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9)
- 2023(12397)
- 2022(10900)
- 2021(10218)
- 2020(8532)
- 2019(19802)
- 2018(19799)
- 2017(38016)
- 2016(20869)
- 2015(23418)
- 2014(23444)
- 2013(23130)
- 2012(21067)
- 2011(19008)
- 2010(19003)
- 2009(17633)
- 2008(17202)
- 2007(14986)
- 2006(13220)
- 2005(11788)
- 学科
- 济(80394)
- 经济(80274)
- 管理(64948)
- 业(58295)
- 企(49128)
- 企业(49128)
- 方法(35784)
- 数学(30649)
- 数学方法(30306)
- 财(22618)
- 农(22330)
- 中国(20136)
- 学(19055)
- 业经(18899)
- 制(18706)
- 地方(17963)
- 环境(16789)
- 农业(14854)
- 务(14154)
- 财务(14087)
- 财务管理(14059)
- 和(13953)
- 贸(13485)
- 贸易(13477)
- 理论(13425)
- 企业财务(13312)
- 划(13292)
- 易(13067)
- 体(12902)
- 技术(12749)
- 机构
- 大学(297484)
- 学院(295521)
- 管理(118091)
- 济(114192)
- 经济(111566)
- 理学(102528)
- 理学院(101344)
- 管理学(99642)
- 管理学院(99114)
- 研究(98814)
- 中国(72160)
- 京(63734)
- 科学(62778)
- 财(54357)
- 所(49607)
- 农(47928)
- 业大(45433)
- 研究所(45236)
- 中心(44416)
- 财经(43230)
- 江(42853)
- 北京(40314)
- 范(39256)
- 经(39139)
- 师范(38887)
- 农业(37330)
- 院(35847)
- 州(35094)
- 经济学(33637)
- 财经大学(32160)
- 基金
- 项目(206434)
- 科学(161841)
- 研究(151270)
- 基金(149484)
- 家(130358)
- 国家(129309)
- 科学基金(110789)
- 社会(94289)
- 社会科(89223)
- 社会科学(89200)
- 基金项目(80296)
- 省(80277)
- 自然(72538)
- 自然科(70688)
- 自然科学(70672)
- 自然科学基金(69383)
- 教育(68565)
- 划(67871)
- 编号(61779)
- 资助(60727)
- 成果(50253)
- 重点(46160)
- 部(45354)
- 发(43668)
- 创(42822)
- 课题(42269)
- 制(40420)
- 创新(39989)
- 科研(39242)
- 教育部(38754)
共检索到427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欧
退牧还草工程作为21世纪初国家启动的一项重大的生态治理工程,在部分地区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尤其是现行的补偿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实现农牧民的适度补偿。因此,建立与完善退牧还草项目的补偿体系,对巩固草原地区生态建设成果意义重大。本项研究在构建完整的生态补偿机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及跟踪访谈等方法,对内蒙古翁牛特旗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进行实证分析,并根据不同类型草场的产量与承载力,遵循“以失定补”的原则,制定了不同类型草场的补偿标准,最后提出建立与完善退牧还草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退牧还草 生态 补偿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伟 赵俊权 杜国祯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生态环境是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因素导致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生态补偿是使退化的草原恢复到自然平衡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位一体"结合型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想,是一种将政府补偿、市场补偿与社区补偿有机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 生态补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回顾和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剖析退耕还林(草)工程主要经济政策、成本结构和补偿现状,指出当前补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期限以及补偿资金筹措等几个方面探索建立我国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能途径;提出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工程 生态补偿 机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芦海燕 郭鑫 魏彦强
为明晰草地资源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脉络与热点动态,本文基于WOS (Web of Science,科学网)和CNKI (中国知网)数据,使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分析国内外草地生态补偿研究的国家分布、国际热点及国内核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热点变化。结果表明:1)美国是该领域发文量第一的国家,中国次之,两国国际合作影响力较高;2)国际研究主要涵盖补偿政策设计、受偿意愿影响因素、补偿标准估算、政策成效等方面;3)国内研究重点突出,未形成稳固的核心作者网络;4)国内研究先后经历理论探索、政策实践和政策完善等阶段;5)除国际普遍关注的热点外,国内还结合我国牧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本文成果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牧区草地资源生态补偿领域的发展特征、学科前沿,并为未来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兴元 姚文杰 刘宥延
西北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地生态补偿的实施对有效遏制和恢复西北牧区草地退化的趋势,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绩效评价逻辑框架是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和保障生态补偿政策顺利实施及补偿资金合理有效利用的关键环节。因此,依据西北牧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特征,提出了从县域尺度和牧户尺度评价草地生态补偿绩效的思路,构建了多维角度的草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逻辑框架,从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协调发展角度综合评价牧区草地生态补偿的绩效。
关键词:
西北牧区 草地生态补偿 绩效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兴元 姚文杰 刘宥延
西北牧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畜牧业生产基地,草地生态补偿的实施对有效遏制和恢复西北牧区草地退化的趋势,促进牧区经济发展和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绩效评价逻辑框架是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和保障生态补偿政策顺利实施及补偿资金合理有效利用的关键环节。因此,依据西北牧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特征,提出了从县域尺度和牧户尺度评价草地生态补偿绩效的思路,构建了多维角度的草地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逻辑框架,从生态功能、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协调发展角度综合评价牧区草地生态补偿的绩效。
关键词:
西北牧区 草地生态补偿 绩效评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艳红 康慕谊
生态补偿措施是退耕还林(草)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以退耕还林(草)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实施情况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补偿机制:首先,建立退耕还林(草)的补偿组织体系;其次,以退耕还林(草)所造成的农民机会成本的损失来确定补偿标准,根据工程的进程和资金的投入情况,可将生态补偿划分为基本补偿、产业结构调整补偿和生态效益外溢补偿三个阶段;第三,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所需的时间来确定补偿年限;最后提出退耕还林(草)的补偿方式及可能的资金渠道来源。生态补偿计量方法的研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宇晨 张心灵
结合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的实地调研情况,首先定量分析三地区牧民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出各差异对不同地区的牧民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其次建立计量模型,定性分析出各影响因素对不同地区牧民满意度的具体影响程度;最后,根据不同地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提出各地区相对应的草原生态补偿方式。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应动态确定合理载畜量以及实施贷款优惠政策对牧民进行补偿;中部地区应给予牧民相应的舍饲技术培训,转变养殖模式,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宣传,提高牧民保护草原思想意识;西部地区应给予牧民饲草料价格补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常丽霞 沈海涛
对我国主要牧区实施的草地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证研究显示,现行政策存在补偿标准偏低、欠缺与地方性知识的沟通与对接、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等不足。为构建符合草地生态现实的草地生态补偿机制,应当合理确定补偿主体、受偿主体、补偿标准,拓展补偿途径,建立草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以及配套的法律保障机制。
关键词:
草地生态补偿 政策 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明霞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青海牧区最为突出的生态问题。青海牧区因为毁林开荒、陡坡耕种,己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解决国家要生态、地方要发展、农牧户要增收的问题,需要搞好后续产业的研究开发与完善,需要与农民利益有机结合的后续政策,需要加强退耕还林还草经济补偿问题的深入研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退耕还林还草补偿机制工作"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
关键词:
青海牧区 退耕还林还草 补偿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树川 左停 李小云
对国内外在退耕还生态方面的政策进行了探讨,对退耕还林(草)中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研究和观点进行综述,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我国当前的补偿政策缺乏以农民为主体的深入和系统的思考,应更全面深入地关注农户的生计,让“农民的知识”发挥创造性作用;在补偿的同时应考虑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方案,并由中央、地方、社会等多方共同协调合作完成。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补偿 农户生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子翔
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导致地方利益固化,造成区际生态恶化和区际环保公共物品供给不足。以区际纳什均衡作为路径选择,试图建立旨在打破行政边界刚性约束的羁绊,突破地方政府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内在联系为协调基石的区际生态补偿机制。文章以京冀地区流域生态联防联控为例,构建区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模型并通过最优化该模型达到区际纳什均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潘理虎 黄河清 姜鲁光 甄霖
基于补偿者和受偿者意愿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手段。为探讨在我国许多地区开展退田还湖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实施机制,减少洪涝灾害与生态环境退化负面效应,研究构建了基于农户、政府和企业三类主体及其相互作用的生态补偿模型,并重点分析生态补偿标准、洪灾风险、生态环境保护、劳动力本地转移政策等因素对农户主体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以鄱阳湖区莲湖乡为实例,以农户和企业从事生产活动的行为特征和政府宏观调控方式为基本准则,利用构建的多主体模型模拟了不同补偿机制下退田还湖政策可能产生的土地利用长期效应。结果表明,政府给予农户的经济补偿可以使农户自愿实施退田,但在不同情景下,政府实施退田还湖的代价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瑜 张胜 毛显强
长江中游地区湖泊湿地的退田还湖工程是恢复长江生态功能系统工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子系统。而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又在于退田还湖农民在其中损失的利益能否得到补偿 ,及其为生态恢复所作的贡献能否得到承认。本文以鄱阳湖区退田还湖的生态补偿为案例 ,对解决生态补偿的三个基本问题 ,即谁补偿谁 ,补偿多少和怎样补偿作了初步研究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子飞 于法稳
渔民退捕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举措。短期内,中央政府应为退捕补偿主体,地方政府为辅,持证渔民为补偿客体;长期来看,应按退捕区域事权财权,明确中央、省、市(县)的补偿主体责任,还应拓展补偿客体,考虑区域间补偿标准的差异化,兼顾补偿的公平与效率。长江退捕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主体机制外,还应从组织领导、法治制度、政策支持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发展 生态补偿机制 渔民退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