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8)
2023(6252)
2022(5176)
2021(4652)
2020(3873)
2019(8473)
2018(8119)
2017(15627)
2016(8502)
2015(8807)
2014(8393)
2013(8175)
2012(7442)
2011(6574)
2010(6466)
2009(5765)
2008(5489)
2007(4705)
2006(4004)
2005(3369)
作者
(26484)
(22233)
(22119)
(20929)
(13980)
(11056)
(9643)
(8669)
(8525)
(7721)
(7708)
(7362)
(7209)
(6943)
(6884)
(6815)
(6747)
(6538)
(6433)
(6338)
(5779)
(5456)
(5304)
(5094)
(5008)
(4960)
(4822)
(4743)
(4505)
(4401)
学科
(33865)
经济(33829)
(23928)
管理(23103)
(18214)
企业(18214)
方法(15900)
数学(14561)
数学方法(14478)
(10996)
(9644)
中国(8636)
(8441)
(7839)
贸易(7837)
(7651)
业经(7629)
农业(7351)
(6770)
产业(6732)
地方(6690)
结构(6010)
(6002)
财务(6001)
财务管理(5994)
企业财务(5745)
环境(5649)
技术(5337)
(5075)
(5048)
机构
大学(120208)
学院(119850)
(50763)
经济(50052)
管理(46042)
研究(42311)
理学(41422)
理学院(40905)
管理学(40144)
管理学院(39953)
中国(30356)
(30050)
科学(28987)
业大(24607)
农业(24290)
(24094)
(22248)
研究所(20974)
(20959)
中心(18724)
财经(17645)
农业大学(16734)
(16465)
经济学(16350)
(16335)
(15208)
经济学院(15127)
(14336)
北京(14317)
(13982)
基金
项目(91554)
科学(71920)
基金(68998)
(64083)
国家(63446)
研究(57957)
科学基金(53530)
社会(39596)
社会科(37712)
社会科学(37700)
基金项目(37562)
自然(37057)
自然科(36252)
自然科学(36237)
(35870)
自然科学基金(35662)
(30303)
资助(27202)
教育(25831)
重点(21233)
编号(20190)
(19852)
(19443)
(19376)
计划(19357)
科研(18445)
创新(18236)
国家社会(17443)
(17347)
科技(17300)
期刊
(47562)
经济(47562)
研究(28926)
学报(27998)
(25601)
科学(23328)
大学(20252)
学学(19873)
中国(18655)
农业(17274)
(15195)
管理(14288)
(9181)
(8923)
金融(8923)
经济研究(8814)
财经(8670)
业经(8559)
业大(8436)
(7492)
(7391)
农业大学(7275)
技术(7095)
问题(6877)
科技(6851)
资源(6406)
商业(6189)
林业(5752)
技术经济(5566)
(5550)
共检索到158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学建  王斌  米小其  周毅  
通过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洞庭湖的民宅堤垸与退田还湖的垸子鸟类群落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的常见鸟类有22种,后者有66种,且群落成分差异明显(Moumtforyd系数:0.37162)。无论耕作区还是退田还湖区的鸟类群落结构都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每年10月底至翌年的3月为冬季鸟类群落;4~9月为夏季鸟类群落。退田还湖后的鸟类群落变迁具有特定的规律性,共分为3个时期:第一阶段为群落结构混乱期,时间为1年左右;第二阶段为新的群落格局初现期,时间为2~4年;第三阶段为稳定的野生鸟类物群落期,时间在退田还湖后的4~5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明辉  董成森  庄大昌  
洞庭湖区经济社会要可持续发展,退田还湖是客观要求,实质内涵之一就是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本文概述了湖区自然、经济社会概况;湖区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但着重论述了湖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应立足资源优势、产业现有基础,以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途径,重点发展工业原料林及林产品加工业、草食性畜养殖业、水产水禽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及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尤其是提出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加快发展湖区林业与湖区畜牧业的观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学建  米小其  牛艳东  周毅  任巍  李剑志  
本文利用路线调查法对栽培速生杨的沅江江渚头垸和保持原始湿地环境的汉寿青山垸进行了鸟类资源调查。调查发现栽培杨树林后鸟类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湿地鸟类物种数量减少,森林鸟类比例增加(达62%)。鸟类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杨树林中鸟类群落结构单调,其中森林类型鸟类仅占洞庭湖区森林类型鸟类的24.1%.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明麒  于秀波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与分析,可以科学阐述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变化规律、驱动力等,有助于规范人类行为、协调人地关系,从而为更好的进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1995、2000和200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为基础,以退田还湖工程为切入点,系统分析洞庭湖区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初步阐述了退田还湖工程这一重要的生态恢复工程对湖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退田还湖工程促进了耕地向湿地的转化,使移民迁入区和迁出区的土地利用结构都会发生重大变化。最后,指出对于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工程的实施与管理,各级政府一定要起到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包括要从战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福生  邓学建  颜亨梅  王焰新  彭波涌  彭平波  
采用固定样带法和样点法对湖南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群落进行了研究,共纪录到217种,隶属16目46科117属,其中冬候鸟113种、旅鸟1种、留鸟60种、夏候鸟43种,分别占52.07%、0.46%、27.65%、19.82%;古北界种类102种(占47.00%),东洋界种类67种(占30.88%),广布型种类48种(占22.12%);国家Ⅰ级保护种类4种,国家Ⅱ级保护种类29种。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分别为4.886 5和0.594 9。并分析其湿地鸟类的重要性和稀缺性,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晖  庞效民  傅晖  
为了探讨长江中游地区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与移民安置容量之间的关系 ,充分认识生态环境治理的区域社会经济依托条件和限制因素 ,我们在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项目的支持下 ,开展“洞庭湖农村工业发展与移民建镇的案例研究”。洞庭湖区人口和城镇密集 ,又是全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退田还湖和平垸行洪的人口压力很大 ,移民安置任务艰巨。课题组对位于洞庭湖区的常德、岳阳两市的汉寿、安乡、岳阳 3县进行了实地调查 ,并在 6个案例乡镇进行了重点访问与移民问卷调查和乡镇企业问卷调查。以移民问卷调查为研究基础 ,对比分析政府在移民安置中采取的战略模式和空间取向与移民的就业和居住意愿 ,深入认识移民安置与城市化的相互作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谭支良  王久荣  潘亚飞  汤少勋  单计光  黄瑞林  
以洞庭湖流域3个选择畜牧业为替代产业的退田还湖示范堤垸为例,以氟、铬、镉、铅、汞和砷为主要检测指标,参照国家标准,分别对示范堤垸内与畜牧业密切相关的水、土壤与饲草饲料的质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示范堤垸水环境化学指标除了大肠杆菌群落外,其余基本达到了无公害和绿色食品卫生标准中关于农田灌溉用水和养殖用水的规定;土壤中铬、镉、铅、汞和砷与氟的背景值均低于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规定的产地土壤环境指标;大部分饲料、饲草原料中氟、铬、镉、铅、汞和砷含量符合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卫生标准。示范堤垸水、土和饲料资源的良好环境背景状况为畜牧业向绿色或有机畜牧业方向发展奠定了自然条件与资源的基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庄大昌  欧维新  丁登山  
洞庭湖湿地生态服务功能退化制约了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退田还湖”是恢复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主要手段;以洞庭湖退田还湖区湿地恢复为例,综合运用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评估了退田还湖区湿地恢复后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得出了退田还湖后所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只有恢复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好洞庭湖区湿地资源,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月容  周金星  周志翔  孙启祥  
以钱粮湖垸为例,研究了洞庭湖退田还湖区的林地(Ⅰ)、园地(Ⅱ)、旱地(Ⅲ)、水田(Ⅳ)和荒地(Ⅴ)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含量、养分库综合指数以及养分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养分分布的表聚效应明显,0~5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40~32.32g/kg,全氮、水解氮含量为2.23~9.71g/kg、12.95~112.00mg/kg,全磷、速效磷含量为29.50~69.35g/kg、4.15~75.68mg/kg,全钾、速效钾含量为6.03~30.69g/kg、37.70~217.50mg/kg;林地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有机质含量最低,水田有机质、全钾及速效磷含量均最高,旱地水解氮含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蕾  靖磊  雷佳琳  雷光春  
洞庭湖越冬水鸟具有种类多、种群数量大、密集度高的特点。因洞庭湖在迁徙水鸟保护方面的重要意义,该区共有3块湿地被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由于三峡大坝的运行,洞庭湖越冬水鸟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准确掌握洞庭湖越冬水鸟分布和栖息地质量信息是越冬水鸟保护科学决策的基础。本研究依据洞庭湖保护区的边界,将洞庭湖湿地分为3块区域: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以2008—2012年洞庭湖环湖鸟类同步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3块区域越冬水鸟的丰富度,包括:物种数、种群大小和珍稀濒危水鸟种群数量。此外,以2013年1月环境小卫星在洞庭湖区的影像为基础,运用遥感技术解译研究区内越冬水鸟栖息地分布数据。将3块区域的越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勇  张美文  李波  
根据作者1982-2005年在洞庭湖区研究农业害鼠积累的数据,系统分析了该区域农村住宅的害鼠群落结构和演替趋势。结果表明,洞庭湖农村住宅区的害鼠种类主要有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根据各地鼠类群落中优势种的特点,将农村住宅区鼠类群落结构划分为2个群落类型区,即小家鼠+黄胸鼠群落:该群落区位于洞庭湖的东面平原区和丘陵区,以及湘江以东的丘陵区;小家鼠+褐家鼠群落:位于洞庭湖的西、南的平原区和丘陵区。"小家鼠+黄胸鼠"群落区的鼠种组成变化特点是褐家鼠在群落中的比例增加明显,黄胸鼠有所减少,小家鼠没有变化,而黄胸鼠减少的比例正好是褐家鼠增加的比例。在"小家鼠+褐家鼠"群落区,褐家鼠在群落中的比例逐步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怀清  朱晓荣  周金星  崔明  
通过对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工程实施前后(1996年、2004年)两期TM遥感影像分析,进行湿地变化及湿地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4年,洞庭湖区湿地面积减少了3 753.99 km2,其中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了1 213.19km2,人工湿地减少了2 540.80 km2。围垦区湿地变化主要表现为人工湿地(水稻田)大面积减少,旱地面积大量增加,同时芦苇和林地面积增加。外湖区湿地变化主要表现为天然湿地的减少和林地面积的迅速增加,主要源于苔草滩地的减少,同时林地逐渐向泥滩地方向发展。退田还湖工程对湿地的减少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仍存在一定区域内的围湖造田现象。从整体上来看,洞庭湖区的天然湿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月容  卢琦  周金星  周志翔  
以洞庭湖退田还湖区杨树林地、园地、旱地(包括棉花地、甘蔗地及玉米地)、水田、荒地等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重金属(Cu、Zn、Mn、Pb、Cd、As、Hg)的分布、污染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0~25cm土层中Cu、Zn、Pb、As和Hg含量以9a杨树人工林地最高,Mn、Cd含量分别以2a杨树人工林地和水田最高;25~50cm土层中Cu、Mn、Hg含量以2a杨树人工林地最高,Zn、As含量以水田最高,Pb、Cd含量分别以甘蔗地、4a杨树人工林地最高;4a和6a杨树人工林地、甘蔗地、水田土壤已受到Cd污染;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综合污染指数以水田最高,荒地最低;主成分分析及双重筛选逐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秀波  张琛  潘明麒  
分析了“湿地保护项目是如何改善民众生计的”这一问题。采用2000~2005年1474个农户调查问卷作为基本数据,其中964个农户位于洞庭湖西畔山洲垸。得出6个结论:①WWF在西畔山洲垸的替代生计示范项目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和福利,降低了脆弱性,增强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基础;②妇女、老人以及低收入群体从项目中获益;③参加项目的农户比未参加项目的农户拥有更多的收入和财产;④与2000年项目开始时相比,生计水平有了持续的改善;⑤生计改善的原因是当地社区的积极参与、国家政策机遇、伙伴关系的建立、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以及适应性管理方法的应用;⑥鱼类和水鸟等返回已恢复的湿地。表明该示范项目达到了自然保护目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月容  周金星  周志翔  孙启祥  
以钱粮湖垸为例,研究了洞庭湖退田还湖区林地(Ⅰ)、园地(Ⅱ)、旱地(Ⅲ)、水田(Ⅳ)、荒地(Ⅴ)等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密度、孔隙状况、水分状况、团聚体组成与分形特征等物理性质,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土壤物理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0~50 cm土层土壤密度为1.02~1.65g/cm3,毛管孔隙度为33.04%~61.70%,非毛管孔隙度为2.15%~25.35%,总孔隙度为38.40%~64.96%,自然含水量为17.07%~38.33%,毛管持水量为23.22%~64.00%,土壤团聚体平均直径、分形维数分别为1.76~5.09 mm、2.272 8~2.638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