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59)
- 2023(6076)
- 2022(4992)
- 2021(4933)
- 2020(3876)
- 2019(8856)
- 2018(8868)
- 2017(14585)
- 2016(8389)
- 2015(9156)
- 2014(9235)
- 2013(8309)
- 2012(7648)
- 2011(6961)
- 2010(7279)
- 2009(6472)
- 2008(6192)
- 2007(6022)
- 2006(5417)
- 2005(4661)
- 学科
- 管理(24037)
- 业(23998)
- 企(23240)
- 企业(23240)
- 济(23162)
- 经济(23027)
- 教育(19916)
- 技术(15328)
- 中国(14725)
- 理论(11974)
- 技术管理(11189)
- 学(10324)
- 方法(8645)
- 业经(8089)
- 教学(7401)
- 农(6517)
- 和(6474)
- 财(5873)
- 研究(5064)
- 发(5014)
- 数学(4676)
- 制(4591)
- 数学方法(4590)
- 发展(4506)
- 展(4383)
- 策(4313)
- 思想(4263)
- 政治(4123)
- 革(4123)
- 经济理论(4077)
- 机构
- 大学(112757)
- 学院(107192)
- 管理(38560)
- 研究(38332)
- 济(36301)
- 经济(35338)
- 理学(33175)
- 理学院(32711)
- 管理学(32159)
- 管理学院(31889)
- 教育(28726)
- 范(25403)
- 师范(25295)
- 京(24630)
- 中国(21615)
- 科学(21493)
- 师范大学(20894)
- 江(18141)
- 所(17582)
- 财(17277)
- 北京(16385)
- 中心(16314)
- 研究所(15895)
- 技术(15427)
- 职业(14428)
- 州(13831)
- 院(13694)
- 财经(13544)
- 经(12241)
- 业大(11583)
- 基金
- 项目(68783)
- 研究(60479)
- 科学(57636)
- 基金(46548)
- 家(38728)
- 社会(38723)
- 国家(38171)
- 教育(36375)
- 社会科(35209)
- 社会科学(35199)
- 科学基金(33452)
- 省(29499)
- 编号(26487)
- 划(26280)
- 成果(24655)
- 基金项目(24099)
- 课题(21945)
- 创(20942)
- 年(18593)
- 自然(18541)
- 创新(18244)
- 自然科(18188)
- 自然科学(18186)
- 自然科学基金(17927)
- 规划(17689)
- 部(16915)
- 重点(16807)
- 项目编号(16656)
- 资助(16300)
- 发(15905)
共检索到174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瑞
作为教育社会学之父的迪尔凯姆不仅创立了教育社会学这样一门学科,而且还从理论上深入探讨了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学科边界与研究视角。迪尔凯姆认为,教育社会学就是研究个体社会化的学科,应该积极参与到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之中。教育社会学要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描述,寻求教育现象的起因并确定其功能。在《教育与社会学》《教育思想的演进》《道德教育》等一系列经典著作中,迪尔凯姆熟练地运用比较、历史分析等方法开展具体研究,为教育社会学研究提供了经典范例。
关键词:
迪尔凯姆 教育社会学 功能 社会事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欣 王小华
迪尔凯姆的教育社会学理论,是同他一贯的社会学思想紧联在一起的,同时也是他的社会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把教育从“起源”上和“功能”上看作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并从社会学的视角运用社会学的方法予以研究,这就使得他对教育的研究带上了他所倡导的那种社会学的特点。由上述观点出发,迪尔凯姆批判了斯图尔特·米尔(Stuart Mill)、康德以及詹姆斯·米尔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克建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以其独特的生成结构主义开辟了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新视界,提出了著名的教育与文化再生产理论。本文主要从研究方法论的视角,对布尔迪厄的生成结构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和评价。
关键词:
布尔迪厄 生成结构主义 方法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瑞 郭兴举
文化资本理论是布迪厄教育社会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资本理论认为,相对于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而言,通过家庭所传递的文化资本具有资本继承性的最佳的隐蔽方式,是一种最隐蔽、最具社会决定意义的教育投资。文化资本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教育行为中所获得的学术收益,极大地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所积累的文化资本;另一方面,文化资本又以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教育制度通过承认文化资本的世袭性传递而进一步扩大了不同社会阶层在文化资本方面的差异,从而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对既存社会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再生产过程。
关键词:
文化资本 教育公平 文化再生产 学科类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立德
《教育社会学新论》评介●吴立德在我国社会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社会也在经历着加速演进和根本性重建。怎样科学地审视和把握这一历史性巨变,合理地建构教育社会的现代形态,是教育社会学理论工作者面临的艰巨的理论课题。青年学者傅松涛同志以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日益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通过对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以场域为核心、以学校为中介的社会再生产模式。这一理论揭示了权力与资本在学校场域中通过国家意识和个体惯习的符号化实现再生产的过程。其观点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既具有稳定性也具有虚无主义的特征。布氏的理论与方法对于研究中国20世纪以来社会流动与教育的关系及其背景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
布尔迪厄 高等教育 权力再生产 社会流动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黄学军
教育惩罚不是达成其他目标的工具,它是一种个性限度内的惩罚,应该使它融入教育的终极使命。迪尔凯姆认为社会性是个性的本源,个性不是先验的存在和权利,个性是道德的个性。纪律精神、对社会的依恋和自主性是个性的基本要素。教育惩罚是一种道德惩罚,是对道德违犯者的一种谴责性表达,并对遭破坏的道德权威加以复原。迪尔凯姆认为教育应该远离体罚,惩罚不应针对学业失败,应该发挥惩罚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教育 惩罚 个性 社会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吴刚
本文首先回顾了教育社会学思想先驱的研究,然后探讨自帕森斯的功能主义以来教育社会学宏观分析的主要成果。从"能人治国"理论开始,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着眼于分析教育对社会秩序与社会功能维持的作用;但批判社会学对这种理论假设提出了质疑,由布迪厄等人提出的"再生产"理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结构和不平等的再生产的工具。于是。对教育的功能的讨论成为不同观点交锋的焦点。但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的文凭理论则提出了另外一些视角,这些研究推动了一个多世纪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使之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学科。
关键词:
教育功能 机会均等 社会再生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钱扑
教育社会学对知识社会学的接纳存在一个过程 ,从背景看 :70年代教育社会学发展出现研究重点的转移 ;从学术取向看 ,教育社会学表现出对知识社会学从理念到方法的巨大认同 ;从交融结果看 ,教育社会学将知识社会学辟为其微观研究中一个专有的领地 ,酿就了教育知识社会学的诞生
关键词:
知识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建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程天君
教育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大约共享一个根本的思想前提或日研究范式,即教育与社会二分,且教育从属于社会——可谓之"教育/社会"学,即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学。这种范式的研究在学理上产生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关系说"之难题,在观念上产生教育万能论或教育无用论之吊诡成见。本文通过历史考察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检视发现:教育与社会是互嵌的,且教育日益成为型塑社会的主导与根本制度而非后者的"随从"和"反应","教育社会"业已浮现,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似也随之呼之欲出——从"教育/社会"学到"教育社会"学。这一转换或可破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伟清
教育资源是教育实践所需的各种资源的统称,任何教育活动必然离不开教育资源。通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运用系统科学、创造学的理论与方法,吸收教育科学与资源科学的有关营养,采用诸如“圆规式”等研究方法来研究与创建一门以教育资源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美好发展前景的教育资源学,以全面系统地揭示教育资源的本质、分类、规划、配置、管理、评价、抑制浪费等规律及各类教育资源的性质、特点、功能、分布、开发、利用等规律。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闫引堂
1977年哈尔西(A.H.Halsey)和卡拉贝尔(Jerome Karabel)为其主编的《教育中的权力与意识形态》撰写的导言已经成为窥探二战以来教育社会学理论演化的经典文献,他们把西方二战以来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归结为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论、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这种理论谱系只是界定了1970年代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局面,此后西方教育社会学研究并没有受这些理论的束缚。在这些经典理论范式之下,一些理论暗流在不断涌动,经验研究日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胡建华
在远程教育社会作用日益凸显的今天,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讨论远程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十分有意义的。知识社会的进展,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以及终身教育的实践发展是我们考虑现代远程教育社会功能的时代背景。保障学有所教,促进学而公平,实现学以发展是当前我国远程教育所能发挥、所应发挥的社会功能的主要内容,实现这些社会功能要求远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注意到目标的社会性,内容的包容性和手段的普及性。
关键词:
远程教育 社会功能 社会学视角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海英
工程硕士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工矿企业培养合格的工程师。企业界对工程硕士教育的关心和参与是保证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着眼于工程硕士教育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条件与环境,从文化传统和体制、政府、企业、学校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企业界对工程硕士教育参与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健全机制的重要性。
关键词:
工程硕士教育 企业 参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蒙雅
随着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政府为其新建了大批安置社区,用于安置农村转移人口。然而,这部分社区人口尽管已获得城市居民身份,但依然难以较好地融入社区。为更好更快地融入社区,农村转移人口往往希望通过教育克服当下面临的困境。故而,各相关主体还需基于教育社会学理论,分别从客观与主观视角下分析农村转移人口的社区教育需求,推进宣传工作,优化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时间与地点,完善保障体系。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农村转移人口 社区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