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
2023(69)
2022(38)
2021(37)
2020(43)
2019(84)
2018(73)
2017(165)
2016(107)
2015(88)
2014(106)
2013(87)
2012(103)
2011(95)
2010(68)
2009(80)
2008(73)
2007(47)
2006(47)
2005(47)
作者
(259)
(206)
(187)
(178)
(96)
(92)
(88)
(88)
(80)
(74)
(73)
(73)
(66)
(64)
(58)
(58)
(55)
(54)
(53)
(52)
(48)
(45)
(44)
(44)
(44)
(42)
(42)
(41)
(40)
(40)
学科
研究(413)
教育(285)
工作(200)
(180)
(175)
研究生(175)
情报(171)
(161)
理论(155)
情报资料(136)
资料(136)
分析(132)
(132)
图书(112)
书馆(106)
图书馆(106)
中国(96)
科学(95)
教学(88)
读者(86)
(82)
管理(82)
经济(82)
科学研究(80)
研究工作(69)
高等(57)
学法(53)
教学法(53)
学理(52)
学理论(52)
机构
大学(1437)
学院(942)
研究(524)
管理(443)
教育(378)
理学(368)
理学院(355)
管理学(352)
(351)
管理学院(346)
图书(320)
书馆(311)
图书馆(311)
(302)
师范(301)
科学(294)
师范大学(276)
中国(272)
信息(240)
大学图书馆(223)
(216)
北京(211)
(200)
(198)
中心(192)
研究所(186)
经济(184)
(152)
科技(145)
研究院(144)
基金
研究(765)
项目(733)
科学(591)
成果(490)
基金(473)
编号(445)
教育(384)
社会(379)
(376)
国家(374)
社会科(369)
社会科学(369)
科学基金(340)
(337)
项目编号(331)
研究成果(317)
学科(296)
之一(258)
(252)
基金项目(251)
大学(249)
课题(232)
(219)
(204)
高校(199)
(183)
创新(172)
国家社会(172)
科研(162)
重点(161)
期刊
研究(625)
教育(594)
图书(410)
情报(380)
中国(311)
书馆(221)
图书馆(221)
(188)
学位(181)
研究生(181)
工作(158)
情报工作(156)
学报(146)
(137)
经济(137)
理论(136)
实践(135)
(135)
高等(135)
教研(118)
高教(118)
大学(114)
高等教育(109)
科学(95)
(83)
论坛(83)
管理(74)
图书馆学(55)
科技(53)
技术(51)
共检索到1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龚放  
追根溯源,回到出发点,反思高等教育研究的本意、目的和使命,是要研究和解决高等教育活动自身的发展问题和变革策略,还是纯粹"源于研究兴趣"和"学术情怀",或者是为了获得某种"资质"和地位?追问研究的本意,有助于我们廓清迷茫,凝聚焦点,纾解"学科情结"。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路径可以归纳为:深入实践,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影响决策、指导行动),进而增进知识、丰富理论。本文提出,需要重视关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四个问题:其一,高等教育学的知识体系有何特性?是否存在一个慎密、精致、井然有序的理论大厦?其二,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如何建构?教科书式的理论著述是否应当"改弦更张"?其三,如何理解"范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小微  
任何一种教育理论体系总是处于特定处境中的理论主体基于特定的理论视角对特定视域中的实践进行理论建构的产物。从实践中归纳提炼理论才能满足教育学内源式发展的需求。通过发现实践逻辑增长教育学本土知识是当前发展中国教育学的核心任务。研究者要尝试以"移植—改造"、"反思—归纳"、"反向操作"、"批判—重建"等多种方式把握教育实践的多重逻辑,并基于实践逻辑的发现展开教育学分析。同时,教育学者在介入式互动中要有认同度、洞察力和分寸感,"反思—重建"应当成为合作互动双方的自觉意识和习惯行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尹智慧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实践被赋予重要使命,这在20世纪80年代和新世纪之初较为明显。文章探讨了图书馆学研究中实践情结形成的文化、政治、学术等诸多因素,认为这种情结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应用图书馆学与理论图书馆学要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文波  
目前中国加入WTO谈判已进入实质阶段。一旦入关 ,可以说《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金融服务协定》规范 ,既是我国银行业寻求自身发展难得的机遇 ,又是长期的严峻挑战。本文以跨世纪的时空新视角全面总结和评估了中国银行业的“WTO情结” ,以寻找相应对策 ,促进我国银行业稳健和可持续的开放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玲  舒伯阳  王朝举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乡土情结和旅游情感动机进行维度划分,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依据322份问卷数据,借助AMOS软件展开实证分析得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物质情结与人际情结对旅游情感动机的影响最为显著,文化情结与家园情结的影响稍弱。在乡土情结影响下,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仍然将景观和自然环境放在首位;其次,他们的出游动机也很容易受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和地域文化的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钟一然  胡小武  
中国的大学与英国的大学在空间落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的知名大学往往坐落于特大或超大城市,老校区通常占据主城区的位置;而英国的一些老牌知名大学很多落点在小镇,且小镇校区沿用至今。文章对比分析英国大学和中国大学分布城市的人口数量和面积,呈现英国大学落点的“小镇情结”,通过回溯英国大学最初建校和选址的历史,探求英国大学落点钟情小镇的缘由,剖析“镇学融合”给英国大学和小镇的发展带来的优势,为未来中国新大学校区选址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解舒淇  
通过对明清小说当中商人的"崇儒重仕"情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效提出了崇儒重仕情节产生的具体原因以及具体的历史原因,对商人生存过程当中的具体形象以及发展手段等进行要阐述,同时还有效探讨了"崇儒重仕"情节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海燕  
为研究我国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并构建其纾解压力的加工过程,文章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来自8所不同层次高校的24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11万字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工作压力、婚姻情感压力、学生安全压力和日常烦扰压力;辅导员纾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包括自我帮助、他人帮助、专业帮助和帮助他人;辅导员纾解心理压力的过程包括问题觉察、认知评价、求助方式选择和效果评估4个阶段。高校应从服务内容、服务者、服务机构三个角度,构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海兵   梅文婕   於铃蒨  
随着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与应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出现新的发展态势。现阶段,全球出现的各类数字货币对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强,我国数字人民币在顺应数字支付全球化发展趋势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数字人民币审计有助于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营环境,促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文章通过对我国数字人民币审计相关研究的梳理,从政策法规、指南标准、技术保障、合规监管和人才建设等维度,分析我国开展数字人民币审计面临的现实困境,并结合数字形态的货币特性与新兴技术的融合成果,构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审计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人民币审计现实困境的纾解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睿  杨肖丽  
本文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社会融合部分,采用OLS、Ologit、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不同城市务工经历对农业流动人口家乡情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务工经历会对农业流动人口的家乡情结产生显著影响,城市务工经历中流动时间较短、从事低端职业的农业流动人口的家乡情结较浓厚。此外,出务工时间、就业身份以及月收入会对不同维度的家乡情结产生显著影响,而流动范围则不会影响其家乡情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丽贞  马越  陆通  
本文选取2013—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数据,从融资约束、大股东掏空行为、控制权转移和股价波动角度研究了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动因。研究发现: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时,存在缓解被质押公司融资约束、掏空上市公司、防止自身控制权转移和稳定股价的动机。被质押公司融资约束越强,大股东自身掏空动机越大,质押比率越高,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控制权降低时会增加股权质押比率,而在股价剧烈波动时股权质押比率会有所降低。本文研究结果对认识大股东股权质押动机和影响,纾解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安奎  
学科发展包括学科知识的发展和学科文化的发展。学科文化在学科知识的发展中产生,同时又促进了学科知识的进一步发展。研究生教育既需要传承学科文化,也需要增强学科文化发展的自为性。在适应和促进学科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研究生教育需要建立、完善研究生培养制度,帮助研究生内化学科文化中的价值取向和规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肖俊洪  
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也要大兴研究之风。最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电大开展学科论文征集活动,"论文内容重点围绕电大开设专业学科领域的研究"。作为一名教师,我对此举双手赞成。长期以来,在学科研究领域,电大教师似乎集体患"失语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平  
长期以来,受公共政策研究思维和视角的局限,教育政策研究多从"精英立场"出发开展研究工作,没有体现出教育政策的特殊性,忽视了教育政策的文化性。而教育政策自身的特点、政策与文化的关系等,为教育政策研究提供了从"精英立场"到"草根情结"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现代社会,尤其需要开展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教育政策研究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