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2)
2023(2272)
2022(1730)
2021(1837)
2020(1254)
2019(3095)
2018(3195)
2017(4099)
2016(3624)
2015(4162)
2014(4439)
2013(3440)
2012(3195)
2011(3046)
2010(3263)
2009(2592)
2008(2478)
2007(2390)
2006(2242)
2005(2130)
作者
(6908)
(5623)
(5557)
(5546)
(3566)
(2730)
(2730)
(2442)
(2148)
(2133)
(1986)
(1982)
(1953)
(1815)
(1788)
(1769)
(1752)
(1740)
(1703)
(1682)
(1617)
(1501)
(1478)
(1368)
(1352)
(1313)
(1303)
(1271)
(1237)
(1216)
学科
教育(18305)
中国(8452)
教学(5549)
理论(5423)
管理(3631)
(3448)
(3252)
(3221)
改革(3174)
高等(3151)
发展(3148)
思想(3049)
(3026)
研究(2925)
政治(2917)
思想政治(2807)
政治教育(2807)
治教(2807)
德育(2786)
学校(2783)
教育改革(2782)
(2603)
经济(2600)
学法(2551)
教学法(2551)
(2265)
学理(2244)
学理论(2244)
教育学(2197)
计算(2185)
机构
大学(42015)
学院(36815)
教育(25232)
研究(17117)
(16876)
师范(16850)
师范大学(14209)
(10962)
职业(10324)
教育学(9797)
科学(9110)
技术(8913)
(8126)
北京(8024)
研究所(7413)
(7298)
教育学院(7184)
职业技术(7048)
管理(6715)
中心(6273)
(6177)
(6002)
技术学院(5869)
理学(5559)
经济(5539)
(5514)
中国(5483)
理学院(5366)
教育科(5185)
教育科学(5148)
基金
研究(23389)
项目(20480)
教育(20354)
科学(17740)
成果(13313)
课题(12674)
编号(12586)
社会(11499)
(11219)
基金(10722)
社会科(10529)
社会科学(10527)
(10486)
(9537)
规划(8820)
(8298)
(8075)
国家(8056)
研究成果(7453)
年度(7382)
项目编号(7296)
(6981)
(6602)
(6572)
阶段(6557)
(6542)
重点(6415)
教育部(6386)
(6281)
科学基金(6146)
期刊
教育(44061)
研究(23278)
中国(18501)
职业(10575)
技术(7765)
技术教育(6936)
职业技术(6936)
职业技术教育(6936)
(6281)
经济(6281)
高等(5108)
成人(4689)
成人教育(4689)
高等教育(4475)
大学(4179)
(4120)
论坛(4120)
(3664)
职教(3579)
学报(3544)
发展(3473)
(3473)
比较(3286)
科学(3021)
教研(2926)
高教(2926)
(2707)
(2273)
远程(2149)
远程教育(2149)
共检索到68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义遒  
一个机构的"理念",通常是指它的性质、目标、宗旨、特征和核心价值观念,以及实现它们的基本路径与方法等。罗纳德·巴尼特在《高等教育理念》一书中,围绕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解放展开叙述,并提出了"高等教育"追求的是人的"解放",体现在人的"心智自由和自我赋权"。我的理解,"心智自由和自我赋权"不仅意味着人的身心、性格和潜能的各个方面自由而全面的提升和发展,同时,更重要的还在于要具有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审视、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辛涛  黄宁  
教育结果公平的本质,并不是需要每个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在学业成绩上完全的平等,而是将教育无法控制的那部分变量排除了之后,只考虑教育系统自身的变量对学习成绩所造成的影响是平等的,这部分的平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结果公平作为一个量化的指标,不仅可以评价教育结果本身,还可以对教育起点、教育过程进行评价和衡量,作为一个结果指标检验教育起点和教育过程实施的效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韩霁昌  
土地整治工程作为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在最初阶段即农耕文明开始以来的几千年间,主要任务就是增加粮食生产和减少自然灾害。即使在今天,大多数人也将之简单理解为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的措施之一。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往往只重视土地整治的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绮峰  刘满红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终极目标和实施思路□李绮峰,刘满红利率是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也是市场机制的基本要素。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对我国利率机制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九十年代,中国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玉岭  陈潭  
美国反垄断政策是美国政府调控自由市场经济最为基本的手段。它通过保护竞争,进而刺激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推动物质生产的最大进步,最终确保消费者福利并使之最大化,即:使消费者能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质量最好的商品,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娟娟  丁鹏  
共同富裕与人类最终目标——自我价值的实现,两者之间有着重要的关系。富裕的美国评选出的十大奢侈品都与物质无关,我们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应该借鉴这样的事物并时刻明确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各国首脑、哲人等领导人之间的合作是保证共同富裕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该让共同富裕尽可能地保证共同实现最终目标——自我价值的实现,并且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从而促进中华文明更加源远流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经勇  
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利率改革的终极目标 ,是伴随着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不断推进而逐步深化的。实现资金利率市场化 ,不仅能够比较灵敏地反应货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起着价格信号的作用 ,而且能够不断地调节货币供给与市场需求 ,起着经济杠杆的作用。在目前物价持续走低、资金供大于求、资源相对过剩、银行风险意识增强的环境下 ,放开利率不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是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较好时机 ,并已进入我国金融改革的实施阶段。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虹  
投入巨资的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五年,全覆盖要求大体完成,但距建设目标仅及一半,根源在于目标设计与农村现实的距离。改善策略有"借鸡下蛋"、"修正转向"、"管理转移"和"供管分离"等路径可供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松  李超  
两年前,高层管理者首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水平",这一表态曾给不少公众以"持币待购"的勇气和信心。2011年初,各地政府落实国务院关于"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要求,纷纷公布了当年房价的控制目标,却因普遍未提"住房支付能力",只盯住"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铂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在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格外侧重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思辨能力被公认为是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并且是衡量高素质人才的国际标准之一。高校大学生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其思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创新型人才的质量,而我国高校学生的思辨能力水平着实令教育者焦急。公共外语课程作为一门贯穿整个大学学制的基础性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思辨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和教育思路下,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辨能力缺乏的现状,如何在公共外语课程教学当中利用学科优势,引导、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达  
本文提出 ,为了适应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的伟大变革 ,财政支农应将过去以粮食增产为主要目标转到农业可持续增收上。文章论述了转变财政支农目标的必要性及可持续增收的基本内涵 ,提出了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应采取的财政政策与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项春生  
20 0 3年人民币汇率之争的焦点是人民币是否应升值 ,但更深层的问题是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终极目标是自由浮动汇率制。中国应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安排从现行汇率制度退出。为顺利实现退出 ,中国目前要尽快采取措施培育微观主体、增加交易品种、健全外汇交易方式、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小芹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着不可替代的贡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已开展四年了,各批立项院校已陆续验收。客观地看,三年建设期中,100余所高职院校深入进行教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爱东  
中国特色城镇化之所以"特",说到底就是它始终是与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何把亿万农民工逐步转化为市民,是中国特色城镇化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彻底消除之日,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完全建立之时,就是中国农民工终结之际。任重而道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