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4)
2023(12111)
2022(10194)
2021(9764)
2020(8397)
2019(19422)
2018(18708)
2017(35686)
2016(18293)
2015(20399)
2014(19907)
2013(19623)
2012(17904)
2011(15842)
2010(15411)
2009(14200)
2008(13840)
2007(11640)
2006(9714)
2005(8561)
作者
(48265)
(40459)
(40065)
(38333)
(25675)
(19116)
(18484)
(15871)
(15412)
(13959)
(13766)
(13572)
(12761)
(12576)
(12472)
(12357)
(12060)
(11603)
(11497)
(11241)
(9755)
(9557)
(9464)
(9185)
(9181)
(9157)
(8717)
(8311)
(7842)
(7796)
学科
(78318)
经济(78242)
(54940)
管理(53689)
(43074)
企业(43074)
方法(41300)
数学(38070)
数学方法(37673)
(24530)
中国(24510)
(19665)
贸易(19657)
(19413)
(19378)
(16034)
财务(15995)
财务管理(15963)
企业财务(15293)
(14887)
业经(14360)
(14353)
银行(14350)
(13782)
金融(13781)
(13639)
(13113)
农业(13074)
(11284)
(11188)
机构
大学(257768)
学院(252803)
(119575)
经济(117816)
管理(104486)
理学(90586)
理学院(89777)
管理学(88439)
管理学院(87963)
研究(81811)
中国(69363)
(56424)
(52434)
财经(45720)
科学(43814)
(42154)
经济学(39484)
中心(38941)
(37500)
经济学院(35917)
财经大学(34822)
研究所(34017)
(33257)
北京(33156)
(32931)
业大(32460)
(29985)
商学(28867)
商学院(28626)
(28547)
基金
项目(175896)
科学(141851)
基金(135285)
研究(128536)
(116835)
国家(115980)
科学基金(102106)
社会(87389)
社会科(83226)
社会科学(83206)
基金项目(70757)
自然(65206)
自然科(63679)
自然科学(63658)
(62649)
自然科学基金(62588)
教育(59178)
资助(56377)
(53875)
编号(48337)
(41860)
重点(38964)
国家社会(38771)
成果(37614)
教育部(37238)
(36777)
(35804)
人文(35722)
大学(35032)
创新(34582)
期刊
(115438)
经济(115438)
研究(77003)
(44528)
中国(43171)
管理(39221)
科学(33175)
学报(32884)
(28586)
金融(28586)
(27705)
大学(27324)
学学(25985)
技术(23260)
财经(23106)
经济研究(20607)
(19775)
农业(19193)
教育(17481)
(17297)
问题(16054)
业经(15621)
国际(15542)
世界(13672)
统计(13501)
技术经济(13006)
(11876)
理论(11835)
财会(11679)
(11318)
共检索到366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付辉  周方召  
顺利退出被投资企业是风投机构实现投资价值的关键环节,而退出不确定性的存在对风投机构的投资行为与顺利退出都会产生影响。文章提出了退出不确定性对风投机构辛迪加联合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中国证券市场的IPO暂停为我们考察风投机构退出不确定性提供了难得的准自然实验。文章采用中国IPO暂停的准自然实验来测度退出不确定性,以2002-2015年风投机构投资创业企业的事件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显示:退出不确定性会降低风投机构采取辛迪加联合投资的积极性,投资意愿也会显著下降,而这会对风投机构的退出表现产生负向影响。文章的研究丰富和扩展了风投机构投资行为的研究文献,也为政策干预的经济后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波  梁樑  
本文以中国风险行业的联合投资事件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对中国风险投资辛迪加网络中领投者与跟投者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在高科技行业与非高科技行业中领投者与跟投者绩效的差异性,得出了联合投资中,跟投者比领投者的绩效好,领投者与跟投者的投资绩效因行业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等重要研究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波  梁樑  
本文以中国风险行业的联合投资事件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对中国风险投资辛迪加网络中领投者与跟投者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在高科技行业与非高科技行业中领投者与跟投者绩效的差异性,得出了联合投资中,跟投者比领投者的绩效好,领投者与跟投者的投资绩效因行业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等重要研究结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本文以中国加入WTO后获得美国授予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系统考察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储蓄行为的影响效应。本文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显著降低了企业储蓄率,该效应在中国入世之后逐步增强。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提升效应明显大于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此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激励了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增加中间投入品进口以及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降低了企业储蓄率。本文还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的储蓄率效应与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等特征有关;另外我们也得到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通过产业关联途径影响企业储蓄率的证据,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通过"下游关联渠道"降低了企业储蓄率,而"上游关联渠道"的作用不明显。本文从贸易政策变动的视角为理解近年来中国企业储蓄率的动态变化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丰富了评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效果的相关研究。
[期刊] 预测  [作者] 杨敏利  党兴华  
本文研究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构成的影响,以及投资阶段在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影响联合投资辛迪加构成中的调节作用。运用清科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相关数据,本文研究发现:(1)由高声誉主风险投资机构发起的联合投资辛迪加中,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在联合投资辛迪加成员中所占的比例更大。(2)投资阶段越靠后,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的上述影响作用越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光伟  孙铮  刘星  
文章利用特定事件提供的自然实验机会,分析了不确定性冲击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文章以上市公司2013-2016年季度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证实,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实施后,企业减少了实物资产投资,增加了金融资产投资。不确定性冲击对受干预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分组检验结果显示,不确定性冲击对国有企业技术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的影响更加显著,对民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更大。不确定性冲击通过外部借款规模,影响企业不同投资的支出水平。在减少企业实物资产投资、增加金融资产投资的同时,不确定性冲击提升了公司的市场价值,这印证了不确定性下微观主体的资本逐利动机。文章检验了不确定性冲击对微观企业不同资本形态投资的影响,为当前不确定性事件的经济影响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越  刘承翊  林淑萍  张鹏东  
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存在明显异质性,识别出积极的机构投资者对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风险资本持股上市公司的普遍现象,研究风险资本持股对缓解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作用。风险资本持股的上市公司预期有更好的治理表现,但这可能是风险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的结果(治理效应),也可能是其筛选了治理表现较好的企业进行投资(筛选效应)。为此,本文选取IPO暂停事件作为实验场景:对于同时持股IPO企业和已上市公司的风险资本,当IPO企业的上市进程被暂停时,风险资本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帮助其渡过难关,从而导致对已上市公司的注意力分散和监督缺位(分心)。研究发现,IPO暂停期间,“分心”风险资本持股的已上市公司表现出更严重的过度投资现象。对风险资本家的问卷调查,为这一“分心”解释提供了直接证据。本文还发现,IPO暂停期间“分心”风险资本扩大了募资规模,并增加对IPO企业子公司的投资;同时,其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明显减少,表现为临时董事会的频次下降,风险资本家董事委托投票的概率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风险资本的治理角色越重要、“分心”程度越高时,IPO暂停的影响越显著;而有效的替代治理机制会削弱暂停政策的影响。本文为风险资本持股与公司治理表现之间的因果识别难题提供了新的场景和证据,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深入理解风险资本这一类机构投资者在缓解企业过度投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越  刘承翊  林淑萍  张鹏东  
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存在明显异质性,识别出积极的机构投资者对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至关重要。本文结合风险资本持股上市公司的普遍现象,研究风险资本持股对缓解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作用。风险资本持股的上市公司预期有更好的治理表现,但这可能是风险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的结果(治理效应),也可能是其筛选了治理表现较好的企业进行投资(筛选效应)。为此,本文选取IPO暂停事件作为实验场景:对于同时持股IPO企业和已上市公司的风险资本,当IPO企业的上市进程被暂停时,风险资本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帮助其渡过难关,从而导致对已上市公司的注意力分散和监督缺位(分心)。研究发现,IPO暂停期间,“分心”风险资本持股的已上市公司表现出更严重的过度投资现象。对风险资本家的问卷调查,为这一“分心”解释提供了直接证据。本文还发现,IPO暂停期间“分心”风险资本扩大了募资规模,并增加对IPO企业子公司的投资;同时,其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明显减少,表现为临时董事会的频次下降,风险资本家董事委托投票的概率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风险资本的治理角色越重要、“分心”程度越高时,IPO暂停的影响越显著;而有效的替代治理机制会削弱暂停政策的影响。本文为风险资本持股与公司治理表现之间的因果识别难题提供了新的场景和证据,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深入理解风险资本这一类机构投资者在缓解企业过度投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瑶  张叶青  贾睿  李健航  
本文以2000年至2012年间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风险投资的联合投资对被投资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接受了风险投资的上市公司中,被联合投资的公司比被单独投资的公司表现出更强的创新能力;联合投资机构数目越多,被投资公司的创新能力越强;风险投资的持股时间越长,"辛迪加"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正影响越强。在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回归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基本结论依然稳健。对"辛迪加"投资异质性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辛迪加"成员的机构特点差异较大、投资形式差异较小,那么被投资的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瑶  张叶青  贾睿  李健航  
本文以2000年至2012年间风险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风险投资的联合投资对被投资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接受了风险投资的上市公司中,被联合投资的公司比被单独投资的公司表现出更强的创新能力;联合投资机构数目越多,被投资公司的创新能力越强;风险投资的持股时间越长,"辛迪加"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的正影响越强。在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回归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基本结论依然稳健。对"辛迪加"投资异质性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辛迪加"成员的机构特点差异较大、投资形式差异较小,那么被投资的公司创新能力更强;领投机构的出资比例和机构规模越小,则被投资的公司创新能力受到联合投资的促进作用越大。本文的研究表明,为了提高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效率,公司与投资者还应充分重视风险投资的方式与形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欧阳昌民  杨秋林  
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交易契约设计的最基本原因。目前很多研究者都倾向于认为,风险投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自于高新技术的不确定性,认为信息缺口是因人们对某种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我们认为,在风险投资契约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根源并不是自然技术的外生不确定性,而是人力资本的内生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人力资本投入、产出、退出三个方面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投资的契约设计应基于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进行。从这一思路出发,本文尝试性地对风险投资实践中的分段投资、剩余索取权分配、剩余控制权安排等契约条款的成因做出了初步的理论解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易宪容  
由于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性及现代金融市场的本质异化,使得美国QE的任何变化都会对全球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与冲击。从2014年起,美国QE退出启动,意味着5年来全球廉价资本盛宴的结束,这必然导致国际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全球资金流向的逆转和金融市场利益结构的重大调整,以及市场预期的根本性逆转。这将给全球市场,特别是新兴国家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美国QE退出的不确定性,更是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美国QE的退出将是2014年全球最大的市场风险。对此,中国政府要密切关注并选择好应对政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孙林   陈霜   吕雅洁  
多产品企业产品种类调整有助于实现企业内资源优化配置。文章匹配2001—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与WITS关税数据,以中国-东盟《框架协议》签署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的方法探究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种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框架协议》签署带来的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促使中国多产品企业显著增加出口产品种类,与Bernard et al.(2011)基于美加自由贸易区的研究结果形成了鲜明对比,主要原因在于东盟市场与北美市场的规模、产品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采取不同竞争策略的多产品企业出口种类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采取质量竞争策略的多产品企业比采取数量竞争策略的多产品企业在《框架协议》签署的外生冲击下,增加更多的出口产品种类。此外,《框架协议》签署对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幅度更大的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种类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框架协议》签署带来的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种类增加的影响主要通过创新效应发生作用,而学习效应没有显著的作用。以上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该研究为中国实施FTA战略、评估RCEP政策,以及理解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出口多样化和企业内产品组合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林  吕雅洁  
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大大降低了对外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种类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利用2001~2013年的中国海关数据库及工业企业数据库,使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种类的影响。研究发现:签订区域贸易协定会大大降低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中国多产品企业出口种类增加。这一结论在改变样本年份、两期DID等方案后依然稳健。本文从跨国区域合作视角拓展了多产品企业出口产品决策研究范围,为中国高质量实施区域自由贸易战略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乔桂明  屠立峰  李晶  
本文研究了辛迪加模式作为风投公司常用投资方式,其战略优势随风投公司与被投企业间地理距离不断扩大而发生的变化趋势。本文将地理距离根据交通出行条件分为四个区间,提出了三个假设:即"较远距离"投资采用辛迪加模式的概率更高;"很远距离"投资对辛迪加模式的依赖度开始下降;"遥远距离"投资对辛迪加模式依赖性不再显著。本文利用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就风投公司是否采用辛迪加模式、地理距离及其他控制变量做Logistic回归,得出了类似于倒U型的地理距离效应,支持了三个假设。本文结论充实了风险投资理论,以期对通过辛迪加模式投资远距离项目的风投公司和地方政府有所启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