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9)
- 2023(8098)
- 2022(6503)
- 2021(6000)
- 2020(5177)
- 2019(11877)
- 2018(11982)
- 2017(22700)
- 2016(12293)
- 2015(13414)
- 2014(13242)
- 2013(13000)
- 2012(11581)
- 2011(9926)
- 2010(10349)
- 2009(10042)
- 2008(10504)
- 2007(9373)
- 2006(8591)
- 2005(8202)
- 学科
- 业(74627)
- 企(71387)
- 企业(71387)
- 管理(57202)
- 济(56394)
- 经济(56309)
- 财(26099)
- 业经(25241)
- 方法(24290)
- 农(20885)
- 务(19432)
- 财务(19425)
- 财务管理(19403)
- 企业财务(18179)
- 数学(16725)
- 数学方法(16656)
- 制(16130)
- 农业(15358)
- 技术(15317)
- 贸(13777)
- 贸易(13771)
- 易(13521)
- 体(13161)
- 策(13124)
- 划(12255)
- 企业经济(12225)
- 体制(11929)
- 中国(11848)
- 出(11788)
- 理论(11468)
- 机构
- 学院(176280)
- 大学(169745)
- 济(82151)
- 经济(80924)
- 管理(77826)
- 理学(66385)
- 理学院(65903)
- 管理学(65400)
- 管理学院(65069)
- 研究(50767)
- 中国(44310)
- 财(42137)
- 京(34825)
- 财经(32043)
- 经(29083)
- 江(28517)
- 农(27281)
- 科学(25823)
- 经济学(24289)
- 所(24194)
- 商学(23386)
- 财经大学(23373)
- 中心(23337)
- 商学院(23196)
- 业大(22193)
- 经济学院(21999)
- 经济管理(21852)
- 北京(21803)
- 州(21485)
- 研究所(21034)
- 基金
- 项目(107025)
- 科学(87802)
- 研究(82975)
- 基金(80605)
- 家(67384)
- 国家(66684)
- 科学基金(60845)
- 社会(56000)
- 社会科(53244)
- 社会科学(53232)
- 基金项目(42785)
- 省(42171)
- 自然(37758)
- 教育(37419)
- 自然科(36986)
- 自然科学(36979)
- 自然科学基金(36448)
- 编号(33244)
- 划(33114)
- 资助(32031)
- 业(30034)
- 创(26173)
- 成果(25626)
- 部(24738)
- 制(24148)
- 国家社会(23508)
- 创新(23376)
- 重点(22954)
- 发(22599)
- 人文(22488)
共检索到276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荣宗 唐跃军 张楚皙
本文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将退出成本引入对经理行为的分析。分析表明,退出成本的存在会使经理采取积极行动以避免退出,经理的努力水平会随着退出成本的增加而提高;通过提高经理的退出成本,所有者以较少的剩余索取权激励使经理提供相同的努力水平。本文认为,退出成本过低是导致当前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国有企业改革应该多管齐下,在当前推行产权改革、治理结构优化和剥离政策性负担、引入竞争机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同时,政府还应该采取措施以提高国有企业经理的退出成本,以避免其他改革措施事倍功半。
关键词:
退出成本 经理行为 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蕙馨 王军
准确把握企业进入退出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位置,分析企业进入退出壁垒,并将其与中国的制度因素相结合,考察进入退出壁垒的失效,从而可以看出进入退出理论在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思路与对策方面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进入 进入壁垒 退出 退出壁垒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谷汉文 聂正安
经验研究表明 ,国有企业自产生之日起 ,就成为给工人阶级提供“福利保障”和“终身雇用”就业关系的工具或载体。随后 ,“终身雇用”演变成“铁饭碗”劳动就业体制。在“铁饭碗”体制中 ,工人可以凭借“铁饭碗”吃社会主义的“大锅饭” ,使谋求“非常福利”的意识既有产生基础 ,又有存在空间。实践证明 ,国有企业的“非常福利”行为既阻碍国有资本寻利 ,又侵害国有资本本身 ,并构成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正反馈机制”。而随着经济转型、非国有经济发展和改革向深层次推进 ,国有企业 (职工 )谋取“非常福利”的行为倾向也越来越受限制 ,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的合法代表 ,其理性选择是行使退出权 ,职工对促使国有企业...
关键词:
铁饭碗 非常福利 退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汤吉军 郭砚莉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认为机会成本对决策极为重要,而沉淀成本根本不重要。由于在现实经济条件下,沉淀成本是否给予补偿具有重要的再分配效应,特别对体制转轨时期国有企业而言,在改革过程中实行“有进有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情况下,必须考虑沉淀成本对国有企业存量调整障碍影响。在依据沉淀成本概念基础上,我们重新找到了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的界限。换言之,沉淀成本大的行业不具有竞争性,并且产业调整困难重重。而沉淀成本小的行业具有竞争性,并且产业调整非常容易。这样,我们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新的政策建议,在于政府有效地降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郝联峰
公有股出路与国有企业改革郝联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企业体制改革,企业体制改革中比较看好的是股份制改革。股份制改革搞了几年,到如今关键时刻却徘徊不前了,内中有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公有股出路问题没解决。笔者试从国有企业改革的角度谈谈公有股的出路问题。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爱玲
加快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的调整,收缩国有经济战线,使国有资本实现战略性退出,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的需要。但国有资本退出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具体来说,一是依靠国有企业再造;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关键词:
国有资本 国有资本退出 国有企业再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景兰
债转股是我国为化解金融风险、盘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在对目前债转股给国企带来的积极效应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资产管理公司股权退出和国有企业重组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债权转股权 国有企业 重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晓凤 蔡铁夫 朱海燕
市场退出障碍的存在使我国国有企业长期处于亏损的困境之中而不能实现市场退出 ,这极大地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也直接影响了企业改革的进程。企业并购重组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市场退出问题的途径 ,但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 ,导致我国国有企业市场退出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 ,长期低效运转的企业不能顺利退出市场。
关键词:
市场退出 企业并购 退出壁垒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冬梅 辜胜阻 郑超
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管理体系不科学、国有资本布局不合理、混合所有制发展困难、用人机制和薪酬制度难以激发员工活力等问题。为此,要以"管资本"为原则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要对国有资本优化布局,国有资本要向关键领域集中;要推动股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实行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
国有资产 管资本 混合所有制 分类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国胜
论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资本的战略重组●吕国胜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是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为从根本上搞好国有企业改革以至整个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范恒山
加快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收缩国有经济战线,既有利于坚持公有制,又有利于政府真正转变职能。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一是要把大量的国有资本从漫无边际的战线和领域退出;二是要形成国家控制、多元化的控股格局。因此,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重点在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既要保持国家对资产的所有权,又要使国有资产的运营充满活力。
关键词:
国有经济 战略 国有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潘立韫
一、国有产权流动的积极作用 产权流动是国有企业并购、国有资产重组的前提。就微观方面讲,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迅速扩张企业规摸,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就产业方面讲,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效应;就宏观方面讲,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资产存量的流动。就目前而言,国有产权的流动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如下问题: (一)解决劣势企业生存和优势企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邱风
垄断者能利用边际定价规则侵占消费者剩余 ,导致社会福利的净损失。且产品质量供给不足 ,创新乏力 ,但进入威胁改善了垄断者的市场行为。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不同 ,我国行政性垄断行业的定价更高 ,质量供给更低 ,缺乏创新激励 ,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本文对存在进入威胁的垄断和我国行政性行业垄断进行比较分析 ,并提出解决垄断问题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