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4)
2023(11807)
2022(9391)
2021(8547)
2020(7391)
2019(16784)
2018(16891)
2017(33801)
2016(17780)
2015(20255)
2014(20205)
2013(20293)
2012(18662)
2011(16850)
2010(17593)
2009(17200)
2008(16908)
2007(15340)
2006(14045)
2005(13217)
作者
(51376)
(42923)
(42474)
(40489)
(27409)
(19980)
(19300)
(16451)
(16016)
(15467)
(14546)
(14130)
(13982)
(13653)
(13080)
(13022)
(12791)
(12355)
(12150)
(11945)
(10828)
(10396)
(10388)
(9873)
(9673)
(9607)
(9364)
(9242)
(8425)
(8191)
学科
(108531)
经济(108435)
(81372)
(74950)
企业(74950)
管理(69185)
方法(42681)
数学(34567)
数学方法(34064)
业经(30850)
(26931)
(26254)
中国(23524)
地方(20168)
(19519)
财务(19481)
财务管理(19460)
(19342)
农业(18652)
企业财务(18376)
技术(17795)
(16750)
(15955)
理论(15885)
(15453)
(15434)
(15128)
贸易(15116)
(14658)
(13364)
机构
学院(277409)
大学(270790)
(132741)
经济(130502)
管理(112715)
理学(96144)
理学院(95282)
管理学(93946)
管理学院(93426)
研究(86307)
中国(70617)
(61653)
(55730)
财经(48744)
科学(46245)
(43944)
(42515)
(42114)
经济学(41542)
中心(38445)
研究所(37490)
(37236)
经济学院(37189)
北京(35637)
财经大学(35607)
业大(33534)
(33196)
商学(32724)
商学院(32414)
经济管理(31039)
基金
项目(165319)
科学(132680)
研究(125200)
基金(121694)
(102406)
国家(101508)
科学基金(89948)
社会(83554)
社会科(79492)
社会科学(79470)
(65033)
基金项目(63121)
教育(56829)
自然(55211)
自然科(53998)
自然科学(53986)
自然科学基金(53079)
(52215)
资助(51015)
编号(50357)
成果(39856)
(37200)
(37176)
(36699)
重点(36363)
(35517)
国家社会(34703)
课题(34164)
创新(33972)
人文(32981)
期刊
(158497)
经济(158497)
研究(87779)
(50244)
管理(49857)
中国(48828)
(35110)
科学(32111)
学报(29621)
技术(28774)
(27985)
金融(27985)
经济研究(26574)
业经(26009)
财经(25914)
大学(24631)
农业(24091)
学学(23629)
(22498)
教育(21465)
问题(20475)
技术经济(19218)
统计(16987)
(16256)
(15598)
商业(15510)
现代(14625)
(14612)
世界(14559)
经济管理(13997)
共检索到426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薛有志  刘东昌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熊铭奇  邓秋云  
专业化和分工使得企业的报酬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有关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所以,企业的收益在开始时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当规模的扩大超过某一限度时,企业的收益反而会减少,这就是规模经济问题。中国企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吗?利用上市公司数据,通过实证分析,中国的上市公司的规模经济效应不明显,只有个别行业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而大多数行业则不具备。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汉洪  王刚  
目前 ,我国主要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产业集中度过低 ,生产要素配置过于分散 ,缺乏规模经济。合理扩大我国制造业的企业规模 ,实现规模经济是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的当务之急。以横向联合方式为主的企业购并是短期内实现规模经济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萍  慕永和  
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扩大企业规模有其经济上的合理性。从我国实际来看,企业规模偏小,且产业集中度过低,这是我国产业组织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所以,壮大我国企业规模,发展规模经济,提高产业成长素质,应是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我国的后发外生型经济特征,在发展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盲目多角化和提前多角化。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横向兼并应是目前该选用的兼并方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嬿敏  
企业兼并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我国日趋活跃。如何使企业既能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 ,选择合适的兼并方式 ,又能使企业兼并行为不仅仅停留在微观层面 ,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是本文的出发点。文章从矫正资源在产业组织层面的误配置和面向国际竞争两种取向分析企业兼并方式的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东日  
1、引言 经济学家A.Morshall 1904年在《经济学原理》中利用局部均衡理论,通过成本函数的分析,从理论角度解决了规模经济的界定问题。1959年,G.Marx和A、Silberston通过对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Marx-Silberston曲线,从实证角度验证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存在。同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远未达到行业规模经济的标准,我国进入WTO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的影响下,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薛有志  赵飞  
二战后,日本的企业兼并主要是通过两种模式进行的。一是以挽救濒临困境企业、寻求企业发展为主要目的,采取了大中型企业兼并小型企业的强弱兼并模式;二是以促进产业集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的,采取了大中型企业间相互兼并的强强兼并模式。日本企业兼并模式对我国的启示是,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企业兼并应采取强弱兼并和强强兼并并存的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忠民  宋田林  
在改革前的计划一元体制下,企业规模是由计划主体的价值标准来确定的。它的实现途径就是各级计划部门对建设项目的资金投放额。改革之后,投资主体由一元变为多元,决定企业规模的主体也就不仅仅是计划者,而且包容有地方和部门的自有资金部分、城镇集体、乡镇工业和个体经济等。在这种新态势之下,我国企业规模的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呢?对这种变化理论界是怎样认识的呢?本文对此试作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权  汪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元智  马鸣萧  
企业规模问题一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和主张,造成冲突的原因在于“企业规模”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含混的概念。具有经济学意义的企业规模应该从两个相互正交的维度上———企业的横向规模和纵向规模———来度量。规模经济来自于横向规模的扩张,而纵向规模的扩张可能会带来规模不经济。产业集群是观察企业横向、纵向规模一个好的样本。区分企业规模的不同性质,将会使与规模经济相关的理论研究出现明晰的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质武  
企业规模问题是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规模定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和企业能否顺利、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为了正确确定和选择企业规模就必须首先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本文通过剖析西方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就确定合理的企业规模问题作一初步分析。一、规模经济及其产生原因分析“规模经济”是西方经济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它是指厂商采用一定生产规模而能获得经济上的利益,这里的规模主要指生产能力,经济则是指节省、效益、好处等意思。所以,规模经济实质上是指因生产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伟  
文章基于2010~2012年我国13家上市水务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采用bootstrap-DEA方法对其中8家联合生产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的水务企业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对我国水务行业进行的供排水一体化和横向、纵向分离的市场结构重组政策提供了实证检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志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向东  
本文探讨企业的衍生经济模式,并将这类发展模式与规模经济发展模式做了比较,文章根据国际上的研究积累指出,衍生经济发展模式比规模经济发展模式具有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和更大的竞争潜力。文章探讨了衍生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问题,认为,衍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规模经济,但衍生经济的发展模式依靠完全不同的发展思想和工具;技术资源的聚集发展(技术平台)是产品衍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不但是企业战略的重点,同时更是政府政策支持的重要领域;衍生经济发展在组织实现上可能有三种途径,其中最具持续竞争优势的是企业间合作而非单一企业的购并重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