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33)
- 2023(6878)
- 2022(5837)
- 2021(5178)
- 2020(4433)
- 2019(9462)
- 2018(9128)
- 2017(17484)
- 2016(8936)
- 2015(10010)
- 2014(10058)
- 2013(9877)
- 2012(9600)
- 2011(9049)
- 2010(9387)
- 2009(8882)
- 2008(8285)
- 2007(7789)
- 2006(7369)
- 2005(6753)
- 学科
- 济(63212)
- 经济(63159)
- 管理(23512)
- 业(20998)
- 方法(18709)
- 地方(16788)
- 数学(15405)
- 数学方法(15315)
- 企(15283)
- 企业(15283)
- 中国(12624)
- 农(12316)
- 地方经济(11925)
- 业经(11398)
- 学(10846)
- 农业(9133)
- 环境(7794)
- 财(7551)
- 贸(7402)
- 贸易(7396)
- 融(7281)
- 金融(7280)
- 制(7196)
- 发(7036)
- 易(7022)
- 经济学(6791)
- 和(6693)
- 理论(6652)
- 产业(6596)
- 银(6234)
- 机构
- 学院(145175)
- 大学(142807)
- 济(70427)
- 经济(69183)
- 研究(54948)
- 管理(52820)
- 理学(44945)
- 理学院(44325)
- 管理学(43597)
- 管理学院(43319)
- 中国(40594)
- 科学(32250)
- 京(29833)
- 财(29544)
- 所(28285)
- 研究所(25655)
- 财经(23670)
- 中心(23482)
- 经济学(22615)
- 农(22176)
- 江(21804)
- 经(21360)
- 范(20961)
- 师范(20794)
- 经济学院(19946)
- 北京(19528)
- 院(19013)
- 业大(18272)
- 州(17393)
- 科学院(17326)
- 基金
- 项目(91008)
- 科学(72122)
- 基金(66962)
- 研究(65678)
- 家(59271)
- 国家(58300)
- 科学基金(49307)
- 社会(45252)
- 社会科(42823)
- 社会科学(42811)
- 省(35395)
- 基金项目(35178)
- 自然(30209)
- 自然科(29470)
- 自然科学(29462)
- 自然科学基金(28952)
- 教育(28747)
- 划(28724)
- 资助(28108)
- 编号(24440)
- 发(21942)
- 重点(20306)
- 部(19741)
- 国家社会(19338)
- 成果(19117)
- 发展(18167)
- 创(18099)
- 展(17915)
- 课题(17688)
- 人文(17113)
共检索到227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任明丽 孙琦
退休引起消费的变化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退休对旅游消费影响的研究则少有论及。本文采用断点回归的方式研究了退休与家庭旅游消费的关系,从经济状况与闲暇时间两个角度对影响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退休降低了老年家庭的旅游消费水平,房屋产权正向调节着家庭旅游消费的结果,隔代照料孙子女辈时间越多即闲暇时间越少的老年人,退休后的消费水平有所增加,且存在性别上的差异。这表明,住房仍然是老年人旅游消费决策的主要考量因素,而隔代照料孙子女辈的老人由于日常休闲时间的减少,会通过旅游消费的方式获得心理补偿,在老年旅游营销中应将其作为主要的细分指标。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宋泽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构建夫妻二人家庭面板数据,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丈夫和妻子退休对家庭消费福利水平的影响。我们发现,丈夫退休显著降低了家庭人均总收入,造成家庭总消费一定程度的下降,家庭耐用品存量显著下降了43.2个百分点,但夫妻双方退休都没有对各自热量和营养摄入造成显著且程度较大的影响。我们还发现丈夫退休显著增加了自身为家庭购买食品和为家人做饭的时间,夫妻之间存在时间分配上的相互替代,通过寻找价格更低的在家食品,并增加为家庭做饭的频率,保障退休后的消费福利水平。基于以上发现,本文为退休制度和养老保险待遇改革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退休 闲暇 消费福利水平 夫妻二人家庭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卿前龙 毕斗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欣言 赵新生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对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都产生了重要的结构性影响。如何缓解退休带来的收入递减效应,提振退休家庭消费需求引发了学者们的持续关注。文章基于CFPS数据库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来源多样性、退休与家庭旅游消费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退休不利于低收入和社保"乏力"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增长,但有利于高收入和社保健全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增长。收入来源多样性不仅有利于提振家庭旅游消费,同时有利于缓解退休带来的家庭旅游消费分化现象。因此,应该进一步健全各项社保制度,通过延迟退休或提高退休金的方式缓解退休带来的家庭旅游消费压力。
关键词:
收入来源 退休 旅游消费 CFPS数据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旭昆 徐俊
本文将闲暇视为一种重要的消费资源 ,通过建立一个闲暇时间约束模型 ,以此来分析闲暇时间的变化对消费的影响 ,并说明“假日经济”现象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
闲暇时间 耗时性消费 省时性消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陶红
本文以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4年春在全国十城市联合实施的城乡教育状况调查为基础,对我国高中生家庭经济分布状况进行分析,结论为在2003年学生家庭收入变量与学生户籍、地区、父亲职业、学生所在学校类型有显著差异,与学生性别没有显著差异;2003年学生生活费与学生户籍、地区、父亲职业、学生所在学校类型有显著差异,与学生性别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高中生 家庭收入 生活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陆青鹰
居民家庭收入的准确认定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难点。为解决在实施社会救助过程中救助家庭收入核算难、救助对象认定难瓶颈,有效遏制在救助对象认定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实现社会救助的公开、公平、公正,民政部要求"2013年年底前,全国30%的地区将建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和相应机构,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国实现全覆盖,以全面准确了解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马玉 田里 刘亮
中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旅游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增强。文章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模型Probit构建回归模型,探讨了家庭生命周期与城市老年旅游消费的关系,并从代际交互视角对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生命周期是城市老年旅游消费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城市老年旅游消费具有一定预测力。城市老年旅游消费影响因素会随着家庭生命周期变化而动态调整。对于空巢家庭,儿女给予的经济支持与照顾孙辈的时间均正向影响城市老年旅游消费;独居老人与儿女共同居住时间越长,得到儿女的经济支持越多,城市老年旅游消费越高;满巢家庭,“在婚”状态的父母与儿女共同居住的时间对城市老年旅游消费有负面影响,而“单身”状态的父或母与儿女共同居住时间对城市老年旅游消费影响较小。文章拓展了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在旅游消费研究领域的应用,加深了对城市老年旅游消费行为的理解,为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提升老年福祉与推动老年旅游市场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龚立新
南昌市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占江西全省总量的12%以,在十一个设区市中排名第二。调查结果显示,在南昌市的低保户中,初中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最高,三口家庭为数最多,月收入普遍在100元~150元之间,月支出在450元左右的家庭比例最高,42.19%的家庭生活在“温饱以下”,致贫原因以失业为最。因此,政府所要采取的扶贫措施当首先增加就业与提高低保覆盖率。
关键词:
城镇贫困 低保 调查分析 对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曹十芙 杨凌 喻舟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对闲暇时间认识存在偏差;闲暇活动多样但选择偏单一;闲暇生活无计划且价值不高。影响独立学院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状况的因素有社会、同伴、学校三个外部因素和学生自觉性较差、闲暇技能较差及闲暇价值观存在偏差三个内部因素。建议通过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利用闲暇时间创造条件、提高社团活动内涵、将闲暇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来改变当前独立学院学生闲暇时间利用状况。
关键词:
独立学院 闲暇时间 利用状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翔 吕腾捷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外发达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中国也开始逐步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是,传统经济学较为轻视工作之外的时间研究,由此导致对民生问题和经济问题的平衡性分析不足。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闲暇时间经济理论,基于闲暇配置开拓了劳动经济学的新视角。在肯定闲暇替代效应的基础上,该理论开创性地分析了闲暇对工作的互补效应,从家庭经济学和时间配置研究方面揭示了闲暇的微观经济效应。在此基础上,该理论又进一步研究了闲暇内的消费、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作用,由此带来一系列基于闲暇的宏观经济研究。这类研究为探索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
闲暇时间 工作效率 创新能力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葛翔宇 叶提芳 胡超斌
笔者通过构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基于1994年~2012年中国和丹麦的经济数据探讨了收入税、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税和闲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该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对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的中国,收入税和闲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的增长,而对处于后工业发展阶段的丹麦,较高的收入税水平和闲暇时间对经济增长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内生经济增长 闲暇时间 收入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春燕 卿前龙
闲暇时间是个人可自由支配时间,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的普遍化是闲暇时间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闲暇时间是现代社会一种新的财富形式,是一种具有正的边际效用的消费品,是由人类劳动创造的"真正的财富",它本身就是生产力。
关键词:
休闲 闲暇时间 经济性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浩 康玉洁 曾小梅
近年来,社会上掀起了“996工作制”和“2.5天小长假”的激烈讨论。为了避免价值判断,文章在文献梳理和理论演绎的基础上,利用41个较大规模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闲暇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按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地理特征分别对样本国家分组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非线性特征,闲暇时间比例在0.6608至0.6855区间下经济增长率明显较高;整体而言,人力资本对闲暇时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数量闲暇一旦与人力资本相结合(即质量闲暇)很可能促进经济增长。研究结果对我国的政策含义是:既不“996”也不“2.5”,保持闲暇时间比例不变,减少工作时间比例而增加教育时间比例,既能提升人力资本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又能通过人力资本改善闲暇质量从而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翔
随着后工业化进程加深,闲暇活动对经济体的影响愈加显著,本文将闲暇引入基于创新的增长模型并利用近20年的OECD国家跨国面板数据,指出闲暇时间和不平等状况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健康而积极的闲暇可经由闲暇的积极效应直接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在建设后工业化社会或和谐社会过程中,在不损害效率(保持一定程度不平等)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健康的闲暇安排即可以弥补维持高效率所引致的个体效用损失,还可以保证经济长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