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8)
2023(2885)
2022(2244)
2021(2358)
2020(1662)
2019(3843)
2018(3814)
2017(5386)
2016(4250)
2015(4738)
2014(4855)
2013(3771)
2012(3516)
2011(3328)
2010(3569)
2009(2864)
2008(2823)
2007(2617)
2006(2471)
2005(2339)
作者
(8033)
(6557)
(6541)
(6482)
(4162)
(3206)
(3162)
(2807)
(2518)
(2493)
(2326)
(2221)
(2149)
(2143)
(2106)
(2070)
(2043)
(2031)
(2013)
(1913)
(1864)
(1699)
(1658)
(1647)
(1577)
(1576)
(1489)
(1452)
(1403)
(1391)
学科
教育(18363)
中国(8662)
管理(6614)
理论(5548)
教学(5214)
(4546)
(4463)
经济(4458)
(4128)
企业(4128)
(3572)
(3353)
思想(3275)
发展(3235)
政治(3183)
(3173)
(3113)
改革(3102)
思想政治(3014)
政治教育(3014)
治教(3014)
高等(2991)
德育(2990)
研究(2833)
学校(2817)
教育改革(2769)
(2597)
(2387)
学法(2303)
教学法(2303)
机构
大学(49656)
学院(44868)
教育(25210)
研究(19344)
(17628)
师范(17604)
师范大学(14816)
(12223)
管理(10647)
职业(10493)
教育学(9846)
科学(9841)
理学(9138)
技术(9105)
理学院(8931)
(8736)
(8719)
北京(8651)
管理学(8638)
管理学院(8519)
经济(8245)
(8152)
研究所(7915)
中心(7413)
中国(7246)
教育学院(7212)
(7185)
职业技术(7171)
(6253)
技术学院(6021)
基金
研究(28415)
项目(26707)
科学(22831)
教育(22336)
基金(15658)
社会(15601)
成果(15009)
编号(14499)
社会科(14380)
社会科学(14375)
课题(13791)
(12526)
国家(12238)
(12191)
(12188)
(11670)
规划(9895)
科学基金(9871)
(9037)
项目编号(8704)
(8459)
研究成果(8325)
(8099)
年度(7969)
重点(7870)
教育部(7868)
(7824)
(7790)
阶段(7771)
(7187)
期刊
教育(43588)
研究(24727)
中国(19385)
职业(10551)
(9934)
经济(9934)
技术(7693)
技术教育(6841)
职业技术(6841)
职业技术教育(6841)
大学(5212)
高等(4980)
学报(4708)
成人(4637)
成人教育(4637)
高等教育(4436)
(4431)
(4341)
论坛(4341)
科学(4314)
(3894)
发展(3670)
(3670)
职教(3591)
比较(3514)
(3312)
管理(3190)
学学(3070)
教研(2870)
高教(2870)
共检索到77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褚宏启  
上个世纪末,"治理"(governance)问题在我国学界就有不少研究,而成为研究热点则始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使得治理研究进一步升温。当前,"治理"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但也存在将治理概念泛化的倾向,把一切管理活动都贴上治理的标签。更为严重的还存在曲解问题,把治理曲解为严苛管控,与治理的本意南辕北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向晶  
人的生命具有"生理生命"、"内涵生命"和"超越生命""三重性",是以超越生命为内核的一种价值存在和物质存在的统一。人的本性也是自我塑造的过程,这说明,真正的幸福就体现在人的无限创造活动。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生活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认识自己的前进方向和目标,学生本质上也是一个由其内在能动性推动的、具有无限多种发展可能性的动态生命创造体,并在目标的追逐、生命的创造过程中践行理想、体验幸福的。因而,教育需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身的个性化目标,还需关注实现目标的手段必须合乎人之为人的道德水准而非背离人的本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当代教育面临着意义的失落与重建。现论层面,应在深入反思教育存在之根本的基础上构建整合人文与功利的回归生活的教育理论体系;实践层面,应实现由主知教育向生活教育的提升,把智力的开发转换成意义的生发,在广泛的交往中把人引入世界。人、世界、教育构成一个真实的意义的世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丽丽  
转型时代,人们习惯于将社会问题归因于教育,要求教育迎接社会挑战、响应社会召唤、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有人不厌其烦地责骂教育,质问教育为何要被外在要求束缚,而不尊重儿童的天性、不按照自然本性培养儿童……在诸多相互矛盾的任务面前,教育已然成为跑马场,人人都可以注解教育,转型时代在提供多样性与个性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梅丹  
回到器具技术的本源,探寻技术教育中身体技术的生成之道是使人类摆脱对器具技术自主性恐慌与不安的两条路径。回溯马塞尔·莫斯、莫里斯·梅洛庞蒂、唐·伊德等人对身体技术的理解,重新检视"身体技术"的概念及特征,将"身体技术"分为"不使用器具技术""与器具技术交互""与器具技术整合"三类,归纳出自然性、社会性、默会性、生成性、创造性特征,从而总结出关注身体体验,创设学习情境;树立榜样人物,加强技术传承;重视默会能力,通过寓居而认知;融合器具技术;实现道路合一的四条技术教育中"身体技术"生成路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鞠玉翠  
劳动是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耗费一定的体力和脑力,以自身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通常表现为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是重要的教育载体。人们常常对劳动抱有消极的态度,在当前的教育领域对劳动的教育意义关注不足。美作为自由的形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在主体方面表现为自我确证及和谐愉悦感受。相关人员以这一美学尺度来审视劳动乃至整个教育系统,追寻劳动的教育美学意蕴,可从以下三层面着力:帮助学生体会劳动的合目的性,让学生学习做有益的事;感受劳动的合规律性,学习做明智的事;在二者的统一中创造劳动的和谐与自由,确认自己在做美妙的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和震   王羽菲  
行动导向作为重要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在职业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发挥着关键的指导作用。基于行动导向的核心理念和基本立场,职业教育教学行动论澄明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行动论认为,职业教育教学目标靶向培养学生职业行动能力,教学本质是行动,教学过程是遵循“任务-行动”范式的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过程。职业教育教学行动论在内涵上表现为实践性、生成性、关联性和完整性的内在规定性,并面向职业教育教学实践围绕“知情意行”的行动整合、融合共生的立体网络、完整行动下的能力传承以及工作过程知识的合法性确认对教学认识、教学关系、教学职能与教学知识作出了新的诠释,从而助推完成职业教育教学论的类型定位与现实转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陶志琼  
《追寻生命的整全:个体成人的教育哲学阐释》一书站在个体发展的视角,以个体成人为根本取向,以对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属人性和个体的全面发展为认识基础,从教育哲学视角探讨了实现个体生命整全的可能性。成就个体生命整全性需要进行教育设计:关注个体成长的过程性与阶段性,关涉人的全面发展的整合之道,追求个体整全发展教育的价值取向。"个体成长与教育的基础是身体"意味着本书是以身体作为本体论的,书中对"爱欲"术语的偏好意味着作者具有强烈的古典人文情怀,追求个体整全成人的哲学教育应该贯穿整个人生过程。理想的教育要借助整全生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梦卿  
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先生联合社会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等48人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时至今日已整整一百年。黄炎培先生带领中华职业教育社成员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入调查,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职业教育活动,使职业教育适合实际生活需要,期望以之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平民生活质量,其职业教育思想仍对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从手脑并用到工学结合。黄炎培先生说:"世界文明是人类手和脑两部分联合产生出来的",必须把"读书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静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在通识教育大环境下,彻悟通识教育的主旨,锻铸学生人格,使通识教育内容融进大学生品行、能力、情感的综合塑造和提升的过程之中。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韩爱先  
毫不夸张地说,在这个大千世界,每天都会有人丢东西。有些东西很重要,丢了必需补,而且很麻烦,比如身份证、银行卡、一卡通等各类证件;有些东西,比如手机,丢了之后再买一个,虽不是一个太麻烦的事情,但很多重要的人可能会因此而失去联系。丢失东西之后的那种心情,相信很多人都体会过,但能失而复得的,可能不多。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我就经常捡到上机同学遗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潘振明  
我们缺少的,不是所谓的方法,而是一种精神,一种像泰勒及其追随者那样的实践精神和扎扎实实从细节、从基础做起的态度。每看到一种时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不少企业就会不管不顾地去追逐,无视实施的条件,忽略艰辛的过程,以为一种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犹如“复印”一样快捷和立竿见影,或是像冲煮方便面一样轻松自如,总以为只要披上那种管理时尚的外衣,就能拥有“魔法”一样的力量,企业和自己就会一夜成名,而荣耀与利益就会滚滚而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汲安庆  
语文教育天然地含有美的因子,本不会存在"美的缺失"的问题,但是因为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侵袭,加之上个世纪以来科学主义的盛行、工具本体的张扬、情感本体的受抑,导致语文教育中美的淡化、边缘化,乃至失落。在这样的背景下,呼唤"卡理斯玛"型教师,即指能反叛成规,拒绝奴性,以强大的精神能量、个性化的智慧魅力、渊深的学养积淀,引领学生与优秀的自我相遇,畅享语文之美的教师,进而追寻、建构、捍卫语文教育之美,便显得尤为迫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