11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and diploid clone S10 as control was carried out in Wei County,Xintai City,Heibei Province.Annual change of soil nutrients in different plantation and tree growth indices of height...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毛建丰  
以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为参照亲本 ,对三倍体毛白杨配子育性及其子代变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三倍体毛白杨B312花粉量较大 ,平均每花序高达 5 3mg.采用二倍体为参照母本研究三倍体花粉配子育性有估测过高的倾向 .②通过二倍体为参照父本可以相对较为准确地检测三倍体的雌配子育性 ,其中三倍体毛白杨雌株B30 3 ,B30 4,B30 5的配子育性介于 0 .0 5 %~ 0 .5 %之间 .③三倍体毛白杨与毛新杨等的杂交子代中存在三片子叶、四片子叶等子叶形态变异现象 ,总变异率达 2 6 .47% .④利用三倍体毛白杨与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杂交 ,共成苗 170株 ,其中包括 14.7%...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雪梅  孙向阳  王海燕  康向阳  
以三倍体毛白杨不同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4 a生长期内5个不同密度(2 m×2 m、2 m×3 m、2 m×4 m、2 m×5 m和3 m×4 m)试验林的0 20、20 40、40 60 cm土壤层次的理化指标(pH值、有机质、全N、碱解N、全P、有效P、全K和速效K含量),结果表明:(1)4 a生长期内,三倍体毛白杨各密度试验林3个土层的pH值均增加,尤其是低密度(3 m×4 m)试验林增幅最大,且随土层加深碱性增强。(2)各密度试验林3个土层有机质含量呈先降后升的变化,高密度(2 m×2 m、2 m×3 m)试验林有机质消耗量显著比其它密度的大。(3)土壤全P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之悌  康向阳  张志毅  
对毛白杨优良无性系进行了染色体检查和花粉观察,结果表明:(1)在毛白杨自然花粉中有形态较大的大花粉粒的存在,大花粉粒染色体计数为1n=2x=38,证明这种大花粉粒为天然染色体未减数的2n花粉;(2)毛白杨分布区中有天然三倍体(2n=3x=57)的存在。现已检出5个毛白杨天然三倍体无性系,它们分别位于毛白杨分布区的北部、西部与南部,相距甚远,表明其存在具有普遍性;(3)毛白杨天然三倍体在材积生长、纤维特性、干型和抗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与生产群体相比,其材积生长的遗传增益平均超出564%,其中表现最佳的B383可超出154%。这些毛白杨天然三倍体的发现,对于杨树遗传育种的学术研究和毛白杨木浆、木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先亮  赖文衡  潘定如  殷宁  樊永明  
该文主要研究三倍体毛白杨由 2 .0MPa以上爆破变为 1.0MPa爆破浆的可漂性 .用 1.0MPa爆破三倍体毛白杨做CEP ,其得率可达 90 %左右 .加入 4%的Na2 CO3,4%~ 12 %Na2 SO3 所得本色浆白度为 42 %~ 5 8% ,使白度有大幅度提高 .用过氧化氢常规漂白 ,一段漂 (2 %H2 O2 )白度可达 5 6 %~ 6 6 % ;二段漂白度可达 6 4%~ 75 % .浆料具有潜在的可漂性 ,使杨木爆破浆用作新闻纸和文化用纸成为可能 .同时也为正在大力推广并已大片成林的三倍体毛白杨的利用 ,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市场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慧  代新俊  高志强  
【目的】研究不同夏闲期耕作方式对黄土高原旱地麦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为改善旱地土壤结构、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2017年在山西省闻喜县邱家岭村开展免耕—免耕—免耕—免耕(4a NT)、深翻—深翻—深翻—深松(3a PT-ST)、深松—深松—深松—深翻(3a ST-PT)和深松/深翻(4a ST/PT)轮耕4种耕作处理,测定了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稳定率(WSAR)、破坏率(PAD)、分形维数(D)、峰凸系数(C_E)和偏倚系数(C_S)等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结果】4年轮耕处理结果表明,深松/深翻轮耕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旱地麦田产量。深松/深翻轮耕0—50 cm土层>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连续免耕、深翻—深翻—深翻—深松和深松—深松—深松—深翻高40.4%—45.5%、61.8%—98.0%和39.4%—106.1%,且深松/深翻轮耕处理下的GMD、MWD、WSAR和C_S均显著高于其他耕作处理,而D、PAD和CE均显著低于其他耕作处理(P<0.05)。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WSAR、MWD、GMD和C_S之间相互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PAD、D和CE呈极显著负相关(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郑子成  王永东  李廷轩  杨玉梅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就退耕对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干筛处理下各种退耕方式土壤团聚体均以>5 mm粒径为主,总体随粒径的减小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湿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以退耕撂荒>退耕还茶,在20~40 cm土层却表现为相反的变化特征;湿筛处理下,不同退耕方式的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和平均几何直径在0~20 cm土层表现为:退耕还林>退耕还茶>退耕撂荒,在20~40 cm土层却表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冰冰  李鹏  李占斌  卢金伟  
【目的】揭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其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陕西省富县任家台林场子午岭林区土地退化/恢复过程中,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有机质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土地退化过程中,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减少;土地恢复过程中,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开垦/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减小/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与>0.25 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随着土壤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或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土地开垦,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德  贾黎明  富丰珍  
为探讨三倍体毛白杨叶片水分特征及其与蒸腾作用的相互关系,利用二氧化碳变量法、烘干法、压力平衡法等对三倍体毛白杨速生林叶片蒸腾速率、含水量、水势、水容等水分特征进行了连续2年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叶片蒸腾速率(Tr)呈"单峰型"日变化,与之相反,其叶片绝对含水量(CLAW)、相对含水量(CLRW)、水势(Ψ)、水容(C)等呈"V"型。Tr与CLAW、CLRW、Ψ、C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时段其相关性及相关程度不同。由于树体水容充、放水特性,CLAW、CLRW、Ψ、C与Tr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与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和影响树木蒸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小娟  谢益民  姜伟  蒲俊文  吴庆利  刘鑫宇  
该文用核磁共振(13C--NMR)及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探讨了人工培育的速生材———三倍体毛白杨硫酸盐及碱性--亚钠两种制浆方法中,浆中残余木素及废液中木素的结构.结果表明,与硫酸盐浆(KP)相比,碱性--亚钠法浆(ASP)中残余木素含有较少的缩合型结构以及木素与半纤维素的连接;两种废液木素中都含有大量的苯环及甲基、亚甲基结构,几乎不存在烷基芳基醚键结构;与KP相比,ASP废液中木素含有较多的羧基、缩合型愈创木基结构以及愈创木酚型的伯醇醚.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敏生  李志兰  王颖  王进茂  梁海永  
建立三倍体毛白杨叶片再生体系,用部分改造BtCry1Ac基因与慈菇蛋白酶抑制剂(API)基因构建的双抗虫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三倍体毛白杨无性系,在含卡那霉素50 mg·L-1的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叶片占18 %,在生根培养基上对转基因植株做进一步筛选,获得50个转化再生株系。PCR检测表明:80 %的植株呈现阳性反应,部分株系进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插入杨树基因组中。用Bt毒蛋白抗血清进行ELSA检测,结果表明:7个转基因株系都有Bt杀虫蛋白表达,表达量最高的株系约占叶总可溶性蛋白的0·016 1 %。用经分子生物学检测的28个转基因株系叶片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