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5)
2023(6588)
2022(5457)
2021(4863)
2020(4012)
2019(8774)
2018(8437)
2017(15075)
2016(8723)
2015(9109)
2014(8710)
2013(8430)
2012(7798)
2011(6931)
2010(6712)
2009(6218)
2008(6012)
2007(5224)
2006(4442)
2005(3725)
作者
(30463)
(26012)
(25616)
(23727)
(15835)
(12668)
(11164)
(10388)
(9712)
(8891)
(8887)
(8498)
(8398)
(8379)
(8207)
(7924)
(7767)
(7698)
(7491)
(7222)
(6921)
(6293)
(5987)
(5906)
(5722)
(5696)
(5681)
(5639)
(5521)
(5386)
学科
(28374)
经济(28339)
管理(22020)
(21735)
(16129)
企业(16129)
方法(13313)
数学(12003)
数学方法(11903)
(9959)
(9751)
(7892)
(7264)
贸易(7263)
(7098)
中国(7068)
农业(6986)
业经(6726)
环境(5580)
技术(5302)
(4987)
(4908)
财务(4907)
财务管理(4901)
土地(4808)
地方(4751)
企业财务(4660)
(4324)
产业(4173)
(4106)
机构
学院(122793)
大学(122707)
研究(48123)
(44092)
经济(43253)
管理(42668)
(41816)
理学(37904)
理学院(37387)
科学(37296)
管理学(36471)
管理学院(36298)
农业(34050)
中国(32956)
业大(31926)
(27805)
研究所(26370)
(26257)
农业大学(22856)
中心(20751)
(18902)
(18227)
(17948)
(17890)
(17766)
(17398)
实验(17388)
科学院(17234)
实验室(16663)
重点(15836)
基金
项目(96341)
科学(72923)
基金(70262)
(68809)
国家(68294)
研究(56015)
科学基金(54919)
自然(40833)
自然科(39911)
自然科学(39891)
自然科学基金(39218)
(38600)
基金项目(38116)
社会(35130)
(33871)
社会科(33334)
社会科学(33323)
资助(27722)
教育(24490)
计划(23813)
重点(22824)
科技(22554)
(20359)
(20280)
科研(19863)
(19663)
(19533)
(19389)
创新(19167)
编号(19108)
期刊
(42195)
经济(42195)
学报(38285)
(37321)
科学(30081)
研究(26484)
大学(26137)
学学(25740)
农业(25086)
中国(23466)
(14431)
管理(13008)
(12949)
业大(12642)
农业大学(10503)
(9568)
林业(9133)
科技(8430)
中国农业(7946)
业经(7654)
(7396)
金融(7396)
自然(7301)
经济研究(7260)
资源(6918)
技术(6828)
财经(6806)
自然科(6013)
自然科学(6013)
问题(5975)
共检索到166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霞  王鑫  张庆昕  斯日古楞  郭园  朱爱民  
为探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不同饲用燕麦品种叶片氮素代谢酶活性对施氮量的生理响应及差异,选择饲用燕麦品种牧王和甜燕1号,于燕麦的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按照15%,40%,25%,20%比例,对燕麦追施0(CK),100,200,300 kg/hm~( 2)纯氮,灌浆期取旗叶、倒二叶、倒三叶测定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和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活性,分析不同饲用燕麦品种在不同施氮量处理下氮素代谢酶活性的差异及与干草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牧王和甜燕1号饲用燕麦干草产量分别在200,300 kg/hm~2施氮水平下达到最大;牧王和甜燕1号饲用燕麦品种在不同部位叶片的GOGAT、GS、NR、GOT、GPT活性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N_(200)施氮处理下酶活性最强(除N_(300)处理倒三叶的GOT);除N_(100)处理的倒三叶GS活性,不同氮肥处理下倒二叶GPT活性外,牧王叶片的GOGAT、NR、GS、GOT和GPT酶活性均高于甜燕1号,表明饲用燕麦品种牧王的氮素同化能力强于甜燕1号,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种植牧王追施氮肥的适宜用量为200 kg/hm~2,而种植甜燕1号追施300 kg/hm~2氮肥可获得较高的干草产量,GOT、GPT活性是筛选氮高效利用饲用燕麦品种的关键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霞  朱爱民  郭园  杜晓艳  栾瑞涛  
为探究氮素对饲用燕麦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在科尔沁沙地,以燕麦为材料,于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按照15%,40%,25%,20%比例,对燕麦追施0(CK),70,140,210,280 kg/hm~2纯氮,检测灌浆期燕麦叶片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程度。结果表明:追施氮肥对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功能叶作用时间和效率有明显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饲用燕麦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而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显著下降,POD活性和CAT活性显著增强,延缓叶片的衰老进程。当施氮量超过210 kg/hm~2后,继续增施氮肥旗叶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且不能持续提高花后叶片POD和CAT活性,但SOD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升高。试验亦表明,清除植物体内氧自由基并非单一的酶作用结果,取决于SOD、POD、CAT保护酶系协同作用,在科尔沁沙地追施210 kg/hm~2氮肥,饲用燕麦叶片抗衰老能力最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玉霞  王鑫  张庆昕  斯日古楞  郭园  杜晓艳  王月林  
[目的]探究科尔沁沙地生境下不同饲用燕麦品种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对氮素水平的响应,为该地区饲用燕麦高产栽培及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以燕王、牧王、甜燕1号和牧乐思4个饲用燕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100,200,300 kg/hm~2,依次用N_0、N_(100)、N_(200)、N_(300)表示)对其生物量、氮素吸收和分配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燕王和牧王茎、叶、穗及全株干物质积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以N_(200)处理燕麦干物质积累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甜燕1号和牧乐思茎、叶、穗及全株干物质积累则逐渐增加,均以N_(300)处理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氮肥处理。2)随着施氮量的增加,4个饲用燕麦品种茎、叶、穗及全株的氮素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N_(200)处理下氮素含量最高。3)燕王和牧王茎、叶、穗和全株及甜燕1号茎、叶、穗的氮素积累量均在N_(200)处理下最高。4)在N_(200)处理下,甜燕1号和牧乐思的氮素干物质生产率(NDMPE)高于燕王和牧王,但其干物质生产效率(DMPE)、氮素农艺效率(NAE)、氮素表观回收率(NRE)均低于燕王和牧王,在N_(300)处理下,甜燕1号和牧乐思的DMPE和NAE则高于燕王和牧王。[结论]燕王和牧王属于低氮高效型饲用燕麦品种,甜燕1号和牧乐思属于高氮高效型饲用燕麦品种。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燕王和牧王的氮肥适宜施用量为200 kg/hm~2,甜燕1号和牧乐思的氮肥适宜施用量为300 kg/hm~2。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宇   赵宝平   柳妍娣   齐冰洁   苑志强   米俊珍   刘景辉   武俊英  
【目的】探究施氮量对裸燕麦碳氮代谢的影响,明确影响不同裸燕麦品种穗粒数形成差异的氮素调控措施。【方法】选取穗粒数差异大的2个裸燕麦品种坝莜1号(穗粒数多)和定莜8号(穗粒数少)为试验材料,于2021-2022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大田试验,设置0,100和200 kg/hm2 3个施氮水平,测定和分析了不同氮素供应条件下裸燕麦干物质积累量、碳代谢相关酶活性、籽粒全氮含量、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对籽粒产量的差异。【结果】(1)施氮对2个裸燕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具有增加效应,其中在施氮100 kg/hm2时产量最高。(2)在100 kg/hm2施氮处理下,坝莜1号的干物质积累量、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蔗糖合成酶(SS)活性、籽粒全氮含量、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籽粒产量两年平均值较不施氮处理分别提高54.30%,33.35%,22.73%,6.05%,19.65%,23.64%和40.15%,定莜8号分别提高54.90%,34.60%,38.36%,4.66%,17.27%,12.88%和37.36%。施氮量对2个裸燕麦品种碳氮代谢的调控优势主要体现在灌浆期。(3)相关性分析表明,坝莜1号籽粒产量与碳氮代谢参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尤其与碳代谢中SP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定莜8号籽粒产量与氮代谢参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尤其与G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增施氮肥对2个裸燕麦品种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坝莜1号表现出更优的碳氮代谢活性,实现碳氮代谢与产量同步正相关,SPS活性对产量的提高起主导作用;对定莜8号碳代谢影响较小,但生育后期的氮代谢优势较强,体现在较高的GS活性,从而弥补穗粒数少的不足,提高了籽粒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莎莎  符云鹏  牛志强  习红昂  闫伸  曾宇  樊武广  王传兴  
【目的】研究氮肥基施与追施比例对烤烟叶片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为提高烟株氮肥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研究氮肥不同基施与追施比例(T1.全部氮肥作基肥;T2.氮肥80%作基肥,20%作追肥;T3.氮肥60%作基肥,40%作追肥)对烟株色素含量、光合特性及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增加氮肥追施比例能提高后期烤烟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烤烟整个生育期,施氮处理的烟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基本表现为随氮肥追施比例的提高而增大,且均高于对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在烤烟整个生育期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亚亮  张治安  赵洪祥  马学敏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超高产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玉米超高产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氮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按分配比例不同设6个处理:N1.底肥100%;N2.底肥80%,拔节期追施20%;N3.底肥80%,拔节期追施10%,吐丝期追施10%;N4.底肥60%,拔节期追施40%;N5.底肥60%,拔节期追施30%,吐丝期追施10%;N6.底肥60%,拔节期和吐丝期均追施20%,研究氮肥不同比例分期施用对玉米产量、叶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叶绿素(Ch...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乐  张玉霞  于华荣  郭园  朱爱民  
在内蒙古通辽市珠日河沙化草地,研究燕麦(Avena sativa)种植在该地区氮肥的最佳用量,于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4个时期施肥,分别占总施肥量的15%、40%、25%、20%。对燕麦追施0(CK)、70、140、210、280kg·hm(-2)氮素,测定分蘖数、株高、茎粗、叶面积、生物量等生长指标及产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追施70280kg·hm-2氮肥均促进沙地燕麦地上部分的生长,其中以追施210kg·hm(-2)氮肥效果最佳;追施70、140、210、280kg·hm(-2)氮肥,沙地燕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卫群  陈良存  甄焕菊  石永春  
采用盆栽试验,通过测定烤烟成熟过程中叶片硝酸还原酶(NR)和转化酶(Inv)活性,研究了无机氮肥的追期和追量对烟叶成熟过程中叶片碳氮代谢强度及转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上、下部叶片成熟过程中,NR和Inv活性下降;随追氮时期推迟或追氮量增加,下部叶NR和Inv活性提高,Inv/NR降低,Inv/NR曲线峰值延后;在移栽后30d内或追氮量低于总施氮量30%时,随追氮时期推迟或追氮量增加,上部叶NR活性、Inv活性、Inv/NR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于移栽后30d追肥,追氮量30%,最有利于上、下部叶成熟过程中碳氮代谢的协调和适时转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飞   马晓东   李刚   孙国胜   李宏   常生龙  
为筛选出适宜阿鲁科尔沁沙地种植的饲用燕麦(Avena sativa)品种,本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分别对春播13个和夏播12个供试燕麦品种的株高、旗叶长和宽、第一节茎粗、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春播和夏播不同品种燕麦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各指标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春播燕麦不同品种隶属函数值由大到小排序为‘福燕1号’>‘贝利’>‘甜燕1号’>‘艾博’>‘悍马’>‘海威’>‘梦龙’>‘速锐’>‘莫妮卡’>‘黑玫克’>‘三星’>‘凯撒’>‘特牧’,夏播燕麦不同品种隶属函数值由大到小排序为‘甜燕3’>‘梦龙’>‘悍马’>‘速锐’>‘甜燕2’>‘甜燕70’>‘海威’>‘艾博’>‘萨摩’>‘楷模’>‘甜燕75’>‘福星’。以上结果表明,适宜在阿鲁科尔沁沙地春播的燕麦品种为‘福燕1号’‘贝利’‘甜燕1号’,夏播的燕麦品种为‘甜燕3’‘梦龙’‘悍马’。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羡德  陈礼光  荣俊冬  张志欣  高楠  郑郁善  
对沿海沙地麻竹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麻竹叶片N、P、K含量在不同发笋期有明显差异,但总体上均以末期的含量最低.不同发笋期各因素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不同,但均以施肥总量和N、P、K比例占主导因子,而施肥方法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不同发笋期最佳N、P、K比例均为2∶1∶1,但在初期和末期最佳施肥总量为720 kg.hm-2,施肥方法为浇施;在盛期最佳施肥总量为360 kg.hm-2,施肥方法为丛中穴施;在末期施肥方法以丛中穴施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秀梅  钟瑞春  揭红科  蒋菁  熊发前  黄志鹏  贺梁琼  李忠  韩柱强  唐荣华  
通过设置不同的间作行距(30、40、50 cm)和根系分隔处理,研究木薯/花生间作条件下花生叶片碳氮代谢产物及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间作可降低花生叶片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和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中宽行距(40、50 cm)间作可增加花生叶片的蛋白质含量。窄行距自然间作对碳氮代谢产物和氮代谢酶活性的抑制程度最大,根系分隔处理可缓解窄行距间作对碳氮代谢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窄行距(30 cm)根系分隔处理的碳氮代谢产物均高于根系不分隔处理;相反,中宽行距根系分隔处理的碳氮代谢产物低于根系不分隔处理,说明木薯和花生根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因间作行距而异,行距过窄时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军文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彭建伟  朱红梅  
为了寻找能提高饲用稻糙米蛋白质含量的优化栽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生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6种不同栽培法对饲用稻湘早籼24号氮代谢几种关键酶活性及其糙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栽培法能明显增强水稻功能叶中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转化酶、蛋白水解酶及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酰胺转化酶等几种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从而显著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水稻糙米的蛋白氮含量以推荐栽培法处理最高,比常规栽培法处理提高了9.8%,其次为氮高量栽培法,比常规栽培法提高了7.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丛飞  罗汉东  胡冬南  陈乾  周增亮  张令  郭晓敏  牛德奎  李碧霞  
为了科学管理油茶林地施肥,通过设置6个施肥模式,探究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春梢叶片养分累积、以及叶片酶活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叶片叶绿度值、春梢叶片数、春梢叶片养分含量和叶片酶活性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春梢长度、直径、数量、生物量与春梢叶片全氮、全磷及全钾养分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指标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表明不同施肥模式与油茶春梢生长关系密切。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春梢生长、叶片生长的效果依次是M_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智猛  万书波  戴良香  宁堂原  宋文武  
【目的】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较高,研究花生不同器官中氮代谢酶活性在施氮水平和品种间的差异及其与籽仁蛋白质含量间的关系,阐述花生氮素代谢的生理特性。【方法】选用生产中普栽品种花育22号和白沙1016,设置4个氮素水平,测定两品种不同生育期各器官中主要含氮物质(可溶性蛋白质(Pro)、游离氨基酸(AA))含量及主要氮代谢酶(硝酸还原酶(NRase)、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结果】两品种各器官Pro、AA、NRase、GS、GDH活性的变化态势大致相同,但其含量的高低因品种和施氮量不同而变化,各器官中各指标含量均以白沙1016较高;适当提高氮素水平可增加各器官中可溶性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巧龙  曹高燚  杜锦  苏东伟  万鹏  田秀平  
为了研究玉米不同生育期叶片酶活性在不同施氮水平的差异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阐述酶活性的变化特性,探讨玉米高产节肥的适宜施氮量。选用天津市主推玉米品种中单509,设置5个施氮水平,测定不同生育期叶片的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玉米产量。2年试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先升高后下降,呈单峰曲线变化,理论施氮量达到137.01 kg/hm2时,产量达到最大值。玉米叶片中NR、SOD、POD和CAT活性也是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单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