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71)
2023(3216)
2022(2667)
2021(2591)
2020(2368)
2019(5445)
2018(5361)
2017(10701)
2016(5688)
2015(6205)
2014(6101)
2013(6091)
2012(5746)
2011(4968)
2010(5132)
2009(4862)
2008(5049)
2007(4543)
2006(3918)
2005(3777)
作者
(15212)
(12655)
(12558)
(12042)
(8377)
(6131)
(5756)
(4990)
(4749)
(4609)
(4441)
(4380)
(4262)
(4039)
(3940)
(3883)
(3805)
(3792)
(3708)
(3489)
(3237)
(2993)
(2978)
(2935)
(2880)
(2878)
(2786)
(2668)
(2551)
(2526)
学科
(22143)
经济(22109)
(21234)
管理(18629)
(16850)
企业(16850)
方法(11612)
数学(10906)
数学方法(10858)
(10802)
保险(10711)
(10170)
(10044)
(8925)
银行(8925)
(8488)
(8136)
财务(8133)
财务管理(8110)
企业财务(7891)
(7773)
金融(7773)
中国(7145)
(6100)
体制(5596)
(4866)
(4507)
制度(4504)
各种(4444)
类型(4356)
机构
大学(75559)
学院(74863)
管理(31873)
(31269)
经济(30573)
理学(26188)
理学院(25948)
管理学(25558)
管理学院(25419)
中国(24825)
研究(21496)
(21050)
(16588)
财经(16030)
(14758)
财经大学(12439)
中心(12382)
(12067)
金融(11876)
(11593)
科学(11309)
北京(11062)
(10478)
(10122)
经济学(9781)
银行(9769)
(9767)
(9510)
人民(9347)
(9052)
基金
项目(46164)
科学(36901)
基金(35772)
研究(32444)
(30230)
国家(29972)
科学基金(27088)
社会(21672)
社会科(20529)
社会科学(20523)
基金项目(19169)
自然(18705)
自然科(18337)
自然科学(18331)
自然科学基金(18064)
资助(15821)
(15533)
教育(14313)
(14183)
编号(12551)
(10951)
成果(9734)
教育部(9710)
重点(9710)
人文(9442)
科研(9206)
(9204)
(9189)
(9024)
大学(8968)
期刊
(33331)
经济(33331)
研究(26189)
(19828)
金融(19828)
(18264)
中国(15432)
管理(11108)
学报(8868)
科学(8716)
财经(8376)
(7755)
大学(7285)
学学(7204)
(6830)
财会(5880)
理论(5627)
实践(5165)
(5165)
会计(4955)
经济研究(4698)
农业(4681)
技术(4611)
保险(4317)
(4317)
业经(4169)
问题(4117)
统计(3898)
通讯(3814)
会通(3811)
共检索到122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乐  郑登津  
本文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这一视角来探讨退市监管的治理作用,以201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的较之前更为严格的"退市新规"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控制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与退市新规实施之前相比,受退市新规影响的上市公司在退市新规之后其股价崩盘风险更低,表明退市监管能够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本文还发现,退市监管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主要是通过业绩提升而非信息披露操纵和盈余管理发挥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更低的企业代理成本、更好的信息透明度,以及更好的外部治理监督有助于更好地发挥退市监管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作用,最终有利于提高市场定价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获宝  郭汝婷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有机结合,这也对政府应当在哪些方面“有所为”和“有所不为”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研究主要从企业生产经营视角,检验了国有企业放权改革中政府干预行为减少的经济后果,明确了政府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应当“有所不为”。本文则从企业信息生产视角,研究了政府控制链监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链强化对国有企业信息生产的监管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支持了政府控制链监管效应假说;政府透过股权控制链对企业的信息生产动机、信息生产行为和信息披露质量实施监管能够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国家审计监督和政府控制链监管存在着相互替代的关系;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链对国有企业信息生产实施内部监管存在有效范围,这种监管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控制链层级不超过三级的国有企业中。上述监管效应具有异质性,在分析师预测偏差较大、管理者股权激励水平较低的样本中,上述监管效应更明显。与以往有关政府干预在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中主要引致的负面效应不同,政府通过股权控制链强化信息生产监管对国有企业更多发挥着正面效应。这一发现为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供了实证层面的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西  宁维  
文章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监管不确定性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监管不确定性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之间显著正相关;当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和外部审计质量较高时,监管不确定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显著减弱。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以为资本市场监管层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施文祥  方培杰  
良好的制度设计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关键,以往关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忽视了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影响。以2020年底中国出台的上市公司强制退市新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6—2022年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退市新规施行后,A股退市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平均而言,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得到抑制,净利润为负的公司抑制效果更为明显。第二,标准更严格的退市新政策对股价信息操纵空间的限制提升了股价的信息含量,是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重要渠道,而管理层持股也有助于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第三,新政策的效果受上市公司自身差异的影响,退市新规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控股、位于高集中度行业、外部监管弱、内部治理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上述结果意味着,畅通上市企业退出机制,有利于遏制崩盘导致的股价波动。因此,加强外部监管,优化内部治理,减少信息不对称程度,是业绩不理想的公司降低自身股价崩盘风险的重要途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可哪呐  唐凯桃  郝莉莉  
以股价崩盘风险为切入视角,使用2000-2014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社会审计功能的发挥对微观个体股价崩盘风险和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审计通过对会计信息的鉴证发挥了治理和监督作用,它不仅能在抑制微观个体股价崩盘风险中发挥作用,而且在市场系统性风险防范中也能起到风险抑制作用;社会审计通过促进微观主体改善治理、提高自身质量,确保了市场经济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效实现了减少整个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防范资本市场风险蔓延的监管目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程  
证券交易所处于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最前沿,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的问询函件数据,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实证研究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第一,证券交易所问询函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并且问询函数量越多,其风险抑制效应越明显;第二,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可通过改善公司信息披露、提高投资者信息解读能力、发出风险预警信号三个影响渠道,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第三,从不同类型问询函的异质性效应来看,资产重组问询函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次是财务报表问询函,其他问询函的影响相对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维护股票市场平稳发展、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切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督促其严格落实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投资者披露财务报告、资产重组及其他重大事项;坚持和完善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制度,推动监管措施的创新,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问题的一线监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叶建华   刁梦欣   吴云蕊  
新《证券法》的实施加大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和投资者保护力度,其对股价崩盘风险也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17~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新《证券法》实施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新《证券法》的实施明显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机制检验表明,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与降低代理成本是新《证券法》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的主要中介。异质性分析发现,新《证券法》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分析师关注度和市场化进程较高的企业中的表现更加明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研究对于理解新《证券法》实施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现实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宝华  罗宏  周微  杨行  
本文以我国200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联系,以及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这种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公司股价在未来崩盘的风险越小。这说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抑制了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信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仅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存在。本研究不仅从学理上揭示了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而且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金波   陈伶茜   周先波  
企业投放广告的初衷是增加产品知名度并提高企业价值,然而近期频繁爆发的广告费过高引致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使得学术界将广告投入与股价崩盘风险联系起来。理论上适度广告投入可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有利于股价稳定,而过度广告投入则可能是企业管理层寻求短期利益或掩饰经营不善的自利工具,从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基于我国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角度研究广告投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当年广告投入的增加会加剧次年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说明广告投入不仅影响产品市场,还对金融市场具有溢出效应;广告投入对股票价格的这种溢出效应在信息透明度低、企业规模大和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广告投入增加会通过提高媒体报道数量和分析师跟踪数量来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在变更回归样本和核心变量测度指标后,广告投入的溢出效应依然稳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曦   陈振山   刘杰  
“股市黑嘴”通过在市场散播诱导性信息,影响投资者行为和股价表现,是典型的信息型市场操纵行为。本文利用中国证监会2008年至2020年披露的148例股市黑嘴操纵案件,实证检验了股市黑嘴操纵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考察其影响渠道。结果表明股市黑嘴通过在市场上散播虚假信息,提高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剧了操纵后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对于股票流动性和信息透明度较好的公司,股市黑嘴操纵对崩盘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尹涛  张涛  
本文选取2006—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高管减持交易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考察了高管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减持规模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而且,当减持交易有CEO参与时,二者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操纵在高管减持规模影响股价崩盘风险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雄兵  黄玉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7年数据为样本,研究高管的海外经历对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发现海归高管有助于降低公司未来股价的崩盘风险,在多种稳健性检验并控制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另外,海归高管降低股价崩盘的效果在分析师关注较少的企业以及外部审计质量较弱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海归高管通过降低公司过度投资以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淑伟  梁上坤  阮刚铭  付宇翔  
本文以2007-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了高管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方向及其作用渠道。结果显示:(1)高管减持股票的金额越大,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高;(2)当高管减持动机越强以及减持效用越大时,高管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增强;(3)对作用渠道的识别显示,管理层的信息压制行为导致了"坏消息"聚集,最终引发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为后金融危机背景下股价崩盘风险的应对提供了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璟  
文章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发现高管的的海外经历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抑制作用,相比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高管海外经历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更显著。进一步检验其传导路径发现,盈余管理在高管海外经历和股价崩盘风险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即高管海外经历通过抑制盈余管理进而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文章的研究结论从资本市场稳定层面为海归的治理“转移”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喜和  周妙雯  
本文以2006年至2017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价崩盘风险以及叠加内外监管压力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崩盘风险上升,不仅会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行为,也能够改善公司投资不足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股价崩盘风险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约束作用,在内部监督压力较高的公司更为显著,在外部监督压力较高的公司存在不确定性,表明当前以事后监督为主的外部监督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得出的政策启示为,有效约束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应采取强化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重构外部监督机制的政策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