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1)
- 2023(9587)
- 2022(7824)
- 2021(6906)
- 2020(5746)
- 2019(12360)
- 2018(11554)
- 2017(21267)
- 2016(11599)
- 2015(12712)
- 2014(12128)
- 2013(11807)
- 2012(10930)
- 2011(9777)
- 2010(9711)
- 2009(8792)
- 2008(8395)
- 2007(7413)
- 2006(6516)
- 2005(5697)
- 学科
- 济(44652)
- 经济(44584)
- 管理(33920)
- 业(33243)
- 企(25407)
- 企业(25407)
- 方法(20748)
- 数学(18546)
- 数学方法(18383)
- 农(14583)
- 中国(12736)
- 财(12448)
- 贸(11131)
- 贸易(11122)
- 学(10904)
- 易(10848)
- 业经(10219)
- 农业(9985)
- 制(7787)
- 环境(7255)
- 务(7157)
- 财务(7151)
- 财务管理(7133)
- 融(7131)
- 金融(7131)
- 技术(7089)
- 地方(6901)
- 银(6840)
- 企业财务(6798)
- 银行(6797)
- 机构
- 大学(169608)
- 学院(167606)
- 济(70903)
- 经济(69748)
- 管理(63244)
- 研究(62504)
- 理学(55773)
- 理学院(55130)
- 管理学(54110)
- 管理学院(53851)
- 中国(45795)
- 科学(40828)
- 农(40405)
- 京(35827)
- 所(32950)
- 农业(32462)
- 业大(31977)
- 研究所(30588)
- 财(30266)
- 中心(27703)
- 财经(24844)
- 江(24232)
- 经(22869)
- 院(22740)
- 北京(22118)
- 经济学(22021)
- 农业大学(21330)
- 范(20265)
- 经济学院(20062)
- 师范(19852)
- 基金
- 项目(122780)
- 科学(96403)
- 基金(91786)
- 家(85632)
- 国家(84554)
- 研究(80714)
- 科学基金(70423)
- 社会(53725)
- 社会科(51071)
- 社会科学(51057)
- 基金项目(48521)
- 自然(48232)
- 自然科(47124)
- 自然科学(47105)
- 省(46779)
- 自然科学基金(46329)
- 划(40663)
- 资助(36774)
- 教育(36154)
- 编号(29118)
- 重点(28212)
- 部(26990)
- 发(25947)
- 创(25680)
- 计划(25035)
- 科研(24546)
- 创新(24097)
- 国家社会(23589)
- 业(22900)
- 教育部(22392)
共检索到241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代明慧 张红丽 刘立波
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和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L)2013年、2015年数据,利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研究退休冲击对家庭食品消费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退休冲击导致家庭食品消费减少21%;退休后消费者时间成本下降,倾向于寻找物美价廉的食品,减少外出就餐,增加自己制作食物的频率来减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以时间替代货币支出的形式,使得家庭食品消费降低并未导致实际消费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并未影响消费者的福利水平,而是引起了家庭食品消费结构和营养摄入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脂肪摄入明显降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封进 韩旭
本文将退休制度、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放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通过考察制度退休对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的影响,对中国改革退休年龄的政策进行评析。参保职工办理退休后工作机会减少、养老金这一非劳动收入提高,个人在家庭内提供照料的可能性增加,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下降。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数据中处于退休年龄前后的样本,利用双变量二元选择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参保女性在办理退休手续(制度退休)后,照料概率提高34个百分点,劳动参与概率下降40个百分点;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退休对照料和劳动参与的边际效应减小。男
关键词:
退休年龄 家庭照料 劳动参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封进 韩旭
本文将退休制度、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放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通过考察制度退休对家庭照料和劳动参与的影响,对中国改革退休年龄的政策进行评析。参保职工办理退休后工作机会减少、养老金这一非劳动收入提高,个人在家庭内提供照料的可能性增加,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下降。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跟踪调查数据中处于退休年龄前后的样本,利用双变量二元选择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参保女性在办理退休手续(制度退休)后,照料概率提高34个百分点,劳动参与概率下降40个百分点;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退休对照料和劳动参与的边际效应减小。男性在制度退休后,照料概率增加13个百分点,劳动参与概率降低47个百分点。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若将女性退休年龄提高到55岁和60岁,则51-60岁女性提供家庭照料的概率将分别下降12和29个百分点。随着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需要权衡劳动供给和家庭照料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退休年龄 家庭照料 劳动参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箴薇 宋德玲
基于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制度,运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考察女性退休对其配偶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女性退休会导致其配偶退休概率提高,劳动参与率降低,对工作时间无显著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女性的自身健康状况在女性退休对配偶劳动供给的影响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考察延迟退休年龄对家庭劳动供给造成的影响可以发现,男性延迟退休年龄会提高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对女性的退休及工作时间无显著影响。因此,延迟退休年龄能够促进家庭劳动供给、增加家庭财富积累,但延迟退休年龄的相关政策应充分考虑在家庭内部的溢出效应,立足于家庭,渐进式逐步实施。
关键词:
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年龄 配偶 劳动供给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勇
文章将食品价格波动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到对户主不同年龄与地区家庭消费的影响。文章利用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012年地区投入产出表,估计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得到QUAIDS模型中的消费品价格数据。然后,文章采用CFPS2014数据,在QUAIDS模型中加入反映家庭所在地区和户主年龄的人口特征变量,研究食品价格波动对户主不同年龄与地区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最后,文章利用补偿变动方法研究食品价格波动对户主不同年龄与地区家庭福利的影响。福利分析结果表明为提高家庭福利,政府应该首先稳定东部地区户主年龄超过65岁家庭食品价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增文 何冬梅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然而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滞后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中国转型阶段面临两大核心挑战——退休冲击和国内消费不足。如何应对退休危机,提升居民消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国"养老金双轨制"这一热点问题切入,选取了中国1998—2014年30个地区宏观面板数据分静态和动态两大部分对理论进行实证检验,重点分析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冲击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在居民总消费支出水平方面,企业单位退休冲击对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冲击对其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居民消费结构方面,情况较为复杂。产生这些异质效应的主要原因在于退休双轨制造成的不平等差异和两类退休人群自身主观区别...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宋泽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构建夫妻二人家庭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丈夫和妻子退休对家庭消费福利水平的影响。我们发现,丈夫退休显著降低了家庭人均总收入,造成家庭总消费一定程度的下降,家庭耐用品存量显著下降了43.2个百分点,但夫妻双方退休都没有对各自热量和营养摄入造成显著且程度较大的影响。我们还发现丈夫退休显著增加了自身为家庭购买食品和为家人做饭的时间,夫妻之间存在时间分配上的相互替代,通过寻找价格更低的在家食品,并增加为家庭做饭的频率,保障退休后的消费福利水平。基于以上发现,本文为退休制度和养老保险待遇改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退休 闲暇 消费福利水平 夫妻二人家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勇
本文首先采用成本结构方法,构建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计算得到QUAIDS模型中消费品价格数据,然后,采用CFPS2014数据,利用补偿变动方法,在QUAIDS模型中引入地区虚拟变量,研究食品价格波动对城乡家庭消费结构和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政府应该把稳定乡村家庭食品价格放在首位,且当遇到如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问题时,政府应该根据城乡地区之间的差异划分市场。
关键词:
投入产出价格模型 QUAIDS模型 福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颖 徐爱军 艾晓倩
目的:研究老年人健康冲击对于家庭消费的影响。方法:选用OLS方法进行分析,将调查前两周内,因为不舒服休工、休学或者卧床休息1天及以上操作性定义为健康冲击。结果:老年人健康冲击将会使家庭总消费支出增加15.26%,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增加53.72%。异质性分析发现,老年人健康冲击使低收入家庭总消费支出增加27.49%、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增加46.71%,使中等收入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增加71.38%。商业医疗保险能够显著的缓解老年人健康冲击的影响并且大幅度促进了家庭消费支出。结论:老年人健康冲击显著影响家庭各项消费支出,应重点关注卧床老年群体健康促进机制以及健康冲击对不同收入家庭的消费影响,支持并引导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冲击 家庭消费 商业医疗保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宏 侯本宇方 陈斌开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财产性收入占中国居民收入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以房屋拆迁为准自然实验,本文考察暂时的财产性收入冲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屋拆迁所带来的暂时的财产性收入增加会显著增加家庭总消费中的耐用品消费,对日常消费总体没有显著影响,但边际消费倾向估计值仅为0.02~0.03。与预防性储蓄和流动性约束理论一致的是,农业户口、较低收入、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金融资产较少家庭的消费反应更大,其日常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增加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提升家庭消费能力,对低收入阶层福利改善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都阳 John Giles
本文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的城市住户调查资料,分析了父母的就业冲击对子女大学入学决策的影响。作者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冲击进行了介绍,讨论了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及其新近在融资和扩招方面的改革措施。在经验分析部分,我们仔细地控制了家庭之间不可观测的差异性所产生的影响,并利用线性概率模型对父母就业冲击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父亲失去工作使即将进入大学的子女的入学可能性下降了约30%。
关键词:
就业冲击 重组 大学入学决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双 甘犁 高香花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对1997年以后进行高等教育的家庭来讲正如一次负向收入冲击。本文正是借助这种冲击"识别"收入与营养结构的因果关系,对比分析1997年前后进行高等教育家庭的营养摄入量,分析得出受此改革冲击的家庭在热量、脂肪、蛋白质摄入量上均显著低于未受此冲击的家庭,碳水化合物在2类家庭间差异不显著。这一结论印证了"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等理论;通过仅对受此冲击家庭的分析得出该冲击对收入较低的家庭比收入较高的家庭有更强的政策效果,这一点与"预防性储蓄理论"更为吻合。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为ATE的配对估计量,它是分析政策效果的标准方法之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伟东 吕晨炜
利用CHFS 2015—2019年的追踪数据,构建家庭生活消费的分层指标,研究新时期男性退休对家庭生活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退休对家庭生活消费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其一级维度指标物质生存消费和精神发展消费也存在显著正向效应。同时,男性退休显著增加了家庭食物、衣着、文娱和旅游消费支出,说明男性退休对家庭生活消费及其一级维度指标的显著影响具有特定经济意义。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家庭收入/储蓄较高、家庭所处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以及家庭结构表现为丁克家庭时,男性退休对家庭生活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敬桂 李静 樊帆
本文基于严格的模型设定和检验,分析了货币供给和食品价格水平的协整关系,同时利用VAR模型研究了货币供给冲击对食品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并把产出变量引入系统中作为参考。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和产出与食品价格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货币供给和产出冲击对食品价格的影响具有不同的变动趋势,产出冲击对食品价格具有负向传导机制,而货币供给冲击对食品价格具有正向传导机制;产出冲击对食品价格变动的贡献小于货币供给冲击对食品价格变动的贡献,货币供给冲击必然引起食品价格正向变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龙耀 张静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分析健康冲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健康冲击显著降低了家庭的非医疗消费支出,但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地减轻这种影响;同时就分指标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一级维度中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二级维度中的信贷、保险、货币基金以及支付这四个子指标均显著地平滑了冲击下的家庭消费。就作用机制而言,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缓解家庭流动性约束和强化非正式社交网络来帮助家庭应对健康冲击对消费的影响。异质性分析的回归结果显示,健康冲击对中西部地区、户主受教育水平较低以及金融素养水平较低的家庭影响更大,同时这种影响还与冲击的程度正相关,进而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在这部分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进一步阐述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改善金融包容性的重要现实意义,并在微观层面上解释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改善家庭福利、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