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7)
2023(6995)
2022(5509)
2021(4896)
2020(3697)
2019(8294)
2018(8001)
2017(15066)
2016(7890)
2015(8950)
2014(8689)
2013(8699)
2012(7929)
2011(7407)
2010(7657)
2009(7240)
2008(6844)
2007(6301)
2006(5643)
2005(4650)
作者
(21817)
(18478)
(18093)
(17338)
(11507)
(8582)
(8163)
(6944)
(6905)
(6660)
(6250)
(6101)
(5726)
(5671)
(5535)
(5392)
(5318)
(5220)
(5159)
(5054)
(4564)
(4406)
(4384)
(4159)
(4107)
(4104)
(4094)
(3945)
(3700)
(3663)
学科
(30637)
经济(30607)
(26268)
(24140)
管理(17916)
农业(16375)
(13311)
企业(13311)
业经(12265)
中国(11351)
地方(8665)
(8558)
方法(8480)
工作(8174)
服务(7975)
(7525)
农业经济(7393)
(7284)
数学(6864)
数学方法(6804)
(6651)
贸易(6645)
(6498)
发展(6370)
(6357)
理论(5787)
收入(5734)
(5627)
银行(5624)
(5425)
机构
学院(112318)
大学(106508)
(44795)
经济(43542)
管理(41686)
研究(37933)
理学(35362)
理学院(34987)
管理学(34490)
管理学院(34250)
中国(29106)
(22269)
(22115)
科学(21258)
(19753)
(18424)
中心(18374)
(18132)
(16508)
师范(16409)
研究所(16137)
业大(15988)
农业(15626)
财经(15060)
(14770)
北京(14004)
(13772)
(13565)
(13117)
经济学(13099)
基金
项目(74211)
研究(61365)
科学(58248)
基金(51001)
(43021)
国家(42511)
社会(39650)
社会科(37001)
社会科学(36994)
科学基金(36385)
(31150)
编号(27785)
教育(27292)
基金项目(26831)
(24548)
成果(23303)
自然(19470)
自然科(18964)
自然科学(18963)
课题(18954)
资助(18836)
自然科学基金(18625)
(18301)
重点(16630)
(16514)
国家社会(16148)
(16081)
项目编号(15930)
(15789)
(15782)
期刊
(59817)
经济(59817)
研究(32414)
中国(28852)
(27643)
农业(17835)
教育(16504)
学报(14907)
科学(14683)
业经(14367)
(14166)
管理(13720)
大学(12566)
(12339)
金融(12339)
学学(11554)
技术(9823)
图书(9416)
农业经济(8512)
经济研究(8352)
农村(8188)
(8188)
问题(7613)
书馆(7089)
图书馆(7089)
财经(6846)
(6760)
(6586)
(6064)
社会(5888)
共检索到178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黎明奇  
退休人才是乡村振兴当中不可多得的人才资源。退休人才与乡村社会有着天然联结、有乡村工作的要求高度匹配、与乡村振兴的目标十分契合,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有益探索,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联系纽带,为乡村现代化提供重要保障。目前,退休人才返乡在全国各地已有不少实践探索,涌现了很多先进事例,主要可以划分为政府、社会、个人三类现实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虹  
高职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并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高职院校要整合专业资源,优化涉农专业,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开放各种教育教学实践平台,助力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开发;组织安排“双师型”教师传授新思想、促进新技术进村入户,助力农民综合素质提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产业致富帮扶相结合的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文化、组织振兴;开展面向“三农”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真正成为扎根于乡村、实践乡村振兴的人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克强  
乡村振兴背景下鼓励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有利于扩宽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渠道、实现自身价值,更有益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面对当前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困境和矛盾,通过获取政府宏观政策支持、加强高校及社会教育引导和大学生就业观念方面宣传教育,突破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困境与矛盾,为乡村振兴做出积极的贡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辛德万  
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结合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现状,剖析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资源缺乏、经验不足等困难和问题,提出“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四方联动,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创业支持与资源、搭建创业平台、发挥大学生创业优势、营造创业氛围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然  张彦  
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很多农民工在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的相互促进下陆续返乡就业创业。作为乡村振兴主力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返乡农民工对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实施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压力较大,为此,政府加强了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教育。鉴于此,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合理性建议,以期提高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教育质量,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健   赵华平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研究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对推动乡村振兴事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行为激励理论,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文本挖掘法提取影响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关键因素,并以山西省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组态分析并对组态解开展典型案例分析,以探究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差异化驱动路径。研究发现:(1)任一影响因素都不能单独作为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必要条件,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是多种要素协作的结果;(2)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共存在四种组态路径,分别是“多元协同驱动型”路径、“认知—经验双驱动型”路径、“双重环境型”路径和“保障型”路径;(3)乡村振兴认知、成长环境和社会保障是提升大学生乡村振兴投身意愿的重要条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在土地制度、融资渠道以及创业项目等方面给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各种便利与支持。河南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大多数返乡农民工选择创办经验型企业、小商小户型企业、依靠本地资源型企业以及产业集群型企业等。但由于缺乏项目指导等原因,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最可行的创业路径仍是创办小商小户型企业,但该类型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为了卓有成效地解决当前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趋势,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河南省乡村建设的新格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涵  
地方开放大学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具有诸多的逻辑依据,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可以开展系统化研究。以益阳开放大学为案例,调研发现,地方开放大学在服务乡村人才振兴中作了大量的工作,服务内容与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平台和方式等方面都获得很多的经验和成就,但在服务主体的建设、服务项目的精细优化、服务的保障和督导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鉴于此,地方开放大学应集中抓好服务队伍建设、服务项目与对象的扩大与细化、服务保障与督导等三个方面的关键问题解决,力求建构自身服务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人才培训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任伍  叶天希  孟娜  
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元治理作为一项新型治理工具,能够实现垂直等级制结构与水平自组织网络的辨证平衡,强调政府控制和指导的必要性,有助于化解乡村利益与地区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实现公共责任与管理效率的结合,调和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冲突,减少外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防止政府治理碎片化,塑造公平正义的乡村振兴环境。元治理的实施既需要高超的引导与控制,也需要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和丰富的治理实践经验,应通过合理分配权利、优化决策机制、健全执行机制、建设监督机制来优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元治理的路径。此外,为构建元治理支撑体系,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还要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主体间信任水平,培养村民公民意识与公共精神,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元治理的智慧能力建设,整合乡村社会资本,重构适应元治理需要的乡村组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大鸣  刘重麟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吸引人才回流与培育本土人才是人才振兴的两种途径。本文以湖南省攸县渌田镇返乡能人的创业过程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劳务型能人、经济型能人、农技型能人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以及发挥的作用,进一步讨论返乡创业模式引领乡村人才振兴的机制。研究表明,农村产业与人才的良性互动是人才振兴的基本逻辑。能人返乡创业改变了农村生产要素匮乏的困境,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兴旺进一步吸引各类专业人才的回归。然而,高度依赖返乡创业能人的个人能力,村庄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大鸣  刘重麟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吸引人才回流与培育本土人才是人才振兴的两种途径。本文以湖南省攸县渌田镇返乡能人的创业过程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劳务型能人、经济型能人、农技型能人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以及发挥的作用,进一步讨论返乡创业模式引领乡村人才振兴的机制。研究表明,农村产业与人才的良性互动是人才振兴的基本逻辑。能人返乡创业改变了农村生产要素匮乏的困境,带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兴旺进一步吸引各类专业人才的回归。然而,高度依赖返乡创业能人的个人能力,村庄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曼曼  
大学生返乡创业服务平台的功能在于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平台建设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为有效发挥该平台对于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助力作用,需进一步丰富创业服务平台的内容,结合乡村振兴的要求拓展平台功能,并不断规范平台的管理,构建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撑服务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倩  许传新  
为了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是实现我国"双创"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加速新型城镇化、助推乡村振兴、解决我国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必将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逐渐实现乡村振兴。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也会推动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在此基础之上,本项研究以期望价值理论构建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模型,旨在厘清二者之间存在的正向促进与反向推动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利于发挥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共同作用,逐渐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小诗  
党和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部署。大学生返乡高质量就业对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保障、缓解就业压力、实现青年人才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学生返乡高质量就业概念的探讨,分析大学生返乡高质量就业的现实困境,提出促进大学生返乡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人才兴农”的研究及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蔡潇彬  
(一)引导外出人员返乡乡村振兴,人才是根本,要大力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回流,吸引毕业大学生、外出农民工和退役士兵返乡就业创业,不断壮大乡村振兴的主体,为乡村振兴提供关键的人力资源支撑。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1.引进前沿人才。加强乡镇党委政府机关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考录应届毕业大学生的力度,充实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重视干部的培养、配备、管理和使用,把到乡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打造一支懂农村、爱农村、亲农民的乡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