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75)
- 2023(12678)
- 2022(11241)
- 2021(10577)
- 2020(8929)
- 2019(20690)
- 2018(20564)
- 2017(40339)
- 2016(22107)
- 2015(24776)
- 2014(24937)
- 2013(24869)
- 2012(22970)
- 2011(20418)
- 2010(20217)
- 2009(18360)
- 2008(17613)
- 2007(15330)
- 2006(13287)
- 2005(11453)
- 学科
- 济(92566)
- 经济(92467)
- 管理(60697)
- 业(57637)
- 企(45891)
- 企业(45891)
- 方法(41393)
- 数学(36404)
- 数学方法(36020)
- 农(26027)
- 地方(25468)
- 财(23249)
- 中国(21837)
- 学(20315)
- 业经(19051)
- 农业(18240)
- 环境(14713)
- 贸(14242)
- 务(14240)
- 贸易(14231)
- 财务(14180)
- 制(14161)
- 财务管理(14158)
- 和(13980)
- 易(13669)
- 理论(13604)
- 企业财务(13382)
- 地方经济(13321)
- 技术(12433)
- 划(11691)
- 机构
- 大学(304157)
- 学院(303511)
- 管理(122612)
- 济(118337)
- 经济(115604)
- 理学(106684)
- 理学院(105456)
- 管理学(103595)
- 管理学院(103060)
- 研究(101508)
- 中国(74825)
- 京(65525)
- 科学(65481)
- 财(52950)
- 所(51061)
- 农(50801)
- 业大(48182)
- 研究所(46737)
- 中心(46712)
- 江(45141)
- 财经(42568)
- 范(41300)
- 北京(41238)
- 师范(40964)
- 农业(39428)
- 经(38674)
- 院(37654)
- 州(36504)
- 经济学(34423)
- 师范大学(33270)
- 基金
- 项目(215502)
- 科学(168536)
- 研究(156717)
- 基金(155127)
- 家(135500)
- 国家(134373)
- 科学基金(115178)
- 社会(97283)
- 社会科(92009)
- 社会科学(91983)
- 省(85234)
- 基金项目(83987)
- 自然(76104)
- 自然科(74231)
- 自然科学(74214)
- 自然科学基金(72857)
- 划(71368)
- 教育(70790)
- 编号(64632)
- 资助(63544)
- 成果(51278)
- 重点(47984)
- 部(46634)
- 发(46437)
- 课题(44165)
- 创(43948)
- 科研(41325)
- 创新(41022)
- 教育部(39564)
- 大学(39563)
- 期刊
- 济(129904)
- 经济(129904)
- 研究(88184)
- 中国(57440)
- 学报(48774)
- 科学(45699)
- 农(45508)
- 管理(41951)
- 财(40045)
- 大学(36569)
- 学学(34363)
- 教育(32321)
- 农业(31608)
- 技术(26227)
- 融(23846)
- 金融(23846)
- 业经(21505)
- 经济研究(19697)
- 财经(19623)
- 问题(17154)
- 图书(17070)
- 资源(16623)
- 经(16604)
- 业(15980)
- 科技(15180)
- 理论(15020)
- 技术经济(14861)
- 版(14028)
- 实践(13889)
- 践(13889)
共检索到440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陈金路
以土地增值链为视角,依据按损补偿原则构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模型,对退宅还耕节余指标省域交易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相比,县(区)政府在退宅还耕节余指标交易中损失了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理应成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主体;一户一宅退出模式下,农户与村集体损失了住房保障价值、社会保障价值与宅基地发展权价值,节余指标交易的增值收益在农户、村集体与县(区)政府三者间的合理分配格局为65.42%∶3.46%∶31.12%;对于建新不拆旧的一户多宅模式,农户由于没有形成价值损失,不再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该情境下,村集体与县(区)政府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52.65%∶47.35%。对于合法继承型的一户多宅模式,农户、村集体与县(区)政府的土地增值分配比例为47.38%∶5.27%∶47.35%。研究认为:有资格参与指标交易的贫困县(区)政府应突出对一户一宅退地农民的增值收益分配,避免"一锅粥"式的分配办法给农民利益带来的侵害,让政府、村集体与农民都能享受增减挂钩政策红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苑韶峰 干欣怡 唐奕钰
建立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是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以促进宅基地退出的有效途径。本文在联盟利益分配机制下构建基于贡献的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模型,对浙江省典型县市进行测算,探讨了宅基地退出中各主体的贡献和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的区位差异。结果表明:(1)以宅基地退出中农户与集体的机会成本和政府的投资成本为依据,测算得到的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接近于改革试点地区的地方政策标准和典型实践案例;(2)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中各主体的贡献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和城乡梯度性。农户和集体的贡献均呈现慈溪>义乌>嘉兴>泰顺>云和的分异特征和城中村>近郊型>远郊型>边远型的递减规律,政府的贡献呈现嘉兴>慈溪>义乌>泰顺>云和的分异特征。(3)不同地域和村域区位对应不同的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格局。不同地域下,嘉兴、慈溪、义乌的农户增值收益分配比例较高,泰顺、云和的政府和集体分配比例较高;不同村域下,城中村、近郊型村庄的农户和集体增值收益分配比例较高,远郊型、边远型村庄的政府和农户分配比例较高。基于此,应根据区位差异,关注各方利益损失,遵循"按贡献分配"原则构建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宅基地退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孙本刚 杨学文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霍圣夫 邹朝晖
研究目的:探寻合理分配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的方法,从耕地非农化风险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研究方法: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在耕地非农化中,各权利主体所担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农民、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集体;假设各权利主体参与征地行为是一种投资行为,各权利主体耕地非农化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为中央政府占26%,地方政府占22%,村集体占17%,农民占35%;运用"联盟利益分配机制"测算耕地非农化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是可行的。研究结论:以缩小征地范围、尊重农民意愿为条件制定征地补偿标准不仅体现补偿公平原则,也符合通过市场机制对农民进行补偿的改革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传伟 石常英
增减挂钩的最终目的,是优化土地配置统筹城乡发展。而合理分配增减挂钩增值收益,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土地同权同价的重要手段。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提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思路;2010年,国务院下发通知对挂钩工作中维护农民权益、加强周转指标管理等问题,提出了规范性意见,并要求农村土地整治富余的用地指标调剂到城镇使用所获收益,要全部返还给农村。但由于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从谋 苑韶峰 李胜男 夏浩
研究目的:从宅基地流转功能损失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模型,探寻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方法。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模型测算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义乌市制定的"集地券"流转模式的实质是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土地发展权空间转移,通过"集地券"形式获得的宅基地增值收益约为1152元/m2;宅基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应补偿宅基地居住保障、社会保障以及文化服务功能价值损失,约为234元/m2;基于发展权和功能损失角度,义乌市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分享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的比例为40∶11∶49。研究结论:建立在基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从谋 苑韶峰 李胜男 夏浩
研究目的:从宅基地流转功能损失角度构建增值收益分配模型,探寻基于土地发展权的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方法。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模型测算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义乌市制定的"集地券"流转模式的实质是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土地发展权空间转移,通过"集地券"形式获得的宅基地增值收益约为1152元/m2;宅基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应补偿宅基地居住保障、社会保障以及文化服务功能价值损失,约为234元/m2;基于发展权和功能损失角度,义乌市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分享宅基地流转增值收益的比例为40∶11∶49。研究结论:建立在基准地价基础上对宅基地的土地发展权价值进行分配,并结合宅基地功能损失补偿农民体现公平原则,也接近地方政策规定及实际分配比例,符合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改革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邱芳荣 靳相木 赵旭
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如何分配,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指导和规范各试点县的试点工作,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于2016年4月印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提出了征收调节金的两条路线:一条是以土地增值收益为征收基础,即通过计算入市收入扣除取得成本和土地开发支出后的净收益,按净收益的一定比例征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邱芳荣 靳相木 赵旭
土地增值收益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如何分配,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指导和规范各试点县的试点工作,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于2016年4月印发《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提出了征收调节金的两条路线:一条是以土地增值收益为征收基础,即通过计算入市收入扣除取得成本和土地开发支出后的净收益,按净收益的一定比例征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苑韶峰 梅志恒 干欣怡 朱从谋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模式下农村宅基地整理增值收益及其收益分配差异,为优化宅基地整理模式、完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联盟利益分配模型、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基于贡献的联盟利益分配模型能较好地兼顾不同模式下各利益主体的投入,测算得到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接近地方政策规定和实际分配格局;(2)宅基地整理地均增值收益表现出转制式整理模式>改造式整理模式>建制式整理模式,在地域上呈现城镇郊区>平原农区>丘陵山区的分异特征;(3)宅基地建制式整理模式中地方政府的增值收益分配比例较高,转制式和改造式整理模式中农户的分配比例较高,三种整理模式下村集体的分配比例均较低。研究结论:应重视宅基地整理过程中农户和村集体的宅基地价值损失,根据宅基地整理不同模式下利益主体贡献差异构建增值收益分配调节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洪乐
本文通过对浙江RA市的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用途的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后,政府与农民集体间的增值收益分配相差悬殊,根本原因在于,不同用途的农村集体土地征地补偿不同,在其转为同样用途的国有建设用地后却以同一价格出让。这种做法表面看起来合理,实质上却损害了农民集体的利益,侵犯了集体土地所有权。
关键词:
征地补偿 土地开发 协议出让 建设用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贤辉 刘蒙罢 文高辉
宅基地发展权为一类具有增值收益的产权,其归属应从其增值来源和产权特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即宅基地发展权既不能完全归私有,也不能完全归公有,而应该在二者之间取得合理平衡。基于该分配角度,以土地发展权的视角探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宅基地发展权的权能分配以及土地增值的全过程,构想将宅基地发展权分为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权与市地发展权两个层次,并以此构建土地增值收益的效益函数模型。在该权能分配理论的指导下以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集体经济组织、地方政府以及开发商三者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进行了测算,得出测算分配比例为26.89∶42.33∶30.78,集体经济组织分享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权价值为201.44元/m~2,是正常征收的2.24倍。以产权为基础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更加体现了补偿公平的原则。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雷日辉
以深圳市土地整备实践为例,从土地性质变更、土地整合使用、土地规划调整、土地开发再建设等角度,分析土地整备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来源。为了弥补传统土地价值估算方法的不足,将经过整备后土地供应权视为基于房产价值的实物期权,确定整备后土地的最大期权价值,构建土地整备增值收益测算模型,并从原土地权利人和政府的经济、产权关系调整过程出发,分析土地整备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机理,为合理调节土地整备相关利益主体分享的增值收益提供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
土地整备 土地增值 实物期权 收益分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怀绶
依据安庆市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论述了以人为本,综合治理,以林为主,治山治水与兴林致富相结合,实施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为主的国土保安体系建设,并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就生态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
生态林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余巧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制度安排,通过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推进医疗保障和医药服务高质量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安庆市落实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实践,构建公立医院带量采购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并对安庆市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成效进行数据分析,从多元化采购、支付回款、引导积极使用、促进合理使用、完善约束激励机制、加强保障供应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提出政策建议,对进一步推进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落地、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减轻患者药费负担和医保支付压力具有一定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探析——以江苏省试点经验为例
土地发展权视角下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增值收益分配研究
城市棚户区改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理研究——基于吉林省松原市的改造案例
新《土地管理法》背景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标准研究——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例
改革中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重构——以浙江省义乌市为例
国土空间规划管制视角下农村宅基地退出及增值收益分配测算
基于“贡献—风险”的农地征收转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值收益共享机制研究——以昆山市为例
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体系的规范构建
农地增值收益分配与乡村治理——基于山东省X村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