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
2022(2)
2019(1)
2018(1)
2017(1)
2015(1)
2014(1)
2010(4)
2007(1)
2003(1)
2002(2)
作者
(3)
(2)
(2)
(2)
(1)
(1)
(1)
(1)
(1)
(1)
(1)
(1)
建国(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学科
教育(4)
德育(3)
思想(3)
思想政治(3)
政治(3)
政治教育(3)
治教(3)
(2)
党员(2)
(2)
地方(2)
地方财政(2)
(2)
(2)
(2)
财政(2)
1949(1)
中国(1)
(1)
乡镇(1)
乡镇企业(1)
书馆(1)
(1)
企业(1)
(1)
体育(1)
作品(1)
农业(1)
农村(1)
图书(1)
机构
大学(5)
(5)
沈阳(5)
(5)
(4)
(4)
财政(4)
(4)
党委(3)
(3)
学院(3)
(3)
社会(3)
学生(2)
(2)
工作(2)
工作部(2)
工大(2)
理工(2)
理工大(2)
理工大学(2)
社会科(2)
社会科学(2)
科学(2)
财政部(2)
音乐(2)
音乐学院(2)
110168(1)
业大(1)
中国(1)
基金
研究(5)
(3)
沈阳(3)
(3)
(3)
项目(3)
01(2)
2019(2)
2019yz01(2)
yz(2)
(2)
一般(2)
个人(2)
(2)
出版(2)
(2)
基金(2)
(2)
学院(2)
(2)
成果(2)
教育(2)
文献(2)
期刊(2)
(2)
(2)
(2)
现代(2)
社会(2)
社会科(2)
期刊
中国(9)
学报(6)
(5)
(5)
财政(5)
业大(3)
(3)
农业(3)
农业大学(3)
大学(3)
学学(3)
(3)
沈阳(3)
(3)
社会(3)
社会科(3)
社会科学(3)
科学(3)
(3)
书馆(2)
国图(2)
图书(2)
图书馆(2)
图书馆学(2)
(1)
(1)
企业(1)
企业管理(1)
审计(1)
(1)
共检索到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季建辉  
2009年11月7日,如往日一样上网浏览新闻,突然搜狐首页上一条黑色的新闻标题、一个熟悉的名字跃入眼中——"小岗村村支书沈浩意外猝死,系省财政厅挂职干部"。我一下子惊呆了……沈浩那张坚毅、自信,而又真诚的面庞一下闪现在眼前,那一句句淳朴、诚挚而又充满憧憬的话语仿佛又回到了耳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瑞敏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许多老师,在不同方面深刻影响着自己的道路。作为企业家,我有一个企业管理方面终身难忘的老师。他就是我国现代管理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的袁宝华同志。袁宝华同志长期担任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名誉会长,从理论到实践对企业管理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海尔集团的创新发展与袁宝华会长的关心、鼓励和指导是分不开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在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安徽省财政厅聚焦作风建设,以"为民理财促发展、务实清廉惠民生"为主题,掀起新一轮向沈浩同志学习的热潮,将弘扬沈浩精神贯穿活动始终,进一步打造服务型财政团队,切实在优化服务中转变作风、在转变作风中实干进取,不断提高财政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一、加强学习教育,着力增强宗旨意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省财政厅坚持以提高认识为先导,把学习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与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振鹏  
在2009年岁末之际,一颗心系基层群众、忠诚党的事业、辛勤努力工作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2010年年初之时,一个用真情感染人、用信念感召人、用事迹感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常嘉  
2009年11月6日,安徽省财政厅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猝逝在工作一线,年仅45岁。沈浩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他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无私奉献;他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甘当公仆;他锐意改革、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他艰苦创业、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他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基层干部的杰出楷模、财政干部的先进典型。为弘扬当代财政干部扎根基层、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广大财政干部职工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出新的业绩,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财政系统开展向沈浩同志学习活动。为此,本刊特开辟"向沈浩同志学习"专栏,宣传沈浩同志先进事迹,交流广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刘晓东  
1802年3月,华玆华斯围绕"儿童"或"童年"主题,进行了井喷式写作。《颂诗:忆幼年而悟永生》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诗篇。该诗认为,与成人相比,儿童是"最好的哲学家";与儿童相比,成人是盲人,而儿童是"盲人中间的明眼人"。类似观点不一而足。于是,一种崭新而令人敬畏的儿童形象凸现于历史舞台,一种与传统相悖的儿童与成人的新关系建立起来。《颂诗》是时代精神在儿童观方面的杰出体现。《颂诗》自问世以来,其被接受度不断上升,以至进入20世纪后,评论家中不乏热情的讴歌者。遗憾的是,该诗的儿童哲学意蕴还未被充分发现、发掘。其实,《颂诗》堪称一部煌煌儿童哲学巨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敏  
红手印,在古时和现在都是具有严肃法律效力的个人身份象征,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两度用它来挽留他们的村支书——沈浩同志。这代表了怎样一种特殊的情感,沈浩同志何以得到广大村民如此的爱戴,广大财政干部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在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逐渐找到了答案。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正锋  
沈从文具有炽热的民族情怀与坚韧的抗战精神,他对湘西民族深怀"悲悯"情感与"楚人"悲剧意识,他坚守独立人格精神与独立的艺术追求,其创作具有鲜明巫楚文化特色与深厚民间文化根基,以及崇尚自然与浪漫抒情的艺术格调。这一切都表明沈从文创作在深层次上与湘楚文化精神相一致,深深地打上了湘楚文化精神的烙印。一方面,湘楚文化精神成就了沈从文,另一方面,沈从文在现代历史条件下又将湘楚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聂颖  
张树义,男,1964年生,博士,沈阳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畜牧兽医学院院长、马属动物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团队项目支持,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计划和沈
关键词: 张树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邢贵和  
沈阳理工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探索与实践中,传承了“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的兵工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成为学校不断发展的魂,熔铸了鲜明独特的国防特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蔚   李一凡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鲜活素材,将新时代雷锋精神与在沈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相融合,对丰富沈阳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提升沈阳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坚定沈阳大学生理想信念,涵养沈阳大学生道德情操及培养优秀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雷锋精神融入沈阳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分析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契合点并从社会层面、高校层面及个人层面提出推进路径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楠  
1938年4月,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在延安成立第一所革命文艺院校——鲁迅艺术学院,该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艺为武器服务于抗战,培养抗战文艺干部,提高抗战艺术水平,创作、表演具有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的大量文艺作品,并孕育了“鲁艺精神”。鲁艺精神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精神、以艰苦奋斗为风向的优良作风,是文艺人才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和实质是对文艺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和完善,在筑牢新时代大学生信仰之基、提振奋斗精神和提高艺术创作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多元文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为严峻复杂,高等院校尤其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受学科特点、艺术类招考的特殊性、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鲁艺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坚持用鲁艺精神引导人、教育人和培养人。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切实把鲁艺精神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创作艺术精品服务于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让鲁艺精神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射出时代光芒。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楠  
1938年4月,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在延安成立第一所革命文艺院校——鲁迅艺术学院,该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艺为武器服务于抗战,培养抗战文艺干部,提高抗战艺术水平,创作、表演具有爱国情感、坚定理想信念的大量文艺作品,并孕育了“鲁艺精神”。鲁艺精神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精神、以艰苦奋斗为风向的优良作风,是文艺人才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其内涵和实质是对文艺人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和完善,在筑牢新时代大学生信仰之基、提振奋斗精神和提高艺术创作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相互交织,多元文化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为严峻复杂,高等院校尤其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受学科特点、艺术类招考的特殊性、成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鲁艺精神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坚持用鲁艺精神引导人、教育人和培养人。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切实把鲁艺精神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其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创作艺术精品服务于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让鲁艺精神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放射出时代光芒。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程焕文  
韦棣华、沈祖荣和裘开明有着一脉相承的师承关系、共同的宗教信仰 ,又都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划时代先驱者。作为一代图书馆人 ,他们发挥了崇高的图书馆精神 ,把一生献给了图书馆事业。他们为图书馆事业献身的精神力量是跨跃时空的。参考文献 17。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