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86)
- 2023(2396)
- 2022(2023)
- 2021(1856)
- 2020(1594)
- 2019(3464)
- 2018(3360)
- 2017(5616)
- 2016(2971)
- 2015(3283)
- 2014(3351)
- 2013(3298)
- 2012(3042)
- 2011(2604)
- 2010(2743)
- 2009(2603)
- 2008(2531)
- 2007(2264)
- 2006(2087)
- 2005(1990)
- 学科
- 济(8909)
- 经济(8891)
- 业(8268)
- 税(7846)
- 税收(7390)
- 收(7366)
- 管理(7071)
- 企(5012)
- 企业(5012)
- 农(4623)
- 方法(3950)
- 农业(3925)
- 中国(3658)
- 数学(3472)
- 数学方法(3387)
- 财(3246)
- 学(2854)
- 劳(2679)
- 劳动(2674)
- 动力(2380)
- 理论(2364)
- 教学(2325)
- 人口(2284)
- 劳动力(2261)
- 农业劳动(2121)
- 农业人口(2074)
- 收入(1951)
- 业经(1927)
- 制(1610)
- 和(1604)
- 机构
- 大学(44586)
- 学院(43591)
- 研究(15627)
- 济(15275)
- 经济(14888)
- 管理(14020)
- 理学(11982)
- 中国(11885)
- 理学院(11841)
- 管理学(11280)
- 管理学院(11214)
- 科学(10736)
- 京(9852)
- 财(9087)
- 农(8536)
- 所(8345)
- 业大(7995)
- 研究所(7515)
- 中心(7141)
- 江(7052)
- 财经(6835)
- 农业(6679)
- 北京(6468)
- 经(6250)
- 院(6156)
- 工程(5886)
- 省(5763)
- 范(5617)
- 技术(5605)
- 州(5400)
共检索到691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学帅 张晨瑜 杨小娟 封萍
该文设计了退役动力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浮选回收实验,细化了浮选实验准备、实施及数据处理的具体流程,考察了药剂用量以及矿浆浓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该实验作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课程实验环节案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浮选实验操作能力,更能加深学生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浮选回收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等固体废物资源化前沿领域的兴趣。
关键词:
动力锂离子电池 回收 浮选 实验设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达峰 仲崇贵 杨建华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了Sn-Ni合金中2种稳定相结构的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Ni3Sn2具有相对稳定的电化学电位,Ni3Sn4具有波动性电化学电位.同时运用电化学沉积制备了Sn-Ni合金负极材料,测试结果标明Ni3Sn4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是适合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理想结构材料.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Sn-Ni合金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峥 宋佳丽 孙峙 曹宏斌
结合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行业现状,采用知识产权分析方法对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技术发展趋势、核心技术区域、关键技术领域、主要技术发明人情况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归纳总结了锂离子电池资源回收的核心技术要点,梳理出当前锂离子电池回收过程的技术路线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近3年来,伴随着环保政策要求,锂离子电池回收专利文献数量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专利年申请量已突破200件;技术分布于电气/冶金/化学/环保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学科领域交叉特性;申请机构中企业的高占比说明该技术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工业应用价值。随着国家环保方面的政策日益完善和资源需求逐年提升,基于回收技术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可以预测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专利量会保持较大的上升趋势。产业政策、特别是污染防治规范与标准等将对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重要支撑。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崔永朋 冯文婷 陈帅奇 李欣悦 王雅君 李永峰
该文设计了钾离子电池用超分散MoSe2负极材料合成的研究型综合实验。该实验以层间作用力较弱的MoSe2为研究对象,提出用有机小分子在MoSe2层间“扩层-剥离”及MoSe2在碳质骨架中诱导组装这两种策略来优化MoSe2负极材料的设计原则。超分散的MoSe2材料协同碳质骨架的空间-化学双重限域机制,可有效解决电极材料体积膨胀、易粉化、活性组分脱落等关键问题,进而获得高容量、高倍率、长循环的储钾负极材料。该综合实验将为高性能储钾负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实验设计 材料优化 钾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焰 刘桥 李国英
对以价格低廉的三元材料(LiNixCoyMn1-x-yO2)替代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的问题进行研究.在LiCoO2中物理掺杂三元材料,并研究了三元材料和LiCoO2两种活性物的不同配比、不同厂家材料、不同极片长度对电池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中三元材料A与LiCoO2配比为4∶6的长极片工艺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即该方案中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高温储存性能、安全性能等都能达到国家标准,且成本大大降低.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颜宁 张骞 朱冬梅 任自艳
储能系统初始参数和运行环境的差异性,会导致电池单体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不一致性,降低储能系统能量利用率。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基于双层极值法的锂离子电池均衡实验。采用耦合电感与Flyback变换器搭建均衡系统双层架构,建立电池组端电压、均衡电流及占空比间的关联特性;以储能电池端电压作为均衡目标,提出基于双层极值法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均衡方法;搭建电池均衡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充放电及静置均衡实验,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教学实验将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相结合,有助于提升电气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孙建之 董岩
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基于课题型的研究型实验教学新模式。设计了水系钠离子二次电池制备的研究型实验项目。该实验内容丰富,涵盖材料合成、结构表征、和膏、极片制备、扣式电池装配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知识点,实验原理具有典型性,实验过程覆盖面较广,实验可操作性强,具有显著的研究性实验特征,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二次电池的材料制备与表征、电池装配、性能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等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贾湖 闫相斌
探讨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业快速反应物流的特点及其物流业务外包的必要性,并从物流外包商的选择、快速反应物流模式的建立、快速反应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三个方面对其物流业务的外包进行了规划。最后以M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公司物流业务外包为案例,探讨了基于快速反应的物流外包模式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企业的应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福友 马超
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理已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退役潮”带来的关键问题。为了帮助动力电池制造商在“退役潮”中规避损失,并做好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在由一个损失规避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一个风险中性的汽车企业、一个消费者市场和一个梯次利用市场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考虑退役动力电池供给量不确定的市场下,采用心理账户分离法刻画制造商的损失规避决策模型。首先,分别构建了固定回收价下的汽车企业回收模式、回收价不确定下的汽车企业回收模式、制造商和汽车企业共同回收模式,讨论了汽车企业的回收价、制造商的回收价和回收量,表明制造商直接参与回收业务有助于提高回收量。然后,分析了回收量参数的敏感性,指出了可梯次利用比例的提高、损失规避程度的加深、潜在市场供给量的减小均会降低回收量。最后,应用数值实验探索了上述参数对企业效用的影响,表明制造商开启直接回收业务能够增加企业的效益,由此建议制造商适时开展直接回收业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福友 马超
废旧动力电池的处理已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退役潮”带来的关键问题。为了帮助动力电池制造商在“退役潮”中规避损失,并做好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在由一个损失规避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一个风险中性的汽车企业、一个消费者市场和一个梯次利用市场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中,考虑退役动力电池供给量不确定的市场下,采用心理账户分离法刻画制造商的损失规避决策模型。首先,分别构建了固定回收价下的汽车企业回收模式、回收价不确定下的汽车企业回收模式、制造商和汽车企业共同回收模式,讨论了汽车企业的回收价、制造商的回收价和回收量,表明制造商直接参与回收业务有助于提高回收量。然后,分析了回收量参数的敏感性,指出了可梯次利用比例的提高、损失规避程度的加深、潜在市场供给量的减小均会降低回收量。最后,应用数值实验探索了上述参数对企业效用的影响,表明制造商开启直接回收业务能够增加企业的效益,由此建议制造商适时开展直接回收业务。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包菊芳 姜盛
考虑到退役汽车主要部件动力电池在回收过程一旦发生事故对环境和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在逆向物流网络中加入了运输风险损失成本并以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了模糊规划模型,进行退役汽车动力电池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多层级逆向物流网络进行优化,确定网络设施的选址、数量以及流量分配,并通过算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程涛 王欣媛 王向阳 朱彦武
利用氧化石墨可得到具有低密度、高导电性、高热扩散率的石墨纸.本研究发现,利用这样的石墨纸代替商用金属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可体现出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商用石墨负极、还原氧化石墨烯(RGO)/MoS2复合负极材料均可通过标准的电极刮涂法和石墨纸直接兼容,得到的极片表现出和在铜集流体上相当的电化学性能.石墨纸集流体可将集流体在负极中的面重量由商用铜箔的8.9mg·cm-2降低至1mg·cm-2以下,大幅度降低了非活性材料在电池中的用量,可望进一步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石墨纸 锂离子电池 集流体 负极材料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威君 高鹏 刘音 胡相明
该文从行为流、物质流、信息流的角度对高校锂离子电池实验室进行了多因素耦合事故风险分析。首先,以火灾、中毒和窒息、触电、灼烫、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作为事故后果,分别辨识三个过程流的风险因素;其次,根据因素的相互影响,构建同一过程流内以及不同过程间的因素关联;然后,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结合专家赋值计算事故后果概率;最后,通过敏感度分析得到影响事故发生的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表明,高校锂离子电池实验室发生火灾的概率最大,造成该后果的关键风险因素前两位是监测信息缺失和短路,其中行为流风险因素对锂离子电池实验室火灾事故的影响最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博睿 虞振飞 刘云飞 刘梓雅
锂离子电池近年来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但电池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需要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保障高校锂离子电池相关实验安全。通过分析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原理以及锂离子电池实验管理现状,对相应的安全管控措施进行了探索研究。结合锂离子电池实验特征及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特点,构建了新型的“三全”锂离子电池实验安全管控体系,即以全层级、全要素、全流程模式,从人员、危险因素、实验过程的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管控措施。“三全”管控体系可以为高校电池实验安全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运行。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安全措施 安全管理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广武 程元壮 田忠诚 王荣明
近年来,太阳能产业发展迅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趋增长。为加快培养“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职业适应快”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大量科研和实践的基础上,围绕“理论、操作、仪器”三方面培养目标,通过合并、简化实验环节,提取、切分核心内容,将原本过程复杂、流程烦琐、研究方法多样的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设计为适于为本科生开展的实验教学项目,使其涵盖材料制备、器件组装、材料表征与性能测试等多种主要的训练内容和实验方法,打造了一项内容新颖前沿、对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的综合性实验项目,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