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88)
2023(5702)
2022(4446)
2021(4286)
2020(3375)
2019(7925)
2018(7570)
2017(11779)
2016(7770)
2015(8871)
2014(8879)
2013(7683)
2012(7287)
2011(6627)
2010(7072)
2009(6058)
2008(6162)
2007(5891)
2006(5290)
2005(5015)
作者
(17802)
(14836)
(14472)
(14286)
(9398)
(7046)
(6959)
(5875)
(5591)
(5578)
(4996)
(4836)
(4743)
(4739)
(4725)
(4552)
(4484)
(4423)
(4339)
(4247)
(4007)
(3613)
(3561)
(3525)
(3454)
(3388)
(3326)
(3260)
(2970)
(2950)
学科
教育(21644)
(20213)
经济(20197)
管理(14904)
中国(14204)
(9686)
理论(9131)
教学(8265)
(7922)
企业(7922)
(6901)
方法(5964)
(5129)
(4844)
数学(4835)
研究(4817)
数学方法(4683)
(4682)
思想(4499)
发展(4383)
学校(4332)
政治(4322)
(4260)
关系(4187)
学法(4091)
教学法(4091)
高等(4061)
思想政治(4050)
政治教育(4050)
治教(4050)
机构
大学(100894)
学院(90409)
研究(37698)
教育(31799)
(28650)
经济(27724)
(25736)
师范(25659)
管理(25394)
(23907)
师范大学(21425)
理学(21398)
理学院(20977)
中国(20757)
管理学(20211)
科学(20197)
管理学院(19997)
(17888)
北京(16624)
研究所(16033)
(15830)
中心(15167)
(14636)
(14015)
技术(13874)
职业(13727)
(12212)
教育学(11988)
财经(11073)
研究院(11060)
基金
项目(55250)
研究(50571)
科学(45236)
基金(35548)
教育(33750)
(29419)
社会(29194)
国家(29004)
社会科(27276)
社会科学(27268)
科学基金(24235)
成果(23608)
编号(23535)
(22547)
(21610)
课题(20893)
(18052)
基金项目(16942)
规划(15382)
资助(14437)
重点(14428)
(14411)
项目编号(14367)
大学(13843)
(13841)
(13609)
教育部(13436)
(13091)
(12907)
研究成果(12852)
期刊
教育(57546)
研究(44827)
中国(34410)
(32596)
经济(32596)
职业(12923)
学报(12411)
大学(12216)
技术(12011)
(11393)
管理(10121)
科学(10110)
(8822)
高等(8700)
学学(8163)
技术教育(8024)
职业技术(8024)
职业技术教育(8024)
高等教育(7595)
图书(7183)
(6679)
论坛(6679)
农业(6343)
成人(6270)
成人教育(6270)
经济研究(5939)
(5878)
(5856)
金融(5856)
财经(5835)
共检索到162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欧内斯特·博耶(Ernest L·Boyer),是当代美国杰出的教育家,现任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1965年进纽约州立大学,历任行政院长、副校长、校长。博耶拥有美国82所院校的荣誉学位,受聘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学院高级研究员、剑桥大学客座研究员。1979年就任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前,博耶出任过美国教育委员会委员,管理着120亿美元的联邦预算。此外,博耶还担任了全美中学的教育经费委员会,总统妇女教育项目顾问委员会、总统外国语和国际教育委员会等三个全国委员会的主席,以及国务院海外学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继元  
针对目前高等教育评价中存在的过分行政化、数量化、形式化、趋同化及缺乏个性化等问题,利用比较方法,借鉴学术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以"三元"评价代替"二元评价",以"六大要素"的评价体系和以评价目的为龙头指导教育质量评价,设立共性质量标准和个性质量标准等4项建议。对图书情报学教育质量共性与个性相融合的评价,提出要厘清每次评价的目的,要针对各个院系、不同专业,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要适当延长评价周期,营造宽松教学与研究环境,要提高教育质量精细评价的专业化水平,要建立独立、权威的评价机构,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合理性和权威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章达友  
MBA教育是一种硕士研究生层次的“高级职业教育”,其造就企业总经理的培养目标决定了MBA教育具有高层次、职业性、务实性、综合性和国际性等特点。MBA教育模式注重通才教育,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质与心理素质的熏陶,课程设置上综合化、一体化、职业化和人文化的趋势,有效使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等特点,符合当代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迟艳杰  
教育质量观是进行教育质量评价的前提。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以往"标准—结果"评价蕴含的是"结果质量观"。"标准—结果"评价虽然有积极功能,但其最深层的问题是视学生为一批"产品",没有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为此,我们需要树立"进步即质量"的"过程质量观"。"进步即质量"之于学生的意义是,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认识自我、改变自己,使学生充满自信,促使学生自我教育的发生。教师树立了"进步即质量"的观念,就会看重学生平日表现和取得的点滴成绩,以鼓励和惩戒为原则激励学生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各级教育政策制定者需要在政策上给教师惩戒学生的权利,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位一个地区学校期末的统一考试,要减少学校间的比较和排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魏宏聚  
为了应对社会对大学偏重科研不重教学及大学学术功利化倾向的指责,美国学者博耶于1990年提出了教学学术这一理念,引起了美国大学近十年的热烈讨论与实践。教学学术是对大学教学本质的新概括,其核心内核在于指出教学即学术,是教之术与学之术。该思想的提出扩展了学术的内涵与外延,努力使大学的教学与科研进行整合,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大学教师的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也为大学教师专业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小花  
大学应当注重对成人继续教育质量观的研究,并在改革现有成人继续教育体系的过程中体现正确的价值追求。文章探究成人继续教育的价值追求及现状,简述影响成人继续教育价值观与价值追求的因素,结合大学成人继续教育状况,提出明确成人继续教育质量观、提升应用大数据的自觉性、健全多主体治理体系等提升教育质量的举措。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钱旭红  
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在人的培养中,在大学发展中,如何把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转化弱势为优势,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立起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是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一、人与大学:个性与共性、结构与能力大学以培养人为目的。面对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海迪·罗斯  罗燕  岑逾豪  
本研究对目前各种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取向加以了分析和批判,指出学习过程性指标对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保障的重要意义.在引进、修订美国当前最有影响的一套大学学习过程性指标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清华大学和美国大学的本科教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体水平上来说清华大学的本科教学和美国同类院校乃至美国总体大学水平之间不存在根本差异,但和美国最优异的本科教育相比清华还存在一定差距。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关仲和  
大学教育质量问题是现代大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核心问题。大学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要围绕着大学标准进行。包括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的大学教育质量标准其核心或要点就是强调在现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中要突出为人、为学两个方面。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解决忽视人文标准的问题,应在专业标准和人文标准两个方面下功夫。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转化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追求,加强师生道德价值观建设,宣传和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底线,使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川  
洪堡于19世纪初确立了大学“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他认为科研是最好的教学;两个世纪后,博耶提出四种学术类型,将教学纳入科研的范畴。这种观点的变化,是高等教育与科研本身的性质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反映。当前,有必要确立高校“科研的教育性原则”,并以此作为高校科研的道德底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裴小革  
2003年3月14日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去世120周年纪念日。为此,本刊近期特开辟"西方马克思经济学评介"专题以资纪念。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经济学观点既有其可借鉴的一面,也有其值得商榷的一面,为此,提醒读者加以鉴别。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志强  
远程教育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各项教育教学课程计划之中,而基于生态观"和谐共生"的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能够更加方便、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国的教育正本清源,从"以课本为主"转向"以人为本",从而进一步体现出我国教育的公平性与均衡性。这不但使远程教育被赋予了生态观"和谐共生"的新高度,更是为我国教育未来的生态化发展指明了理论方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弼成  
教育就其行为来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活动,生产着特殊的教育产品。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产品——主体性教育的质量。教育质量观的发展,经历了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和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除了社会时代背景和高等教育质量两方面变化的原因外,还主要源于评价的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的评价标准的作用。高等教育质量以思想、兴趣、个性、发展和公平等为取向,而不是主体之外的其他。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无止境的,教育是通过发挥人的主体性不断实现和完善人的主体性的过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秉琦  贾鹏  
地方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地方大学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顾客需求说"、"社会需求说"、"知识传承说"三种教育理念支撑下的教育质量观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地方大学应树立满足目标公众要求、着眼人的全面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动态发展、内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教育质量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毛媛媛  
本文从大学生人文关怀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研究综述着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了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辩证关系,探讨了在加强人文关怀共性教育的基础上针对特殊群体大学生实施个性教育的具体措施,以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